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76300000004

第4章 敦煌体育文化的内容(1)

在敦煌体育文物中,为人类保存了大量魏晋、隋唐、宋元体育文化的视觉形象。这些理性的、直观的、立体的、形象的载体主要有:遗书、壁画、墓砖画、绢画、白描画、彩塑像、彩陶、汉牍、古城址等。在这些载体物质上,敦煌古艺人运用绘、塑、建、写等手段留下了众多的体育文化历史。

可以说,敦煌古代体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信息体系。它充分显示了敦煌所独有的开放精神和那种令人神往的特异的文化风采及深远的境界。它的物化反映,由于时代的距离,历史风沙的掩埋,长期内人们对它产生了认识和了解的隔阂。今天,我们将凝固了千余年的敦煌体育历史文化展现幵来,以体现敦煌体育文化的丰富广泛和无可估量的价值。

(一}竞技类

1.弓箭运动

弓箭是古代人在劳动和斗争中创造发明的一种先进的狩猎工具。古人在与猛兽斗争中逐渐发明了弓箭。后来,随着阶级的产生,部族之间战争的爆发,弓箭作为远射武器而运用于战场,成了一种兵器。随着战争的发展,弓箭又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兀香。

考古学家认为,弓箭最早出现在中石器后期和新石器时期的初期,大约在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前6000年之间。在弓箭发明之前,古人狩猎的主要工具是手扔石块和标枪。以后人们从攀树摘果中发现树枝有强大的弹力,启发了古人运用树枝弹力的原理发射小石块。但这种简陋粗糙的发射器,并没有弦。

又经过不断实践和改进,人们才在弓上装了弦。

弓箭的出现便利了人类与大自然的斗争。弓是比标枪更为完善的狩猎工具,引弓射箭,不但射程远,而且更有把握击中目标。古代人不但用弓箭猎取鸟类,而且还以弓射鱼。

关于弓箭的发明有着许多十分有趣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古代人为了远距离地猎获飞禽走兽,把树枝弯成弓,弓的一端放置着石块,然后猛放弓,利用弓的弹力把石块射向远方。持这种意见的人认为,先有弓而后有箭。另一种说法是,古代人把树枝作为原始的“标”或“箭”。起初,人们用手臂投扔这种“标”或“箭”去猎获野兽和飞禽,但是由于手臂的力量有限,“标”或“箭”

投掷得不远,飞行的速度也很慢,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而发明了弓,以弓的弹力把“标”或“箭”射出去。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先有箭而后有弓。尽管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弓箭的发明和创造是古代人生产斗争的需要,它首先是作为生产工具而出现的。

据《吴越春秋》等古代文献记载,我国在距今约4000多年以前的黄帝时代就幵始使用弓箭了。黄帝曾命令人制造弓箭。其实,早在黄帝以前,弓箭就已经被人们使用了。我国考古发掘实物证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石镞,这证明我国人民在四五千年以前已经学会制造和使用弓箭了。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弓箭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万年以前。例如,在山西的原平峙峪、沁水下川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历史文物中,发现了有用燧石等坚质石料制作的箭镞。另外,在陕西大荔沙苑地区,还发现了旧石器时期的古箭镞。到了新石器时期,弓箭的使用更为普遍。所发现的石镞不但数量多,而且样式多,有的是用石制成的,还有的是用骨、角、蚌壳磨制成的。

我国周朝时期,射箭已经非常盛行,被称为“男子之事”。射箭比赛常常举行。天子诸侯有“大射”、“宾射”、“燕射”之分,民间也有“乡射”。这就是说,每逢节日,无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庶民百姓,在饮酒作乐之后,常比赛射箭。赛射时,还有许多礼规,并伴奏音乐,仪式十分隆重。“周礼”中记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箭即是其中之一。周朝所举行的射箭比赛恐怕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比赛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射箭已经发展成一项具有一定体育特征的竞技运动。墨子擅长于射箭。《公子篇》说二三子复于子墨子学射者。”说明常有人跟墨子学习射箭,可见墨子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而且具有很好的箭术。孔子不但通晓诗书,而且最撩长射箭和驾马车,他常常对学生们讲述射箭和驾车的道理。《论语八佾》里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孔子主张,射箭应以射得准为主要目标,能不能射穿用兽皮做的靶子,主要是人的力量不同。孔子还提倡进行射箭比赛。

