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4400000002

第2章 读书絮语(2)

历览古今,凡学有所成,在某一领域卓有建树者,无一不是百折不挠,始终不渝地朝着某一方向或目标孜孜以求的跋涉者。司马光为写作《资治通鉴》,“遍阅旧史,旁采小说”,夜以继日,“警枕”苦读19个寒暑。马克思为写作科学巨著《资本论》,几十年埋首苦读,仅写下的读书笔记就有100多本,做过摘录的书有1500多种。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同丈夫经过艰苦努力,于1898年12月发现了比铀的放射元素强200倍的新元素“镭”,轰动了物理学界。为了将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开始了艰苦的实验工作,历经5677次实验,458次分离失败,最后从400吨铀沥青矿、1000吨化学药品和800吨水中,分离出0.12克纯镭,然后正气磅礴地宣告:“镭只是一种元素,它属于全世界!”三年烟熏火燎的熬沥青生涯,使原本就瘦骨嶙峋的居里夫人又付出了14斤体重的代价。尤其令人钦佩的是当时居里夫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如果选取一个比较容易的一般性课题,取得博士学位最多只需三年时间,而分离提取镭的课题,仅在锅里翻来覆去的熬沥青,一干就是45个月,到第六年才做出全部实验报告,有了一个完整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居里夫人是不会选择研究镭这条道路的,她为此宁肯放弃近在眼前的博士学位,甚至甘愿冒着拿不到学位和献出自己宝贵青春的危险。

读书于人的素养,一如流水冲石,其力小且大,其势缓且急。所谓其力小且大者,是指就具体的某一篇文章 一月、一年甚或更长时间的偷懒,其损失和贻害亦不被察觉,不像一顿不吃饭即饥肠辘辘,一日不做生意即无利可赢,一夜不搓麻将即两手发痒,于是,读书便被以种种借口抛在脑后。

当代著名作家刘绍棠有斯言流传于世:“板凳须坐十年冷,疗治浮躁;面壁十年图破壁,疗治轻薄。治疗了浮躁和轻薄的作家和作品,不成黄金,也能金黄。”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说:板凳须坐十年冷,疗治急功近利;面壁十年图破壁,功到水滴石穿。纠正了急功近利的心理取向,不为书中有黄金,惟望铸造人生辉煌。

7.读书学习与“生物钟”

古谚曰: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这句话明确指出了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和把握这种节奏性的重要。

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叫做生物钟,又称“生理钟”,人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科学地把握自己的生物钟或生理钟,才能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一步一步走向成才或成功。生物通过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光暗变化等),来调节自身生理活动的节奏,使其生命的运动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或结束。比如,植物总在一定的季节开花,候鸟总在一定的时令迁徙,海滩动物总在潮汐周期的一定时期产卵等等,这大多是由于生物钟的作用。人体生物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尽管不同的人其生物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仍然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可循。例如,人们在生活中一般不必看钟,就能感觉到吃饭或睡觉的时间是否快要到了;连续不停地工作或学习超过了一定时间,就会感到困乏和体力不支;长期夜间值勤的战士即使没有人叫醒,一般也能在预定的时间内醒来。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晨读在读书学习中的作用,这大概是由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生物钟规律和遵循这一规律的重要。

为什么一日之际在于晨呢?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经过了一晚上的睡眠,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处在一种清醒亢奋的状态,读书学习的识记效果会更好一些。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大脑在一天内存在着四个变化周期:第一个周期是清晨六至七点,此时大脑已在睡眠过程中做完了对前一天所输入信息的整编工作,加之一早起来没有前摄抑制作用的干扰,因而,看书学习,识记印象清晰。第二个周期是上午八至十点,经过几个小时活动的恢复,章 系统化。由此可见,我们的人脑并不像电脑那样可以连续不停的运转,也不像电脑那样在任何时间都能保持相同的旺盛“精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学习中要遵循人体生物钟规律,讲求科学用脑。在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朋友,立志成才,发奋读书,学习古人,“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昼夜兼程,这种惜时如金刻苦读书的精神固然可贵,尤其比起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来说,更是令人钦佩。但是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长期连续地疲劳作战,破坏了人体生物钟规律,往往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久而久之甚至会导致生理上的疾病。

