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800000018

第18章 你是我的爱人(1)

辜鸿铭的兴奋剂与安眠药

张爱妹

作者简介:

张爱妹,女,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图书馆馆员。

辜鸿铭(1857—1928)

生于南洋马来半岛。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1867年赴英国学习,1877年又赴德国学习,获得多个博士学位。十四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成为精通九种语言,通晓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回到祖辈世居的中国内地后,着力苦读中国典籍,并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晚年的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讲英文诗。这位民国时代仍穿长袍、拖长辫的“古怪”老头成为北大一景,也吸引了许多外国著名人士慕名拜访,英国作家毛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印度诗人泰戈尔、日本首相、俄国皇储都曾登门。1928年4月30日,潦倒的辜鸿铭在北京病故,结束了他奇异的一生。

在近代中国,有这么一位怪人:

生于南洋,长于西洋,根却扎在东方故土。

精通西方数国语言,获得诸多西洋博士学位,却热衷于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儒学经典。热爱中国,却不见容于世;满腹学问,却又落落寡名;处处维护中国的主权与尊严,常常又遭国人的嘲讽与冷落。满腔热血,一副冷脸,善骂成为他的个性。用外语骂洋人,用中文骂国人,地位越高,他骂得越厉害。从权倾一世的慈禧太后到李鸿章、袁世凯,一路骂来,只有他的夫人、小妾与歌妓例外。

处处反潮流,与社会对着干。众人热心洋务,他偏讲儒学;众人呼唤民主,他偏拥护专制;众人主张妇女解放,他却赞成纳妾缠足;众人长衫辫子,他却西装革履;到众人西装革履时,他反而长衫辫子以“遗老”自居。

既反对军阀,又反对革命,眼界开阔,思想守旧,愤世嫉俗。旧时代对他畏而弃之,新时代对他忌而远之。年愈高,遇愈穷,直到去世。

在国内饱受冷眼,成为顽固与守旧的典型;在国外却颇享盛名,欧洲人把他看作东方文化的圣哲,他的著作成为当年欧美大学中国哲学的必读书或参考书。他是大批评家卡莱尔、阿诺德的高足,文坛泰斗托尔斯泰、泰戈尔的朋友,是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代言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他,就是辜鸿铭。

在人们的印象中,辜鸿铭是一个头戴狐皮小帽、身穿长衫,入“民国”后脑后仍拖着一根长辫的满清遗老,是一个热心拥护男人纳妾、女人缠脚,积极参与复辟的顽固派。“辜鸿铭”三个字在近代仿佛成了一切守旧和怪诞的代名词。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怪诞外表下炽热的爱国之情,冷静的批判态度,以及他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他在总结自己一生的历程时见解独特。他说:“我的一生有如此之建树,原因只有一条,就是我有兴奋剂和安眠药日夜陪伴着我。”他所说的兴奋剂和安眠药既不是西药,也不是中药,而是特指他的一妻一妾。辜鸿铭还这样说过:“我一日离开这两位女子,白天难以度日,

夜晚无法入眠。”

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出生在南洋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10岁时随义父布朗先生前往英国留学,经过长达十四年的学习,辜鸿铭学得一身本领,精通英、德、法、希腊、拉丁语等,获得文、理、工、哲等多科文凭。身居国外多年的他始终牢记父亲的告诫:“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1883年他回到中国,开始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回国后的辜鸿铭已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婚姻作为头等大事摆在他的面前。说媒的媒婆、托人找上门来的热心人络绎不绝,不料,他却只管闭门读书,一概不见。他的母亲很是着急,便责问他:“你这不娶,那不见,你到底想要讨个什么样的女子做老婆?”谁料辜鸿铭开口这样说道:“妈妈,我要娶一个百分之百、纯正标准的中国旧式女人做老婆。她不一定要受过什么教育,嫁夫、生子是唯一天职。她得有一双用布精心缠过的纤巧玲珑的小脚,不会到外面乱跑,整日不是煮莲子羹,就是待在深闺里绣荷包、枕头、剪纸,要不就带孩子。她的身段要像垂柳的线条,眉毛得像新月,眼波如似秋水。说起话来轻声慢语,面带笑容,要绝对听丈夫的话,尤其是丈夫要娶小老婆时,她还会帮助打点聘金和嫁妆……”母亲听他此番言论,大不以为然,却又无可奈何,只有听之任之。

辜鸿铭深信,哪家后院的深闺里正有个姑娘在绣荷包,对镜理云鬓,正等着他这位如意郎君找上门去提亲呢!要等到这样的机会也不容易,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缠小脚的姑娘,多半早已嫁人,哪里还有他的份?但他对此充满了信心和耐心,直等到而立之年,他心目中的小姐终于出现了。

