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9200000052

第52章 中国没有皇帝了

之所以选中良弼,是因为无论在禁卫军还是第一镇官兵中,他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袁世凯因此认为他才是宗社党中真正的实力派,其他人则不足惧。所以要杀就杀良弼,但是,这事不能自己人做,得找革命党人来干,才能既震慑住对方,且无损于自己的超然地位。

正好前不久汪精卫奉同盟会总部之命,在天津组建了同盟会北方支部,并出任支部长,常往返于京津沪三地之间,袁世凯便趁他到北京的时候,让袁克定与之相见,说明清室退位最大的障碍是宗社党,而宗社党的灵魂是良弼,希望能把他干掉,“杀一人而全局可定”。

汪精卫对袁世凯早已是佩服不已,不过对这件于公于私都责无旁贷的事情,他并没打算亲手去干,而是回到天津后,把这件大事告诉了黄复生。同汪精卫一样,黄复生对于暗杀之类的事情已经没有热情,恰好此时有个四川老乡路过天津,闻听此事,自告奋勇道:“这事交给我吧!”这个人叫彭家珍!

彭家珍生于1887年,四川金堂县人,自幼丧母,其父彭世勋秀才出身,教私塾为生,主张实业救国,属于维新人士,他的思想对儿子影响很大。

1903年,彭家珍考入成都武备学堂,毕业后以最优等成绩被四川总督锡良派赴日本考察军事,在日期间广交革命党人,并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先在四川高等军事研究所实习,后被调入新军中担任排长。

1907年,革命党人密谋在成都起义,因事机不密被告发,清军入城搜捕之际,多亏彭家珍通风报信,才避免了大的损失,但他也因此遭到怀疑,受到暗中监视。好在他很沉着冷静,多方周旋之下,不仅被解除了监视,两年后居然还升了连长。

此后不久,其未婚妻舅张蓬山在云南升任协统,邀请他过去一起干,彭家珍因此来到昆明,当上了营级干部。然而半年后,妻舅失势,彭因无事可做,听说东北革命形势大好,遂于1910年5月赶到了沈阳。

最初的一个多月几乎是困坐愁城,后来经同盟会会员刘介藩介绍,彭家珍进入奉天讲武堂担任队官,他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学员加入同盟会,同时也积极吸收革命党人入队,并组织大家分头去驻扎在附近的第二十镇中,向基层官兵宣传革命,发展组织,筹备起义。

1911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后,彭家珍活动来一个东三省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的职位。武昌起义后,清廷从俄国买来大批军火经京奉线运往湖北前线,彭家珍以主要押运官的身份,秘密同正驻扎在滦州的第二十镇革命派军官联络,促成了张绍曾截留军火,发起滦州兵谏。

兵谏之后,彭家珍又积极参与策动滦州起义,因挪用清军的枪械辎重被发觉,而被陆军部下令通缉,不得不化名朋嘉桢,前往苏州投靠老上级程德全。程德全也是四川人,曾任奉天巡抚,现为江苏都督,他很看重彭家珍这个老乡,便派他为东北招讨使,让他潜回东北,联络当地驻军响应起义。于是彭家珍就往东北赶,路过天津时,找到黄复生打听北方的情况,听黄说起欲刺良弼之事,不由得豪情大发,慨然说道:“这事交给我吧!”

接过此事后,彭家珍干的第一件事是去和郑毓秀的大姐告别,此时他们正处于热恋之中。生离死别之际,大家都止不住悲伤,但郑毓秀姐妹俩依然毫无保留地支持彭前往北京行刺。

接着彭家珍就从黄复生那里领走一枚炸弹,再从汪精卫那里拿了一张崇恭的名片走。崇恭的职位是奉天讲武堂总办,与良弼私交很好,这张名片自然很有用。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彭家珍特派学生刘升赶赴沈阳,以崇恭的名义给良弼发去一封电报,说东三省旗人推举崇恭带头起兵勤王,即日他将派人赴京与良弼共商大计。之后,他就一个人来到了北京,静待时机,期间写下绝命书,表示:“今除良弼之心已决”,“共和成,虽死亦荣;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不如死得荣”。

