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7900000013

第13章 冲突与整合(3)

清军入关后,民族之间的冲突成了主要矛盾,抗清风云席卷中原大地,史可法率领扬州军民困守孤城,誓死不降,最后英勇牺牲。l645年6月15日,清政府向全国发布“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部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遵依者即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迟疑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违抗者“杀无赦”。剃发之后,衣帽装束随之改易,“悉从本朝制度,不得违异。”自古以来蓄发是汉民族传统的风俗,是汉民族民族意识的外部表现。强迫剃发,实际上就是灭族。太平天国的《奉天讨胡檄》就:“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了,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忘其根本也。所以,当清朝严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时,汉族人民发出“头可断,发决不可剃”的誓言,奋起进行了悲壮勇敢的反剃发斗争一。其中江阴和嘉定两地的斗争最为激烈。江阴人民推阎应元、陈明遇为领袖,在24万清军的攻击下,苦战了81天,誓死不剃发。嘉定人民组织乡兵,地自为守,人自为战,有10多万人参加反剃发斗争,坚持了一个半月,2万多人壮烈牺牲。清晚期的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以及导致清灭亡的辛亥革命,都是清王朝时期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冲突互动的重要内容。

总之,元明清时期的冲突互动使中华民族在从多元走向一体的道路上再前进了一大步。

三、中华民族在整合中从多元走向一体

在考察和分析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中,要注意考察人类社会生活的各层面是如何一起运作的。本来在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冲突与整合是不可分割的,而且这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但是为了叙述论证的方便,我们先考察了中华民族在冲突中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大致历程,再来了解中华民族如何在整合中从多元走向一体。

(一)先秦时期的整合互动

先秦之时尽管一边是冲突的烽火不断,但另一边整合的流水也不止。以婚姻为例,周、齐的姬、姜两族,秦、晋的赢、姬两族,宋、鲁的子、姬两族,以及中原姬姓贵族和戎、狄、夷、蛮各族之间,实行了传统的广泛的通婚关系,各民族之间通婚、混血的事情不断发生。《国语·周语》记载:周襄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看来春秋时声名很大的晋公子重耳原来是个混血儿。而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僚,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7]腐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又如东夷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僖公之妾;赤狄别种潞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秦晋联姻更是春秋时期夏、商、周三族融合基本完成的标志。大家知道,西周分封诸侯时,晋开国君王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是周民族人;而秦则是非周民族人。《史记·秦本纪》载秦的先祖“蜚廉生恶来。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秦晋联姻混血,表明夏、商、周三族之间的民族界限完全被打破了。因而“秦晋”二字,成了中国古代婚姻关系的代名词。

再以文化整合为例,拿《诗经》来说,它是中原地区夏、商、周三族文化整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周文化的代表。但到春秋后期,《诗经》从中原地区向四方传播普及。以在南方影响最大的楚民族来说,自称“蛮夷”的楚民族受周文化的影响,也能诵读《诗经》了。《左传》昭公元年记载:“令尹享赵孟,赋《大明》之首章,赵孟赋《小宛》之二章。”《左传》昭公七年又记载:“(芋尹)无宇辞日:……故《诗》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仅如此,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攻打陆浑戎时,陈兵周郊,问九鼎大小轻重,说明楚民族对夏、商、周三族都十分珍重和视为宝贝的“九鼎”,也同样是十分珍重和视为宝贝的,其中原因除“九鼎”是权力的象征以外,也包含了文化整合的成果。

这样,在先秦时期的整合互动中中华民族开始从多元走向一体。

(二)秦汉时期的整合互动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构建了中国历史上民族互动过程的第一个整合平台。他推行郡县制构建了华夏民族的地域平台;规定“书同文字”构建华夏民族语言平台;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构建了华夏民族经济生活的平台;颁布统一的法律令,把“人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构建了华夏民族的伦理平台。这样,秦始皇就从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和伦理等方面完成了对先秦以来大部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整合,从而构建了中华民族形成史上的第一个整合平台——华夏民族。

