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3500000038

第38章 我的三个老师

我一向是个缺乏自信的人,这并非我天生自卑,而是历史造成的。在我短暂的求学生涯中,有三位老师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我增加了自信,因而改变了命运。

张云州老师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我们全家被下放农村。从此,我便成了一个受人歧视的“右派儿子”,自信就是从那无处不在的歧视中离开了我。

小学四年级,班里新来了个班主任,他叫张云洲,是个“非常厉害的老师”,班里几个上课捣乱、打架逃课的学生听了,不以为然。然而张老师的第一节课便将他们征服了。

上课铃响过,一个健壮敦实的青年走进教室,他四方脸,眉毛浓黑,目光威严。这节课是地理课,张老师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地球绕太阳一周是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但是,这个“太简单”的问题却把所有同学震住了。

张老师从第一排开始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答不出的不让坐,这叫“插蜡烛”。就这样,不多一会,我前面的“蜡烛”已插立成一片森林。

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何答不出?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完全能回答的,但是,在新老师的威严前,他们失语了。

森林在蔓延,在向我逼近,我本来就在陌生人前犯怵,此时更感到自己的心越跳越快,内心在呼喊,不要叫到我,不要叫到我!

然而,不可避免地,我站了起来,血,直往脑门上冲,我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我已失声,终未能将那个清晰的答案说出来。

张老师的第一节课给全班同学一个下马威,所有的同学,包括那几个无所畏惧的“鼻涕英雄”都臣服了。

农村老师往往身兼数职,张老师除教我们地理,还教历史、语文。他第二次给我们上的是作文课。作文是我的拿手戏,我的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有了那次地理课之辱,我决心挽回在张老师心中的印象,好好表现。

那篇作文我写得非常顺畅,一气呵成,整整写了4页。

按惯例,下节课是讲评。好不容易等到下节课,作文本在讲评前发了,没有我的。我心里更有底,那肯定是老师讲评时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于是我轻松地期待着屈辱之后的好评。

然而,张老师并没有在班上宣读我的作文,当张老师开始布置另外的作业时,我开始慌了。既不讲评,又不发作文本,那是什么意思呢?经验对这位新老师失灵了。我无心听课,开始反思我的作文,于是许多不足之处便一个个显现出来,遭了,要挨批评了!张老师会怎样批评我呢?说我骄傲?说我作文写得不好?说我? 我越想越怕。

就在此时,我发现张老师已站在我面前,手里拿的正是我的作文本。他冲我点点头,嘴角微微翘起,那分明是微笑:“唔,你好好看看!”

我急忙打开,又迫不及待合上———我看到,作文后面是红红的一大片。

不用说,那是对我的作文的批评!

此时,我蓦地发现———我自认———挂在张老师嘴角的笑中蕴涵着讥讽。我不禁悚然一抖。

我怎么会写出这么糟的作文!

这一节课,我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

下课铃一响,我第一个冲出教室,跑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急切地打开了作文本。

苍劲有力的行书,字体圆润漂亮,读着张老师的批语,仿佛是一股暖流缓缓注入我的心田,这股暖流盘桓在我的心海,继而逆流而上,冲上了我的喉管,涌上鼻腔,我感到嗓子眼发热,鼻腔发酸,泪水情不自禁地漫上眼眶。

张老师在批语中热情地赞扬了我的作文,并以探讨的口气,对文中的几个段落提出修改意见。“如果这样写,是不是更好些?”“这一段如果能? ?可能会更动人。”

我是一个受人歧视的“右派”儿子,而此时,我的老师竟然与我探讨文章写法,我只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所有的害怕、担忧,此刻都变成了感激,由衷的感激。

