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比尔·盖茨
人们常说: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但是现实生活中,付出与回报的天平上总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误差,苦苦的追寻有时候换来的只是一身的疲惫,挥洒的汗水偏偏换不来期待中的收获。这样的结果许多人都不愿见到,但是它们却如影随形般地经常出现在我们左右,挥之不去。既然这是人生竞技场上不可缺少的一种磨练,那么我们就应该在面对生活中不公平的人或事的时候,不要过分强求。因为生活本是如此,只要学会生活,懂得生活,就会看淡生活中的不平事。
1963年,一家报纸的总编收到了一个小女孩的来信,在信中她向总编述说了一件自己遇到的麻烦事:原来,那天她帮妈妈摘回了一篮子草莓,本以为妈妈会好好的夸奖她一番,可是妈妈只是淡淡了夸了她一句“好孩子”,然后就走开了。而且最不能让她接受的是,妈妈转身却把一个大苹果拿给了调皮贪玩的弟弟。她想问一下热心的总编先生:为什么她乖巧懂事,帮妈妈摘了回草莓,却只得到一句夸奖,而弟弟那样调皮,却得到了一个大苹果?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吗?难道她和她周围的好孩子都被上帝遗忘了吗?
总编看了小女孩的来信,心里有些难过。可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小女孩的这个问题,所以他没有回信。然而就在第二天,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了一场婚礼。就在这场婚礼上,总编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牧师主持订婚仪式,新娘和新郎开始互赠戒指。或许是他们太激动了,两人都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旁边的牧师看见了,幽默地插了一句:“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还是用它来装饰左手吧。”前来观礼的宾客听了这句话都微笑起来,新娘和新郎就在大家的祝福声中把戒指互相给对方戴在了左手无名指上。
牧师的话让总编觉得眼前一亮,他想:“右手本来已经非常完美了,没有必要再用饰物装点了。同样,那些有美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大家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吗?”
总编终于找到了小女孩要的答案:“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这就是对右手的最高奖赏;同样,上帝让好孩子成为好孩子,也就是对好孩子的最高奖赏。”
总编发现这个真理之后,兴奋不已,当天晚上就立即给小女孩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安慰小女孩说:“你不要烦恼,不要忧愁,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
相信小女孩看到总编先生的回信,一定会释怀,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一定会种上一颗自信并充满希望的种子。确实,世界上很难有公平的事,原本你是这样想的,可是事情却偏偏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即使你付出了辛苦,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能获得回报。
而且事实上,绝对的公平更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没有道理可讲,有时候又似乎不近情理。所以,当生活让你哭笑不得的时候,你不应该太过于抱怨,而是要看淡一些才对。
自然界中有一条生物链,强者生存,弱者灭亡,优胜劣汰,对那些受到威胁的弱者来说永远是不公平的;而对于人类的生命而言,当面临自然界灾难(飓风、海啸、地震)的时候,也是不公平的。公平似乎只是神话里的概念,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过着不公平的生活,但这并不是人类的悲哀,只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情况而已,而且是人为的力量无改变的事实。所以我们要学会面对生活中不公平的人和事,具体应该怎样去做,不妨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
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此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比较的标准,就可以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比如,自己这次没评上先进,觉得很不公平。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次评选职称的名额有限,许多和自己条件一样甚至强过自己的人也没评上,或许你就会安心很多了。
第二,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公平。
比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工作踏实肯干、业务能力强就可以得到领导的青睐,而把主动与领导搞好关系的举动错误地当成了溜须拍马。其实,领导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与言行造成的。
第三,不要事事苛求公平。
人的心理常常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求每件事都必须公平。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要事事都拿着一反公平的尺子去衡量。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美好,它对每个人的待遇都有所不同,而且有时候非常偏心。有的人,从生下来就非常顺利,童年幸福,学业有成,事业顺利,婚姻幸福,让别人羡慕;而有的人,从生下来就注定是个倒霉蛋,生活艰苦,半路辍学,事业受挫,感情失意,有时候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愿望也难以实现。然而这正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即使你心存怨恨也不可能有所改变。所以尽早地忘却它吧!只有不断地抛弃烦恼,生活才会向你展露它最灿烂的微笑。
心有灵犀一点通:
公平其实只是人的一种理想,所以它常常出现在人们编织出来的美梦里。然而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总要求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样样都公平,那么你的人生也将是黑暗的;而只有抛开了这些是非成见,你的人生才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