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9600000022

第22章 史弥远为相期间的民族精神

有学者说:在史弥远的控制之下,是“投降有功,抗战有罪,卖国有功,爱国有罪”。在他为相的二十六年中,“所做的主要的大事就是扼杀爱国思想,阻止民族复兴”“民族精神荡然无存”。

这话与历史实际不符。

史弥远是个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爱国主义者。在他为相的二十六年中,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严惩那些贪生怕死、变节逃跑的民族败类,旌表那些忠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英烈,重赏那些为国为民英勇杀敌,在抗金诛叛斗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将帅,赏信罚明,扶正祛邪。这是一个英才辈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大发扬的时代。现仅举以下三例。

一、赏信罚明 扶正祛邪

(一)褒赠已故的历史抗金名将和阵亡的抗金将帅官吏

褒高宗时期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谥“忠武”。

褒高、孝时期的抗金将领李显忠,谥“忠襄”。

褒宁宗开禧北伐时的名将毕再遇,赠太尉、太师,谥“忠毅”。

褒赠战死于黄牛堡的“兴元都统吴政为右武大夫、忠州刺史。吴政生前曾因战功进三官”。

褒赠战死于州的蕲州守李诚之为“朝散大夫、秘阁修撰,封正节侯,立庙于蕲州,赐名‘褒忠’,赙银绢二百,仍赐爵迪功郎者三,赠其妻令人,子士允通直郎,子妇及孙女殁于难者皆赠安人”。

褒赠战死于州的蕲州通判秦钜,“五官,秘阁修撰,封义烈侯,与李诚之皆立庙蕲州,赐名‘褒忠’。赠浚、瀈通直郎、银绢各二百”。

褒赠淮东官兵王青力战(李全叛)而殁,“赠右武大夫、蕲州防御使”。

褒赠忠义总管田遂力战而殁,“赠武节大夫、忠州刺史,加封立庙”。

褒赠“蕲州死事官吏,录其子孙有差”。

褒赠因抗拒吴曦乱而死节的杨震仲(通判兴元府、权大安军事),谥曰“节毅”。

褒赠因抗金有功的李好义(兴州中军正将),谥曰“忠壮”。

褒赠因抗金有功的杨巨源(四川宣抚副使、参赞军事),立杨巨源庙,名曰“褒忠”。“诏杨巨源、李好义子孙各进一官”。

(二)奖励与破格提拔抗金与诛逆的有功将士

赵方因指挥枣阳之战“功迁龙图阁待制,封长沙县男,赐食邑”。因指挥淮西之战功“进显谟阁直学士、太中大夫,权刑部尚书”。赠银青光禄大夫,累赠太师,谥“忠肃”。

贾涉因指挥收复山东十余州自知盱眙军“擢太府少卿,制置副使兼京东、河北节制”。

扈再兴由普通一兵因抗金功团山之战,“授神劲军统制”。

孟宗正因保卫枣阳战守功自枣阳令升武德郎,赐金带。“升武功大夫兼阁门赞舍人,重赐金带”。

张威因抗金战功,由普通一兵升统制、利州副都统制、沔州都统制,“至扬州观察使”。

孟珙因抗金军功“授江陵府副都统制,赐金带”。

赵葵因抗金军功与诛李全功知枣阳军,“检校太尉”,“兵部侍郎”。

赵范因抗金军功授安抚司内机、淮东提点刑狱兼知滁州、知镇江府、工部尚书、“两淮制置使、节制巡边军马,兼沿海制置副使”。

李全因军功为京东镇抚副使,保宁军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此人后来叛宋被诛)。嘉定十五年十二月,邢德来归,诏进二官,“复为京东东路副总管”。

