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要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
——巴尔扎克
人生不可能没有痛苦,但是最痛苦的莫过于那些抱着过去的痛苦不放的人。自怜的习性使人一遍遍地回顾曾经的痛苦经历,一次次地重新拾起痛苦的感觉。
其实,痛苦只是一种知觉,它会在人们不断的复制中增强对人的腐蚀性,当它达到一定的量度,便会开始不断地扼杀幸福的因子。人的内心如果被过去的过错和痛苦填满,便会失去接受幸福的空间。放下痛苦,人才能转而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要知道,时光不会倒流,过去既成事实,任何人无法改变,因为人生不可以重新来过。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在错过太阳的时候流泪了,那么你又要错过星辰了。的确,当你用过去的痛苦损害了目前存在的意义,你就是在伤害你自己,企图用过去的痛苦埋没现在的幸福。因此,我们要学会放下痛苦,不要浪费时间去抚摸过往的伤痕,那样你永远不会看到幸福!
一位苦恼的年轻人背着一个大包裹去寻找幸福,经历了层层荆棘和道道坎坷,来到一条波浪汹涌的大河前。
河上没有桥,却有一位清癯的白首老人答应他驾着独木舟载他过河。
老人问年轻人去哪里,他回答说要去寻找幸福。
“是这样!那你把这个破包裹丢到河里,然后再去寻找。”老人对年轻人说。
“这可不行,包裹里面藏着我一路上跋涉中的孤独、黑夜里的寂寞、跌倒时的痛苦、受伤后的泪水,靠着它们的陪伴我才走到了今天。”年轻人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包裹。
老人不再说话,只是在过河之后要求年轻人把自己也放进包裹里。
“什么?”年轻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既然你什么都放不下,那我也帮助你过了这条大河,你应该把我也带上。”老人解释道。
年轻人恍然大悟,把装满痛苦回忆的包裹丢下。顿时,他感到步履无比轻松,更让人奇怪的是,他的心底涌出了一种幸福的感觉。原来,幸福,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要能够抛开痛苦。
生活中,人们可以轻松地把荣耀和成绩放在身后,但要将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完全放下却不那么容易。
“好了伤疤忘了疼”是对那些健忘的人的一种警示,但是,如果我们要走进幸福的田园,就要学会“忘掉疼痛”。著名作家纪伯伦有一句话:“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忘记曾经的伤害,忘记已发生的过错,忘记已品尝过的痛苦,只有这么做,才能使我们的心灵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心中才能容下幸福。
无论什么样的伤痕,都会随着时间的流转结疤好转,无论什么样的创痛,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失,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放下。如果我们总是抱着过去的悲伤不放,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又会回忆着今天的痛苦。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我们拥有的就只有痛苦,永远也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
回忆过去的伤痕,是为了吸取教训,而不是为了让自己陷入痛苦。痛苦,是脆弱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我们在经历无数无可挽回、无法抗拒的灾难中,可能会万念俱灰,心如死灰,一旦灾难和痛苦已过,就应该想办法告诉自己:我要忘却,忘却了痛苦就意味着得到幸福。
美国小说家达克顿曾说过:人一旦双目失明,就无法生存。可当他60多岁真正失明时,发现自己原来仍然能够活下去,而且也可以承受这种痛苦。因为他没有把失明当作痛苦。
美国另一作家达尔·卡内奇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我到一间没人住的破屋里玩。玩累后把脚放在窗台上歇着时,一点声响惊得我一跃而起,没想到左手食指上的戒指此时钩住了一只铁钉,竟把手指拉断了。我当时吓呆了,认为今生全完了。但是后来手伤痊愈了,也就再没有为这事烦恼。现在我几乎从不想到左手只剩四个手指。”
他们本该是痛苦的,可是他们不喜欢玩味痛苦,因为他们知道:苦难并不是可以升值的古董,甚至可能会使短暂的人生贬值。唯有放下,过去的苦难才能对现在对未来有一点意义。
我们已经为过去付出了代价,如果没有别的办法,那就请潇洒地挥一挥手,不再为身后摔碎的瓦罐而悔恨。“千结万结解不开,风风雨雨满园来”,心事所以重重结,皆因我是系铃人。打开心事的门窗,送走痛苦这位常客,让那始终依附在我们身边的幸福走进心灵,它,才是始终爱着我们的。
心有灵犀一点通:
当我们遇到痛苦时,它已经成了“过去完成式”。如果一直处在回忆中,那么,就是在不断复制痛苦、培养痛苦。随着痛苦的成长,幸福就会被一点点排挤掉,那样,我们的一生都会生活在黑暗之中。其实,痛苦已经过去了,放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