1月26日晚,彭家珍换上清军标统制服,带上炸弹来到金台旅馆,以崇恭的名义登记入住,然后乘坐旅馆的马车赶到西四红罗厂良弼宅邸,递上崇恭的名片,在门厅里等候多时,见良弼始终未归,便起身告辞。巧合的是,马车刚走不几步,便发现远处有豪华马车及随从若干过来,彭家珍料知是良弼回来了,赶紧令车夫返回,迅速下车站在门外。

良弼刚一下车,接过仆役呈递上的崇恭的名片,抬眼看去,却感觉那人神色不对,便问道:“这么晚了,有什么急事吗?”彭家珍一句废话没有,掏出炸弹就摔了过去,一声巨响之后,良弼当场被炸成重伤,还炸死炸伤几名卫士,彭家珍自己也被弹片击中头部,英勇牺牲,时年仅25岁。

也是这一天,在袁世凯授意之下,段祺瑞领衔姜桂题、段芝贵、曹锟、倪嗣冲等47名北洋将领联名致电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并各王公大臣,指责恭亲王溥伟、辅国公载泽等几个亲贵是阻挠共和的障碍,要求朝廷立即“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隆裕太后闻讯大惊,赶紧问计于载泽、溥伟等宗社党人,可大家谁也没主意,都等着良弼回来定计呢。

但第二天良弼终于还是死了。有一个无从考证的传说是,良弼整条左腿被截肢之后,本已没有生命危险。但袁世凯派赵秉钧买通了医生,以一杯毒酒干掉了这个35岁的死硬分子。

良弼一死,包括宗社党在内的亲贵们立即烟消云散,大家纷纷拖家带口,跑往天津、大连、青岛的外国租界里去躲起来,职务在身不方便跑的,也都拉下脸来请袁世凯派兵保护,再也说不起一句硬话。

袁世凯这边则趁热打铁,1月29日,杨度等人发起组织“共和促进会”,宣称清室如今再搞君主立宪已经晚了,必须实行共和,才能保全皇室,拯救国家。

第二天,袁世凯的表弟、署理直隶总督张镇芳领衔北方各省督抚,电请朝廷宣布共和。隆裕太后多少还有点舍不得,于2月1日召集御前会议,提出采取虚君共和政体,保证皇室决不干预政事,只保留名分。无奈袁世凯的代表赵秉钧、梁士诒他们坚决不同意,太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决定以皇帝退位来换取优待,下懿旨授予袁世凯全权,与南方磋商优待条件。

有了这样的表示,事情就好办了。2月3日,袁世凯宣称大病初愈,入朝觐见太后,奏报南北议和的经过情形。紧接着,在他的要求下,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优待清室条例。

条例分为三类。简言之,第一类是优待清室条件:清帝退位后仍保留帝号,民国政府以待外国君主之礼待之,并每年拨给其400万元生活费;清帝可暂居紫禁城,并留用侍卫,但日后须迁往颐和园;清帝的私有财产,民国政府将予以保护。

第二类是优待皇族条件:皇族享有公民权利,免除兵役义务,保留原有爵位,其私有财产,民国政府将予以保护。

第三类是优待满、蒙、回、藏各族人民条件:原有爵位者,一律保留;各族人民与汉族一律平等,宗教信仰自由,私有财产受保护,原有对他们在居住、工作方面的限制一律取消,并由民国政府拨款代筹八旗生计。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清朝的时候,旗人是不需要工作的,而且按规定,他们也不允许工作,只能当兵或到衙门当差,待遇优厚得很。

当然,旗人当兵后来成了只是名义上当兵,但那一份“铁杆庄稼”却是实实在在的,久而久之,这帮人除了遛鸟、斗蛐蛐、喝茶、聊天、唱京戏,没什么生活技能。如果陡然间满汉平等,旗人的特权被取消,还真没人知道他们该如何维持生活,所以才会有“民国政府拨款代筹八旗生计”一说。

这个优待条例,太后看完后一言不发,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袁世凯就有点急了——太后虽然同意退位了,但毕竟没说明具体几时退。老袁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如何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夜长梦多的说法?

