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从根本上讲,是由创造它的人所赋予的,体育文化创造物是人的对象化,是人的思想感情的物化。但是,人类体育文化的创造,既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还要受到体育文化环境的巨大影响。前人创造的体育文化成果,既为后人进行新的体育文化创造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同时也设定了限制的框架,这样以来,后人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体育文化创造,前人创造的某些体育文化特质也就成了新的体育文化因子的“母体”。由此看来,要想对体育文化的发生与形成作出准确的认识和解释,就必须理清什么是体育,它的构成成分,它的孕育创生历程,它的“血统”和“世系”。
(一)什么是体育
体育是具有实践能动性的人类改造了客观世界的产物。人对客观世界的健身强体意识,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漫长历史中,随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体育既是一种按照人的目的、意志、理论去占有、改造世界的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合乎规律性的活动。
体育这一词语出现比较晚(约19世纪末)。在古代,我国是使用“养生”、“导引”、“角抵”、“百戏”、“武术”等名词。1894年,德国和瑞典的体操开始传人我国,当时就采用“体操”这个术语来表示广义体育的含义。据史料记载,清朝政府批准执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体操科(体育课)。直到19CM年时,基督教天津青年会干事饶伯森在京、津各校宣传“西洋体育”时,才开始出现“体育”一词。直至1923年,在北洋政府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公布的《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这一官方文件中,才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继后,“体育”一词逐渐取代了“体操”一词,而被广泛的使用。
体育这一词语在含义上也有一个演化过程。它起初是指身体的教育,是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即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体育手段的各种竞技项目得以发展,并在内容、组织、制度等方面形成了独立的竞技体系;随着人类对健康与长寿的追求,作为身体锻炼、身体娱乐及修身养性的各种活动相继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形成了一种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行为。
竞技运动源出于拉丁语disport,本来的含义是“离开工作”。使人通过一些轻松愉快的身体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高兴”。因此,在美国、英国、德国、苏联等国的百科全书和H本的《体育大辞典》中,都还保留着这样的解释:Sport是游戏、娱乐活动,是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和观赏活动及各种民间游戏、娱乐、竞技、健身、养性的文化共同吸取了各种表演技艺的特点,并通过不断提炼、砥砺、聚合,改变了它初始的性质,最终熔铸成别具一格的体育形态。
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既是广义体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又都与文化、娱乐、教育有联系。它是与增强人类的体质健康、发展身心素质,以及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命品质有关的身体活动。这呰活动以医疗康复、保健、健身、延年益寿为目的,或以消遣娱乐、休闲、社交为目的。
以上所述的体育教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广义体育的整体。
总之,体育的概念问题是当前体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之一。而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的观点,即总名称采用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第二位代表教育的组成部分的身心教育,称狭义的体育。当然,根据逻辑学的要求,体育(广义的)这一概念的外延不仅包含一个狭义的体育教育,它还包含了竞技运动、身体锻炼与身体娱乐,同时也与文化、娱乐、医学、教育、行为等有联系。
(二)体育的演进历史
中华5000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体育便是这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体育的发生与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多元的演进渠道,它是出自人类社会生活的两种需要,其一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其二是生理、心理活动的需要。探索体育产生的动因,首先应当从研究人的需要入手,既看到人的社会性,又看到人的生物性;既承认社会环境是社会活动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又承认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生还有其内部原因。总之,从需要理论出发,分析体育产生的动因,就会感到体育不仅是劳动和生活的需要,而更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斗争的生存需要,表达和抒发内心各种感情的需要。这些需要归纳起来,就是需要一个健康身体,需要进行强健自身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活动,由此也就构成了体育产生的动因。
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除了与原始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劳动、教育、军事、祭礼、医亊、养生等有一定的联系之外,还与民间的游戏与竞技活动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它们共同进化和发展,宛如同一胎的兄弟,在原始人类社会的母体中共同孕育萌生。
我国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原始狩猎活动中,就出现了竞技活动的溢觞。古代的竞技是指在民间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和赛技艺的活动。“竞”是比赛角逐的意思;“技”则指技能、技艺或技巧。赛力竞技,即以比赛力量为主要内容的竞技活动,主要有举重(翘关)、角抵(摔跤、相扑)、拔河、推杆、竞渡等;赛技巧竞技,即以比赛技巧为主要内容的竞技活动,主要有马球、蹴鞠、击壤、打秋千、顶瓮竞走、跳牛、踢毽子、射柳、射草狗、叼羊、赛马、赛胳驼等;赛技艺竞技,即以比赛技艺为主要内容的竞技活动,主要有围棋、象棋、弹棋等。上述这些内容,包括原型和派生的新项目,构成门类庞杂、自成风格的中国古代体育体系。它可以使人们得到高尚健康趣味的精神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能激发人们的各种才能,使人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得到锻炼,启迪人们的智慧。
民间的竞技与民间的游戏,它们均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承变异,进而成为民间竞技活动。但是,民间竞技活动与现代竞技体育还有着较大的差别:传统的民间竞技活动是玩耍和竞赛的结合体,它的竞赛过程以娱乐玩耍为主。而竞技体育则是在执行专门的法规和竞技规则的过程中,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宗旨,进行严肃认真的比赛。
