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手送到最高领奖台
在奥运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摒弃一己私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与竞争对手携手前进,这些都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美谈。意大利运动员欧金尼奥·蒙提和沙治奥·萧佩斯更是无私地帮助对手,体现了人性深处的光辉。
在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上,意大利运动员欧金尼奥·蒙提和沙治奥·萧佩斯是被人们看好的双人雪橇赛项目的夺冠热门人选,他们自己也志在必得。但是,当他们等待第二次滑行时,看到英国队的东尼·纳希和洛宾·狄克森两人垂头丧气,原来,他们发现自己雪橇后轴上的一枚螺栓断了,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只能退出比赛。这两位英国选手在第一次滑行时就一鸣惊人,连欧金尼奥·蒙提和沙治奥·萧佩斯也暗暗吃惊。
经过一番思想上的斗争,欧金尼奥·蒙提和沙治奥·萧佩斯在完成了他们的第二次滑行后,迅速把自己雪橇上的螺栓拆下来,慷慨地递给了东尼·纳希和洛宾·狄克森。东尼·纳希和洛宾·狄克森接过欧金尼奥·蒙提和沙治奥·萧佩斯递过来的螺栓,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决心以出色的表现来报答这两位热心的朋友。
随之,冬奥史上最出人意料的比赛结果出现了:英国队的东尼·纳希和洛宾·狄克森赢得金牌,而体育精神堪嘉的欧金尼奥·蒙提和沙治奥·萧佩斯只得了个季军。
有道是好事多磨,上天不负好心人,4年之后,欧金尼奥·蒙提和沙治奥·萧佩斯终于在1968年冬奥会上双喜临门,获得双人雪橇及4人雪橇两项冠军。[HT]
通过欧金尼奥·蒙提和沙治奥·萧佩斯无私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奥运赛场上的竞技不过是一场快乐而公平的较量,在赛场上对决的选手既是对手又是朋友,如果双方能携起手来共同前行,必然会增进彼此间的友谊。
《奥林匹克宪章》中的“基本原则”部分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宗旨有两个基本含义:首先,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其次,奥林匹克运动试图以富有人文精神的体育运动作为实现自己宗旨的途径,在世界各国青年间建立起友谊的纽带。
有人说过,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这种胸怀,不要把对方仅仅当成你的对手,多一份善意,多一份微笑,再多一份哪怕非常微小的帮助,你就能收获到比任何胜利都有价值的快乐。
故事链接
滑雪是一项既浪漫又刺激的体育运动。滑雪是运动员把滑雪板装在靴底上,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竞赛运动。滑雪板用木材、金属材料和塑料混合制成。滑雪竞赛主要有两种:北欧滑雪和高山滑雪。高山滑雪由滑降、小回转和大回转(障碍滑雪)组成。高山滑雪混合项目,由上述三个项目组成。北欧滑雪(比赛)包括个人越野滑雪赛、男子接力赛和女子接力赛。此外还有跳台滑雪赛,以及北欧混合项目比赛,包括越野赛和跳台赛。SKI(滑雪)是一个挪威词,意思是雪鞋。[HT]
顾俊和葛菲:奥林匹克精神下盛开的姊妹花
团结就是力量!一首刚劲有力的歌激励了几代人团结协作、奋发进取。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健儿们凭借着精诚团结、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为祖国争得了一枚枚金灿灿的奖牌。在奥运历史上,有许多“黄金搭档”,他们同心协力的奥林匹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一对姊妹花让人艳羡,她们就是顾俊和葛菲,两人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羽坛女子双打的“无敌组合”。尽管一个腼腆、一个活泼,一个内向、一个好动,但性格上有着如此大差异的两个人,却成为一对“黄金搭档”,并且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金牌。
也许正是迥然不同的性格使顾俊和葛菲走到了一起。刚进江苏队,葛菲不爱说话,见谁怕谁;顾俊则是大大咧咧,爱开玩笑。葛菲睡着了,顾俊在她脸上画圈;葛菲洗澡时,顾俊将她的衣服“偷走”。葛菲对这些“捉弄”格外宽容,不仅不生气,还在各方面照顾顾俊。顾俊没请假偷偷跑回家,被关了“禁闭”,葛菲一声不响地蹲在一旁陪她,吃饭时,还从食堂悄悄地买回两个馒头……省队的教练看到她俩一动一静、一快一稳,如此投缘,灵机一动,就让她们配对练习双打。
正当她们配对技术日臻完善时,葛菲的父亲去世了,葛菲想挂拍退役与母亲做伴,谁也劝不住。顾俊急了:“你半途而废回去,你爸爸九泉之下也不会原谅你。”葛菲终于留了下来。顾俊天天陪着葛菲,以自己的活泼和开朗使她逐渐从悲痛中摆脱出来。
当然,这对“黄金搭档”也有闹别扭的时候。有时在训练中你急我嚷,谁也不理谁。但是经过几天的冷战,终于谁也顶不住了,饭桌上你帮我盛饭,我帮你端菜,不好意思地相视一笑,就和好了。
顾俊说:“训练中产生矛盾是难免的,但我们都是希望把球打好,摩擦很快就消除了。”葛菲说:“我们10多年打球、生活都在一起,彼此间已形成一种默契,有时赛场上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代表全部。”
正是凭着这种心有灵犀的合作,两人才在一次次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直至冲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2002年,顾俊和葛菲退役,两人均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HT]
顾俊和葛菲的故事首先告诉我们,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所以说“完美的个人,产生于完美的团队”,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只有懂得同心协力的人,才能明白同心协力对自己、别人乃至整个集体的意义。但不管怎样,一个放弃同心协力的人,必然会被成功所抛弃。同心协力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一种责任,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与别人的同心协力中感受到自己对于别人的价值以及别人对于自己的意义。而这些,恰恰是诞生“黄金搭档”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一个班级、一个组织都是一个集体。同时,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充分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自己有责任为整个集体的利益而互相合作、相互支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这个集体才是有希望的,才能战胜困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独行侠的时代已经结束,互助合作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共识,青少年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摒弃不合时宜的个人主义。我们的社会是由各怀特长的人共同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是不可取代的,只有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够共同取得成功。
对一个集体而言,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集体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因此,我们应当尊重并鼓励身边的人,团结好每一个人,这样大家才能够同心协力。
总之,团结是力量,团结是目标,团结是前进的方向。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分工合作的社会,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善于同别人合作,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青少年朋友尤其应该明白这些。
故事链接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于在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在庄园里进行了一次“蒲那游戏”的表演。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风行开来。此后,这种室内游戏迅速传遍英国,“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羽毛球的英文名字。
羽毛球运动约于1920年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羽毛球队已跻身世界强队之列,国际羽毛球坛上印尼与我国平分秋色;80年代,优势已转向我国,说明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混合双打5项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