赵善湘因军功与诛李全功“进兵部尚书”。

胡元琰(摄顺庆郡事)“功特转官三资”。

范胜(雄边军统制)“诛逆劳,加官五转”。

谷汝砺(雄边军总辖)“诛逆劳加官五转”。

张宣(御前中军统制)破蒙古兵于青野原功“诏授沔州都统”。

(三)严惩抗金不力或逃跑的将帅官吏

黄炎孙(天水军守臣)因遁“夺三官,辰州居住”。

刘昌祖(沔州都统)因焚城退遁罪“夺五官,韶州安置”。

罗仲甲(成州守臣)因弃城罪“夺三官,常德府居住”。

杨克家(西和州守臣)因弃城罪“夺二官,道州居住”。

侯颐(阶州守臣)因弃城,“夺三官,抚州居住”。

雷云(凤州守臣)因弃城“夺三官,梅州安置”。

董居谊(四川制置使)因自利州遁召回,嘉定十二年二月罢官,四月夺三官,七月再“夺二官。永州居住”。

尚震午(知西和州)寇至逃跑,“夺三官,岳州居住”。

桂如渊(蜀帅)以桂如渊帅蜀时,北兵攻城,不能合谋死守而遁,致军民罹殃,反以捷闻,诏革职罢祠。

(四)惩处暴乱的为首分子

罗日愿谋变案,罗日愿凌迟处死,赵珉、张兴、皇甫威、黄万顷、王麟、戴显并斩。

李元砺诛于吉州,程锐处死。

刘世雄(沔州将)“谋据仙人原为乱,事觉伏诛”。

张福(兴元军士)以红巾为号乱,焚西和州,成州,“伏诛”。

华岳(殿前司同正将)“谋变,伏诛”。

(五)奖励积极参与抗金与抗暴乱的广大军民

“推南雄州战殃将士恩。”

“赏楚州平贼功。”

“赏平峒寇功。”

“以广东、湖南、京西盗平,监司、帅臣进职有差。”

“赏茗山捕贼(张福)功。”

“免光州民兵战死之家税役。”

犒李全,“以全自山东还,出缗钱六万为犒赐费”。

褒赠“蕲州死事官吏,官其子孙有差”。

“诏蕲州勿纳今年租赋。”

犒忠义人“以收复京东州军犒赏有差”。

犒李全等军,“赐李全、彭义斌钱三十万缗为犒赏将士费”。

从以上见之于《宋史》的资料可见,在史弥远任相时期,在思想、政治、道德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是旗帜鲜明的。整个社会的风尚是正气压倒邪气。正是这种正气,使金主感到这个国家是无法征服的。

嘉定十二年(1219)二月丙午,金宣宗(完颜珣)谓宰臣曰:

江、淮之人,号称怯懦,然官军攻蔓菁□,其众困甚,招(胁)之使降,无一肯从者。我家河朔州郡,一遇北警,往往出降,此何理也。

朕重惜生灵,惟和议早成为佳耳。

完颜珣这话从另一角度说明当时南宋社会人们的精神风貌。能说“民族精神荡然无存”吗?

二、正气凛人 拒金求和

在南宋历史上,从高宗建炎到宁宗开禧,宋金关系都是宋室主动求和的。如高宗从建炎元年至建炎四年(1127-1130),高宗被金兵打得一路南奔,从建炎元年十一月壬辰第一次派王伦赴金营求和以来,高宗接连九次派代表(王贶、杨应诚、魏行可、李邺、刘俊民、浩皓、崔纵、杜时亮、张邵、孙悟)赴金营求和,表示愿去帝号,但“请存赵氏社稷”,自将“大宋皇帝构”改为“宋康王赵构”。金兀术每次都把代表扣留,不管你赵构怎么恳求,他就是要把你消灭为快。金兵从黄河打过淮河,从淮河打过长江,又从长江打过钱塘江,高宗则从应天府(河南宋城)奔扬州,扬州奔杭州,杭州奔绍兴、明州(宁波),再从明州避到舟山海上,被金兵追得惶惶不可终日。历史告诉人们:能战才能和,不能战就不能和。在不能和的情况下求和,要么求之不得,要么甘受屈辱,历史就这么无情。

孝宗即位之后,如果不是张浚冒险出兵的话,宋室本来可以以完颜亮单方面破坏“绍兴和议”、大举南伐为由,对金方提出废除或修改“绍兴和议”的那些屈辱的条款的。但由于自己冒险出兵,招至符离大溃,在自己丧失主力的情况下,不得不主动向金求和,这就不能不在和议的条款上失去了讨价还价的筹码。孝宗隆兴和议仍然是个屈辱的和议。至于韩侂胄在开禧北伐失败后的和议更不用说是屈辱求和的和议了。

总之,在宋金和议问题上,南宋王朝,从高宗到孝宗,从来就没有一个皇帝挺起过腰板。在宋金关系历史上,南宋王朝敢于对金国提出的议和要求说“不”,敢于挺起腰板、像个帝皇样子的,不是别人,而是史弥远任相时的宁宗。人们不是说史弥远擅权么?那就得说这个史弥远“擅”了什么“权”。

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嘉定十一年(1219)十二月,金主欲乘胜来议和,以开封府治中吕子羽为详问使,至淮中流,不纳,乃去,由是和好遂绝。”

“金主怒,以布萨安贞为左副元帅,辅太子守诸,会师南侵。”

《金史》也记载了这件事:

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十二月甲寅,以开封府治中吕子羽等使宋讲和。

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宋嘉定十二年正月庚午,吕子羽至淮,宋人不纳而还。诏伐宋。

三年春正月壬辰,伐宋捷至,上谓侍臣曰:“此事岂得已哉。近日遣使实欲讲和,彼既不从,安得不用兵也?”