张老师的出现使我在饱受欺凌和歧视中感到了一股人性的温情,他小心地呵护着我这颗备受蹂躏的心。逐渐地,我感到有了自信,开始能挺起胸膛面对同学了。

但好景不长,“文革”开始了,我才读了5年小学就被迫辍学。不久,张老师也离开了我的母校,至今音讯杳然。

平慧善老师

1978年底,在武汉钢铁公司当民工已达3年的我突然接到父亲来信,父亲的右派问题平反了,按照政策,我们可以回杭州安排工作。天降福音,我欣喜欲狂。

父亲在农村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经历了3年天灾人祸,带着身心的伤痕,于1965年回到杭州大学,而母亲和我们兄弟几人却被留在了农村。

而今我们也能回杭州生活,能脱离那个带给我们太多伤痛的山乡,我们就像囚犯逢特赦,其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1979年春,我和弟弟来到杭州———哥哥已经超龄无法回来———等待着落实政策。

等待的日子是难熬的。父亲说,你去补习班听听课吧。于是我插班进了杭州大学办的高考补习班。

这个补习班的老师全来自杭州著名中学或大学,学员基本上是杭州人,他们都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的考生,唯独我是一个小学肄业生。

此时我已经25岁,长年的受歧视已使我形成极度内向的个性,强烈的自卑使我在这些城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我从不与同学交往,独往独来,孤独地打发着那段日子。

但我却非常喜欢上课的内容。对一个没上过中学的青年来说,所谓补习的课程对我却全都是新鲜的,这些新课程如春风般沐浴着我,我敞开心脾吸纳着这新鲜的知识。

语文老师叫平慧善,杭州大学中文系教师,一口带方言的普通话,课却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才上了几节课就遇到期中考试,试题是就“浅尝即止”这一成语写一篇议论文。我写得很顺畅,文章大意是,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持之以恒,不能浅尝即止。因为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即使是名家也会因无知而犯错,我用恩格斯向鸭嘴兽道歉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下一节课是讲评,平老师分析了考试的得失后拿起一份试卷说:“这里有一篇作文写得很好,我来给大家念念。”说着就读了起来。我愣住了,怎么好像是我的作文呢?可我马上就把这个念头否定了,不可能,我们班有100多人,哪个同学的学历和水平都比我高,怎么会轮到表扬我呢?就在这时,平老师扬起了手,把试卷高高举起高声问:“叶辉同学来了没有?”

教室里顿时一片寂静,所有的目光都在搜寻目标。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却吓得不敢吱声,我最不善于在大庭广众露面。旁边一个同学捅捅我说:“叫你呢!”我吓得赶紧踢了他一脚。

这件事情虽小,对我来说却非常重大,它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我没有学历,但我并不比别人差!

在父亲的一再鼓励下,我终于考上了杭州大学中文系,跨进大学的神圣殿堂。

后来平老师成了我的大学老师,但她始终不知道,她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竟彻底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命运。

张春林老师

上课铃响了,所有的同学都已就座,老师却没来。

这节课是考试,上节课结束时老师严厉地作出规定:下节课考试,谁都不准迟到,谁若迟到,取消考试资格!

也正因此,这节课没有一个同学迟到。

可是,老师自己却迟到了!

这位老师便是杭州大学中文系著名的“鬼才”张春林。

这是我们入学以来在杭州大学中文系广为流传的逸事。

老师迟到后,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时间一分一分过去,焦急变成了抱怨,教室里吵成了一锅粥:要别人不迟到,自己却迟到!太不像话!

抱怨声中,张老师终于匆匆而至,他把夹在腋下的考卷往讲台上一放,没有半句道歉的话:“现在开始考试!”

试卷发下,教室里一片惊叹声:考试的题目竟是《当老师迟到的时候》。

张春林老师身材魁梧,一头长发杂乱地铺陈在宽阔的额头,长发不时遮盖住那双充满睿智的眼睛,于是他不时以五指作梳将头发往上理;不修边幅,有一种文人的随意。

张老师是绍兴人,一个典型的绍兴师爷,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多星。

张老师教我们写作课,他的课自然是讲得极好。

1982年,我进大学的第三个年头。一天,张老师找我,他说,山西师范学院院长陶本一和他商定办一张专门为中学生服务的《语文报》,编辑部实行流动,由七八个省市轮流负责,他负责创刊号,他让我当他的助手。他说,如果我愿意,毕业后我可以到《语文报》工作。

其时我正面临毕业就业,我的理想是当一个中学教师,想法非常可笑,我没上过中学,当中学教师可以弥补人生的这一缺陷。对于参与《语文报》创刊和到《语文报》工作我缺乏自信,我认为我根本不具备当记者或当编辑的素质。张老师却给我打气:“记者编辑也是普通人,谁都能行,你为什么不行?”

