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7100000010

第10章 六朝僧人之诗

一、诗僧与僧诗

“诗僧”一词大约出现在中唐时期,释皎然诗文中两次言及“诗僧”,一处见《答权从事德舆书》中,曰:“灵澈上人,足下素识,其文章挺拔瑰奇,自齐梁以来,诗僧未见其偶。”另一处见《酬别襄阳诗僧少微》诗题中。白居易《爱咏诗》诗中也出现了“诗僧”这一称谓,诗曰:“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坐倚绳床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姚合《寄无可上人》曰:“十二门中寺,诗僧寺独幽。”贾岛《送陕府王建司马》诗中也出现“诗僧”之称。晚唐以后“诗僧”的称呼就非常普遍了,如司空图《狂题十八首》、齐己《浔阳道中作》、许浑《寄天乡寺仲仪上人富春孙处士》、郑谷《题兴善寺》等诗中均有“诗僧”的称法。齐己《勉诗僧》、《逢诗僧》,杜荀鹤《秋宿诗僧云英房因赠》,司空图《寄赠诗僧秀公》,郑谷《寄题诗僧秀公》等诗的诗题中也有“诗僧”之称。“诗僧”这一称谓虽然出现在中唐,但其起源却远早于此。一般认为诗僧滥觞于东晋,王夫之《姜斋诗话》中即称衲子诗源自东晋,这一说法大体有据可查。僧人中较早写诗的当属康僧渊,《高僧传》载他“本西域人,生于长安,貌虽梵人,语实中国”。康僧渊主要活动于晋成帝之时,其活动年代早于支遁,善于咏俗书来述说经义,开僧侣作诗之先河。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十载有他的《代答张君祖》与《又答张君祖》二诗,尤其是后一首诗摹写山水,寄寓情志,具有较强的诗味。不过康僧渊留下的诗作极少,其名声亦远不如稍后的支遁。支遁号道林,与名士往来密切,并且具有诗才,《世说新语·文学篇》称他“才藻新奇,花烂映发”。《高僧传》载支遁“凡所著文翰,集有十卷,盛行于世”。这些评语绝非过誉之词。明代释正勉辑的《古今禅藻集》卷一首列支遁,并录其诗二十三首,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慧远之作。沈曾植《与金潜卢太守论诗书》说:“康乐总山水、庄老之大成,开其先支道林。”东晋以后作诗的僧人渐多,至唐则蔚为大观。辛文房指出:“自齐、梁以来,方外工文者,如支遁、道遒、惠休、宝月之俦,驰骤文苑,沉淫藻思,奇章伟什,绮错星陈,不为寡矣。……至唐累朝,雅道大振,古风再作。”

由以上的追溯可以看出,“诗僧”的名号虽出现在中唐,但诗僧之源却可上溯到东晋,康僧渊、支遁、慧远等成为中国第一批诗僧。孙昌武先生认为诗僧是“专业”写诗之僧人,是“披着袈裟的诗人”。这一定义颇有道理,但似乎过于严格,许多僧人虽作诗,但并非专业写诗,多是禅余而作。针对这一提法的过严,近来有学者甚至认为诗僧还应包括居士或居士诗人。这一提法又失之过宽。笔者认为,诗僧绝大部分并非专业写诗、以作诗为务,写诗只是他们的禅余之事;但同时又绝不应忽略诗僧的特定身份,四库馆臣在界定诗僧时已经注意到释子身份这一条件,甚至更严格地将那些出家后又自愿“返初服”的会作诗的僧人,排除在诗僧之外,如《唐四僧诗》提要曰:“清塞即周朴,其人后返初服,不应列为四僧。”简而言之,诗僧应是有意或无意创作诗歌的僧人。诗僧作为个体的出现可追溯到东晋,但诗僧作为特殊阶层的出现则成于中唐。

二、僧人与诗歌

僧人有其特殊的生活环境、精神境界、写作传统等等,因而僧诗也形成一定特点,对于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佛禅的内容引入诗歌。余嘉锡先生曾指出:“支遁始有赞佛咏怀诸诗,慧远遂撰念佛三昧之集。”这是说支遁、慧远首开以佛禅入诗的风气。首先引佛入诗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支遁可谓第一人,今存有大量“赞佛咏怀”,如《四月八日赞佛诗》、《咏八日诗三首》、《八关斋诗三首》、《五月长斋诗》、《咏大德》、《咏禅思道人诗》等作品。支遁在作风、韵味上都十分接近当时的文人,《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他的许多清谈逸事,《世说新语·言语》载:

