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0400000005

第5章 街巷

五里长街

静升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一条五里长街横贯东西,九沟、六堡、十八巷散布于北山之麓,其他二堡、大量的民居、祠堂、庙宇错落于街南至小水河畔。

静升五里长街可谓古镇的脊梁,它蕴藏着丰富的古镇文化精髓。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繁华闹区。东西大街东起三官庙前的老槐树下,西至关帝庙南的出村瓮门。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繁华喧闹。市肆的建筑序列构成了一曲完美的乐章。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静升镇商号捐助建修灵石第二商会分所工程一览碑”可知,当时静升的捐款商号已有86家,而当时全县共有商家189家。其中主要有:钱庄——协庆永、源裕恒、亨新久、隆胜聚、裕兴昌、裕泰诚、德厚永;当铺——公义当、裕源当;杂货铺——源盛公、裕顺公、裕盛公、元庆长、源和兴、德亨永、恒昌魁、德泉永、王和信、三义永、窑窑铺、源和兴、源庆昌、信记货店、鸿记商行;药店——育仁厚、谦益恒、大德堂、岐兴堂、恒兴久、广济生;粮店:崇发厚、宝泰厚;油铺——义和永;糕点铺——天长久、德和诚;酿酒坊——景福全、裕泉涌;炉食铺——源兴合、义和魁、天顺炉、鸣盛炉、芝兰斋;盐店——生记公;织布业——振兴公司;古玩店——石光铺;银器加工坊——宝和楼。此外还有明记木料厂、隆庆石厂、高司木厂、史安才木铺、李春禄木厂、义盛车厂、复盛酱园、田志芳赁铺、瑞记赁铺、西磁器铺、双盛鞋铺、信泰染房等等。至于钉秤编筐、卖针头线脑、脂粉发卡、油糕杂割、桃杏瓜果、蔬菜调和之类的肩挑小贩更是无法统计。如遇镇集庙会,四面八方的商贩都车载马驮涌向静升五里长街,吹糖人的、耍猴的、练拳脚的、算命卜卦的、拉西洋片的、卖狗皮膏药的……无所不有,应有尽有。这时农民们也肩挑车拉,用自己生产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去换些镰刀锹镢、犁耧锄耙、盐油酱醋;当时的骡马交易,设在村南王公桥、莲花池和小水河畔,人们把这一带叫驴市。2006年,灵石县人民政府为保护开发静升历史文化名镇,成立了静升历史文化名镇改造整治指挥部,从永久保持沿街建筑外观,不得改变其立面形式、色彩和建筑材料的角度出发,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聘请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设计制定了具体修复方案,用两年时间修复了静升西街的牌坊底至李家巷长达400米的老街,目前,静升东街改造工程也已启动,不久,静升五里长街将彻底恢复传统风貌。

巷作为一种特殊的防御性住宅群,成为静升风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明代中叶后频繁的战乱使静升乡民不得不广设壁垒,以求自保。于是自明末始,静升及其周边的黄土塬上就逐步形成了堡巷联片的格局。沟内居民为防卫自救保平安,纷纷在沟口或居民住区外建造巷门、巷墙以为屏蔽,重点突出防御功能,共成巷18条。其中,东社辖7巷,分别为敬阳巷、田家巷、仁厚巷、孕秀巷、孙家巷、程家巷和阎家巷;西社辖11巷,分别为拱秀巷、钟灵巷、锁瑞巷、祯明巷、拥翠巷、李家巷、槐荫巷、文安巷、承明巷、西宁巷和里仁巷。这18条巷子均建在静升东西五里长街以北,巷门设在临街处,或隔巷相望,或毗连错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聚居区。

敬阳巷

俗称东圪塔,元至正间年间东王氏始祖王彦文从介休城南迁入静升定居于此,为东作里七甲四户。该巷背靠栖凤塬,南临清水溪,东接三官庙,西临杨树沟。巷内宅院整齐有序,水井、碾磨设施齐备。巷前建东王氏宗祠、养正书塾和魁星楼,巷门临通衢,瓮门上建观音菩萨楼,规模虽不甚阔,尚属幽雅可观。清咸丰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东王氏族人对巷门楼进行了修葺。

田家巷

临东大街处设巷门,巷内宅院古朴典雅,至今可见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举人王履谦题书的“天休滋至”等门额。巷道转而东行,可转入杨树沟,东北有巷门下瓮门,门侧建有田氏宗祠。

仁厚巷

位于十字瓮门沟前,仁厚东巷与杨树沟连通,东巷门(又称上瓮门)门侧建有中王氏的兵宪祠堂,巷内宅院依山而建,窑洞梯升三层,险峻壮观。东巷门前有水井一口。仁厚西巷在八蜡庙前后与孙家沟之孙氏祠堂毗邻,宅院为多进四合院。