于是电报又来了。2月4日,段祺瑞领衔李纯、王占元、何丰林等湖北前线的47位北洋将领,致电清朝内阁:

共和国体原以致君于尧舜,拯民于水火,乃因二三王公迭次阻挠,以致因旨不颁,万民受困。现在全局危迫,四面楚歌,颍州则沦陷于革军,徐州则小胜而大败;革舰由奉天中立地登岸,日人则许之;登州黄县独立之影响,蔓延于全鲁;而且京津两地,暗杀之党林立,稍疏防范,祸变即生,是陷九庙两宫于危险之地,此皆二三王公之咎也。三年以来,皇族之败坏大局,罪难发数,事至今日,乃并皇太后皇上欲求一安富尊荣之典,四万万人欲求一生活之路而不见允,祖宗有知,能不痛乎?盖国体一日不决,则百姓之困兵燹冻饿死于非命者,日何啻数万?瑞等不忍宇内有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鉴之。挥泪登车,昧死上达。请代奏。

这封杀气腾腾的电文,明指“二三王公”,实斥太后皇上,摆明了是要搞逼宫。袁世凯拿着电报,情不自禁地笑了。

2月6日,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召集王公大臣开会,宣读了这封电报,可把大家吓得不轻,手足无措之间,只能希望前方将士有话好好说,什么条件都好谈。袁世凯便让他们去和太后谈,几天下来,就什么都谈好了。

此时此刻袁世凯还有一点顾虑,那就是禁卫军的态度。前面说过,禁卫军里除了一个标之外,其余全是旗人,大部虽已被调出京城,但毕竟只是在城外,况且紫禁城仍由他们护卫,麻烦得很。这个事,得让冯国璋抓紧办。

2月10日,消息已经走漏,京城内外到处都在谈论皇帝要退位的事,禁卫军官兵自然也在议论纷纷,情绪很不稳定。这时候,冯国璋赶到城外驻地,集合全军人马,开始演讲,做说服工作。

老冯口才一般,好在做了精心准备,话也都说到了点子上。无非是说我和袁总理一样,都是主张君主立宪的,可是现在天下大乱,独立的省份太多,咱们兵力有限,打不过来啊!况且朝廷穷,发不了军饷,弟兄们,不给钱你们愿意卖命吗?

讲到这里看看反响不错,老冯有了信心,赶紧宣读各项优待条件,并朗声宣布,太后和皇上退位以后,人身安全、生命财产由我冯某人负责,冯某并且保证,两宫绝不离开宫禁,并且仍由我们禁卫军护卫。至于禁卫军本身,肯定不会撤销,一切待遇不变。唯一跟从前有所不同的是,以后不会再拖欠各位的军饷了!

下面自然是欢声四起,不过大家仍有疑虑,怕冯军统做不了主,只是说说而已。冯国璋急中生智,让大家推选出两个人来,然后说道:“今后你们就是我的副官,时刻跟随我的左右。我给你们二位,每人发一把手枪,任何时候,只要你们发现我和革命党有所勾结,请立即开枪打死我!”

这样诚恳的态度总算安静了下来,冯国璋费尽心力办好了这件事,袁世凯这才算是彻彻底底放了心。

1912年2月11日,袁世凯打电报给南京临时政府,通告清帝退位一事,这也是为了履行南北协议中“表态拥护共和”那一款。电文如下:

南京孙大总统、黎副总统、各部总长、参议院同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现在统一组织,至重且繁,世凯极愿南行,畅聆大教,共谋进行之法;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维持,军旅如林须加部署,而东北人心未尽一致,稍有动摇,牵涉全国,诸君皆洞鉴时局,必能谅此苦衷。至共和建设重要问题,诸公研究有素,成竹在胸,应如何协商统一组织之法,尚希迅即见教。袁世凯真。

这里的“真”,代表的是日期,当时的电报,每一个日子都用一个字来代替。

1912年2月12日,清室以宣统皇帝奉太后懿旨的名义,下诏宣布退位,退位诏书是张謇写好由上海寄过来的,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钦此。

诏书前半段确为张謇所书,字里行间,给不复存在的清朝留足了面子。后面一段“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统一南北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国协商统一办法”则是袁世凯的意思,由徐世昌执笔硬塞进去的,意思有二:一是如果南京方面不肯推举袁世凯当总统,他将可以根据清帝退位诏书的精神,自组临时政府;二是袁世凯的天下并非夺自清朝之手,而是前清皇帝太后授予的,得来名正言顺。