支道林常养马数匹,或言“道人蓄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

南下或过江僧人当时多精熟“三玄”,《庄子·逍遥游》是最难讲的,一般都根据郭璞、向秀的注,时人难以超向郭之外,而支遁在白马寺讲《庄子》却能“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就连“本自轻之(支)”的王逸少听他讲《逍遥游》后,都要“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曾有《文公诗》概括他的行业与作品,诗云:“文公养马复养鹤,率性无机多脱略。天生文公与凡异,凡情不到支公地。得道由来天上仙,为僧却下人间寺。道家诸子论自然,此公唯许《逍遥篇》。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支遁较好的作品有《咏怀诗》五首和《述怀诗》二首,先来看他的《咏怀诗五首》之四:

闲邪托静室,寂寥虚且真。逸想流岩阿,朦胧望幽人。慨矣玄风济,皎皎离染纯。时无问道睡,行歌将何因。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余将游其嵎,解驾辍飞轮。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修林畅轻迹,石室庇微身。崇虚习本照,损无归昔神。暧暧烦情故,零零冲气新。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憺怕为无德,孤哉自有邻。

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一幅“高人隐逸图”。诗人表示向往山林水涯,与“幽人”优游行歌,在离世绝俗的环境里洗落凡情,度过“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的逍遥淡泊的人生。这里没有佛语,但那种“虚且真”的境界,显然有佛教空观和无常感的影子。支遁的佛教理解是把老庄的虚玄境界融入般若空观,也是在这一点上,他的诗比较一般玄言诗有所创新。而且此诗的一些诗句对仗工整,意境高远,寄玄理于山水之中的写法对后世山水诗创作产生了不小影响。

除山水诗外,支道林还有一些赞佛诗,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佛学思想,如《善思菩萨赞》:

能仁畅玄句,即色自然空。空有交映迹,冥知无照功。

表达了“即色是空”的思想。

僧诗另一方面对诗歌的贡献体现在诗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慧远辑录有《念佛三昧诗集》,序曰:

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静之体,则悟灵相湛一,清明自然……

这里描写了以禅境入诗的特殊境界:通过专思寂想而反照心源,寂而后定,定而后慧,这乃是后来所谓“取境”、“照境”、“造境”观念的滥觞。这在创作实践上则是对当时诗坛流行的“玄风”的突破,更开后来唐宋人以禅入诗、诗禅交融的先河。慧远较可信的作品有《庐山东林杂诗》: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扣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沈德潜《古诗源》称此诗“自有一种清奥之气”。此诗在写法上上承支道林,下开谢灵运,对后人影响深远。

中国文学史上一般认为首创山水诗体的是谢灵运,但沈曾植指出:

“老、庄告退,山水方滋”,此亦目一时承流接响之士耳。支公模山范水,固已华妙绝伦;谢公卒章,多托玄思,风流祖述,正自一家。

沈氏指出支遁已经“模山范水”且“华妙绝伦”,即认为他在山水诗创作上有开风气先之功。山居乐道乃是六朝僧侣的一种传统,僧传里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支遁就曾有《咏利城山居》表达归返林岭、山居乐道之情。他在《八关斋诗三首序》里说:

……余既乐野室之寂,又有掘药之怀,遂便独往。于是乃挥手送归,有望路之想。静拱虚房,悟身外之真;登山采药,集岩水之娱……

在这里山水之游是“悟身外之真”的机缘,自然风光的描写之外透露的是佛玄之意。

除支道林、慧远等名僧外,南北朝时能诗的名僧还很多,如晋帛道猷、竺僧度、释道宝,宋之汤惠休,齐之释宝月,梁之释宝志、释法云,陈之释慧标等。他们的作品按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四类:悟道诗、言情诗、山水诗、咏物诗。先看悟道诗: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这类诗歌多从修行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悟道观点或描写彼岸的理想世界,上面这首无名氏的《净土咏》即是对净土世界的描绘。此类诗歌多是以佛语入诗,是披着诗歌形式的佛教讲义,艺术成就大多不高,偶尔杂有以禅趣入诗的,如惠标的《咏水诗》:

骊泉紫阙映,珠浦碧沙沉。岸阔莲香远,流清云影深。风潭如拂镜,山溜似调琴。请君看皎洁,知有澹然心。

此诗为以水喻禅心之咏物诗,主要在强调心性像镜水一样清净。前三联从多方面描绘水的美好性状:它辉映宫阙,冲激珠浦,沉淀碧沙,它飘送莲花芳香,映照清澈的云影,它如明镜般晶莹,它还像美好琴弦弹奏动人曲调。后联则以拟人法指明它的皎洁来自它的淡然之心。在这里诗人借水来比况清净的道心,不着禅语而尽得禅理,不过这类作品并不多见。

在南朝文学重抒情的大环境下,这时期佛教徒也写有纯抒情诗,它与文士之作相近,称不上佛教文学,故在此不多涉及。南北朝僧诗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诗,支道林、慧远的名篇均属此类,另外此间山水诗的名篇还有一篇值得提及,尽管它的佛教色彩并不明显,这就是帛道猷的《陵峰采药独兴为诗》: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境,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这篇作品对仗工整,抒情流畅,较支遁、慧远作品少雕琢之气。宋代秦少游诗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僧道潜号参寥,有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其源即出于道猷。

同类推荐
  • 佛家人生智慧

    佛家人生智慧

    本书不仅介绍了佛教的源起与发展,揭示正信的佛教与迷信之间的本质不同,更重点运用佛教经典中的教诲,结合图解的形式,对佛法进行生活化解读,剖析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生与死、苦与乐、智与愚、有与无、祸与福,告诉我们离苦得乐,获得自在、安详与成功的生活智慧。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热门推荐
  • 一指压天

    一指压天

    天命犯逆,大劫降临,魔体逞威!心有执着之念,修圣书,悟不朽浮屠!仙途险恶,然男儿立于世间,该当逆天而上,一指……压天!
  • 四神之黑猫

    四神之黑猫

    现实和虚拟相互切换的网游小说。一次奇怪的游戏共振,让她变成一个四国夹缝中的人。还好有哥哥护着,还不至于变成怪人。哎?哎?哎?这是什么?尾巴?可这个样子,怎么看都是人族吧!什么?竟然让游戏和世界连起来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游戏啊!?
  • 银河星魂

    银河星魂

    一个年轻人的太空战机梦!一个疯子用生命谱写的战斗篇!一段可歌可泣的救世传说!这里有波澜壮阔的星际大战!这里有热血英勇的联邦军人!这里也同样拥有触动你心弦的爱情故事!请关注‘菜鸟一号’,随它开始奇妙的冒险旅程。
  • 泾林续记

    泾林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虚拟游戏世界

    虚拟游戏世界

    在虚拟世界里你可以享受到如同主人公一样的超酷感受主人公以虚拟的身份在游戏里进行作战任务,如:按要求进行能源采收、花钱备战、对敌攻击、升级、、、、、、的具体情节描写
  • 灵宠召唤师:绝宠大小姐

    灵宠召唤师:绝宠大小姐

    凌歌遭到好友背叛穿越到将军府嫡长女韩凌歌身上。废物?不,她可是天才而且还是武力灵力双修。召唤师稀有?不好意思,这是我的灵宠——大鸟。炼药师少见?唉,随手炼的,就孝敬您老了吧。“男人,你想干嘛?”“我只是想要——你。”且看他们如何走向强者之路。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邪魅王爷的囚宠

    邪魅王爷的囚宠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时可以是让人痛恨的恶魔,而下一刻却是温柔的天使。他,东方少司,摄政王,权倾朝野。眼底永远是那么的冰冷,唯有在她的面前才会炽热。然而,他的爱就是毁掉她的所有,扫除她所有的依靠,这,还是爱么。
  • 折戟沉沙

    折戟沉沙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更何况是穿越?别人穿越都是虎躯一震,王霸之气一测漏,美女江山尽入囊中,再不济也有漫天神仙指点,最差也送神器什么的。主角王焕,穿越之后没有虎躯,也没有王霸之气,而是穿越到汉末,变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重走人生路。作为一个艺术生,穿越重生在汉末,白手起家造豪车,招兵买马征战天下。
  • 最后一个情圣

    最后一个情圣

    情场如战场,胜者为王。杨欢穿越到了异界,他得到了一个《爱情买卖》的系统。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你就买……为了自保,杨欢不得不行动了起来。贯彻爱与真实,万花丛中过,落英沾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