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3100000034

第34章 我的父亲王芳

口述|克 美

整理|林 之

从17岁到70岁,从锄奸科长、敌工部长、保卫部长、公安厅长,到公安部长,父亲这一生,就像一根始终绷紧的弦。秘密,伴随他一生,从来都是守口如瓶。

终于,在晚年,他翻开自己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传奇人生。当然,这也是因为,公安部为保存珍贵史料,指定他撰写自己的回忆录。我想,如果不是组织要求,他依然不会开口说,会让那些秘密如风一般吹过,不留痕迹。

你王芳头上刚刚长了一棵草,什么时候山东的绿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

父亲的名字有一段故事,与领袖有关,这已经不是秘密了,但我也不是从他嘴里得知的。

1938年的春节,对父亲来说真是难耐,年前,他组织了30几个进步青年,准备投奔八路军去抗日,可是,快过大年了,许多伙伴都要求过了年再走,父亲只能焦急地等待。正月初三,他等不及了,带着12个人直奔八路军。

新泰第一小学17岁的代课教员王春芳,成了八路军里的一个班长。他把自己名字里的“春”字去掉,改成了王芳。留芳———为了勉励自己,做人要留下一个好名声。

我要说的父亲名字的故事不是这一次,而是发生在1953年的事。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来到杭州。26日,主席在火车上度过自己60岁生日。30日晚,依照江青的建议,省委领导借庆祝元旦的名义,请主席吃饭。

我父亲与主席同坐一桌。快结束时,主席面前还有四杯茅台,主席点名要“王厅长喝掉它”。自然推辞不得,好在父亲的酒量很好。

酒助谈兴,罗瑞卿指着父亲笑说:“一个山东大汉,名字怎么像女人?”父亲当即表示可以改名,简单,把草字头去掉就行。

可是主席不同意:“山东绿化这么差,到处荒山秃岭,山上不长树,有的连草都不长,你王芳头上刚刚长了一棵草,就要除掉它。什么时候山东的绿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

谁也没想到,王家老六成了当地的名人——日本人悬赏捉拿的“小白龙”。

我爷爷靠勤劳和能干攒下了一份大家业,在村里很有威望。我爸爸排行老六,上面五个哥哥,都是从小跟着大人下地干活,读过私塾的爷爷觉得,家里应该有一个读书人,这个老六,看着瘦瘦长长的,不像是干庄稼活的料,让他去读点书吧,将来说不定还可以当个教书先生。

于是,王春芳6岁开始读私塾,每天念四书五经。北伐军打到山东,废私塾,兴学堂,王春芳又进了洋学堂,学习国文和算术。当年的童子功真是厉害,几十年后,父亲依然可以背出孙中山的“总理遗言”。

东都镇上的人谁也没想到,几年后,王家老六成了当地的名人———日本人悬赏捉拿的“小白龙”。

在八路军里,只读了一年中学的父亲也算是个文化人了,半年后就被任命为支队锄奸科长。那时,山东局势很复杂,八路军、国民党、日本人,还有助纣为虐的伪政府,敌中有我,我中有敌,锄奸科就是专门清查敌特、惩处汉奸的。

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封锁和扫荡,八路军也要深入游击区和敌占区。我父亲这个锄奸科长胆大心细,从来没有出过事。

没几年,20岁的敌工部长王芳,大名已经在东都镇一带传开了。镇上的人都叫他“六爷”。东都镇上的“防共指挥团”日夜巡逻放哨,但挡不住“六爷”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来东都镇。

父亲喜欢穿白褂,骑白马,在乡亲们眼里,这个八路潇洒、神气。小白龙,是日伪军送给父亲的绰号,里面显然带着一丝敬畏,也很有几分美誉度。你想,枪林弹雨构成的是一幅灰暗的画面,而小白龙,自然就是其中的一抹亮色。当时济南特务机关有一个“生擒小白龙计划”,谁捉到小白龙,送到日本人手里,赏银5000大洋,谁及时报告消息,捉到后赏银2000大洋。这是现在许多电视连续剧里常见的情节。

我额头上又没有写着王芳二字,这里不仅不危险,可能还是最安全的地方。

那是1941 年的大扫荡,一天,六爷又来到东都镇,要见一个秘密特工郭善堂。

20世纪40年代,山东有个著名的“日本大特务”,深得日军驻山东部队参谋长山田的赏识,日军在山东的四家特务机构竞相拉拢他。当地老百姓人尽皆知,不少人想寻机除掉他。而此人,正是鲁中军区敌工部长王芳单线联系的特工,真名郭善堂。

