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6400000043

第43章 走马观花看日本 师人长己求发展

一位中国精细化管理专家,准备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察精细化管理开展最好的日本、德国、新加坡三国。在第一站日本,我们的专家认识到:过去我们只知道日本企业家长于精细化管理,而这种精细化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实,日本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原料、燃料大量依赖进口。其国土面积仅37.2万平方公里。但就是这样一个要素资源禀赋极其稀缺,1870年人均G D P不足英国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三分之一的国家,到1989年其人均G D P却已是英国的1.6倍、美国的1.1倍。日本信奉中山精神,比较团结、环保、节约、守秩序、有危机感!汪中求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我在日本,很大的一点感受,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保障了国家安定祥和的局面。”我也有同感。

穿着整齐的制服的日本男人

据说,工作时间,日本男性白领最常见的装束是西装、衬衫加领带,即使夏天室外40多摄氏度的高温也是如此。大热天裹着这么正规的装束,因此业务员在街上中暑昏倒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次我们可真是大开眼界,不仅是白领,连出租车司机也都西装革履,尽管热得不停擦汗,但就是不会把外套脱下来。事实上可能没有谁管,但这是他们的职业化习惯。而且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60多岁的警察或保安穿得整整齐齐满头大汗地在跑步指挥车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看着严严实实的装束,我都担心他们会中暑,而他们却神态自若,真的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交通秩序井然

第一天到东京,晚上在街头瞎逛,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远远的一辆车就放慢速度,车靠近我们时,司机从车窗探出头,向我们微笑点头,然后再缓缓驶走。我们顿时目瞪口呆。后来,陪同我们的杭州朋友说这在日本是稀松平常的事。他还告诉我们即使几百人在一个路口等红灯,没有一个人乱闯的。车辆在通过路口时也没有减速的意思,因为所有的人都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不需要减速,也不可能出现意外。但是,在红灯转为绿灯的时候,车辆反而慢下来,车可以通行,走到一半的行人也可以通行,只要有一个人还在穿越,车辆就会让人,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以人为本”。

日本的路并不一定都很宽阔,很少看见超过单向四车道,甚至还有主要公路是双向单车道。高速路堵车,但还不至于堵得不能行走,只是慢,绝对没有人插队,更没有人急得猛按喇叭。

我们还发现日本人很讲究秩序。排队是正常的,而且自觉保持一米距离。在自动扶梯上,人们都很谦和地站在左侧,让有急事的人从右侧快速通过。日本的行人是靠左的,我们开始不习惯,老出错,可对方总是谦和地笑笑。

路不拾遗

日本的房子一般不装防盗门,很多门是非常薄的木板门和玻璃门。偶尔一楼有防盗网,二楼以上我从未看到防盗网。我们很惊讶,他们怎么不担心入室盗窃的问题?此外,多数自行车是不上锁的,在地铁口,一长列的崭新的自行车停放着。据说一放就是一天,连摩托车晚上也是丢在外面,根本不担心什么。

在火车上、在旅店、在会议室,甚至在餐厅,再值钱的包,放在那里根本没有人动。京都餐厅人来人往,餐桌上七八个包丢得零零散散,并不见一个人。而国内很多大城市女同志是绝不敢背单肩包,背着个挎包在人多的场所还要紧紧捂着,美其名曰“双保险”。有人编出这样的顺口溜:“钱包钱包,放在胸前才是包。”所以西方人老听中国人说:“你先去,我在这儿看着。”人家始终不懂这话什么意思,你“看”它干什么?

我们住过的几个酒店没有“查房”之说,你走了就走了,把钥匙交了就可以。而在中国住酒店,离开时“查房”的程序必不可少,很多酒店还有物品损害赔偿价格表,表现出一种极端的不信任。

深刻的危机意识

日本的版图大概相当于我们一个云南省,但人口密度却比云南还要大。地狭人多,又没什么资源,而且台风、海啸、地震非常频繁,从这个角度来讲,日本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国家。正因为如此,日本人有深刻的危机意识。

丰田做汽车之前,整个日本是没有汽车工业的,那时的汽车他们叫“自动车”。造“自动车”最早也是由丰田第二代领导人提出来的。他去考察英国的汽车,回来就发愤自己做,把原本很挣钱的纺织业放弃了。由于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努力,这个人只活了50来岁。为了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日本很多人都是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

日本虽然是汽车大国,但企业中层及以下员工几乎都不可能开车上班,因为停车费奇贵。东京的许多停车场,100日元只能停车15分钟。多数日本人都买得起车,但是没多少人负担得起停车费!这也使得日本人更注重公交事业的发展。