为什么违背了生物钟规律就会欲速不达甚至导致生理上的疾病呢?这是因为大脑在连续不断工作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活性物质,也积累了不少代谢废物,从而使得神经细胞由兴奋状态逐步转入抑制状态。这种抑制状态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价值,它具有一种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使这些细胞不致遭受破坏。当我们工作或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感到精神涣散,效果下降,这就是疲劳来临的信号,一旦有了这种感觉一般就要进行休息,以便使神经细胞重新聚集活性物质,恢复它的正常机能。如果无视疲劳信号的警告,仍然坚持疲劳作战,长期发展下去就可能转变为过度疲劳或神经衰弱,一天到晚总觉周身酸懒乏力,食欲不振,头痛,昏晕,不能安眠和特别兴奋等等,严重时甚至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有些青年朋友,依仗自己年纪轻,精力旺盛,往往玩起来激情迸发没有节制,学起来也昼夜兼程连轴转,打疲劳战,不遵循人体生物钟规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与自己的美好愿望南辕北辙,既无法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又弄垮了身体,实在是得不偿失。当然,这决非一概反对下苦工夫努力攻读,倡导人们在读书求学的时候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而是说在刻苦攻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科学用脑和科学方法,“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先贤遗训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生命在于运动,有运动就有节奏,有节奏就有规律,科学地认识规律,并且遵循和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使我们健康地迈向生活,在生活的漫长道路上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事实上,人体生物钟规律一旦被打乱,读书学习的效率就很成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在看书工作之余,总是抓紧时间散散步、打打球、听听音乐,或是搞点别的什么健身活动,就是为了使自己长时间紧绷着的神经能够得以休息,使生物钟得以按照正常的节律进行工作,以便使自己读书学习时始终处于最佳智力状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率。古语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细细咂摸个中三昧,似与认识和遵循生物钟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妙。

8.读书犹如吃饭

吃饭与读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两者又委实有不少共同的规律可循。

首先,吃饭与读书,对于维持人的健康都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健康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人们要保持生理健康,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不能不吃饭,其道理毋须赘言。同理,人们要保持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境和高尚的情趣,也需要不断从精神食粮中摄取营养,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读书。著名科学家苏步青教授曾撰文指出:不读书的人是废人。苏教授还说:“美国的企业家绝大多数是学士、硕士、博士,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靠的是教育、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知识升值是必然趋势。”可见,读书无用论是患了短视症。

其次,吃饭与读书,都需要择其善者而纳之。人们吃饭,必须有所选择,要讲究食物的营养,考虑肠胃的消化能力。读书也是一样,必须有所弃取,坚持读好书,不读坏书。一位伟人说得好:“坏书是灵魂的毒药,读的越少越好,而好书则多多益善……”如果良莠不分,像老牛闯进菜园子一味地狼吞虎咽,甚至被某些坏书迷住心窍,那就非但不能从中吸取营养,反而会大受其害。

再次,吃饭与读书,都不能企求“一口吃个胖子”。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而且一日三餐,日复一日。读书需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读,而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如果读了一两本书,便因为没能从中学得经邦济世之道,治国发家之术,而从此与书本绝缘,那无异于吃了一顿饭没能长高长胖而负气绝食。读书是很需要有点这种“磨杵”精神的。有人做过统计:

一个人如果能坚持每天读15分钟书,以每分钟读300字的速度计算,每天可读4500字,一年可读150多万字:如果是8万字左右的书,一年可读20多本,一生可读1000多本。日积月累,受益无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厌恶读书或者从不读书者,世间又有多少呢?

9.读书与对话

当你打开一本书,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将同它的作者进行一场对话?

对话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词”。和领导交流思想是对话,与朋友谈天说地是对话,读书也是对话,所不同的是,我们同领导、朋友间的对话是依靠声波的传播面对面地交谈,而读书则是借助于文字为媒体在读者与作者间进行的心对心的“互感”。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读书,他能够同别人进行交谈的机会就少得可怜,章 中国人和外国人、普通人和伟人)广泛对话的机会,尽情地享受这种高尚的乐趣。因为,当我们打开一本书开始阅读,便立即进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在瞬间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阻碍,完全凭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乐意与之对话的对象。

读书使我们拥有了众多的朋友。当我们置身于书的世界,一如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无拘无束地进行畅快的对话。如果我们读的是一本古书,便跨越了一个又一个世纪,请出长眠已久的先哲,听他娓娓道来,同他讨论“鸡生蛋或蛋生鸡”的古老哲学话题;如果我们读的是一本外国书,便顷刻远涉重洋,与章 爱迪生、巴尔扎克的仰慕和敬意;如果我们读的是国内某位现代著作者的书,不管与他相识还是不相识,都可以相互敞开心扉,促膝长谈。