这天晚上,袁世凯在外务部大楼里,把他脑后那条辫子剪掉了,哈哈大笑声中,一身轻松。

同类推荐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热门推荐
  • 荷声错

    荷声错

    本书以孟逸诗和高飏的情感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几个少男少女学生时代的一段让人珍惜缅怀的青葱岁月。高飏和孟逸诗原本在高中校园里暗生情愫,相互爱慕,却在毕业时由于种种原因却错失了彼此,一别多年。而在分开的这十多年里,在他们的心底,都始终恋恋不忘那段纯净美好的初恋。多年后重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后的两个人还能重新再续前缘吗?
  • 山水田园:公子如玉

    山水田园:公子如玉

    《山水田园》悠悠与佩然的故事,甜宠文啊,外加一点虐渣渣。
  • 都市终极封神

    都市终极封神

    看现代人林峰阴差阳错穿越奇异的大荒世界里,机缘得刑天传承,还与姜子牙,申公豹结成结拜异性兄弟。。。。。。
  • 谁敢动我的二岁蛇后

    谁敢动我的二岁蛇后

    天庭的小玩子犯错被天帝贬下凡,喝了孟婆汤,一切前世尘缘通通遗忘,却在过奈何桥时被突然出现的蛇妖深吻,带去妖道。再次睁开眼,她成为了一国的七公主,可是为何她有蛇的身行?为何他说她二岁蛇龄?命运的轮回让他们交织,他为救她不息废弃千年修炼掏出自己的千年蛇心,她那被封印的记忆是在何时慢慢复苏,他们之间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 家有妖孽夫:驱魔王妃不好惹

    家有妖孽夫:驱魔王妃不好惹

    一次不小心闯进温泉里,看见美男沐浴,结果那个美男就追着自己狂喊爱妃?“爱妃,杀人这体力活,为夫代劳。”上官紫聆无语。“爱妃这个小家伙哪里来的?”某妖孽男指着一个完全是自己翻版的小男孩陷入石化状态。“妈咪,这个人是我爹地?”小家伙指了指石化中的男人,质问自家的妈咪。上官紫聆看了看陷入石化的男人,再看了看小家伙,勉强开口,“应该是吧。”某男人从石化状态中回过神来,咬牙切齿的说着,“什么叫应该是吧?”新书【皇叔狂宠:邪魅大小姐】以发,期待跟各位再见!
  • 落妖传

    落妖传

    在千古年前有个传说,曾经妖族也生活在世上。因为它们会人类做不到的事,所以被人类重视。但一次不幸,妖族不小心使用妖法摧毁了人类的生活。后来开始被人类驱逐,身居在很远的地方。可是千年后,妖王叛逆与一名除妖师生下了孩子,背后印着樱花胎记。被妖界称为“落妖”。
  • 神玉流天

    神玉流天

    笑天地无情,催殇杯枯了。相看血满袖!只愿醉今生,何故他人扰?今朝弃杯去,明日身谁葬?一生似狂妄,不过转浮云!存在于古修真界六道之外之外的第七界,有蓝玉落入神界。历经千万载,修炼得到魂魄,追随的主人却被人谋逆篡位,双双堕落人间。自此两别。尽管拥有不坏金刚之身,顶着重重身份,仍无法寻回主人。今世,你在何处?何处便是我的安身所在!
  • 谁的青春不叛逆

    谁的青春不叛逆

    我准备发悄悄话给班花梦洁,测下她到底是不是魏炎说的那样,表面上纯洁其实并不是这样,结果却阴差阳错的发给了班主任梦璐,知道了她不为人知的秘密....
  • 请假装这是勇者物语

    请假装这是勇者物语

    简介:被村民威逼利诱引入冒险之路的勇士艾德因为太过软弱善良而被赶出来历练的魔王一心想转职成为魔法师的脑残粉盗贼还有视财如命的守财奴弓箭手性格迥异的几人一起展开了另类的勇者物语PS:本文为看完神剧《勇闯魔王城》后的糟糕产物逗比青年欢乐多
  • 九华记

    九华记

    他是上古四大仙族公孙氏族的后人,因为父辈被人陷害,他被父亲的结拜兄弟收养,传承家族的上古仙法,握百世神兵七星龙渊剑,看公孙淳良如何纵横星际宇宙,成为天空之城城主和大宗师的传奇人生。当七星断魂刃锋芒毕露,天机玲珑笔妙笔生花,七星龙渊剑剑逆乾坤,岁月婆娑戒大千幻象,绚丽的修仙世界,开启七星十大门宗四大仙族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