见面地点是东都镇上的一家饭馆。

已是晚上,饭馆里生意不错。郭善堂下楼时见王芳已然来到面前,大吃一惊,说:“楼上还有两个日本人在打牌呢,这样太危险了,赶紧换地方。”

我父亲拉开凳子坐下说,“不必,我额头上又没有写着王芳二字,这里不仅不危险,可能还是最安全的地方。楼上,他们打他们的牌;楼下,我们谈我们的工作。”接着又让饭馆老板上楼陪鬼子打牌,以观动静。

这饭馆老板也不是一般人,正是我的五叔王春风,他的公开身份是东都镇伪保长,暗中却是敌工部的特工人员,利用自己的公开身份,收集情报,进行秘密联络,还收购炸药、药品。

这一切尽管做得很秘密,并未被敌人发现破绽,但就是王芳的哥哥这一身份,已让敌人心存疑虑。1943年,宪兵队逮捕了五叔,严刑逼供,一无所获。五叔死于敌人的电刑。解放后,五叔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郭善堂自那晚在东都镇领受任务后,就成了公开投敌的“汉奸”,利用我父亲交给的真真假假的八路军情报,大获日本人信任,后来打入日军驻山东部队最高领导机关,成功收集了大量重要情报。

“文革”中,郭善堂毫无悬念地因为“汉奸”罪名被关押。1974年,我父亲经毛主席亲自批示出狱时,郭善堂仍然被关在狱中。还好,我父亲活着出来了,要不然,真的没有人能直接证明郭善堂那段历尽艰辛的“潜伏”历史了。

前些年,有略知一二的人找上门来,想把父亲的经历写成小说,拍成电视连续剧,都被父亲谢绝了。在谍战片盛行的今日,人们认的是抓人眼球的剧情,而在父亲一代人心里,那是不能亵渎的理想。

母亲一看他的脸色,赶紧说:“没事没事,我们结婚,请表哥你来参加婚礼。”

1948年8月,这是一个美好的夏天,我的父亲和母亲举行了婚礼。没有酒席,没有糖果,就是大家一起在机关食堂里吃饭,以茶代酒。

这天,65团七连指导员支福田接到通知:立刻到保卫部去一趟。

支福田骑马上路,不敢耽搁,心里却十分紧张,被保卫部找去谈话没好事,是因为自己的地主家庭出身?还是部队管理出了问题?一路上心里来来回回地琢磨,以至于站在保卫部长王芳面前时,说话都有点哆嗦了。

我的母亲也在一旁,一看表哥支福田的脸色,赶紧说:“没事没事,我们结婚,请表哥你来参加婚礼。”支福田这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也难怪支福田要紧张,这些枪林弹雨都不怕的人,就怕自己队伍里搞运动,整风肃反之类的运动,他曾亲眼看到有人被叫去谈话,就一去不回了。

1940年山东有过一次“肃托”运动,许多人被怀疑是反党的“托派”分子。所谓“托派”,它的名称来源于苏联领导人托洛茨基。那些没有文化的“土八路”,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父亲当时担任四支队锄奸科长,也是支队“肃托”运动的负责人。几十年后,他依然记得,那些打仗不怕死的干部,站在锄奸干部面前时,竟然吓得额头冒汗,舌头发僵。

有一次,从其他支队转来几份揭发材料,检举一名营级干部的“托派”行为,我父亲亲自审问。

那人大概是过分紧张,说话颠三倒四,一会儿承认自己是“托派”分子,一会儿又推翻。父亲那时年轻性急,很是恼火,打了他两记耳光,说:“简直是胡闹,不是‘托派’为什么要承认?”后来经过仔细甄别,根本没有“托派”问题。

当时很多地方的“肃托”扩大化,伤及许多无辜者,但四支队没有让一个同志受到无辜伤害,这也是父亲晚年回忆中,最欣慰的一件事。

新建了一百多个以警卫为目的商业点,可以说,公安厅在西湖边布下一张安全网。

在公安系统,任浙江省公安厅长多年的父亲被称作毛主席的“大警卫员”。主席很喜欢杭州,一生来杭州50多次,有时一住好几个月。主席每次来到杭州总是说:“到家了!”