孕秀巷

位于十字瓮门沟中,巷中宅院依沟势紧靠山梁而南北一线排开,为坐西向东院落。其崖壁高峻,灌木丛生,间以柏树,巷北三处宅院横截沟道,坐北朝南,窑洞后墙便是巷之围墙。巷东围墙为砖石建造,巷南设门,关防严密。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修葺围墙及巷门,现存巷门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6.3平方米,砖券门洞,“孕秀巷”匾额尚存。

孙家巷

原名铁笼沟,明永乐年间孙氏始祖孙仲从太原迁居此处定居,遂更名孙家巷,明末清初修筑巷门。巷内宅院多依东山梁而建,均坐东朝西,宅院简朴,巷中有水井亭,巷前建有孙氏祠堂,巷前道西紧邻程家巷处建有“大夫第”一座,古朴典雅,村人称之为小孙家沟。

程家巷

位于孙家巷之西,程氏先祖于宋末迁居于此,该巷临街处设巷门,巷中有一处打谷场甚宽,东、北、西三面建宅院,临街之东为店铺,临街之西民国时期曾为灵石县第二区商会分所。

阎家巷

宋代时阎氏始祖阎俊从安泽府迁居此处,至明万历年间已传十八世。巷内民居均依山而建,沟前建有巷门,以图御防匪盗,为村东以沟成巷之最小沟。

拱秀巷

俗称上坊,位于文庙之西、孝义祠之东、视履堡之南,南临东西大街,由西王氏创建,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大修,嘉庆元年(1796年)十五世王睿峰改建。两益当、宜安院即建在此巷中,宜安院门额木刻“光裕”二字及其内额所作序,为时任霍州知州的蒋荣昌题于嘉庆元年孟夏。拱秀巷口建有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为十一世王新命妻翟氏而立的“节著天朝”石牌坊一座。

钟灵巷

俗称瓮门底,位于静升村肥家沟和道左沟之间,由西王氏家族创建,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创修井楼,碑嵌巷门;清康熙年间在原有基础上又筑围墙,修葺巷门,完善建成;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扩建;2006年10月又修缮巷门。据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所立《静升村钟灵巷井楼碑记》:“今因重修,再将瓮门里东边厕坑四个叙明,一个系肯任原业,情愿施入公中,两个系恒志原业,售价银十两,一个系赐兴原业,售价银五两。南北计长三丈三尺,东西计宽七尺,俱入公中,系伙。”巷内十字路口有槐树一株,系公有。该巷为双重巷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3.6平方米。一层为砖券门洞,上层门楼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前有石刻栏板,上刻有凤凰戏牡丹、荷梅竹兰等。门楼上有楹联云:“距介山十里而遥村名旌善,集王氏一家之秀里号钟灵。”巷内有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怀永图院,这座院落集六幢院落为一体,规模虽不大,气势却不小,其门顶书卷型石刻“素心居”三字,为主人亲笔,印章中有“好古人不俗”一枚,足见其文化素养之高。怀永图院也是静升村古建筑中唯一的三层楼院。

锁瑞巷

位于静升村钟灵巷西祯明巷东,由西王氏家族创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八世州同、诰授中宪大夫王世泰总理重修。该巷沟前后均设巷门,两门一关,防御森严。沟后可通北山凤凰台,巷中宅院依东西山梁而建,顺沟断崖,掘窑围院。巷内有数处地道口,可通钟灵巷及村外;巷门占地32.9平方米,进深三椽,四檩前出廊式构架,为砖券拱门。上置门楼,面宽三间,后为实墙,双出檐。巷门内西侧置有极具防御功能的广胜楼一座。2006年10月又修缮了巷门与广胜楼。

祯明巷

俗称蔺家巷,位于静升村锁瑞巷与拥翠巷之间,创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巷中马道南北而设,所有宅院均坐北朝南,古朴典雅,巷道北段有水井一口,旁立“泰山石敢当”;巷门东西长4.4米,南北宽3.9米,占地面积17平方米,坐北朝南。巷门分二层,下层为砖券门洞,上层为砖木结构房屋,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四檩后出廊式构架。巷门内西侧设有阎氏宗祠。2006年10月又修缮了巷门。

拥翠巷

俗称王家巷,位于静升村西,东邻祯明巷,西接李家巷,元皇庆年间,西王氏始祖王实从本邑禹门外沟营村(今灵石县南关镇沟峪滩村)迁入静升于此定居。后植槐拥翠,聚族而居,屡有修建。清康熙三年(1664年)筑巷门,形成现有规模;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瓮门、照壁及井楼;2006年9月又修缮巷门。巷内有两条马道,东西两路均可通联王氏始祖所建宅院。该院依山断崖,掘成上下两层窑洞,其窑背紧靠凝固堡南堡墙。该巷门东西长5.4米,南北宽5.6米,占地30平方米。为砖拱门洞,上罩门楼,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出廊式构架,后为实墙,门洞墙壁嵌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石碣一方。该巷瓮门外路南有空地一块,南北长二丈一尺,东西宽一丈二尺,内有槐树一株。路南原曾有砂石贞节牌坊一座。