读书不能没有对话。没有对话,读者和作者之间便无法产生心灵的“共振”,作者无法将自己的闪光思想和宏大睿智传导给读者,读者也无法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的瑰宝,得到精神的娱乐。没有对话,书便不再是一头连着作者一头系着读者的“信息站”,而成为横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堵高墙。因为,书海浩瀚,良莠混杂,只有通过对话,读者才能从那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后面看清著作者那颗跳动着的心,从而对书有所选择,有所弃取,做到只读好书而不读坏书。著书立说,是为立言,我国自古有“言为心声”的说法,其实,读书也是需要有“心声”的,只有当作者的心声与读者的心声撞击在一起的时候,双方才能在章 多层次的。美国著名学者阿德勒和多留恩,在其所著《怎样阅读一本书》中提出了三种阅读方法:审查性阅读,即通过快速粗粗浏览,确定该书是否值得一读;分析性阅读,即通过较为仔细的阅读,分析该书的内容、结构、主题、题材,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观点;综合性阅读,即通过对同类主题或题材的多本书比较阅读,重复阅读,归纳综合,以期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三种阅读方法,实际上是角度和层次不同的三种对话:第一种是初次对话,“探矿”以决定取舍;第二种是复次对话,“采矿”以有所收获;第三种是多元对话,“炼矿”以摄取精华。

(原载《陕西日报》1989年6月24日)

10.无事乱翻书

“有情寄翰墨,无事乱翻书。”这是我书房正面墙上挂着的一副对联。每当我伏案读书写作,不经意间瞥见这副对联,脑海里顿时又映现出这样两句禅诗:“独自支颐经窗下,一片闲云入户来。”我不学禅,不知道这诗句里究竟蕴涵着什么禅机,但却每每觉得“无事乱翻书”几个字恍若闲云入户,在我的眼前飘渺缭绕,细细咂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事乱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有百益绝无一害的良好习惯。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重复性、稳定性、倾向性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决定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多种多样,但是不管习惯的种类多么繁杂,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良好的习惯和不良的习惯。不良的习惯就像一只隐形魔掌,将人一步步推向黑暗的深渊而使人浑然不觉,良好的习惯则犹如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使人一步步走向进步与光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中,沿着生活习惯铺就的道路渐次走近自己的人生终点,至于是沿着一条自强不息的奋进道路走进天堂上升为天使,还是沿着一条懒散懈怠的混日子道路成为平庸之辈,抑或是沿着一条污秽阴暗的道路跌进地狱堕落为魔鬼,看一看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习惯中便一目了然。无事乱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个人倘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良好的习惯中,便意味着以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一生将拒绝堕落,远离平庸,竭尽全力去创造人生的辉煌。正如高尔基所说:每一本书都好像是一级阶梯,我拾级而上,从动物上升为人。热爱读书使我的智慧和心灵受到鼓舞,帮助我从生活的泥沼里爬出来,如果没有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会在泥沼中被愚蠢和庸俗窒息而死。

无事乱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顷刻摆脱世事烦扰尽情神游理想王国的幸福。人生的路曲折而漫长,酸甜苦辣百味俱全,倘一天到晚且日复一日徘徊在生活的烦恼与无奈的阴影之中,实在苦不堪言。按照英国著名文学家毛姆的观点,一个人一旦养成了无事乱翻书的良好习惯,他便亲手为自己筑起一个摆脱世事烦扰的“避难所”,在章 最能持久、最能使人终生受用无穷。”享受无事乱翻书带来的乐趣和幸福,不受时间和条件的束缚不管时间长短,条件优劣,一俟有空闲,便随手捧起书本,走进自己意欲神游的理想王国之中,可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倘遇紧要事不得不分身时,即可立刻放下,一旦事毕,又可重新回到自己阅读的世界里;不受书籍种类和体裁的限制正如一位伟人所说,读史使人明智,哲学使人深刻,数学使人精密,诗词曲赋使人灵秀,道德伦理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散文使人领略文字的清丽秀美,小说使人窥见世间百态,诸子百家使人感受气象万千,正所谓凡有所读,皆成其乐;不受岁月更替季节变换的影响旧时,有人曾作《四季读书歌》云: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稀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好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骄阳似火气莫躁,心静如水恋书香。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随平生志,铁砚磨穿读寒窗。