当时规定,省委领导“不接不送,不叫不到,不给不要”。每次主席来杭,都是我父亲和几个警卫人员去车站接送,警卫和日常事务,也都是我父亲负责,省里从不插手。常常一连几天机关里看不到他这个人,有知道内情的老部下就朝西湖南岸的汪庄看,那根大烟囱冒烟了,准是有人来了。

多年以后,我跟父亲在汪庄散步,走过一个尖尖的塔,他告诉我,这是一个烟囱。这个烟囱特别大,高高的,它一冒烟,人家就知道汪庄有人来了,所以我把它改成了塔,这样别人就不注意了。

解放初,警卫工作条件很差,基本就是“一杆枪、两条腿,凭着一颗赤诚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证首长的安全”。

解放初的西湖边,治安堪称复杂,许多寺庙里有隐藏的国民党特务,许多茶室和商店由流氓混混把持。为了确保安全,当时用赎买的方式将西湖风景区里的主要商店、茶室收归国有,新建了一百多个以警卫为目的商业点,挑选了数百个退伍军人、积极分子,经过培训后去做营业员。

可以说,公安厅在西湖边布下一张安全网。

主席登山有个老习惯,不走回头路。上到五云山顶,天似乎一下子就黑了。

西湖群山是许多杭州人的最爱,但诸位有所不知,最早的爬山爱好者中有一位领袖———毛泽东。北高峰、玉皇山、五云山、狮子峰、天竺山? ?他几乎把西湖周边的山都爬遍了。有诗为证:“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警卫工作,看似都是些吃喝住行的小事,但主席身上没小事。几乎每一座山我父亲都亲自走过一遍,以防主席突然兴之所至。

主席爬山从来是随性的。一天下午,主席从办公室里出来,说要出去走走。此刻已是4点半了,往哪里去?父亲决定到钱塘江边的钱江果园去,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路不远,山不高,可以赶在天黑前回来。

主席有个老习惯,不走回头路,我父亲早已根据主席的习惯计划好线路,从果园的西侧上,东侧下,打道回府,6点钟可以到家。

父亲在前面带路,正要下坡,主席停住脚步,笑着说:“要回家?还早啊!”说着迈开大步,兴头十足地朝狮子峰方向走去。谁敢扫主席的兴哪,大家只好紧跟。主席一高兴,路就走远了,一直走到了狮子峰的山顶。那里有几千亩茶山,端的是茶香醉人。主席停不下脚步了,又朝着五云山方向走去。父亲知道坏了,五云山海拔300多米,上了山,若是不走回头路,那下山的路可就长了。

果然,上到山顶,还没等照相,太阳就落下了,天似乎一下子就黑了。主席却还说,“不忙。”悠悠然地点起一支烟,俯瞰着苍茫暮色。说不定就是这会儿,主席有了前面那首诗的腹稿。

我父亲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已是开了锅,心想,山下不知怎么乱呢。

到了6点,该吃晚饭了,可是主席不见了。问罗瑞卿,问杨尚昆,谁都不知道。派出几路人马寻找,没有任何消息,这两人是急得直冒冷汗。

那一刻,山上的人正从五云山朝着天竺山走去。

天已全黑了,荒山野岭中,只有农人打柴的小径。下一个陡坡时,我父亲走在前面,凭着脚底的感觉一步步踩稳,主席在后面还打趣道:“这里没有路,我们给杭州人民走出一条路来。”

终于走到天竺山,父亲赶忙派人到上天竺的浙江公安干校去打电话。

到家已是晚上8 点半。这天,因为主席“失踪”4 个小时,我父亲挨了一顿骂。

警卫工作难做,为了主席的安全,最好是清理每一条路线,事先对游人做疏散和布控。但是又要不露声色,不能让主席感觉脱离群众。其实主席心里门儿清。1955年,主席写了一首《五律·看山》,都说是主席对杭州湖光山色的赞美。我父亲说,其实是主席在批评警卫工作。

那次陪主席上北高峰,下山已是傍晚,正是农家点火做饭的时间,可是路过的农家门户紧闭,不见一人。主席站在大松树下休息,突然房后跳出一只大公鸡,朝他们走来。主席笑了,对父亲说:“厅长厅长,你把群众管住了,却没有把大公鸡管住。是这只大公鸡不听你管,还是你管不住它?”