在我们看来,日本这么发达,一般人吃饭应该不成问题。但在日本的几顿非自助餐上,我都感觉菜特别少。我总怀疑日本人很少吃饱饭。一次,在静冈清水高中交流参观,活动结束回到会议室,发现每张桌上都放着一个漂亮的长方形的纸盒,我开始还以为是什么礼品,后来才知道是便当。打开一看,饭一点点,菜一点点,精致却无法让我大快朵颐。同行的老师忍了半天终于向日本陪同发问:“日本的男同学吃的也和女同学一样吗?”真不懂日本人这样是为了健康保持七分饱呢,还是为了贯穿一种压力意识?

日本整个民族忧患意识非常强烈,小学课本就告诉学生:这个国家生存是很艰难的,这个国家处境是非常危险的,这个国家是可能随时被别人打垮的。尽管日本历史上,从来没有外来侵略者能够深入日本的本土(二战美国的占领不算侵略),但是日本政治家始终认为外族强盛了,就一定会打进来,别人发达了日本的生存空间就相对萎缩了。

整洁的日本

日本街道上是很少有垃圾桶的。日本居民在街上如果一时找不着垃圾桶,就会把垃圾带在身上,回家放进自家的垃圾桶。在自助餐厅吃饭,人人用完餐都会自己收拾桌面,桌上洒的几滴汤会用纸巾擦去,杯盘碗筷收到集中存放的地方。

抽烟的人当然还有,但绝不会有人乱弹烟灰、乱扔烟头,在街边吸烟都会带上一个便携式的烟灰缸。经常会看到三三两两的烟民在街上的吸烟区吞云吐雾。我在静冈的街上发现路灯柱上广告牌上甚至地面窨井盖上都写着“禁止吸烟”的提示语。陪同我们的伦子小姐美丽清新,可却是个有历史的烟民,但在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从未见她吸烟。

在公共场所遛狗的人士,身上一定带着垃圾袋,狗一拉屎,马上小心翼翼地扫起来装到垃圾袋带走,再用纸巾把地面擦干净。

有人认为以上内容纯属个人生活小节,但也有人这样认为,人类的文明与垃圾的处理紧密相关。垃圾的处理可分为四个文明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随地吐痰阶段”,既然随地吐痰就会随地甩垃圾。第二个阶段是“集中堆放阶段”,北京等很多中国城市现在处于这个阶段,垃圾开始集中堆放,不乱丢。第三个阶段是“分类处理阶段”,日本把垃圾分成三类:可燃物、不可燃物、瓶罐器皿。我个人认为中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大部分城市还没有真正到达这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精细管理阶段”,就不止是三类分放了。比如,通常人们会在可乐喝完后把瓶子扔到垃圾桶了事,而日本人会把可乐瓶上的商标纸撕掉,丢进可燃物的垃圾桶,再把瓶子塞到装瓶罐的垃圾桶内(因为瓶罐回收后也需要工人把商标纸撕掉)。

同样,家里用完了的酱油瓶,日本人往往会用清水把瓶子先洗一洗,再放到垃圾桶里,因为回收后也需要清洗的。摩丝类产品的空瓶子,日本人在扔进垃圾桶之前,会先给瓶身扎一个孔,以免存在安全隐患。《岩松看日本》的摄制组就在超市门口邂逅了一位带着孩子把洗干净了的食品包装盒又放回回收筒里的普通家庭主妇。我至今还记得她与白岩松的对话:“你为什么这样做,不怕麻烦吗?”“我为孩子们做不了别的事,就从小培养他们环保的意识吧。”多么朴素的语言,却令我久久无语。

日本东京有若干大型垃圾处理厂,当然有很高的烟囱,只是烟囱并不冒烟,而且垃圾厂附近必有一个体育场,垃圾焚烧的余热可以供体育场的游泳池保持水温,还可以让大家在健身的时候理解自己与垃圾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

至此,我不得不感叹环保意识在日本的深入人心,像血液般渗透于每一个细胞。

记得一组数据,“我国每年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多亿双,制造这些筷子需要砍伐近2500万棵树”。相比日本这个森林覆盖率高达65%的国家,我国更需要倡导环保意识。举手之劳,可若一旦成为全民的习惯,它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观的作用不可低估。

善于学习的民族

日本人是非常善于学习的,在这一点上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人能够客观地去认识世界,也能认真地对待世界,当然不敢说是所有的日本人是这样,但至少明治维新后和二战后的领导阶层是这样的。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岩仓使节团的出访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直面差距迎头上

日本社会流传一句话:“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信念,整个社会公民素质就非常高。

盛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最大气磅礴的时代,因为自信,所以兼容并蓄、气象煌煌!那个时候中国人的人格基调是阳刚、开放、健康、豁达、乐观!