弓箭作为兵器用来武装军队,进行战争或警卫,在我国远古时期就开始了。商代已将镞作为当时的主要兵器之一。西周时期,弓箭已经普遍使用于军队中,并且较前有明显的改进。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特别是由于车战的需要,弓和箭便是必备的主要武器。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45004多件兵器中,弓和箭种类繁多。秦汉时期弓箭使用更为广泛。汉武帝时,为了抵御北方匈奴奴隶主的入侵,在全国范围内号召青壮年参加军队,努力练武。在辽阔的郊野,开辟了许多练武场。每年由教官带领一队队战士,练习骑马、射箭和刺枪。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张骞率领的人中都身背弓,腰携箭。当他们越过茫茫无边的白龙堆时,由于缺粮断水,张骞手下的人,就靠射杀黄羊、野兔或飞鸟充饥。唐代出征的军队,也以弓箭等武器来装备每个战士。大诗人杜甫描述唐军自长安出征军队的盛况时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首诗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军队使用弓箭的情况。元代蒙古军以骑兵为主,标枪是主要的兵器,但也使用强弓长箭。宋、元、明各代每县县尉和巡检所属的武装叫“弓手”。宋代初年,县设县尉,下属弓手20名,缉捕盗贼。明代初年,天下要冲之地皆设巡检司,下属“弓手”的人数就更多了。

西汉时期,我国西北地区的月氏和乌孙等族也善骑善射,月氏拥有“控弦之士计一二十万这些古代民族当时都处于氏族社会,他们的弓箭制造和骑射的本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与四邻部族和汉族王朝的作战中,差不多都以弓箭作主要的兵器。

在人类使用弓箭的长期实践中,涌现了许多闻名于世的神射手。如,春秋战国的养由基,《列子》中记载的“纪昌学射”的故事,《史记》“李将军列传”里有一则“李广射石”的趣闻,名将李陵、董卓、吕布等等都能骑善射。汉时还流传有关射法的专着,从理论上阐述了弓射和弩射的要领和方法;封建社会中期,隋唐两代皇帝,为消除突厥的侵略,都重视射艺,唐军中全部配备弓箭,每张弓配3副弓弦和36支箭。当时的弓分长弓、角弓、稍弓、格弓4种,长弓用于步兵,角弓用于骑兵,其它供狩猎及禁军使用。箭也分为竹箭、木箭、兵箭及弩箭4种,前两种供狩猎用,后两种用于军事,分别以弓和弩发射。射箭的姿势和方法,主要分为步射与马射两种。同时射箭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唐书艺文志》着录有王琚《射经》1卷,内容包括总诀、步射病色、前后手法、马射总法、执弓审固等14篇,内容详尽;另外,张守忠的《射记》,任权的《弓箭论》等都是这方面的专着。当时,中国的射艺还和日本进行交流。唐永徽年间,日本射手随遣唐使来,曾“令人载瓠立数十步,射无不中”。封建社会后期(宋、元、明、淸时期),宋代把弓箭曾列为36种军器之首,当时训练和考核军士的水平,主要看能挽多少“弓弩斗力”,以及射箭的准确性(即“亲射”)。随着社会生产技艺水平的提髙,发明了床子弩、神臂弓等先进武器。床子弩可射1.5公里远,神臂弓可射240余步(约370米以上)。金代、元代、清代都以骑射定天下,出现了“射柳”制度和“射草狗”的习俗。直至19世纪中叶,由于现代武器枪、炮等的发明,弓箭才在军队中消失,并逐渐转为竞技体育的重要项目之一。