这件事《宋史·宁宗纪》里没记。但这件事却是一个历史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南宋王朝对金俯首帖耳历史的终结。

三、可歌可泣的蕲州英烈

据《宋史李诚之传》记载:

嘉定十四年(1221)春正月,金集中了诸道兵力十余万于蔡州,以布萨安贞为帅,率师南伐。二月辛未,布萨安贞出息州,夺洪门山、黄土关、梅林关,拔麻城,围黄州,又派军攻蕲州。甲申,诏淮东、京湖诸路应援淮西,沿江制置司防守江面,权殿前司职事冯榯将兵救蕲、黄。

当时蕲州知州是李诚之。

李诚之,婺州东阳人,受学于吕祖谦,乡举第一,先后通判常州、知郢州。当时李诚之年已七十,任期已满,但新任州官未到,见金兵大举进攻,因此留下继任。

蕲州自高宗南渡以来,从未受到金兵的进攻。李诚之到蕲州任职后,对官员们说:蕲州备御无素,如果敌人长驱直入怎么办?因此他亲自视察城墙,加高加固,建楼橹,筑羊马墙,训练厢禁民兵,奖励有功之人,粮食储备四万石。

二月,金人兵临城下,李诚之对官员们说:我以书生镇守边垒,今年已七十岁了,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只剩下一死而已。我当和同僚们戳力防守,防守不成则以死继之。

李诚之选丁壮分布城守,募死士迎击,与金兵前锋遇于横槎桥,大破之。过几天,金兵拥向沙河,想渡河,又破之。随后,金兵又大举进攻,掘开湟水,又焚烧战楼,被击退。金兵再次转移到要害地想渡河,蕲州兵奋勇出击,杀掉带兵渡河的虏帅。金兵虽屡屡受挫,但仍继续调兵进攻不止。不久,兵临城下,把蕲州重重包围,烧掉木栅。李诚之主动出击,杀其将卒数十人,夺金将的佩印。

三月初一,金攻西门,被守军射退。金兵又造瞭望楼窥探城中的动静,李诚之故布疑兵疑之。过二日,金兵以攻具攻城,李诚之也用不同的兵种进行积极防御,击退金兵的进攻,夜里还主动出击,攻击敌营。金人连日攻城不下。金人派人持书胁迫李诚之投降,诚之斩杀来人,拒降。

三月初二,黄州失守,金兵会合一起将近十万军马,池阳、合肥的援兵败走,朝廷命冯榯驰援蕲、黄二郡。冯榯兵至郡境迁延不进。蕲州军民在李诚之率领下,誓死奋战。三月十四日城破,李诚之率兵巷战,杀伤与敌相当。儿子李士允力战死,李诚之引剑自刎,李诚之妻许氏及妇、孙一家人投水自尽。

当时,蕲州的通判秦钜,是秦桧的曾孙,与李诚之协力守城。求援于武昌、安庆。月余,兵不至。策应兵徐晖、常用等弃城逃。城破,秦钜与李诚之各以自随之兵与金人展开巷战,全部牺牲。秦钜回到州署,叫吏人刘迪把仓库放火烧掉,自己则走进一间房自焚。秦钜的次子秦浚和弟秦瀈也一起赴死。

淮东制置副使兼京东河北节制贾涉斩徐晖以正其罪。

同类推荐
  • 龙母天下

    龙母天下

    龙族之母穿越到人类世界,重生于威王朝中,这是龙母的幸运还是凡人的不幸?不能再创造龙族,也可以主宰天下吗?不把皇帝架空了的历史怎么能叫架空历史!看我龙母翻庙堂,覆武林,平步青云,只手遮天!还有:龙母不是女孩子,龙母不是女孩子,龙母不是女孩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

    本书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生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看似极短,泛泛而谈,却是全篇总领;第二编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部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评述。作者以《清实录》和《清史稿》为基础,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加以考订,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朝各个时期的诸多核心问题。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清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 刺客

    刺客

    刺客与刺杀,永远是中外历史上最为触目惊心的一页。刺客这一神秘、古老而现代的另类群体,完全可当作人类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断面,更可视为一部部“英雄时代”的挽歌。本书正是阐述了“刺客”这一历史断面上的终极职业与英雄文化。
  • 穿越宋高宗

