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7700000006

第6章 优秀的品质是培养出来的(5)

曾有一个组织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向孩子提出“在你的印象里,爸爸妈妈有没有生过病?生病时你有照顾过他们吗?”面对这个问题,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30个学生中竟然有近1/3的人这样回答:“爸爸妈妈从来没有生过病!”另外还有不少人干脆回答“不知道”。调查的结果令人心寒。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从未停止过。即便如此,很多父母还唯恐为孩子做得不够多,想得不够细。所以,很多时候,哪怕再苦再累,也要想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也许父母爱孩子是一种天性,不用学习便人人都会,但父母也要意识到,我们也应该像教孩子学习一样,认真地去教孩子学会去爱,学会去付出。

给孩子做好表率

“其身正,不令而行。”父母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对上一代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给孩子做好示范。爱有许多表达方式,离父母近的多回家看看,多帮父母干点活;家远的多和父母通通电话,节假日尽量留给父母……自己尽心而做,尽力而为。有一些小事,我们不经意间做了,却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正如一则电视广告,妈妈给奶奶洗脚,孩子也就会想到给妈妈洗脚。反之,如果做父母的自己都不知道付出,就很容易形成“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恶性循环。

不要拒绝孩子的爱

经常有父母在孩子关心自己的时候会拒绝,甚至训斥,伤了孩子的心,打消了孩子付出爱心的积极性。比如孩子要帮父母做事时,有不少父母常会说:“用不着你,你把学习搞好了就行。”甚至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别捣乱,一边儿待着去!”有的孩子送给父母精心制作或买来的礼物时,有许多父母或不当一回事笑话孩子,或斥责孩子没把心放到正地方,并警告孩子下不为例。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再付出关心,因为他们觉得父母不需要。

对孩子要有所求

父母为孩子做的一切似乎都出于本能,不对孩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要求孩子的回报。殊不知,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只会心安理得地接受,而不懂得付出。一旦父母“服务”不到位,甚至会遭到孩子的抱怨,因为他们已经把父母为他们付出当成了习惯,同时也使自己失去自己动手、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和本能。

所以,父母适当地提醒孩子来关心自己,偶尔向孩子寻求帮助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让孩子在关爱别人的同时品味到付出的快乐。孩子只想着自己而忽略父母的时候,父母可以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让孩子知道不关心父母,父母也会不高兴的。工作太累的时候,可以求孩子帮忙洗洗袜子、收拾桌子、打洗脚水等,虽然父母心里清楚孩子不可能做得完美,但不让孩子做,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当然,孩子乐呵呵地做完时,父母一定要很正经的感谢并夸奖孩子。孩子习以为常了,就会以此为乐。

让孩子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理解父母的付出和辛苦是孩子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起点。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自己的辛劳、烦恼和不适(但不要唠叨和抱怨),让孩子认识和体会到父母同样需要关心和帮助。同时,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手绢、擦桌子、倒垃圾等,让他亲身体验父母每天的操劳和辛苦。这样,孩子与他人交往时,就会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

当然,父母应向孩子讲述、示范哪些行为和表情是他人寻求帮助的信号,教孩子明确他人的需要,并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关心及向别人提供帮助。这样孩子就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付出自己的爱心了。

此外,当孩子自私无理不愿付出时,父母要立即制止并表示自己的失望与生气。可以用“完全收回爱”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即对孩子不予理睬、暂时让他感到你不再爱护他,直到孩子愿意认错并道歉。在惩罚之前或之后,一定要给孩子讲明“为什么”和“以后应怎么做”。

要想使孩子获得他人的爱,首先要教孩子学会爱他人。父母都希望某一天能享受到孩子的那份回馈的爱,那么我们就不仅仅要爱我们的孩子,还要教孩子懂得爱,付出爱。

第14招培养孩子能吃苦的精神

父母箴言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绝对是一句至理名言。在当今的社会上,竞争非常激烈,现在的竞争绝对不只是知识和智力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父母必须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和能力,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在将来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

一位记者曾采访一个叫然然的中学生,问她:“你平常洗袜子吗?”

然然回答:“不洗。”

“那平时都是谁给你洗的?”

“妈妈给我洗。”

“如果妈妈不在家呢?”

“那只有请爸爸来洗了。”

记者接着问道:“如果爸妈都很忙,没有时间给你洗呢?”

“那就放着,等他们有时间再洗。”

“以后你长大了,谁给你洗?”

然然很坦然地回答:“长大了请保姆呀!”

我们知道,“吃苦耐劳”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当然了,这种美德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培养、自我锻炼的结果。如今却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小学生不能吃苦,害怕吃苦。

现在,不少的父母把孩子看做是未来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宁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让孩子受一丁点儿累。于是,孩子从小便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在缺乏锻炼的情况下,说出“长大了请保姆”这样的话来,也情有可原。但是,有些父母想当然地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具备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现在学习成绩好比什么都强。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上了小学甚至初中的孩子不会洗自己的袜子,尚未成年就已想好将来由保姆服侍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独立地面对困难、承担责任呢?

