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事情。一个是选专业方向。刚进导管室一星期,有一天胡老师叫我们过去,问我们,因为还有博士,我们这一届统招的是两个硕士、三个博士。电生理和冠脉,选哪个?电生理就是研究心电,做电生理检查,做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胡老师当年在全国率先成功引进并推广射频,搞全国巡诊会,全国谁做这个做不下来,我们做,结果很多地方医院15小时做不下来,胡老师那时候带着我们的大师兄马长生,15分钟搞定,因为最后放电要搂一个扳机,和开枪一样,我们俗称开枪,一枪一个。但是电生理很难,很复杂,要把心电全部搞清楚,把心电图搞清楚不算,是把心脏电生理搞清楚,大师兄马长生出了一本非常精致非常厚的电生理的书,铜版纸,内容非常好,定价280元,我认为是当时医学专业书里最高级的,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势还是价格,还有陈新的《电生理学》也是非常厚,140一本,我忍痛买了一本。
冠脉就是治疗冠心病,做PTCA,放支架。虽然每个技术都不容易,但是相对简单,更直观,一看影像就明白了。当时胡老师问,当面就要回答。我们当时掌握的信息量少,就像现在大家有些人想进公司但不知道怎么进,哪些公司好一样。我当时脑子飞速旋转:
1.
从病人上看,射频消融治疗的心率失常越来越少,冠脉的越来越多,有病人才行啊;射频的治愈率98-99%,治一个好一个,本来发病率就低,新发病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治疗的速度,冠心病呢,有的是,而且放完支架还会狭窄。
2.
从发展趋势来看,射频曲高和寡,冠脉肯定大行其道,C医院心脏中心,当时进修大夫常规保持120人左右,都是学冠脉的,所以学好冠脉才有饭吃;3.
从基本功来看,有了电生理就等于练成了内功,冠脉是招数,正因为电生理难,会的人少,学会了就是个核心竞争力;4.
从感情上来看,胡老师从电生理起家,有感情,而且当时电生理人才已经凋零,原来学电生理的也开始学冠脉;5.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电生理射频消融没什么收入,顶多是做起搏器有收入,一个起搏器2-4万,一个支架也是2万,起搏器一个月放个2-3个,支架一天放个10来个。
6.
还有“吃线儿”问题,也就是放射线损害,射频时间长,强度小;冠脉时间短但强度大,到底哪一个对身体损害更小,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7.
还有我自己的因素,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我能踏实下来学电生理吗?并且电生理真要花大量功夫,我还真有点儿犯怵。大学期间,我彻底研究过《四库全书》里面“数术类”的全集,12本,每本都和字典一样厚,12本加起来起码有一尺半厚,纪晓岚编纂的,里面天文地理、阴阳风水、反正都是这一类的,从小听老人讲的天下奇书“奇门遁甲”,说是脑子不聪明的看了就疯,在里面不过是薄薄的几十页,我研究了,没疯,但是练法比较怪,我没练,我研究这些东西没问题,第一有兴趣,第二这些关键还是靠悟性,而电生理一开始看就是天书!
想了这么多,我对胡老师说,我学冠脉。
现在想想学冠脉还是对的,当然大多数人都学冠脉,但是另一个哥们学了电生理,他花了极大工夫把电生理学会后又改学冠脉,最后什么都会了,当然我估计现在他也没有什么电生理可做。
从胡老师办公室出来,我还是立马忍痛去买了一本陈新的《电生理学》,140元一本。
选研究方向就是做定位,医信横通现在给企业给产品做定位,其实定位无处不在,定方向要知道评价哪些指标,定了以后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直到成为全国第一,有时候我们的定位经常变,也不是因为没有毅力,而是当初确实选择的不对,有些关键因素没有考虑到。
所以最可怕的是:(1)不会选择;(2)不坚持选择;(3)不断地选择。
一开始年轻,不会选择不要紧,如果到了30多岁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那就麻烦了。
解释一下,买140的书的时候手里还有钱,因为这是到C医院两周内买的,我写的过程中时间有穿插,还有一些不太重要的时间点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