    穿越宋高宗

    这一次,他对李纲说:李相公,我挺你!这一次,他对宗泽说:老将军,咱们一起过河!这一次,他对岳飞说:鹏举兄,朕等着你收拾旧山河!这一次,他对金人说:你要战,我便战!靖康之年,国破家亡,这一次,且看新的赵构如何打拼,使得日月换新天!
  • 唐时歌

    唐时歌

    我们曾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只为向这个世界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活过!存在过!前世浪费了半辈子光阴一事无成的平凡人,得天垂怜,让他再活了一次,来到这片世界。这一世的他决定做些什么……
热门推荐
  • 魂仙有道掌浮生

    魂仙有道掌浮生

    未来世界的魂能奇兵历经生死,在另一个世界重生。为了生存,只能变强。强者之路,免不了一番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那又如何?人生在世,要的就是精彩,图得一痛快。浮华三千,她不追求权利滔天,只愿魂魄秉承大道,畅快如似神仙。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八月盛宴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八月盛宴

    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 仙隐纪

    仙隐纪

    举头三尺问苍天,世间是否有神仙。若有为何不曾见,若无仙决人世间。这首打油诗已经存在两千年了,为何还不能飞升?是世界创造了万物?还是万物创造了世界?一个纪元是一界开始与结束!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永恒!
  • 情深不渝

    情深不渝

    从懵懂无知到嚣张跋扈的将他归入她的所有物,为了嫁给他,她生生逼走了他心头的白月光,换来的是他最残忍的羞辱。三年后,她成名归来,因为一场商业宣传他们再次相遇。却再也没有当初的狂热,“你好,廖总。”某男似笑非笑,“你这是在玩欲擒故纵?”
  • 汽车教父传奇

    汽车教父传奇

    50年代的艰难起步,60年代的独立苦干,70年代的彷徨混乱,80年代的合资热潮,上世纪末的群雄自主,中国汽车工业的每一步前进都喧闹而艰辛。自主设计的偶然闪光照不亮"抄袭"笼罩下的阴霾,苦恨"合资"企业年年压金线却换不来民族工业的金衣裳,新汤老药的合资自主或将又是一个水中月亮。中国这个最大的汽车市场,何时跑满"华系车"?主角作为高级汽车工程师,意外穿越到80年代。且看他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彻底改写华夏汽车工业的进程,缔造汽车强国!在官路商海中搏出一条通天大道!从厂到县,从县回厂,再进入部里,出任地方,之后掌舵国企,又政企肩挑,一路经历风风雨雨。书友群:555053115欢迎各位加入,灌水拍砖!
  • 牡丹杀

    牡丹杀

    君不见她悬笔作画,水墨江山谁的天下;君不见她漫点风雅,宫商一扫歌尽韶华;君不见她剑舞潇洒,红影寒光斩奸如麻;君不见她笑靥如花,乱红影里不谢风华。为天下她弃红妆高冠一头墨发,风沙鼓角里踏金戈铁马。十二年操劳,二十二韶华十二年大梦,倾绝天下梦醒后,她能否折下——那隔世经年一盏桃花?此文涉及江湖与庙堂,友情与爱情,战争与黎民...异界的她一心为国,以寿为祭召来这一个她,而始终坚守自己所要守卫的一切的她承家国天下之重,在异世奔走辗转十二年。但看赤胆忠心的小杀手如何凤唳九天,守护家国天下!!
  • 刑警异闻录

    刑警异闻录

    梦,是幻化的真实,也是对现实的警示!噩梦的提示、模糊的记忆、失踪的娇妻;善与恶的交锋、生与死的轮回;盛唐遗书《称骨歌》的奥秘…《刑警异闻录》又名《猎魇判官》,一个刑警队长的追魇旅程:有时候,现实比噩梦还要残冷…
  • 李天问

    李天问

    皇家无父子,殿堂无兄弟。流落在外多年的将门之女李天问寻亲归来,带着往日的秘密嫁入王府,陷进了王位争夺、后宫争宠的漩涡之中……
  • 天央一隅

    天央一隅

    一个灵魂,不同的身份,女子在世间兜兜转转,几经迷离。魔法、技能、身法、地位、种族、血脉、情感纠葛万千,她能否再次脱颖而出?还是如天空上耀眼的烟花般昙花一现?又有谁知道她生生世世来自脑海深处声声切切的呼唤是谁发出?大千世界,美男众多,她又如何分辨得清善恶真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且看她如何成为一国之公主、一方之霸主,亦成为心上之人的宿敌。苦心造诣、蓄谋万载,只为给域中之中、域外之外一切之安宁。苦心一片,莹雪成殇,溯洄流转,溅起涟漪,风起云涌。
  • 手控阴阳

    手控阴阳

    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