当然,孩子不愿吃苦,拒绝吃苦,并非是孩子的过错,而是父母没有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的结果。19世纪俄国着名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幸福,父母是不能心疼孩子吃苦的。

在德国,许多家长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一些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分文不带,独立谋生1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了些,但却使学生获益匪浅,而他们的家长对这项活动更是全力支持,没有一位学生的父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德国的青少年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邻居或自己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则做保姆去赚钱。

加拿大的一些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本领,从很早就开始训练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一位工程师的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给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那位当工程师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报纸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很早就得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耽误过。

第15招让孩子学会做家务

父母箴言

有些父母可能是因为过于疼爱孩子,也有可能是觉得孩子在一旁碍事,因此,他们一般不会让孩子帮自己做家务。其实,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仅可掌握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而且有利于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因此,父母应重视利用家务劳动对孩子进行教育。

可以说,让孩子做家事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让孩子协助父母做家事,可以训练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应变能力及体能。孩子每完成一项新的任务,他的能力和自信心便会向前迈进一步。通过做家事,孩子也会有参与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对家庭有份责任心和归属感,更以让孩子更加独立自主。

在教孩子做家事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并且要不厌其烦。要知道,虽然孩子有时候会热衷于做家事,但也有可能是越帮越忙,对于这些,父母一定要学会容忍,慢慢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当孩子慢慢上了轨道之后,父母就可以渐渐放手让其独立完成了。当然,孩子都是善变的,可能做一会儿就不想再做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父母使用一些技巧了。

给孩子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

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给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一般来说,三四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如整理报纸、给下班的爸爸妈妈拿拖鞋等简单的劳动,但重点是让孩子观察成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如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爸爸擦的干净的地板等,以此来启发孩子干家务的欲望。四五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较为固定的家务,如打扫房间时让他抹桌椅、吃饭时让他收放餐具等,使孩子逐步意识到自己在做有益的事情。五六岁的孩子劳动技能有较大提高,可以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家务活,如洗碗筷、洗手绢等。在给孩子分配家务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一些有危险的事,尤其是与电、煤气、开水等有关的劳动尽量不要让孩子做,并且在劳动强度和时间上也不宜过量和太久,以免使孩子厌烦或畏惧家务劳动。

陪孩子一起做

孩子是非常喜欢和家人一起做家务的,比如,和妈妈一起择菜洗菜、收叠衣物,和爸爸一起清扫房间、整理花木。如果孩子对书籍有兴趣,就可以让他帮忙收拾书房,或指导他将书分类放好,这样的工作比要求他去扫地来得有效。此外,还可以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换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工作情趣。

要及时对孩子的劳动进行表扬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十分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父母的承认和肯定。因此,父母应当及时肯定孩子的劳动成果,保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当然,可能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做的事情往往不能尽善尽美,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好心办了坏事,对此,父母一定不能嘲笑或呵斥他们,而是应在表扬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要求。

让孩子学会巧干

不管是什么样的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怎样做,有一个技能技巧熟练的问题,也有一个动脑筋巧干的问题。为了做好一件家务活,父母事前可以教给孩子劳动方法,当然,具体还得通过实践才能体会。

第16招让孩子有一颗同情心

父母箴言

同类推荐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北大的莘莘学子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无不书写着时代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这些不仅仅是源于北大的教学理念,教育精神,更是北大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素养。正是凭借着过硬的心理素质,让北大人傲立潮头,建功立业。翻开这一本书,它将带你走进北大的精英泰斗之间,在北大林立的名人经历间穿梭,领略北大人成功的风采。本书结合北大名人的语录,深入浅出的剖析这些成功者的心理历程,找出成功背后的心理脉络与渊源。指导读者通过阅读,感受和领悟北大人的成功经验,并能够用这些经验指导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将平凡的人生打造的不平凡,将生命的精彩从心底绽放。
  •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作为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才初露端倪,而本书因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涉足广泛的知识容量,成为国内第一部专论心理哲学的著作。全书客观地评价了中外近现代活跃在心理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具有哲学意义的精神现象,诸如意识的层面与要素、智能的发生与发展、认识活动的微观机制、言语反映与表达等,作了系统的阐释;还就人类历史上争论数千年之久的所谓“神秘”的意识状态,如“做梦”、“催眠”、“灵感”、“意念”、“超感知觉”等,作了透彻的剖析。这对于现代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精神现象,转变陈旧理念,将会有所助益。
  • 心桥