西汉建立后,汉承秦制,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民族。在这个新的民族整合的平台上,汉王朝在华夏民族的基础上继续整合汉民族。这种整合,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春秋大一统”之义为维系整合成果的理论基础;二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教育的、伦理的、艺术的、礼仪的种种渠道,渗透到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进入到人们的血液、骨髓之中,使“孝”在社会各个角落有形或无形地发生着巨大的作用,“得万国之欢心”,“得百姓之欢心”,“得人之欢心”,从而形成了“以孝治天下”维系整合成果的行为模式。

汉王朝在新平台上的整合互动,使“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海内为一”的“大一统”中奠定了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基础。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合互动

在魏晋南北朝动荡、分裂、迁徙和冲突之中,各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时也采取了怀柔的政策来推动整合互动。如曹丕建魏不久,就派牵抚使持节护鲜卑校尉,怀柔鲜卑。明帝曹继位后,“欲绥和戎狄,以息征讨”,羁縻了鲜卑步度根、轲比能二部。同时,曹魏政府又封沙末汗为亲汉王,素利、弥加为归义王,轲比能为附义王,以安抚鲜卑。

对匈奴于建安十一年(206年),一方面“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将匈奴上层人物吸收到地方政府中任职;另一方面鼓励匈奴百姓参加农业生产。这样就使得匈奴上层人物和百姓都适得其所。正如《三国志·魏书·梁习传》所说:“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典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

南北朝时,怀柔政策比较稳定。如南朝为了集中治理归属少数民族,使之不因剧烈的变动而惊恐,在两汉的“属国制”和设置边郡边县的基础上,设置左郡左县来治理少数民族地区。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史载齐末已有65个左郡,138个左县,其中在僚族地区建立了5左郡4左县(多数僚郡无属县);在俚族地区建立了8左郡22左县;在蛮族地区建立了38左郡118左县。

在经济上,南朝对少数民族的租赋,承袭西晋“输义米”的办法,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其规定:对于一般降附的少数民族,只输谷而无杂调。这种租赋以户口为单位进行征收,税率是很低的。对于纳入郡县的少数民族,课以田赋和杂调,即除了输谷外,还要纳绢、绵、丝等杂调。这只是针对蛮族而言。另外,始兴的俚人以银纳赋,后改为“计丁课米”,南朝的僚人“与夏人参居者,颇输租赋”。

这样,自西晋后,经过南朝四代169年的整合互动,南方蛮、俚、僚等少数民族的一部分“浸以微弱,稍属于中国,皆列为郡县,同之齐人”。《通典》对僚族被汉族同化的情况有一段生动的记述,其说:僚“初,因蜀李势乱后,自蜀汉山谷出,侵扰郡县。至梁时,州郡每岁伐獠以自利,及后周平梁益,自尔遂同华人矣。”

这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合互动中,中华民族在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前进了一步。

(四)隋唐时期的整合互动

隋统一中国,为唐王朝建构了中国历史上民族整合互动的第二个平台。在这个新的整合平台上,创造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唐文化。

唐文化丰富璀璨,博大精深,其主要内容有佛教与儒道整合的结晶——禅宗,北方文风与南方文风整合的结晶——唐诗,汉族音乐传统与少数民族音乐精华整合的结晶——唐乐,汉舞与胡舞整合的结晶——唐舞,佛教雕像艺术与汉族书法艺术整合的结晶——敦煌,拼音原理与京汉语韵母系统整合的结晶——音韵学,汉族风俗与少数民族风俗整合的结晶——唐风。

为了具体地展示唐文化的风彩,在此以唐舞为例。据段安节所着《乐府杂录·乐工》记载,唐舞“舞者乐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警鸿,或如飞燕。婆娑舞态也,蔓近舞缀也。古之能者不能胜记。即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

软舞是汉族的传统舞蹈,其特点是徐歌曼舞、柔婉抒情。《绿腰》就是软舞中的一种,五代画家顾闳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使我们能看到《绿腰》舞的一个镜头:舞者是王屋山。她穿着袖管狭长的舞衣,背对着观众,从右肩上侧过半个面来;同时又微微抬起右足,正要踏下去,双手正要从后面向下分开,把她那窄窄的长袖飘舞起来。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热门推荐
  • 大神,要点脸成不?