在我心中,记者的形象朦胧而神秘。记得我还在农村时,在城里当医生的叔叔来乡下时带来一个信息:上面来了个记者,惊动了整个县城,县委书记亲自陪同,还给这个年轻记者开车门呢。这个消息从此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记者,好生了得啊!

没想到,在张老师的诱导下,缺乏自信的我竟也一脚迈进新闻队伍。

就是那次的绍兴之行,使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的记者。

那天,张老师带我去《浙江日报》绍兴记者站,那天刚好从编辑部下来了一个年轻记者,西装革履,头发油光铮亮,风度翩翩,谈笑风生。

原来记者是这样的!

后来我毕业分配时遇到了麻烦,张老师提出留我在他主持的《语文战线》编辑部,未果;中文系也希望留我,直至杭州大学办公室也希望留我,但都因为我的历史遗留问题而告吹。

“那就去《语文报》吧。”张老师说,“陶本一老师答应的。”

我最终也没能去成《语文报》,最后却到了现在这家媒体,一干干了20多年。

没有张老师,也许我永远不会入新闻之门吧。

(载《中华读书报》2006年8月3日)

后记

收在这本小册子里的几十篇稿子大都是我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过的,也有部分是写着玩的博文。这些东西按理说都已是废品———“新闻是易碎品”,“只有一分钟的生命”,这些早已没有“生命”的新闻碎片实际上已成为新闻的“尸体”,谁愿意来浏览“尸体”呢?又不是马王堆僵尸,有文物价值、研究价值、使大众好奇的观赏价值。之所以把这些碎片这些“尸体”堆积起来,只是为了让自己走过的足迹留个印记,做个记录,须知新闻还有一个功能: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我无意也无力记录历史,之所以不揣冒昧,不过是一种敝帚自珍,自我安慰而已,为给自己留下一点生命的印记而已。读者诸君如果能对我的“而已”有片刻的关注,我就非常满意了。

作为新闻,这些稿件已没有多少价值。但其中的一些人物却是有着绝对的价值。有机会接近这些人物———有些还是国内甚至国际顶尖的大师,他们都是某一领域取得卓著成就的专家,职业使我有机会走近他们,我为此倍感荣幸,这种荣幸倒也能体现新闻工作的意义吧。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的11位人物,部分属于大师级的,部分虽离大师还有距离,但也接近大师,迹近大师,姑且以大师论之;第二部分是各色人物,或截其断面,或取其一端,或选其一两件事情以述之,三两笔,粗线条加以素描,故以素描名之;第三部分是一些更加散乱的文字,有些与人物有关,有些与人物无关,也堆放在一起,这就拼凑成了现在这么一个集子。

浙大出版社总编辑徐有智是我20多年的老朋友。他在浙大宣传部副部长位置上干了20余年,本来早该上去,只是因为在浙大圈内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不得不做出牺牲———他已经牺牲了大半辈子了,不上倒下,下到出版社———如今还得继续牺牲———为我这本毫无价值的小书做出经济上的牺牲,因为,我知道,出版我这样的小书,出版社是会亏本的。感谢老朋友的牺牲!