那首诗里写的“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只有父亲心里明白,就是在说,那天门户紧闭的农舍旁,只有一只大公鸡来欢迎他。

有5年时间,我们家谁也不知道父亲在哪里,是否还活着。

1968年2月28日,父亲突然被专机押送北京,秘密关押了7年,罪名有收集江青的黑材料、装窃听器等好几项。但父亲心里明白,关键的恐怕只有一件事,那是1954年的旧事,他当时犯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错误。

1954年3月,江青随主席来杭州。主席走后,江青继续住在杭州。

3月下旬,江青接到一封匿名信,内容是写30年代她在上海时的一些历史问题,显然,写信人是对江青的骄横作风不满,在警告她,不要太张狂,有人了解你的底细。

第二天,江青专门找我父亲谈了一个上午,要求破案,找出写信人。

后来这封匿名信升级为“18号案件”,由公安部负责,作为特大案件侦查,秘密收集了800多人的笔迹进行鉴定。但没有结果。

1961年,中共元老林伯渠病逝,他的妻子朱明给中央写了封信,反应林伯渠死后一些遗留问题。谁知这封信却引出了7年前的“18号案”———两封信的笔迹一模一样。

朱明在承认是她写的那封匿名信后自杀。

我父亲因为看过这封信,认识其中一些人,引来这一场牢狱之灾。

父亲明白,这是一场躲不过也说不清的灾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在狱中,他用沉默对付所有的审问。有5年时间,我们家谁也不知道父亲在哪里,是否还活着,一直到1972年,母亲才被允许进京探望。

1974年冬天,母亲带着我两个兄弟,第二次去北京探监。到北京已是晚上9点,气温降到零下10度。母亲找到公安部招待所,拿出介绍信想登记住宿。

登记处的人冷着脸说:“我们有规定,不能招待罪犯家属,请你们马上离开。”

这是一个最冷的冬夜。11岁时就跟随祖母坐了半年日本鬼子牢房的母亲,是个开朗坚强的女性,那天晚上,在星光下,看着公安部招待所那块大字招牌,她流下眼泪,感到从未有过的寒冷。那天晚上,母子三人就坐在公安部的大门外,熬到天亮。

晚年,读书写字成了他的最爱。有老部下向他讨字,他大笔一挥:“淡泊”。

父亲没想到,69岁时会重返公安战线。

大概是心中的秘密太多了,父亲成了一个寡言的人。

很多年来,我们家最热闹的地方是饭桌上,五个孩子带来各种各样的信息,还有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评论和抨击。饭桌上的话,难免有过头的,母亲会大声斥责。而父亲,则从来是一个倾听者,不发一言,不作任何评论,任我们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家的饭桌,似乎也成了他的一个信息来源。

有次饭桌上,我说起外面听来的一些情况,刚刚开口,父亲举起筷子,点着盘子说,少说话,多吃菜。等到吃完了饭,我和他到院子里去散步,走到无人处,父亲停下脚步,对着我说,“你刚才想说什么?现在可以说了。”

父亲,一个令敌人胆寒的山东大汉,但在我的眼里,他的脾气极好,我从来没见过他发脾气。我母亲性格直率、刚烈,多半也是让父亲宠出来的。

小时候我不愿去幼儿园,有一天把母亲惹火了,拿着菜刀追着我喊“要杀了你”,我一边逃一边大喊“爸爸———”,父亲把我藏在他的身后。那一天我就乖乖地坐在他的办公室外间,一声不响,拿着一本不知什么画报,来来回回翻了一天。

长期的工作习惯,使父亲练就了这个角色所需要的所有谨慎,但在我眼里,他不是一个拘泥小节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周末玩疯了,忘了做作业,晚上困得不行了,母亲还逼着我把作业做完再睡。父亲看我拿着笔打瞌睡,就跟母亲说,算了,让她去睡觉吧,我替她做。

偶尔,严谨克己的父亲也会露出幽默的一面。母亲喜欢打牌,她是洗牌高手,不知怎么弄的,大小王常常在她的手里。父亲不打牌,偶尔他会来观战,背着手站在母亲的身后看,然后做诧异状:“咦,刘馨,你的司令呢?”

