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现代社会离不开学习。学习是人适应社会或顺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方法或前提。心理学中的“学习”一词不仅指人类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适应或认识,而且也可指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变化。目前,心理学界对学习的定义大致可分为:(1)学习是指刺激—反应(S—R)之间的强化(行为主义解释);(2)学习是指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主义);(3)学习者的自我概念的变化(人本主义)②;(4)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构建的自我认知结构的变化(建构主义)。
一般说来,学习是指学习者的知识发生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经验带来的。它的特点是学习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过程;学习涉及认知变化,这种认知的变化是通过行为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学习依赖于学习者的经验。
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观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的链。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者非常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而无视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因此,行为主义是一种客观主义的较为极端的表现。
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与行为主义者不同之处在于,认知主义强调内部的认知结构。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因此,认知主义与行为主义相比则更注重认知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因此,由于我们每个人的已有经验不同,以此为基础来建构的现实或者解释的现实并不相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就存在差异。建构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原有的心理结构和个人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① 因此,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的主动性,认知结构对问题情境的融合性构建。建构主义主张教学过程要呈现知识的发生过程,知识与实际情境的联系,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意义的理解能力。
建构主义不是万能的,行为主义也不是在教学上一无是处的。正确的认识这三种理论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行为主义的最大优点是“化繁为简”的分段处理思想,对我们教学过程中克服难点有一定的用处。认知主义的长处在于关注认知的结构,强调知识学习的加工过程或有效的加工方法。
我们认为,学习就是人们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自我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可以表现为学习者被动适应环境,也可能表现为学习者对环境(或)问题的主动性。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更期望学习者表现出主动适应的特征。学习的结果是使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或能力发生持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