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的生平到这里就全部介绍完了,可是自己还总觉得意犹未尽,仿佛有很多话还没有说透。
这应该是正常的,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阳明先生。虽然本书是以介绍阳明的生平为主,但是毕竟也掺杂了不少我自己对于心学的理解。
因此,出于为大家负责计,建议大家还是去读一下《传习录》,最好是读一下《王阳明全集》。而且我也相信,经典的东西是经得起反复琢磨和推敲的,也是需要反复阅读的。
就我自己的体会,于我们今人而言,也许阳明宗旨中有两样东西最具有现实意义,那就是“在事上磨砺”与“良知”精神。
阳明号召在事上磨砺,因为人都有惰性,有畏难情绪,往往不敢直面挫折与磨难;可是人欲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学会自我磨砺: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的身心,而具有了坚强的身心,人才能更有自信和能力!
我们也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坚信越是在艰难困苦之中,人才越是可能创造奇迹。
作为一个现代人,最不喜欢的也许就是道德说教。可是,作为一个人,我们也许可以不讲良知,然而作为整个社会,缺乏良知就危险了:我们吃的、喝的、用的,乃至于一切与我们相联系的人与物,我们还放心吗?
时至今日,中国社会急切地呼唤良知。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灰暗的前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果大家都不去挑水,都不讲良知,最后都会被渴死,最终损害的也还是自己!
人们也许会问:到底是什么在破坏人的良知?怎样使人树立良知?
显然,纯粹靠道德自觉是行不通的,人都有苟且心理,本性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明朝灭亡、士风沦丧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除了从制度上去引导人们去固守良知、重塑良知,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广大我们的国学,尤其是专讲良知的心学,从而让世人受到阳明精神深深的感召,将这份民族的精神瑰宝永远传扬下去……
世道浇漓的明朝其实也是一个反证,司马光说三代之下风俗之美无过于东汉,可是明朝的士气,尤其是心学广大以后的士气,也是足以同东汉相颉颃的。且看在明末清初,忠义死节之士何如过江之鲫!
然而明人的良知终是不足,这个教训是沉痛的。而一个社会的进步没有终极,对良知的呼唤也没有止息。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交代。
第一,朱熹从二十岁中进士到七十岁去世,五十年中做官的时间不到十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读书和著述上,讲学的活动也主要是在晚年开始的。
而与朱熹相比,阳明读书确实相对有限,他更注重宣传理念,先立宗旨!更看重事功,也更看重落实到行上。朱熹诚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知识渊博、学究天人的大家,因此他与强调言行统一的阳明在学术上的分歧也就不可避免了,但是若论纯学术,显然还是应该宗朱熹。
第二,《明史》上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这种评价个人感觉有过誉之嫌,阳明诚然用兵如神,可是他所面对的敌人实际上都不是很强大;假如像后来的满清那种劲敌,以阳明的经验和身体状况,尤其是还要受到各方的掣肘,应该是很难成就大功的。
不过阳明用兵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机变,尤其善于打政治牌,这可能是有明一代诸多用兵者所不及的。
第三,本书有点小说化笔法,但与相关历史记载毫无背离,只是为了生动起见才不得不如此;另外也感觉有必要用想象来填充一些阳明生平的空白,使得读者阅读起来更有滋味一些。
至于如此用心的收效如何,还要请读者诸君仔细检验了。
20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