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8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2006年9月2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迎来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华诞,这所古老而年轻的高等学府,将翻开她发展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办办办学学学110年并校50周年校庆丛书

百年薪火,世纪传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在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由创办于1923年的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建筑系(史称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本科建筑学系),并校于1938年的西北工学院土木系(西北工学院是抗战初期,由迁至陕西的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合并而成的。土木系是该校历史最悠久、师生规模最大的一个系,该系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分支是创办于1895年,即清光绪二十一年的北洋大学土木系),并校于1952年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其前身是始建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土木系),以及创建于1911年的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科(史称我国专科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合并而成,并校初期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1963年易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第三次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追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百余年风雨沧桑的办学历史及并校半个世纪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既是一所高校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不屈不挠、谋求复兴历程的缩影。组成西安建大的四个母体院校,都是在清末民初为民族救亡而兴办的我国最早的一批高等学府,积淀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更为重要的是,四所母体院校不仅在国家与民族处于危难时期,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而且还将蕴含着中国现代文化思想与民族近现代历史风云的现代高等教育精神,历史性地传承给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并校5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自强不息、栉风沐雨的创业史。作为1956年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迁并建的八所院校之一,50年来,西安建大扎根西部,面向社会,服务于行业,从并校之初就为落实国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1998年响应党中央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勇敢地投身西部大开发,实行“中省共建,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因民族救亡而生,依国家发展需要而变,在实现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历经艰难,痴心不改,在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中,竭尽才智,奉献不已。50年来,历代建大师生承接先贤薪火,秉承“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和“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励精图治,严谨治学,先后培养了14万余名志士才俊,贡献了一大批极具影响的科技成果,为泱泱华夏的文明传承,民族复兴,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逐步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了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学术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理工学科为主体,兼有文、法、经、管、艺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回顾这50年来的历史,不仅有着蹉跎岁月留给我们的艰辛而坎坷的历史记忆,而且更有着激励我们更加奋进的光荣与辉煌,尤其让我们欣慰的是,她锻铸了西安建大人求真务实、不屈不挠、开拓创新的精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其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的历程中,有希望,也有彷徨,有欢乐,也有痛苦,有着许多让一代代建大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和事件,他们构成了西安建大丰厚而真切的历史。令我们不能忘怀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并校之初,老一代西建大人,带着四个母体院校的智慧和精神,在这当时颇为荒凉的大雁塔脚下,传承薪火,精育桃李。其间,发生了多少饱含老一代西建大人精神情感的事件,涌现出了多少甘于奉献的先辈,他们都将铭刻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历史丰碑之上。尤其让我们感慨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之后,新一代西安建大人,抢抓机遇,继承优良传统,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将西安建大带入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进程。

为追溯历史、纪念先贤、展示成就、以报盛世;更是为了推动学校改革、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构筑起学校发展的新起点。经学校研究决定,值此并校5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组织人力编写并正式出版校庆丛书,此举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与尊重,更是对创业者的纪念和对所有建大人的激励与鞭策。

当我们面对这套总字数超过250万字的丛书样稿时,一种历史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一边审阅,一边思绪万千。这250余万字,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代代西安建大人生命情感的凝铸。我们审阅丛书样稿的过程,也就成为体味一代代西安建大人生命情感酸甜苦辣的过程,不由自主地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历史,是一代代建大人用自己的生命与情感、智慧与艰辛写成的。因此,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与其说是在见证和追溯历史,不如说是以今天建大人的身份,在凝聚建大历史生命力量,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建大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套丛书包括:《见证并记录——百年建大老新闻》、《感悟建大》、《河流——西安建大校园文学佳作选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画册》,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与层面,用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昨天的历史和今天的风貌。

英国作家马丁·沃克在《报纸的力量》一书中说过:“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本日记。”《见证并记录——百年建大老新闻》就是由百余年来各类公开媒体所报道的西安建大及其前身在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人和事等老新闻组成,概貌性地还原了学校的历史,基本展现了学校的发展脉络,可作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本历史日记去读。百年史料,浩如烟海,富如宝藏,重读这些见证并记录了一代代建大人理想和精神的“新闻”作品,就如同回望历史,就如同重温西安建大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瞬间,就如同感悟先哲们筚路蓝缕、锐意进取的精神魅力,从中可以体味到建大百年“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精神轨迹,可以体味到建大人“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精神境界和对家国天下的神圣职责。

《感悟建大》收录的主要是建大人对学校精神文化的所感所悟,记录的主要是建大人刻骨铭心的往人往事。这些文章出自于不同层面的作者之手,有年近九旬的老教授,也有未过二十的新学子,有广大校友,也有学生家长。这个多元的作者群在本书中被建大这一共同的感情纽带联系在一起,共同诠释着建大的传统和文化精髓。

