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光 程玉贵
画桥是个小镇,位于余江县的最北端,是一个至今还尚欠发达、人口只有1.8万的新镇(过去是乡,近几年才撤乡建镇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是余江县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据当地人说,画桥原本不叫画桥,而是叫大桥。后来又叫红色公社,这与当年的革命历史有关。最终更名画桥,也是因为与当年的画桥保卫战有密切相关的。
在没到画桥之前,笔者一直以为画桥仅仅只是余江县的一个乡镇地名。没想到,在那里还真有一座小小的拱桥叫画桥。更没想到的是,它竟然成了方圆107平方公里、占整个余江县五分之一土地的代名词。于是,便想到要一睹画桥的真实风采。
4月8日,笔者有幸来到画桥,亲眼目睹了这座很不起眼的小桥。小桥位于画桥镇政府以北7公里左右的汤家村,横跨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溪上。小桥建于明朝年间,它是一座单孔拱桥,桥长不足10米,桥孔跨度也只有6米左右,桥面宽度还不足4米。桥的结构全是由青石砌成;桥面铺就的是石板,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桥的护栏是由石柱石条和石板镶嵌而成;桥下的拱型面及桥的侧壁,因爬满了藤条和杂草,无法看清它的真面目。小桥虽小不起眼,和雄伟的赵州桥无法相提并论。但它结构简洁、造型美观、坚固耐用,也反映了当时石拱桥在全国极为普遍,是桥梁建筑史上重大成就的一个缩影。
小桥为何取名画桥?一开始,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石头做的,却不叫石桥;明明是建在汤家的,却又不叫汤家桥而称画桥。笔者只得胡乱揣度:可能是因为桥小如画才取名叫画桥吧?也许是因为建设者喜欢绘画而取名画桥?还是因为当年为小桥取名的人是个诗歌爱好者,所以为小桥取了一个如此美丽的名字?因为古代有许多诗歌中有“画桥”一词。如:“画桥百步通南北”、“画桥倒影烟堤远”、“画桥彩舫列歌亭”等。带着诸多的猜想,笔者拨通了画桥村委会吴书记的电话,吴书记告诉笔者说:汤家村就是画桥村,且有近千年的历史。因村里绝大多数人姓汤,故又称画桥汤家,当地人就直称汤家。原来如此,小桥之名是以村名而命名的。也就是说:小桥因村而得名,而小镇名又因小桥而得名。
小桥弯腰拱背俯卧在小溪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饱经沧桑,历经磨难,承受了无数的压力和伤痛。从它隆起的脊背上,可以看到深深的车辙,便可以想象到它所经历的艰辛和磨砺。直到上世纪初,才有两株枫树陪伴在左右,为其遮阴挡雨,小桥才得到一丝的安慰。小桥虽然经历了如此之多的艰难困苦,但它仍然坚强稳健地“屹立”在小溪之上。为人们树立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定信念。
五百多年来,小桥经历了很多风云变幻,见证了不少历史事件。远的不说,就单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934年间),它就见证了画桥红色革命根据地,主要革命历史事件20余次,且亲身体验了一回“画桥保卫战”的胜利喜悦。
据当年的儿童团员、现今汤家的长老、86岁的汤亘长老人说:那年他才8岁,也在儿童团里站岗、放哨、查路条什么的。保卫战的前夕,红军得知国民党正规军的一个营和地方上的梭镖队、挨户团等共计500余人要来苏区抢粮,便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用“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办法,打一场“苏区保卫战”。红军用两个团的兵力,分左右两翼,事先埋伏起来,另抽调一个排,埋伏到对面山上,以堵死敌人的退路。为了能成功诱敌深入到伏击圈内,红军还抽出了十几名战士佯装为游击队员,到敌前监视敌人动向,见机行事,及时将敌人引入埋伏圈。当敌人集中兵力追赶游击队员来到小桥边时,只听一声炮响,杀声震天,子弹像雨点般射向敌人阵……战斗进行了两个小时,歼灭敌军一个营,俘虏100多敌人,缴获枪支160余支,另带迫击炮1门,机关枪1挺,弹药不计其数。桥头上、下及小溪中,到处都是敌人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溪水。画桥大捷,是画桥苏区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
将近80年过去了,当年参战的红军战士可能都不在人世了,惟有这座小桥,依然固守在这条小溪上,迎送着来来往往的路人。这正是:弯腰拱背五百年,车碾牛踏若等闲。见证历史风云变,往事件件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