敦煌古代集居着匈奴、突厥、回鹘、羌、吐蕃等诸多民族,他们“随逐水草,居处无常,射猎为业,又皆习武,善骑射”。可见,好动尚武,逐猎骑射,乃是西部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我们从壁画、砖画、简牍、遗书等文物中,都可以看到古代猎人的狩猎场面,弓箭、弩等狩猎工具和武器,战争中的射箭场面,军事训练中的射箭比赛,习武中的各种射箭姿态和射法等。

《八王争舍利》等。在这些佛教经变画中,绘有许多古人运用弓箭作武器进行战斗的生动形象,约有80余幅。如:西魏第296窟南壁上部绘有一幅因缘故事画《五百强盗成佛因缘》(图一),画中表现有官兵与强盗运用弓箭射杀的战斗场面;盛唐第130窟东壁南侧《八王争舍利》的壁画中,展现了一名武士盘马弯弓,蓄势待发的骑射形象(图二);晚唐第12窟南壁《法华经变安乐行品》中,绘有一幅两军隔河用弓箭进行战斗,互相射杀的场面。

在石窟内反映萨埵子本生、鹿母以千子本生等故事画,自北朝至五代绘有18幅。

如:北周第428窟东壁门南绘有一幅萨埵太子射靶图(图三);北周第296窟窟顶东披绘有一幅啖子挽弓射鹿图;北周428窟《大勇太子舍身施虎本生》绘的狩猎图;北周301窟“膜子故事”绘出猎图(图四);“佛传故事”画中A描绘悉达太子运用弓箭进行习武和竞赛的场面较多。如:北周第290窟窟顶人字披绘的“佛传故事”画的第62辐,画面十分形象地表现了一场射箭比赛正在进行之中,其中3名射手,身着适宜竞赛的窄袖紧身服装,一字排列,侧身弯弓,以身体为准心,寻找最佳瞄准点,箭靶正是前方木架上的7个悬鼓,侧面有一名骑马的裁判正在执行竞赛规则(图五)。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不仅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射手,而且还出现了以骑射等为内容的娱乐和竞赛。上述莫高窟第290窟窟顶的那幅射箭比赛的壁画,正是1600余年前我国古代进行体育射箭比赛的真实写照。五代第61窟西壁“佛传屏风画”中,绘有释迦牟尼年轻时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画面,其中有多幅反映练习射箭技艺的内容,以铁鼓、铁猪、铁羊、铁瓮及空中的飞雁为靶心,姿态有立射、蹲射、单膝跪射(图六)。五代第98窟背屏,归义军故事画中,有一幅狩猎图(图七)这些珍贵的射箭画面不仅引证了古代对强弓劲弩的重视和技艺的高超,而且也为研究现代射箭运动提供了形象的资料。另外,还有许多反映不同习俗的射箭形象。如,莫高窟西魏第285窟顶部东披绘有一幅猎人持弓射牦牛的画面;西魏第249窟窟顶北披绘有一犒猎人纵马射虎的画面(图八);隋代第419窟窟顶人字披东面《善施太子施象本生》绘有猎人用弓箭警告婆罗门徒的画面;中唐第53窟和五代第346窟均绘有一幅身着武士装的射手,以单腿跪撑的姿势进行射箭(图九);晚唐第156窟南壁下部《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北壁下部《宋国河内郡夫人出行图》中,均绘有场面壮观的骑射图;五代第108窟曹议金家族男供养侍从怀抱弓箭的图像(图十);榆林窟唐第25窟《西方净土图九变》壁画中,绘有一名武将,全身披挂,身上携有精致的箭镞、弓敕、弓袋、箭囊等装备。这里尚需说明的一点是莫高窟元代第465窟保存有不少曼荼罗画,表现有许多修持各种密法的本尊,这些本尊均为双身像,手持各类法器,如金刚杵、金刚铃、弓箭等。洞窟的南壁画有曼荼罗三铺,就有手执弓箭的本尊。这里的弓箭是作为密宗进行双身修持的符号,它隐喻两性交媾应有法力的功效。因此,这类弓箭图形不能与狩猎和射箭习艺等含义相混渚。弓箭在性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性符号的文化意义,并是世界性的,不仅在我国古代文献《礼记月令》中有记载,而且在国外的《性神话》、《苏美尔神话学》等文献中也有记载。