无事乱翻书是一种希望,一种播种,在闲暇土地上生长着未来人生辉煌的希望。一位伟人说,人的差别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即闲暇“无事”之时,一个人在章 一行行、一页页的阅读声中生根开花,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翻动册页的摩挲声中积淀着人生未来的智慧、高尚和儒雅。有这样一个寓言:上帝用同一个模子造了100个人,拟让他们在人间积满功德后选为天使,结果只有三个人不负上帝所望,如期修得功德圆满而跻身天界,其余的人有的由于不求进取而流于平庸,有的由于喜爱凡尘而自愿留在人间,有的由于耽于酒色金钱而堕身炼狱。上帝大惑不解:为什么用同一个模子造出的人竟如此之不同?遂派太白金星率工作组深入人间调研,得出的结论令人回味悠长这种差别产生于有没有无事乱翻书的习惯,那三个脱掉肉体凡胎而成为天使的人,都是手不释卷嗜书如命的人,倘一日不乱翻书便食不甘味,寝不安席。面对着这样的调研结论,上帝久久地凝视着他造人的模子唏嘘不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1.可贵的“恋书情结”

随着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弗氏学说中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被人们克隆出无尽的“情结系列”,诸如恋乡情结、恋旧情结、恋网情结、恋友情结、恋书情结等等。在时下流行的所有“情结系列”中,我以为最可贵最值得推崇的是恋书情结。

说到恋书情结,我不由想起了最近读到的一篇文章《永远的天一阁》中一个凄婉的故事:清代嘉庆年间,宁波有位貌美聪慧的才女钱绣云,自幼勤奋好学,酷爱读书,为求得登天一阁读书的机会,竟托时任宁波知府的姑丈邱铁卿为媒,与天一阁的主人范氏家族中的秀才范邦柱结为伉俪。婚后的钱绣云如释重负,以为做了范家的媳妇就可以以主人的身份大大方方地登阁读书了,但万万没有想到已经身为范家媳妇的她仍然只能望阁兴叹,因为范家族规不允许任何妇女进入天一阁。多年希冀的破灭竟使钱绣云郁郁含恨而终,弥留之际嘱丈夫将其葬于阁边,以使自己的灵魂能够登阁读书,使其绕心萦怀的恋书情结有所寄托,了却一生嗜书如命的夙愿。

读罢这个凄婉的故事,我的心为之震颤了!我是一个绝对的无神论者,然而,我宁愿相信二百多年来那古色古香的天一阁里,始终有一缕芳魂伴着青灯黄卷读得如醉如痴,而且永远不受任何干扰地一直读下去。让一个弱女子为自己的恋书情结付出圣洁的爱情和唯一的生命,死后仍然把她的灵魂关在天一阁的大门之外,使其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为自己的恋书情结忍受痛苦和煎熬,我们于心何忍?

正如章 爱书、读书、藏书的佳话史不绝书,千古流传,诸如负薪读书、挟策读书、映月读书、三余读书、牛角挂书、高凤流麦、温舒编蒲、刘向燃藜、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磨穿铁砚、带经而锄、韦编三绝等等。章 “学也,禄在其中”、“学而优则仕”之类。章 求名、求利,或为满足个人的其他某种私欲而读书的价值导向,虽然有些在客观上也能起到推动人们读书求学励志上进的作用,但它对人们灵魂的腐蚀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历史上历朝历代读书人队伍中衍生出的败类,固然各有其具体缘由,究其根本,恐怕大都可从他们读书为学的价值取向上找到源头。南宋秦桧,论才学乃状元及第,论地位曾两任宰相,可谓饱读诗书,位极人臣,最终竟沦落为祸国殃民,遭万世唾骂的千古罪人。倘若秦桧当年在读书求学的道路上,心中稍有些许钱绣云的恋书情结,说不定会成为一代名相,退一万步也不会出现如今“世间宋后少名桧,人到坟前悔姓秦”的现象。

诚然,像钱绣云那样为了读书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甘愿“芳魂孤灯伴黄卷”的做法也未必可取,然而,她那一尘不染冰清玉洁的恋书情结无疑应当成为人们的万事圭臬。钱绣云恋书情结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走出了为满足个人的某种私欲而读书的狭隘天地,实现了头脚倒置的读书观的复位,即不是为满足个人的某种私欲而读书,而是为读书勇于和乐于放弃自己的所有私欲,使读书本身真正成为一种“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在中央电视台《大家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当代数学泰斗陈省身:“您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陈省身没有正面回答,却讲了章 设备、先进的观测手段和实验条件等等,然而,我们最缺乏的恐怕还是钱绣云那完全摆脱了功利目的的冰清玉洁的恋书情节。

