好事多磨,《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从动议到启动,从启动研究到出版已整整“磨”了18年了。
早在1983年,当我们合作编撰《金华地方风俗志》,以及后来的《浙江风俗简志·金华篇》时,我们就曾有过合作编撰《中国风俗史》或《中华民族风俗史》的动议,但由于当时我们的身份都是中学教师,一个在东阳的中学教书,一个在武义的中学任教,每天备课上课,忙于应付学生的高考,且不说当时的学术素养尚不足以担此重任,就是在精力、时间、图书资料等方面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所以,议了一番也就将此事搁置一边了。但在我们的心中已播下了研究“中国风俗史”的种子。
1985年4月徐杰舜从武义调到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并于1986年底完成了《汉民族发展史》的研究,就开始把思路和兴趣集中到了对汉族风俗史的研究上。1990年5月,徐杰舜应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之邀,给该系畲族班的学生讲授中国民族史的课程。乘此机会,徐杰舜请当时还在浙江工作的周耀明和浙江师大学报编辑部的陈顺宣到浙师大招待所商讨研究“汉族风俗史”的方案。由于徐杰舜已完成了《汉民族发展史》的研究,他认为开展中国风俗史的研究,首先必须对汉族风俗史进行研究,建议以汉民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为线索,全面、系统地研究汉族风俗的源起、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过程,撰写一本原创的《汉族风俗文化史》。徐杰舜的建议得到了周、陈的支持。说干就干,周耀明提出趁热打铁,请浙师大中文系的陈华文(现为教授)、周少雄,杭州大学中文系的郑元者(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虞县委党校的阮其龙、丽水市方志办的唐乐平以及杭州的胡缨一起来讨论并分工。好在浙江不大,除陈华文和唐乐平因故不能来以外,其他几位接到电话后就纷纷赶到了地处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
在浙江师大招待所举行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研究和撰写分工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将《汉族风俗文化史》全书分绪论、原始社会风俗、先秦风俗、秦汉风俗、魏晋南北朝风俗、隋唐风俗、宋元风俗、明代风俗、清代风俗、民国风俗和当代风俗等11章,篇幅大致在100万宇左右。当时的具体分工为:徐杰舜负责绪论和先秦风俗、秦汉风俗,郑元者负责原始社会风俗,陈华文负责魏晋南北朝风俗。周少雄负责隋唐风俗,陈顺宣负责宋元风俗,周耀明负责明代风俗,唐乐平负责清代风俗,胡缨负责民国风俗,阮其龙负责当代风俗。心仪多年的中国风俗史终于乘上了“汉族风俗文化史”号的轮船启动了。
学术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汉族风俗史的研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的因种种原因退出了,而有的又加入了进来,特别是万建中教授一加入进来就挑起了重担;
——有的因种种原因没有能完成研究任务,如郑元者、胡缨和阮其龙,他们虽然都写出了自己负责部分的初稿,但因体例不同和内容简略,而又不能进行修改而放弃了;
——有的因种种原因虽然写出了初稿和二稿,但没有参加后面的修改。
虽然如此艰难,但徐杰舜和周耀明仍然坚持不懈,一直到1997年,章目经过调整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的初稿总算基本完成。
徐杰舜——绪论、先秦风俗文化
万建中——秦汉风俗文化、隋唐风俗文化、民国风俗文化
陈华文——魏晋南北朝风俗文化
陈顺宣——宋元风俗文化
周耀明——明代风俗文化、清代风俗文化
《汉族风俗文化史》初稿120万字,各章极不平衡,而这时万建中、陈华文、陈顺宣都因学务和教务缠身而不能参加修改,这时周耀明挑起了全面修改的重担,他对从秦汉到民国的各章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改,从体例和行文风格上向徐杰舜撰写的先秦风俗靠拢。周耀明经过了大约一年多的努力,于1998年10月完成了200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第二稿,并交广西人民出版社审阅。
研究和撰写《汉族风俗文化史》多“磨”,出版《汉族风俗文化史》更是多“磨”。
1998年10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审阅了一年多后,认为篇幅太长,建议我们改到80万字,才可考虑出版之事。
2000年5月,徐杰舜和周耀明对全书的提纲作了新的概括和调整,由周耀明执笔将200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重新概括、提炼,从《汉族风俗文化史》中脱胎换骨出了80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再次交广西人民出版社审阅。
2000年10月,审稿消息很快传来,广西人民出版社认为80万字的篇幅还是太长,只有压缩到40万字左右才可以考虑出版。
于是,经过徐杰舜和周耀明的讨论和调整,仍然由周耀明执笔,于2001年2月将进一步概括、提炼了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交给了广西人民出版社。这一次才得到了原广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区向明编审和责编马丕环先生的认可,双方签订了出版协议。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一书的出版虽然多“磨”,但我们仍然从心里感谢广西人民出版社,是他们从出版角度考虑,使我们三易其稿,将一本200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精炼成了一本40余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这对我们的学术功力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提高。
现在,经过10多年艰苦努力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就要出版了,我们的喜悦心情可想而知。古人云:“十年磨一剑。”经过18年风风雨雨砥砺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这把宝剑,现在终于磨成了,它是否锋利,自有读者诸君的评述。但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已经尽力”。为此,我们要感谢所有为本书的研究和撰写尽过心、出过力的民俗学界前辈和朋友,感谢陈顺宣、万建中、陈华文诸朋友和我们在《汉族风俗文化史》研究和撰写过程中的愉快合作,感谢阮其龙、郑元者、胡缨、唐乐平诸君在《汉族风俗史》前期工作中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满腔热情的支持,没有他们积极努力的参与,没有他们真诚无私的理解,《汉族风俗文化史纲》是断然无以怀胎,无以问世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的插图大多选自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中华文明史》和中国书店的《中华旧俗》(拓晓堂主编)、学林出版社的《晚清社会风俗百图》(吴小如绘、孙继林编)等书,现特向以上各书的编者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