以上所述的反映敦煌古代有关弓箭文化的壁画,是对当时高超的弓箭技艺和社会尚武精神的真实写照,它是目前我国自魏晋至元清时期保存的最形象、最丰富、最系统的我国弓箭文化资料。

(2)遗书中的弓箭文化敦煌遗书是指公元1900年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所发现的5万余卷古代文献。在这罕世奇珍的宝藏中,存有大量佛教经卷和文学作品,并载有不少有关弓箭文化的描述。如:《望远行》中记述年少将军佐圣朝,为国扫荡狂妖。弯弓如月射双雕,马蹄到处阵云消。”《伍子胥变法》记述:兵部简练,选试诠量……抱石跳空,弓箭七札。”《汉将王陵变》记述广双弓背射分分中,暗地唯闻落马声。”“遂将生杖引将来,搭箭弯弓如大怒。”《捉季布传文一卷》记述马上盘枪兼弄剑,弯弓倍射胜陵君。”《张淮深变文》记述弓开偃月双交羽,斧研立透胸。”《丈夫百岁篇》记述:“三十堂堂六艺全。”《王梵志诗》记述丈夫无伎艺,虚沾一世人。”《癸酉年(793年)沙州莲台寺诸家散施历状》记录了该寺自正月三日至二月八日间所得诸家散施物品,其中就有弓六张,箭二十一只等”。《韩擒虎话本》中,有解箭活动的记载。“皇帝闻奏,即在殿前,遂安社(射)堕(垛),画二鹿,便交赌射。蕃人己见,喜不自昇(胜),拜谢皇帝,当时便射。箭发离弦,势同劈竹,不东不西,恰向鹿齐(胳)中箭……贺若弼,臣愿解箭,箭起离弦,不东不西,同孔便中……时韩擒虎亦见箭不解,不恐拜舞,独立殿前奏曰:臣愿解箭。皇帝闻语,依卿所奏箭即离弦,势同雷吼,不东不西,去蕃人箭阔(括)便中,从杆至镞,突然便过,去射堕(垛)十步有余,入土三尺。蕃人亦见,惊怕非常。”这形象地说明了解箭这一以较量射箭技艺为内容的古代体育比赛在敦煌的流行。

(3)古墓、烽燧、古长城和榆林窟中出土的弓箭文化。

敦煌周围戈壁滩上,散布有数万座古墓,这便是驰名中外的魏晋古墓群。这些古墓群为我们保存了大量弓箭文化的视觉形象,它的栽体主要是画像砖。这种砖画是佛教盛行于敦煌时期的产物,其中不乏反映猎人狩猎、射箭的内容。例如:1992年在敦煌佛爷庙湾挖掘出前凉古墓一座。墓内门楼右侧,绘有一幅汉将李广持弓射虎的画像砖,并附题记“李广”

两字。汉代曾选择西北六郡善骑射的良家子弟组成羽林军,以对付匈奴。

弓射和弩射是当时军队的主要武器配备和战斗技能,要求每一名士兵都必须进行“习射”训练,并每年要参加阅试。当时军中还专门设有专教弓箭和弩的教官,涌现了许多着名射手,“飞将军”李广即是其一。《汉书李广传》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羽,视之,石也一次,“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另外,在新庙台、梁家堡挖掘的古墓中,也保存有狩猎等画像砖。这片古墓群由敦煌一直向东延伸至嘉峪关和酒泉等地。从已被发掘的新城古墓群和丁家闸古墓群的几座墓中,可以看到绘有形象十分生动的弓箭狩猎画像砖(图十一、图十二)。例如:新城1、3、4、5、7号墓的前室各壁均有许多绘有各种图十二姿态的骑马射猎的画像传;丁家闸魏晋古墓的前室也同样可以看到绘有猎人持弓射猎的砖画。