体育具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轨迹,同时又是了解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的窗口。体育小则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大则涉及了解一个民族。了解研究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史,无疑是宏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对提髙现代和未来的中国体育水平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旧石器时代就有用石球进行投掷狩猎等活动。距今约10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中(1953年在山西襄汾县丁村挖掘出土)出现了石球;1976年又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的文基化遗址中,发掘出了1500个石球,这些石球最重的为2000克,最轻的为90克。继而又从四川、安徽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陶球。另外,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记载了许多上古时代的竞技活动。《帝王世纪》载:帝尧时,天下太平,民间常举行一种叫作“击壤”的活动;《述异志》载:“蚩尤氏耳鬂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到了夏、商、周、春秋时代,历时1600年的奴隶社会中,由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和频繁的战争,刺激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和对军队士兵身体训练的重视。因此,一些与军事有关的体育项目如射、御、角力、拳搏、奔跑、跳跃、剑术以及其他武艺十分盛行。当时还出现了学校教育,并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内容,还主张学生进行郊游、登山、打猎、游水等体育活动。尤其是在春秋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教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对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老子的养生观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及“去甚”、节制嗜欲的主张等。孙武的不朽之作《孙子兵法》,其中就有许多有关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再如孔子的六艺教育等。
奴隶制崩溃后,又开始进人持续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封建制的建立,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当时各国在变法中都非常注重尚武之风,提倡结合军事训练开展体育活动。诸子百家也崇尚武艺,如墨子提倡把射、御列为选拔贤士的标准,荀子提倡募勇武之士,韩非子则主张“习礼不如讲武”等等。另外,《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菌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充分说明当时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民间已有了足球运动。《西洋体育史》记载:“早在耶稣诞生前,中国便有了足球。”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促使汉代体育在先秦体育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突出的是在“养生观”方面,出现了唯物主义的“寿命论”与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之争,“无神论”与神学迷信之争。因此,在汉代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医疗体育如导引养生、五禽戏等也都出现了。另外,汉代宫廷和民间的娱乐性体育活动发展较快,其中有相扑、摔跤、爬绳、爬竿、柔术、顶竿、秋千、舞龙、耍脚等活动。有的活动在后世发展成为竞技体育项目,有的至今仍是人们的传统娱乐活动。
两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战乱、分裂的动荡局面,放荡见[美]哈利史密取着《西洋体育史》第17页,1971年版参阅西汉张衡着《西京赋》。
风流,及时行乐,是士大夫阶层的普遍风尚,加之佛教、道教和玄学的影响,不重视身体运动,迷信灵丹仙药,企望长生不死,幻想成仙得道。而那些曾风靡数百年的蹴鞠和角抵等逐渐被淘汰,却提倡歌舞、百戏、投壶、奕棋、导引等活动,并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在这种社会心理的驱动下,娱乐和养生术反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从而把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推上了新水平。
隋、唐、五代时期,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髙和社会的变革,体育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仅球类运动就有马球、蹴鞠(足球)、步打球(曲棍球)、十五柱球(保龄球)、捶丸(高尔夫球)、蹋球、抛球等。这期间武舞、武术、举重、射箭、马术、相扑、气功、体操、技巧、游泳、竞走、投掷、健美、拔河、秋千、竞渡、滑冰、登山、棋弈等,不论是训练方法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涌现了不少技艺超群的艺人,其水准足以承担体育竞赛之需要。另外,医学、养生术的发展、完善并创立了养生、导引、按摩的理论,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代之后,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尤其是宋代为封建社会的转折时期,由于都市经济的发达,理学的形成,天命论的影响,当时甚至把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与恶棍赌博、纨绔笼养等相提并论,认为都是“不可为”的“无益之事”。
并定“学规”,提倡不要运动,要“静”坐;不要体育,要“读书”。学生“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于半日袅和尚,半日当汉儒”。当时的文人喜欢导引养生,又善于总结前人经参阅唐崔令钦着《教坊记》。
参阅唐孙思邈着《千金要方》和《千金翼》。
参阅朱程着《朱子语类评》验,并着书立说传之后代,对发展我国传统的养生术贡献较大,而对激烈的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于是体育活动竞技能力的成分逐渐减少,传统武艺更加娱乐化。
元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当时的骑射、角抵、马球、狩猎、贵由赤(蒙语“快行者”的音译)等体育运动得以发展,并采用武举制度,形成了颇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
明清时期的体育,在农民起义和抗御外患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武术广泛普及与提高的盛况。具体表现是:武术与军事分离,形成了完整的武术体系,涌现了众多擅长武艺的技击家,创造了少林派武艺。另外,诸如蹴鞠、马球、捶丸、掌旋球、导引、冰嬉、狩猎、摔跤、棋弈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与近代体育项目相融合,逐步形成现代竞技体育运动。
总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等级森严,尊卑分明不可能出现以规则统一、公平竞争、推崇个性、以民为尊为精髄的现代体育雏形。古代体育从一开始就被用作训练士兵体能一的军事目的,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只有游戏、杂耍、养生术、风筝、秋千、龙舟、水嬉、冰嬉、射箭、博弈等季节性、地域性极强的民俗体育。即使汉唐时所盛行的蹴鞠、马球、角抵等对抗性较强的比赛项目,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逆体育内涵的发展趋向,在宋、元、明、淸各朝中有增无减。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始终没有出现浸泡着“公平”和“竞争”这一核心思想的体育观。直至20世纪中叶,中国体育才真正懂得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涵义,从而得到了历史性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