叶辉

同类推荐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历来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但目前国内对塞万提斯本人及其著述的研究则相对很少,作者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撰写了这部《塞万提斯评传》,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打破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基万提斯研究的零星状态,以其内客的系统性、丰富性、翔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此书无论对专业工作者、教学人员还是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你不用太坚强

    你不用太坚强

    一次不太正常的邂逅,他有了想要了解她的冲动。一次冲动的决定,他有了想要帮她的借口。一次失败的选择,他有了想要守护她一辈子的理由。当傲娇强悍、身高1.39米的萝莉女主遇上全能、体贴的专情男主,这样的生活,会多出多少趣味?
  • 永恒危机

    永恒危机

    或许就在一瞬间,众多人类被拉入恐怖片中,成为接受主神考验的历练者。刀锋战士,僵尸叔叔,活死人的黎明,黑夜传说……一部部恐怖片,一次次考验,到底有多少人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吸血鬼血统,狼人血统,机甲血统,修真血统,魔法血统……一次次进化,一场场战斗,历练者们终究会进化到怎样的程度?个人战,团队战,终级战,到底留下的团体会是哪一个?终战胜利之后,是否会面对主神新的责难?主神是否真的存在?永恒危机,永恒的精彩……
  • 红妆乱:特工女状元

    红妆乱:特工女状元

    特工美少女异世重生,一袭男装行天下。调戏良家妇女,勾引绝世美男,一路桃花朵朵开。皇子只要她?君主只为她?将军说放手?庄主说毁了她?妈妈咪呀,她可以自己选择不?选不了?她跑还不行吗?
  • 贼游末世

    贼游末世

    首先这是个末世,每个人都为生与死挣扎着,其次这是个一个游戏。有NPC,有怪物,有系统,有玩家。这也是个末日,要逃跑,要活命,要生存。这是虚拟的,每个人都可以复活。这是真实的,你只是可以复活。命运多舛,谁也不知道前方是什么,“吱吱吱……”齿轮在不停的转动。
  • 从征实录

    从征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完美剑帝

    完美剑帝

    背负医道圣手,毒道阎罗名号的少年携九阳功降临天元大陆,手持三尺寒锋,以卑微之生崛起,一路斩荆披棘,直到世界巅峰,成就无上大帝!
  • 妃比寻常:帝女丑皇后

    妃比寻常:帝女丑皇后

    他,富甲一方,有六个老婆她,奇丑无比,人称母夜叉一遭相遇,一场赌局,他必须娶她为正妻,于是乎嫁鸡随鸡还是娶狗随狗?他,出身皇族,肩负江山,却一心想要仗剑走天涯她,神出鬼没,劫富济贫,一直视行侠仗义为己任他俩一相遇就如子期与伯牙,千载知音最难觅,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穆妍嫦顶着从芈唐少爷处威逼利诱得来的纱笠,目光绞着那个褐衣身影,晃着肩膀冷笑道:“你道我白顶了母夜叉这个名头,不出点招谅你们不知道姑奶奶还有个外号‘必胜客’。”芈唐少爷将簸箕正了正,遮住更多的脸面,奇道:“原来你还有这么个名头,不曾听你提过。”穆妍嫦:“现起的。”“……”刘下惠沉思一番道:“嗯,丑点好,免得贼惦记。”
  • 黑白的宇宙

    黑白的宇宙

    苍茫星空看热血少年为了希望征战一方,深邃宇宙看万物苍生为了和平唱响生命之歌。
  • tfboys之你就是我的爱

    tfboys之你就是我的爱

    一本关于tfboys的小说,三位女主和tfboys开始了幸福的爱情生活,即使遇到了那么多的坎坷,最后走到一起
  • 卧室书房休闲室

    卧室书房休闲室

    家居设计的过程也是一次创造之旅,色彩与光线,材质与造型,在有限的空间有多少无限的组合可以成就出一种和谐的风尚?每一种可能都在设计师灵犀一动的瞬间。生活有多少梦想,家居设计就有多少创造的空间。所以,家居设计永远走在时尚之外。所以,尽管《时尚新家》是关于家居设计的作品,但它不仅仅是一套时尚之作。这套图册根据当代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征的研究,融合了业之峰人对建筑和室内设计文化的理解,以三维效果图的形式记录了时下多种流行的家居设计风格、材料运用和装饰技法。最大的特色是将室内设计元素进行细分整理,并按照客厅、餐厅、卧室、书房等明确分类,生动而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