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从来没有捷径,踏踏实实才能赢取人生!
——格言
很多人自以为聪明,企图利用一些歪门邪道的小技巧,轻松成为人生的赢家,但是这样的人,往往刚品尝到香甜的滋味,就坠入了苦涩的深渊。正如在武侠世界里,那些总是妄想走捷径的人,最后往往走火入魔,难成正果。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便捷的路可能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被贪婪捆住手脚。人生需要踏踏实实长期的艰苦努力,只有扎实的奠基,才是成功的坚实保障。
20世纪20年代,美国有个叫贝利的人,他是一个著名的珠宝大盗,他偷盗的对象,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上流人士。而且他的盗术十分高明,从不会留下任何迹象,所以他一直逍遥法外。同时,由于偷来的珠宝越来越多,他因此而成了一个名噪一时的富翁,并且成了一位艺术品鉴赏家。他得意于自己找到了成功的捷径,于是决定坐最后一单生意之后金盆洗手。但这一次,这最后一次,却葬送了他一生,他被早就盯上他的警察送进了班房,并被判了18年徒刑。
刑满出狱时,他接受记者采访。一个记者问他:“贝利先生,作为一个神偷,你曾经让谁蒙受过最大的损失?”
贝利想了想,说道:“让我自己,我盗窃了我自己。以我的才能和天分,我本可以成为社会名士或华尔街大亨,但我现在不仅一贫如洗,而且被我自己偷掉了四分之一的生命——18年失去自由的生活。”
人生的每一步只有走得踏实,才能走得有力量,走得稳。歪门邪道纵然在一段时间内有生存空间,但是从长期来看,却对人危害不浅。因为总想走捷径,便放弃了踏踏实实的修行;应为总想搞些小动作,而学会了狡诈,放弃了真诚。《人间道》里有一句话说:“出来混,早晚有一天要还的。”
的确,尽管“人间正道是沧桑”,可是人生只有走正道才能安稳地走到目的地。
纵横商海数十年,由一无名穷小子到叱咤风云的商界领袖,再到今天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财富,更因为出色的商业和管理头脑,他被大家称为李超人。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教师家庭,后来全家流落到香港。酷爱读书的李嘉诚在香港只念了两年书。由于父亲病逝,全家的生计成了问题,作为长子的李嘉诚毅然挑起当家的重担,辍学就业,当时年仅13岁。由于勤奋还有聪明,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创办自己的塑胶厂后,开始的几年里,李嘉诚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聪明人能使投入和产出实现最优!
李嘉诚是商界才子,他有很多的点子,也有很多新想法,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走捷径,而是踏踏实实地实现人生。也正是因此,李嘉诚的成功才显得如此的厚重。
走捷径的心态,常常让人们变得不再平和。
提起张钰的大名,大概无人不知,2003年12月,她首次以“性录像”向媒体爆料名导“性丑闻”,此后一直声称挑战娱乐圈“潜规则”。2006年9月,她因不满几位导演对自己的“评论”而起诉,法院最终判决她败诉。败诉后,张钰再度“重拳出击”,扬言公布手中包括性爱录像在内的20多盘录像带和录音带,把自己连同娱乐圈的“潜规则”,“更赤裸裸地”带入网民的视野。
“潜规则”成了成功的必由之路?一时间,人们谈“潜”色变。这种所谓的“潜规则”实在是对规则的极大侮辱。即使社会某个角落的确存在着某些“潜规则”,我们也应该从做人的根本衡量一下,超出了规则底线,则要坚决地拒绝,否则,人生便会变得空虚而盲目。
我们很多人本能地选择了最容易、最快捷的道路,以求速成,到头来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走捷径很可能走不到成功,就引爆了“失败”的炸弹。没有了“踏破铁鞋”的寻寻觅觅,“不费工夫”的得来就显得毫无底气,苍白无力,甚至像一个漏气的气球,依凭一个长杆挂在高空,没有了飞翔的快乐,只有破碎的辛酸以及毁灭的耻辱。
人生的意义繁多,可是有时候,人活得就是一个踏踏实实。我们常发现许多发了横财的商人,如果当年选择的是保持高尚正直的人格,那么今天他们不仅会一样富有,而且还会受到好评,享受无与伦比的幸福。然而他们习惯了精明算计,重视短期效益,因为这样获得的更多更快,但那种以道德沦丧获取的成功,完全玷污了成功的美好,还能称得上是成功吗?其实真正的成功是和正直、高尚和喜悦联系在一起的。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高效益是人们的追求,可是有些事情,我们不可以跨越,一就是一,永远变不成二,我们必须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认认真真地学习改变这种境遇。
有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斑驳白发,却还只是个小公务员。当他一把年纪,还是毫无出头之日时,他就开始怨天尤人。有一天,被上司教训了一通后,回到办公室他竟然号啕大哭起来。与他同室的是一个新来的年轻人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到底为什么这么难过。
他说:“我怎么不难过?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科学,我便认真学习数学、研究物理,想不到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喜欢文学的上司。我赶紧又改学作诗、学文章,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喜欢青年才俊……我眼看年龄渐高,就要被迫退休了,还是一事无成,怎么能不难过?”
研究学问、学习技能,应该是为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并不是为了获得某个关键人物的青睐,进而飞黄腾达。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世人为追求名利,难免不会费尽心机,急于求成。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很多时候,还是谨慎小心,脚踏实地才行,急功近利反而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