    心桥

    现在,有一种十分时尚的说法:“空间已不再是阻亘心灵的屏障,只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时间的延滞!”的确,随着空间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地球村”已越来越小,全世界的融合与交流已成大势所趋。面对这种趋势,我们这些“村民”们当然更应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男人有男人的心绪,女人有女人的心思,男女心理千头万绪、幽微奇妙。两性的婚恋世界,交织着心理的磕磕绊绊,充满着心灵的冲突对抗。两性婚恋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困惑不断滋生、心理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能否顺利解决这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将决定恋爱中的男女能否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去梯言—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由心理学入手,从两性心理差异、两性交往心理、择偶心理、爱情心理、婚姻心理、家庭生活心理等方面系统解读婚恋中男女的心理问题和困惑。
  •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本书以轻松易懂的文笔,叙述了什么是催眠,催眠的基础知识入门,成功催眠的方法,生活中有哪些便于实践的催眠术以及如何实现自我催眠等常识性知识,这本书既能作为入门读物使用,也很适合有一定催眠知识的人进行深入学习。
热门推荐
  • 左眼是雨右眼是泪

    左眼是雨右眼是泪

    或许一切真的是冥冥之中早有注定,又或许是他的坚持不懈。她与他在十七年之后再次相遇,她忘却了他,他却是“预谋”而来……董事孪生哥哥、黑道千金母亲、仇人父亲……一个又一个所谓的真相将她压垮,使她遍体鳞伤。她爱,她恨,到最后却是再无力去面对,所以她选择逃避。五年之后强势归来,她带着孩子以总裁身份巡查回到这里,却终是逃不过他的爱囚……
  • 爱上日久生情

    爱上日久生情

    第一次见面就被他的外貌给吸引,第二次又和他点到同样的菜,第三次看到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心里有些难过。。。。。。第N次,我却发现我喜欢上他了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弃文弃文
  • 超级分身家族

    超级分身家族

    作为一名残疾人却想要在都市闯出一片天,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如果有了健全的分身,就算呆在家里,坐在轮椅上也能纵横都市,扶危济困。俗话说得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当一个个分身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其力便可掌控天下。快来戴上精神链接头盔,进入主菜单:【分身制造】、【分身强化】、【分身修复】、【分身状态】、【积分抽奖】。
  • 无赖缠身:废材小姐很无良

    无赖缠身:废材小姐很无良

    林沫,国际异能组S级人物,一手雷系异能出神入化,那是想劈谁就劈谁,到哪儿都是牛哄哄,受人敬仰的存在。不料生日当天被爱人精心设计杀害!异世重生,亲人厌恶?遭人冷眼?没关系,真的没关系!废物?白痴?没……有关系!!她森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谁说的站出来!本姑娘来跟你谈谈人生!(真是应了一句话:要想生存,必须揍人!)司徒御风,邪魅妖孽,冷漠绝情!唯独对她撒娇卖萌,死缠烂打,誓死不放手!活脱脱一个腹黑无赖!且看他与她如何上演一段强强联合,披荆斩棘,成就巅峰的旷世神话!
  • 清风骑士

    清风骑士

    唐越王朝有三大游侠:空灵,无名,楚风。空灵刀快,无名剑邪,楚风音杀。无名,楚风食于幕府,闲时养优,暗里为杨府铲除异己。空灵混迹市井,喜好泛舟垂钓,了无声息。原本三人相安无事,但最后空灵最后却要对决当世两大绝杀高手。。。。
  •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水浒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超级近身保镖

    超级近身保镖

    兵王酒吧当保安,为了美女老板娘,暴打黑道混混,却不想从此成为美女的贴身保镖,24小时不能离身……
  • 再度重生

    再度重生

    事情有两面,好的一面坏的一面。物品有两面,正面和反面。世界有两面,表面和里面。表面世界充满了理性,里面世界充满了幻想。从表面到里面,我见过一剑割裂天空的沧桑老人,见过言语间创造天地万物的少年神,见过指挥千军万马搅动百族风云的美女军师……笑看天下风云变,坐拥美人香软怀。……世界并非如你我所想的那样,转换角度,从另一面看世界,一切将会不同。敬请期待《再度重生》。(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有新书《召唤战姬的异世界之旅》发布,求支持!求推荐!!)
  • 马英九传

    马英九传

    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不抽烟、不上酒家、不跳舞、不赌博,一天两顿只吃盒饭,即使要出席应酬,也是吃过盒饭才去。他做市长头3年吃了2000多个盒饭,并且每次吃个粒米不剩。34年来,他总共捐血达146次,平均每年捐血达4次以上,自称是“血马”一匹。他的器官捐赠卡不知签了多少张,死后的“臭皮囊”早就给“慈济公德会”,现在全身无一处是他自己的,全身都被预约光了。
  • 长篇在线《谁在靠近你》

    长篇在线《谁在靠近你》

    :商人齐天祥与医生情人陆小离为了长厢私守,合谋害死了前妻林希华。女儿齐默默与费远谈起了恋爱,要结婚了却发现费远与陆小离有许多关联!陆小离想设计再害死默默,却被默默识破,为了早日找出真相,默默找来医院院长郑天明帮忙,一路追查下去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郑天明才是陆小离的真正情人!而且杀害妈妈的帮凶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