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任何事业都没办法逃避市场经济的浪潮,而商业化特征也是越来越突出,在文艺事业领域,也存在着商业化带来的缺点,比如影院存在着大量从海报上就能看出试图以裸露低俗为卖点吸引观众的低质量国产影片,这虽然是迎合市场纯粹为了创造收益而制作的影片,但观察国产影片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八一电影制片厂连年亏损,而在票房排行榜排名前列的影片很多都是“叫座不叫好”,一些颇具艺术价值的文艺片却票房惨淡甚至都很少有影院愿意大规模排片,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之后,过程青春片越来越多,但内容却日益空洞,甚至连小说都能批量生产,比如郭敬明和其旗下最世文化通过举办“TheNext”文学新人大赛成批包装出版青春小说。
我觉得这个现象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出浴创造收益的压力,在市场化的今天,除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需要自负盈亏,只有不断迎合市场,才能获得足够的效益支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对群众的信任不足,企业不愿拍文艺片,是因为文艺片的受众太小,青春小说泛滥,是因为其受众广,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去制作有深度的产品,只因他们不相信群众能理解并接受。像美国的一些好莱坞大片兼具商业性和艺术性,这是过程文艺产业的发展方向,但这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以广电总局为代表的体制管理、从小不能只追求应试、不能一味追求效益的企业共同发展才能进步。
现在市场上反映人民生活状况的文艺作品,如莫言的《蛙》,但除了这些名家,一些文坛新人创作的此类作品大多无人问津,只有与一些社会热点挂钩才会引起大众的关注,比如“打工文学”,我觉得这种现象是源于当前社会的浮躁心态,一些励志、实用类的书籍或消遣小说热销,而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却很少有人愿意去钻研,要根除这种浮躁的心态,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生产能引领时代风气的影视、文学作品并不难,更关键的是要让社会大众乐于接受、主动接受这类作品,现在一提到主旋律、核心价值观这些概念很多人就感到不耐烦或者无趣。这也是让大众接受主流文艺作品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