12.跨越遥远时空的晤谈

笛卡尔说,读书是同最为高尚的前人的谈话。

仰望夜空,群星璀璨,不由想起了古老的民间传说:大凡世间人杰,必有一颗与之相对应的星星悬挂于苍穹。如是说来,乘风而上,走近群星,也就走近了古今中外早已作古的科坛泰斗,学界名家。然而,星海浩瀚,即使在航空航天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无法乘着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逐一遍访群星,求学问津。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捧起书本,即可瞬间穿过悠悠历史长廊,跨越遥远的时空,邀古今中外的先哲前贤,同他们两相面对,促膝长谈:

我们可以去领略孔子的雍容博雅和循循善诱;庄子的奇气袭人和潇洒飘逸;荀子的严谨缜密和议论风声;孟子的灵活善譬和滔滔雄辩。

我们可以到大不列颠博物馆请求大口大口抽着雪茄的马克思,给我们讲述货币向资本嬗变的秘密;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去观赏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生动画面;到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中,去体察那众多人物的喜怒哀乐;到但丁的《神曲》中,去体验“地狱”、“炼狱”、“天堂”的痛苦与欢娱。

我们可以随同施耐庵到水泊梁山的聚义大厅,向那里的108条好汉切磋十八般武艺;随同曹雪芹到大观园里的桃花诗社,同金陵十二钗一起写诗作赋;随同鲁迅到他的《且介亭》谈天说地,听他讲述如何在当年的文坛上叱咤风云,驰骋鏖战;随同老舍到他的《茶馆》沏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茶,去审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我们还可以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去做客,去拜会他的“哲学王”和“巨匠”,向他们讨教“摹本”和“摹本的摹本”问题;到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校”去觅一张课桌,听这位“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讲述形式逻辑和他的“四因说”;同德漠克利特讨论构成人的灵魂的诸原子究竟为何物,人又怎样才能达到所谓“真正的幸福境界”;向赫拉克利特请教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它又“只有人的脚那么宽”。

我们还可以跟随巴金老人到他的《家》中,去感受《春》和《秋》的韵味;跟随钱钟书到他的《围城》里,去向他请教缘何“城里的人都想出来,城外的人又都想拥进城去”;

跟随贾平凹去探访《鸡窝凹人家》,听他吟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跟随余秋雨去进行《文化苦旅》,?过《霜冷长河》,去阅读《山居笔记》,感受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千古一叹》,体味《行者无疆》的甘苦和雅趣。

哦,原来这世界是如此的浩瀚无垠,如此的绚丽多彩,如此的充满爱恨情愁!古今中外的所有这一切缘何都历历在目?

不同时代不同肤色的伟人巨匠缘何都成为我们的座上宾?因为我们捧起了书本,坐在了书桌前。

13.论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章 用、恨、少。

先说用。书到用时而恨其少,这首先反映了人们在客观现实面前对过去读书求学过程中惰性心理的一种自我批判。古谚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工作的压力还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当眼前尚无衣食之忧和生存发展之虞的时候,当生活之路一帆风顺的时候,便将读书求学放在了脑后。当然,不读书者会有不读书的种种理由,然而不管这理由有千条万条,它的背后只有一个字懒。这颗懒的种子在生活的泥土里悄悄地生根发芽,悄悄地开花结果,悠哉闲哉的日子倒也过得轻松惬意,有滋有味,然而好景不长,一旦到了“用”的时候,埋下懒种子的人便真正尝到了这颗苦果的滋味。事到如今,虽古语有“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之说,然亦有“船到江心补漏迟”之论,于此两种截然悖反的宏论之间,不管我们信从哪一种,倘若真的以为“亡羊”不是一种损失,恐怕有掩耳盗铃之嫌。在“用”的悬剑警示下,能够感受到昔日“亡羊。”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本书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补救过失和错误的方法,而是珍惜和享受的心情。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盛开。”
  •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常说人生如戏,也道岁月无情,生命易逝,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戏剧里的主角,身边其他的人都是配角。所以谁都想尽力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好。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彩排,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生命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抑或是闹剧,决定权却都在自己手里。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离。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相聚,哪一种形式的别离,到最后终究是曲终人散,众鸟归林。感悟生命,宁静美好!
  • 代言与立言