同类推荐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本书分为哲学类、史学类、宗教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自然科学类六大类,并于每类之前介绍该类的“读书经”。全书在各种国学名著中都介绍该书的作者、成书时间、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精彩片段、现实意义以及阅读该书的方法。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热门推荐
  • 爱你一样可以离开你

    爱你一样可以离开你

    云夕求你别离开好吗?求求你了,我们在一起都4年了,你怎么可以这么忍心离开我呢?阿阳哭诉着、请求着云夕别和他分手。这时的云夕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傻了,一味的原谅他。够了···一向温柔端庄的云夕突然的一声,看也没有看阿阳一眼,甩开阿阳的手头也没有回就离开了。阿阳楞住了,等阿阳反应过来的时候云夕已经上了出租车了。云夕··云夕····阿阳追着出租车不知道跑了多远,绞痛的心这时才真的明白过来云夕走了,真的离开他了。
  • 回未来

    回未来

    小江波毕竟是小孩子心性,对事只有三分热,之后虽然还偶尔去后山的山洞玩,却再也没有挖过,那洞里的宝藏了。历史的大齿轮从这里才开始悄悄的转动!
  • 旧城荒歌之星芒剑曲

    旧城荒歌之星芒剑曲

    仗剑行歌天涯路,星芒剑曲耀九州。一生痴情终不悔,一心证道为几何。
  • 穿越之吾乃花仙

    穿越之吾乃花仙

    一个不小心让她误食仙丹被天帝贬下凡间,一个意外让她穿越两次。一个不小心让他成为宰相,一个意外让她结识他。一个不小心让她惹上了他,一个意外让她爱上了他但这真的是不小心?真的是意外?
  • 邪医狂妃:魔妃很嚣张

    邪医狂妃:魔妃很嚣张

    再睁眼,当华夏毒医变成那懦弱的帝师嫡女,欠她的她都一一替“她”讨回来!银针在手,天下我有!惊世风华,绝世无双。他是远离尘世喧嚣,神秘高贵的国师,却偏偏对狼狈的她一见钟情,“本座从来没打算放手。”他勾唇笑得邪魅,“妖孽…”她咬牙,一脸无奈。他站在她身后,看她以芊芊素手,谱江山如画!
  • 我是兵器之王

    我是兵器之王

    一把兵器的传说,一段热血的传奇故事,有美女,有忍者,还有蜘蛛侠,当然也少不了传说中的仙女。期待大家的观看。
  • 网游之行尸世界

    网游之行尸世界

    最纯粹的游戏小说!以合理的逻辑去架构原汁原味的丧尸游戏;注:这不是一个悲惨主角惊天奇遇神功盖世碾压众神泡尽萌妹装逼无极限的故事,而是以一个普通玩家在一款丧尸游戏中的回忆录。
  • 极品琴师

    极品琴师

    她生于阴阳间,体内四分阴气,六分阳气。因为一把古琴,她被抽筋扒皮,暴尸荒野。转世,她重拾那把祸害,背琴,成了一个琴师。琴声响起,红尘流水究竟是福是祸?
  • 我的小女人

    我的小女人

    终于来到了考场,看着这扇命运之门,我不禁哽咽一下,紧张起来。我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到监考老师面前,刚把我的准考证从书包里拿出来,就被一只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猴子夺了过去。我的上帝啊!我愕然地盯住它的猴脸,只见它还冲我呲牙咧嘴地嬉皮笑脸,好象是在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举。晕……有无搞错,竟敢在我这么重要的考试中捣乱,呃,真是傻子可忍疯子可忍我是忍无可忍了!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杀猴子可犯法哦!)我才不干那缺德事呢!我跟它抢夺起来。
  • 惊鸿趣闻录

    惊鸿趣闻录

    虚实变换谁人知,千古英雄谁知罪。红颜易碎谁为怜,惊鸿一现在人间。人间正道曲切长,邪道妖魔正猖狂。伏魔除妖趣事多,朝廷内外人飞扬。总有历史遗忘处,惊鸿趣事你来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