    大神,要点脸成不?

    游戏部门大神时不时撩你是怎么回事?频繁给公司女狼们发送“他是她的人”的信息是几个意思?当游戏大神和部门领导合二为一时,该懵逼还是懵逼的接受?某商场卫生间,一部掉落的手机揭开“她”的身份,以致他在游戏和现实中连环夹攻,把她逼到自己的怀里……游戏里,带她游遍侠客江湖,陪她一起摆平乌龙;生活中,给她当免费保镖,当她“救命”男朋友;只要她需要,他都在。不知不觉中,她接受了他这个游戏情侣,又从游戏走向现实,最终……么么哒,啪啪哒,一齐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宠腹黑妻:倾世帝妃

    狂宠腹黑妻:倾世帝妃

    她,是21世纪最厉害的毒师,杀手。她拥有着一副惊世容貌。在她的世界,没有任何不会的技能。可,唯独在感情上出了差错。被男友设计了6年,最后含恨死在他的手里。他,是启天大陆的主君,阴差阳错的遇见了她,从此陪她走到尽头。若无忧:“爱也罢,恨也罢,统统与我无关。”贺兰子邪:“心已随你走,人,是否能陪伴你左右?”
  • 武之歌,神之路

    武之歌,神之路

    从小父母双亡,但仿佛又另有隐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冯硕成为了别人的夺舍对象,结果多舍得那个人却死了,自此冯硕平凡的人生开始不平凡。。
  • 南有凉城

    南有凉城

    曾经的曾经以为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永远,可是我们都在不停长大。一场无可言说的暗恋,一场错过一生的青春。
  • 汉仪晨

    汉仪晨

    “杀戮本是我生命的全部,我本以为我一生都将以‘杀人工具’的身份存活下去,直到我遇见了你……是你让我如同死水般的心境开始有了变化,不知从何时起,我可以为了你而放弃一切,国仇家恨抵不过你的一句'放下',可是王爷,你可知你的一句‘放下'要让我付出多大的代价,但我想无论代价有多大,我想我都会向你奔去,只是不知这代价我是否能够承受得起,不知这代价是否是我的骨,我的血,我的命……”
  • 无常路

    无常路

    什么唐国天才,鬼城能者统统一砖拍晕,从日常的小混混,到虐遍仙,魔,的高端仙尊走出一条无上大路。
  • 前进中的我们之诺言重启

    前进中的我们之诺言重启

    前言在一个圣诞节的夜里,丘比特小镇上充满着疯狂而又祥和的气息。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放置着一颗属于自己的圣诞树,圣诞树上都挂着大大小小的彩球,而每个彩球中都装着这一家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愿望(在丘比特小镇上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在圣诞节的当天,将自己的愿望放入彩球中并挂在属于自己的圣诞树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摇晃打破了丘比特小镇原本的状态,并且改变了整个镇上人的命运······
  • 藕断蓝连

    藕断蓝连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或许帮助过你,或许扰乱过你,或许只是让你体验感情。但他们大多只是稍纵即逝。而有的人,明明和你毫无沾边,仅仅只是正好在这个时间相遇,你却不知道:爱情她来了。而且这要是与爱情有关的,只要一出现,便将紧紧附于人生。从不替代,从不再来,从不停止......
  • 属于我的你的美好时光

    属于我的你的美好时光

    如果我喜欢你,你也恰好喜欢我,那么真好。如果我喜欢你,你不喜欢我,那么你慢慢开始喜欢我,也好好。就像小心翼翼种下一颗种子,等待长出一朵花。等到花儿慢慢绽放,心里却有一种种出大树的惊喜。这些小秘密……你知道吗?
  • 不灭修武

    不灭修武

    我这一生最大的骄傲,就是希望我死的人都死了,而我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