    代言与立言

    本书对新时期文学与启蒙言说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分为:新时期文学启蒙精神脉络的发展、新时期启蒙文学的主题研究、新时期启蒙文学的形象研究、新时期启蒙文学的审美形态、新时期启蒙文学的作家作品分析五部分。
  • 古今打油诗趣事趣话

    古今打油诗趣事趣话

    本书收集古今打油诗趣事趣话400篇,分为谐趣幽然、讽喻戏谑、智巧滑稽、哲理智慧4篇。其中有儒雅名士的风流之作,讽世之笔;有文人雅士穷酸秀才的文字戏谑;有达官贵人的吟怀言志;有平民百姓的讥俏牢骚。文字灰谐幽默,内容雅俗共赏。颇具娱乐性、趣味性、可读性。
  • 红尘禅心

    红尘禅心

    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不论是圆满或徒劳,命运总是显得那么微妙无常。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如白马过隙,活在当下也许是对人生最直接最简单的诠释。我们无限感慨生活却总是在花开花落的悄然无声中体会着生活的无语。在浮浮沉沉的命运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命。
热门推荐
  • 赌妻成宠

    赌妻成宠

    试问,睡了心目中的男神是什么感觉?她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当自己睡了赌城的王者,一场场的阴谋,设计,陷害接踵而来。让她从平凡的女孩子一瞬间变成了众人的焦点。让她的生活开始变得一团糟。某日,男神脸色冰冷的警告着,“这个赌城,除了我谁敢娶你!”某女很是不屑的一笑,“这个赌城没有我想要嫁的人,我打算嫁到外地去。”
  • 浴火重生:凤啸九天

    浴火重生:凤啸九天

    她,是众人眼中高贵的柳妃,独揽后宫大权,却不曾有人知晓她与他只不过貌离神合;她,是旁人眼中的尊贵公主,权倾朝野所向披靡,却不曾有谁知道她的痛一直便是身边人一而再的背叛与伤痛。她本是的孤魂,却在繁华尘世扮演了一抹角色,权利,阴谋,爱情,甚至亲情在她面前不过一场华丽的戏,厌了,倦了的时候,她终只是一抹红颜,唯求醉卧人间!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民居

    民居的功能开始只是为人类遮风避雨而已,继而发展到居住、会客交往、家族活动、祀祖等等,除此之外,还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 天星魇皇

    天星魇皇

    异界天地,种族林立,一代强者重生归来。在通往巅峰之路上,突然发现自己有了双重人格,更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竟觉醒了敌人的血脉,原来的他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脑海与体内的封印又从何而来?自己重生是否使敌人的阴谋?一路高歌猛进最终的敌人又会是谁?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故事。在教育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有的爱生如子,有的业精于勤,有的勇于探索……每位老师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成长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惊人地相似:他们用爱心和责任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敬,以高尚的师德点亮孩子的智慧与希望之火,让孩子们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培养出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
  • 一赋行歌十世宁安

    一赋行歌十世宁安

    前世的江宁从未想过求些什么,她身负天道,却终是在自己最欢喜的男子手下一败涂地。重来一世,她不求报前世之仇,只求成全前世救她之人的两个心愿:一毁天道、二毁姻缘。她望求逍遥,可当前生尽入眼帘,她不过是棋局一子,而深情几许,不过戏台话本。若有来世,一壶清酒,两人白头。若有来世,谓你心忧,问你何求。而今贵为忘川妖神,这些话,江宁是不会再信了。于她而言,此生,茶盏半许,一赋行歌,十世宁安,便算最好。
  • 海豚会唱歌

    海豚会唱歌

    是谁的歌声经久不息地回荡在我的耳畔,那样清澈,那样细腻,仿佛是你在我耳边呢喃。海洋的颜色淹没了渐渐沉寂的心跳,那声音却像穿透了海水,穿透了时空,穿透了僵硬的身体,来到了我的心底。亲爱的,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我。
  • 半夏晴空

    半夏晴空

    在哪个半夏,她遇见他。下一个半夏,她失去他。如果他她知道,她一定好好的去爱……
  • 扶龙传

    扶龙传

    养望出仕,扶龙就鼎,治水封神,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道家长生。前世经验,今生积累,诸般算计,所有的这一切都将化为仙途资粮。人仙不长生,鬼仙不可求,地仙不逍遥,天仙不敢望,此生愿求神仙之位!
  • 四大恶魔公主pk四大恶魔王子

    四大恶魔公主pk四大恶魔王子

    斗到天荒地老,永远不离不弃,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