李家巷

位于静升村西,东邻拥翠巷,西靠槐荫巷。巷东宅院已毁,现为停车场,巷西李氏宗祠及祠后宅院尚存。

槐荫巷

俗称张家巷、张家槐树底,明洪武年间张氏始祖张思义从尧都沙坡头迁居于此,渐次扩宅建院。后为防兵匪滋扰建巷门,筑墙垣,成为静升村西最早的防卫功能良好且具规模的民居建筑群。故静升西社有“先有张家巷,后有静升村”之说。

文安巷

位于静升村西,创建于清雍正间,门额为石匾“宾旭门”,上建“和义楼”。巷道由大块河卵石铺就,窄小弯曲。巷内宅院层层梯升,各院主窑均依沟两侧山崖而掘,多坐西朝东,或坐东朝西。居民多为张姓。

承明巷

位于静升村东沟、西沟交汇之西北山腰间,远在宋代,阎氏家族便掘窑建宅于此,巷中宅院随山势而环抱成巷,犹如圈椅形状。巷南筑门,前有坡道,坡道下有水井一口,井亭辘轳齐备。巷门之壁嵌有乾隆间修葺碑石。

西宁巷

俗称圐圙,位于静升村槐荫巷西。张氏家族继槐荫巷落成之后,继续向西扩建宅院,建有大小圐圙,大圐圙位于巷东,小圐圙位于巷西,巷门临街而设。该巷亦为依山而建,梯升有序,建筑坐北朝南,多为明代建筑,清代及民国多有修葺。临街东向建有张氏宗祠。

里仁巷

位于静升村西端,由静升张、西王氏二族创建于明末,此巷依沟而建,巷内宅院倚崖渐次上升,至沟底乃止。沟后崖高壁立,封闭严实,两侧山梁松柏常青,灌木丛生,幽深且隐蔽。该巷于东西大街相邻处开始,至沟底。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由张澴安等纠首建三道巷门及围墙,形成层层关锁、封闭严密的里仁巷。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修缮巷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三月新建临街瓮门,并祀观音、魁星、财神于门楼;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重修巷内水道并补筑围墙;光绪三年(1877年)修缮里仁巷戏楼。由于岁月风雨,现仅有第三道巷门,建筑面积354平方米,巷门上有单檐硬山顶门楼两间,下部西侧设瓮门以供通行,东侧为门卫居所,瓮门南向还有戏楼一座。戏楼规制不大,形态殊异,台口不足三米,是静升仅存的用来表演皮影、木偶剧的场所。巷内有水井两口,一口在二、三道门之间,一口在巷口端。巷内生活、防御、娱乐等各项设施齐备,区位隐蔽,称得上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顺应环境、因地制宜的典范。

聚义巷

位于旌介村当中堡外,有巷门,村人习惯上也把这一带称为当中堡。

保障巷

位于集广村,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耆老何其伸、张思温、何潮海、张佩瑛、从九品张懿德、监生杨培源、张培德7人经理重修保障巷井楼。

里仁巷

俗称郑家巷。位于尹方村,巷内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十几座院落均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巷门顶上镶嵌有青石门额“里仁巷”,紧贴巷门两壁外,各立一尊半蹲卧石狮。清光绪二年(1876年)郑金隆、郑魁甲、郑安、陈作新、陈如福起意重修了里仁巷前后巷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郑元昌、吴锦华、王俊、郭光济、郑福昌作为起意首事经理人又对里仁巷渠南边筑压地址、修了周围花栏墙并漫地。

陶家巷

位于尹方村,巷口建有陶氏宗祠,巷内有巷,院内有院,砖木结构,建筑幽雅。

曹家巷

位于尹方村,坐北面南,巷内有株大槐树,巷内分为东、西两巷。

马家巷

位于尹方村中,有砖券拱门。

张家巷

位于苏溪村,其东有该村最早的民居院落和尚院,后称牟尼院。

同类推荐
  • 品义士

    品义士

    书中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几十个侠义人物,这些英雄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扶危济困,深得百姓爱戴,或抗击外敌,保一方平安。他们的事迹或在正史中单独立传,或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本书将他们的故事,重新挖掘整理,并做了符合现代人观点的点评,极富可读性,让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股英雄气,在当下驰骋纵横。
  •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双峰对峙:鬼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这里,有饱经蚕桑的古迹名胜;这里,流传着许多传奇的历史故事……
  •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2005年上半年,省文联向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提出召开全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的想法,省委宣传部对这一想法十分重视,并及时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同志作了汇报。励小捷同志充分肯定了召开系列研讨会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同意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主办,省作协承办甘肃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活动。励小捷同志亲自参加了散文创作研讨会,认真听取了各位作家、评论家的发言,并且作了重要讲话。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该书展示一百年来百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反映出我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的概貌和轮廓。每位作家附小传。
热门推荐
  • 战帝系列(十五)