对于日本,有专家慨叹“中日国民素质有30年的差距”。此次日本之行让我沉默许久,我不敢再骄傲地说我们地大物博,我更舍不得扔掉我手中的日本货以示我的民族自尊,我必须坦诚承认他们技术先进、民众勤奋,水光山色和樱花也很美丽!即便是对手,即便是敌人,欣赏一下也无损于我们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内心愈发豁达和强健!我们为什么躲在某个角落写着愤激的文字,其实向你的敌人和对手学习是一件好事,能自我战胜才战无不胜!

突然想起了上个世纪维新派的代表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此次日本之行,也是重在推动两国青少年的交流,希望我们的活动能激发青少年的强国梦,希望当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能继续发扬光大。重温那不朽的经典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本书以人的内心为出发点,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年轻人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指引人们成为职场上、朋友圈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的人。
  • 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

    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

    心情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言谈,反过来,语言也能作用于情绪。说话方式变了,心情就会改变,想法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别再自责、自我批判,用积极乐观的语言表扬自己一下吧!宣泄情绪,放松心灵,弱化内在信息,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例如,无论你是复印完了一份材料,还是成功地签下3份合同,都可以充满热情地对自己说:“搞定!”让成就感为你的一天画上完美的句号。
  • 心理决定成败

    心理决定成败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心理会起到神奇的作用,它会使你的情绪稳定,意志坚定,心态平衡,信念坚强,潜能得到开发。效能得到提高。在神奇心理力量的作用下,你将获得巨大的成功动力和力量,你将变得强大起来,你将无所不能!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不甘于平庸,都渴求卓越与成功。只要能开发出自己潜在的成功能量,坚定成功的信念,培养成功的心理,养成成功的做事习惯,并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心灵的力量,保持内在心理世界的和谐。那么成功指日可待。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学的科学领域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学。 这些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既有现场实验,也有实验室实验。涉猎了较广泛的心理学分支领域,有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实验,不仅可以了解心理学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更可以学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学知识。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理解心理现象,从而领悟人生真谛。
热门推荐
  • 大神皇

    大神皇

    我若成神,天下无妖;我若成魔,天下无佛。我若仗剑,必荡平四海,我若掌权,定让环宇澄清。曾经恨过,爱过、哭过,笑过,落魄过,辉煌过;任凭你辱我、骂我、诽谤我、诅咒我;能奈我何?我就是我,曾为王者,痴心不改,奋勇向前,漫漫征途后,我终将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大神皇!且看王宝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大神皇》,为您全面诠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千古谜题。
  • 清明之战歌

    清明之战歌

    神州大陆出现“业火红云”之异象,历经千年浩劫的修仙门再度崛起。烽烟四起,爱情依旧在遍地开花;国仇家恨,林凡终将一步一步踏上征程。
  • 燎火余生

    燎火余生

    天翻地覆的世界,不仅仅只有一个种族的纷争
  • 爱情考核不严格:愿陪你天荒地老

    爱情考核不严格:愿陪你天荒地老

    (宠文)女主是一个霸气成熟又毒舌的人。男主是一个霸道腹黑小傲娇的人。让我们一起见证这场奇妙的爱情吧!!!^ω^请勿转载盗取,我会追究刑事责任
  • 带着节操来修仙

    带着节操来修仙

    问:仙为何?道为何?节操为何?答:一念成仙,一妄入魔,一掉节操……修仙、屠魔、捡节操。
  • 腹黑宠妻无下限:军师娘子

    腹黑宠妻无下限:军师娘子

    当玩世不恭、情商毫无、智商超群的女军师,穿越到白痴加花痴的双痴少女身上,将会如何?拭目以待!
  • 天选计划

    天选计划

    1995年,米国一家研究病毒的私人研究所发生火灾,新型病毒疫苗和被用于实验的八个婴儿不知道所踪。多年以后,有人用病毒控制了一批人,将他们改造成绞肉机般的行尸。失散的八个婴儿被将找到,继续完成天选计划。
  • 注华严法界观门

    注华严法界观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霄神话

    云霄神话

    世间繁华不过一场烟云,笑红尘世间痴人,痴一念,梦一场,数年情殇,痴笑梦断,苍穹泪洒,终究——谁是负了谁的痴,还是谁噬了谁的心!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