《河流——西安建大校园文学佳作选粹》主要收录的是近年来由师生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此书取名“河流”,寓意着建大师生员工以炽热情感浇灌而成的文学之河、情感之河,这些作品或轻盈、或持重,皆展现了西安建大这所以理工科为主体的校园里蕴藏的人文底蕴,基本真实地展现了建大人的人文思考脉络。尤为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大多体现出了或重或轻的“生活”原味,仔细品读,有益于更深层次了解和认知西安建大的校园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画册》则第一次较为全面、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建大的昨天和今天。光影里,记录了建大的春夏秋冬;光影里,镌刻着建大的精神风貌。另外,画册在编辑过程中,搜集整理的许多珍贵图文史料,对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史资料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这套丛书,它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众多人的辛勤劳动。一年多来,所有参编人员克服了任务重、时间紧、头绪多等种种困难,放弃了节假日,搜集史料,埋头笔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我们即将迎来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华诞之际,校庆丛书得以出版,确实可喜可贺。这些用辛勤汗水换来的丰硕成果不仅是我们给校庆献上的一份厚礼,更表达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对历代先贤的敬仰和对今天建大的热爱。值此丛书出版之际,我们谨向所有参编人员、向校内外关心和支持丛书编写及出版的各级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学抵人瑞,世纪风雨翻卷过;校知天命,五秩光阴弹指间。面对着高等教育百舸争流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面对着西部大开发、教育大发展的难得机遇,我们深知建大人肩负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学校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华诞为契机,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为早日把西安建大建成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大学而奋斗,共同谱写西安建大辉煌的新篇章。

我们作为本丛书的读者,更是建大人,谨此聊作数言,是以为序。

西安建大党委书记 西安建大校长

高明章徐德龙

二〇〇六年八月

同类推荐
  •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一行行文字,从作者的手心溢出,在西海固母系家园中,温情和善良被疼痛地唤醒;每一个文字,以固有的姿态,洞穿我们的心底;所有的词语,在一张白纸上,灿烂着我们的心跳和呼吸。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松山大战

    松山大战

    松山,是血腥和悲壮的象征。它的故事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传说它下面埋藏着无数的武器和财宝……五十年前的松山大战,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该书27万字,再现1944年夏秋时节中国远征军收复松山之役的血战历程,为段培东先生所著“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
  •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徐志摩文集(第三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陕西煤老板

    陕西煤老板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山西煤老板的真实生活。
热门推荐
  • 神武机神

    神武机神

    地球经历末日之灾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着一股来自宇宙中的能量‘星辰之力’能够让人类修炼,成为星修者,就连地球上面的动物也变异成了实力强大的星兽。少年武言从殖民地一朝崛起,从此修炼星辰之力,驾驶机甲,与宇宙万族争霸,成为宇宙主宰。
  • 早安,太子爷

    早安,太子爷

    他是外界传闻中不近女色,杀伐果断的太子爷,偶遇民政局门口哭泣的她,是一见钟情,还是几世的缘分,一生一世一双人,黄泉碧路,我陪你走,“太子妃,今生今世,你逃不掉了。““太子爷,七生七世,不离不弃。“
  • 阴疯

    阴疯

    阴疯非仙非道非佛非灵。阴疯,民间称为某种精神病。《阴疯》讲的是二个女孩成阴疯记,故事的女主角历多事成阴疯,女二号早早成疯。故事中各方面为图一利,使手段致疯。其中内外各势力力角的故事穿插其中,影出社会一面。
  • 夜雨纪

    夜雨纪

    一点一滴的积累,我想我可以看见长城,那里郁郁葱葱,或许还能捡到千年前的骸骨。
  • 把梦还我

    把梦还我

    【本人非常喜欢左耳,所以推荐语就借用了下,但是内容完全不同】初中生凌思源对这个世界本怀揣着无比的憧憬。但梦想是怎么磨灭的?是因为自己有着普通的一切被身边的朋友照耀的太不起眼?还是因为都受不了才十几岁就接受而来的种种压力?不想被嘲笑,不想被否定,于是朝着未来飞奔而去,可是到了未来才明白。原来未来梦想也是那么的廉价。就连那些淡淡的喜欢,都显得无力而苍白。“那个白衣少年,就那样消失在我苦苦拉扯的回忆里,再也不回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们长生后的世界

    我们长生后的世界

    咱是一个怕死的人,常想着,要是咱能长生多好啊。可是咱长生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于是,就有了写一个长生后的故事的冲动。这是一段探讨长生世界的想象,有杀戮、有武功、有情,也许没有热血。
  • 木曰炎上,水曰润下

    木曰炎上,水曰润下

    不够富有,你也要过得开心;不够聪明,你也要有勇气和信心;不够漂亮,你也要真诚和善良......
  • 奇光之史

    奇光之史

    主要讲的是三个人一起闯天下的故事,不过也有分离、内讧
  • 人心时代

    人心时代

    〖小蟹新书《木棉花盛开之时》已发,请各位友移驾~\(≧▽≦)/~〗{这是小蟹第②本完结的小说,依旧没有编辑找来,但是!要坚持!}『看书须知:本书将带您看透人性丑恶的一面,也希望您读后明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