    战帝系列(十五)

    “人总会是要变的,如果是当年的我,你就没有机会说这么多废话。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九极教在不久的将来,仍将会成为天下第一教,不二法门将从此被取代,就像当年不二法门取代九极教一样……”勾祸得意地笑道。
  • 打针吃药不如睡个好觉

    打针吃药不如睡个好觉

    本书内容包括:“‘睡’是一辈子的事业”、“失眠不是病,惹上了真要命”、“不觅仙方觅睡方”、“能睡的女人才滋润——女人该知道的睡眠悄悄话”等。
  • 穿越之异世冰雪恋

    穿越之异世冰雪恋

    为了姐姐,她和渣男坠楼穿越,渣男却爱上了她,她不敢面对自己的心,可还是拒绝不了。他们的爱情这般乌龙,会有结果吗?
  • 重生之彼岸之约

    重生之彼岸之约

    她,因丈夫战死沙场,早在一千年前已经死去。但是,寄托在彼岸花上的灵魂促使她在一千年后重生,第一眼睁开看到的竟是。。更奇怪的是,自己居然拥有超能力。而他,生于贵族,命运早就已经被长辈所安排,情路坎坷。一千年后,两人穿越了时空后相遇,她在另一个时空寻回她的过去。在不一样的世界,但是却看到了相似的情景。“宛卉姑娘,要切记,一旦开启了血祭,你便会拥有可以摧毁这个世界的能力,但是你也很有可能会随时死去。”“既然我不一样,是否还有其他的能力?”“你是花灵,你可以将你所属的花赠与一人,助他实现愿望,但是代价便是你的消失,但是如果还没许愿你便消失,花朵也会随之凋谢,作用也因此消失。”各种花灵,更显神通,你准备好了吗!
  • 我当鬼侦探那些年

    我当鬼侦探那些年

    天道有常,生死轮回。但总有些冤死枉死之人,死后怨气深重,化为鬼怪,不入轮回,流落人间。而我,便是帮助他们查明死因,化解怨气,进入轮回之道的人。下面要说的,就是作为鬼侦探的我,在这些年来所遇到的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 情之龙殇

    情之龙殇

    意外无处不在,新生随时开始。错误总在不经意间诞生,有些会让你后悔终身!我为情之而死,此生无悔!意外流落末法时代智枢星,龙族少年踏上了原本就属于他的世界——以元素为主,强者为尊的世界!————————————————本人是在校高中生,第一次写书,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给我多提意见。因为还在读书,所以只能每周六和周日一天一更,还望大家多多包涵,谢谢。
  • 鬼域警戒线

    鬼域警戒线

    没算过命,没拜过神,刑警学院接触的也是纯正的唯物论;只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毕业后的第一案居然就和灵异扯上了关系,一系列的事件让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但是这一切又如此真切的刺激着我所有的感官;火辣辣的像一种神经般的痛!从山城到古村,从荒漠到海域;我们拉出了第一条鬼域的警戒线,或许惩罚有时候是无能为力,但是真相谁也不容许掩盖,罪恶必须暴晒与烈日之下!本书搜集的是我在全国侦破的一系列灵异案件;平静的生活中,它们都时时刻刻让我毛骨悚然、惊心动魄;让我冷汗浃背、寒气直冒。《鬼域》:314057790。鱼人老群,欢迎过来冒泡调戏!
  • 沉迷

    沉迷

    三年前,她把他踹了,他们离婚。三年后,她死缠烂打要跟他复合。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要和她重新开始的时候,她却突然冒出一个两岁的孩子。她到底有多少秘密他不知道?三年前的离婚也是。
  • 涛生云灭

    涛生云灭

    生灵之主的觉醒引发了一系列星球异动,茫茫太空中又有怎样的玄机?作为龙族之子,生灵之主的男友他能否担起责任,能否帮助生灵之主接受创世神的传承,从而拯救世界?龙灵之力,能否创造奇迹,度过重重危机?宇宙位面的移动,龙王的咆哮......
  • 火影之最强白绝

    火影之最强白绝

    这是个医生,由于为救一名小孩被车撞死,穿越到火影成为白绝,看他如何他用白绝的力量,统一忍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