他会打麻将,但除了陪首长玩玩,他一般不打。有一次,他的手气极好,摸到了四个“百搭”,从此他再也不玩麻将了。他说,任何事情都有盛衰,麻将桌上,摸到四个百搭,那是盛极之时,再往后就是衰落了,任何事情都是同理。

晚年,读书写字成了他的最爱。有老部下来看他,向他讨字,他大笔一挥,两个大字:“淡泊”。

有了这两个字,他这一生才真正归于平静。

同类推荐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她是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退休后,一直生活在乡下的篱笆院里。她似乎并不缺少钱花,只是在闲暇的时候,侍弄些花草和果蔬…… 由朱丹崖编著的《写给天空的情书》共6篇,主要内容为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有月光,我们就不慌,不要等到机遇的柿子成熟,整只整只的忧伤,微喇的时光,有一种爱像海绵。
  • 走向南亚

    走向南亚

    腾冲是云南最为神秘和美丽的极地之一。作为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原点,这里还有更多的精彩故事。为了抗击外来侵略,腾冲人在战火纷飞的年月,用血肉之躯修筑抗战生命线。如今,为了发展经济,他们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成功地打通了通向南亚的交通要道,为未来的腾飞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圣光的秘密

    圣光的秘密

    我不要天下第一的名号我只要你你在何处我便跟随
  • 拂衣千里

    拂衣千里

    神州浩土,万法纷争。奇珍异宝无由入世。神兽妖魔为何纷纷现身?一位十一岁的孤儿,为活命,赌上了自己的一切来到雪雁山,从此开始书写了一名暗杀者的璀璨的人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度天记

    度天记

    天之高,用尺量。可,天有多高?千万年来,无人能晓。所以修行,所以攀登,所以成为无上圣人。天之下,圣人为尊。圣人之下,修行不止。
  • 自由的梦想之旅

    自由的梦想之旅

    出生于同一天、同一个村庄,同样的男孩子——赵风和楚云,在周围恶劣的人文环境下影响下,他们有了同样梦的,他们不愿意去接受那涉身其中的现实,他们需要改变周围的一切,那怕只是个尝试。就读于同一所高中时,赵风有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东西——爱情,但是他觉得现有的自己始终难以匹配自己的爱人,他对自己的爱有了一个承诺,一个关乎于童话的梦。而一直自卑胆怯的楚云也在继续饱尝歧视和不公中释放了自己那积蓄已久的压抑,他们决定一起去践行自己的梦想,那个自己一直渴望的世界。于是,幼稚的他们抛弃了高考,故乡,家庭,一如返顾地带着青春躁动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早就饱受人情冷暖的他们渐渐习惯了那餐风宿雨、颠沛流离的羁旅生涯.
  • 临暮之社

    临暮之社

    世上没有懦夫,有的只是不愿面对现实的傻子!人心是难以猜测的,他可以是善是恶,但是都是埋藏了自己的性格活在这世界,只有放弃才能获得。这就叫有舍有得。当暮夜降临,你才能真正看清这座城市,在地势的环绕下变得……新人新作,支持请收藏给推荐,谢谢暮社读者交流群,260292202。欢迎加入
  • 头条乱君心

    头条乱君心

    一朝昏迷醒来,专业娱记出身的陆芙姜不仅沦落宫中成了前来和亲的公主,还不幸撞见皇上的秘密,简直祸不单行。为了自身安全和自由着想,在各种威逼利诱下她只得含泪担任御用“金牌包打听”,平日蹲遍无数墙脚,窥遍朝中一切,一颗忠心向皇上。可是为何皇上看她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
  • 大周纪事

    大周纪事

    大周王朝,历经太祖,高祖两朝励精图治,最终在永泰帝手里繁荣昌盛,只是当我们以为这就是王朝巅峰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又有人会将它推上更高的巅峰。当很多年过去后,蒋昭已经是一代圣君,而他的好友魏无忌则是王朝的柱石,二人站在山海关的关口山,期待着又一轮朝阳升起。
  • 梦幻城堡之战

    梦幻城堡之战

    城堡战争开始啦,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就出发吧!
  • 我的年少没有你

    我的年少没有你

    有人说,青春有感觉就要挥霍;也有人说,青春就是要随心所欲的。但在她看来,青春这一个词就意味着应该简简单单的去爱一个人,没有所谓的勾引.出轨。虽然他们都深爱着对方,却因为某一些事情而不愿意去承认,就此错过。但是在她看来,只要曾经深爱的他能够幸福就好了,尽管自己还是很遗憾,不甘。
  • 道衍之路

    道衍之路

    传言,至强者的一滴血可以融化一片海,一根发丝可以斩断一座山脉,一粒皮屑可以打破一颗星辰,弹指之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动天乱地,纷乱的年代,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神秘的山谷中走出来,一切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