一天,辜鸿铭正与两位朋友在酒馆喝酒聊天,媒婆走上前坐在辜鸿铭身边说:“辜爷,你要找的女子,我已经找到了。”接着便说那女子长得如何如何,辜鸿铭听得心驰神往,忙问媒婆,怎么能见上姑娘一面。媒婆说:“过两天,姑娘的老祖母做大寿,到时辜爷混在客人中间,不怕见不到那姑娘。”

两天后,辜鸿铭跟着媒婆来到姑娘家。只见宾朋满座,辜鸿铭坐在一隅,等着朝思暮想的美人出现。突然,媒婆拉了拉他的衣袖,向着寿堂那边一指,说:“快看,那就是我说的淑姑!”辜鸿铭定睛一看,却见得扶着寿星的一位姑娘,顿时惊呆了。只见姑娘生得一弯淡淡的眉儿,像初升的新月;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恰似两泓秋水;脸蛋儿呈椭圆形,两片香唇,扇贝般的玉齿,肤色红润;头上一堆如云似雾的秀发,盘得十分齐整,鬓边一支凤钗,颤巍巍的,说不出的惹人怜爱。尤其是那一双小脚,一步步过去,真是步步生莲。辜鸿铭看得神魂飘荡,心里早就认可了,便对媒婆说道:“就是她,就是她,明天你就上门去提亲,只要能娶过来,一切都不在话下,到时,自然有你的好处。”

第二天一早,媒婆来到淑姑府上,登门提亲。淑姑就是因为聪明美丽,找不到合适的夫婿,仍待字闺中。如今,听说辜鸿铭留洋归来,便一口答应。辜鸿铭得知姑娘同意,喜出望外。如此这般,来来往往不出几多时日,辜鸿铭便遂了心愿。他们按照传统的中国礼仪举行了婚礼。迷上中国文化的辜鸿铭宣称:“办婚事,世界上再没有比中国人的方式更好的了。西洋人办婚事,上教堂,请牧师,换戒指,宣誓,即使次日离婚,也不介意。只有中国式的婚礼,一招一式无不渗透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还有哪一种婚礼,能比中国婚仪的热烈、朴实,让人沉醉留恋?”

洞房花烛之夜,辜鸿铭拥着淑姑,这时他才在淑姑身上看到了真正的小脚,那形态、妙趣且不说,单说那种味道,就令他兴奋不已。他如痴如醉地握着这两只小脚,如此如此地比画一番……从这一天起,辜鸿铭视淑姑的小脚为珍宝,一有机会便走到夫人身边,抓起小脚摸摸玩玩,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久而久之,变成了一个癖好。每当寂寞、困惑的时候,便从夫人的小脚上得到慰藉。特别是在动脑筋想问题或动手写作的时候,总要把淑姑唤到身边坐着陪伴。有时叫夫人把脚上的鞋子脱下,把一双金莲伸到辜的面前,让他拿在手上捏捏玩玩;有时甚至把其裹脚布一层层解开,将鼻子凑到小脚上去嗅嗅。淑姑开始很不自在,时间一长也就习以为常,毫无怨言地任其摆布。有时辜鸿铭前脚进书房,她后脚就跟了进来,坐在辜身边。有时辜鸿铭在书房坐定,未见淑姑,便大喊起来:“淑姑,快到书房里面来!”这时的淑姑无论多忙,都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轻移莲步,走到辜鸿铭的身边。辜鸿铭顿时文思如泉涌,挥毫落纸如云烟,文章一挥而就。

从拥护女子缠足,到如痴如醉地迷恋夫人的小脚,辜鸿铭自有一套奇论。他认为缠了小脚的女人走起路来婀娜多姿,甚至可以与西洋女人穿高跟鞋相比,套上裹脚布后,就更显一种神秘的美感。他曾与友人说:“小脚之美,全在一个遮字上面,这种神秘感岂是言语能形容?这种神秘美妙,讲究的是瘦、小、尖、弯、委、软、正七字诀,而品味起来又有诸多妙法奇招……我们祖先发明的缠足,实实在在不是什么虐政,乃一大贡献。淑姑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这就是人们称辜鸿铭为怪人的原因之一。

辜鸿铭自谓对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很深,他赞成男子可以纳妾,但反对女子招夫。并从中国汉字的结构上为自己的论调找来“理论根据”,对“妾”字作如下解释,他说:“妾者,立女也。”当男子疲倦时,有女子立其旁,可作扶手之用。因此他认为,男子不可以无女人,尤其不可以没有当作扶手之用的女子(即“立女”)。由此他坚决主张,男子可以纳妾。对女子招夫,他也有一套“理论”强作解语,把夫和妻比喻为茶壶和茶杯。他认为,一把茶壶可以配上多只茶杯,这是合理的,而一只茶杯决不能配多把茶壶。因此,女子是决不能招夫的。辜鸿铭的能纳妾不能招夫的论调,是中外皆知的,与主张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的口号格格不入,引起不少争论。有一次,在北京六国饭店的宴会上,一位德国贵夫人问在座的辜鸿铭:“你主张男人可以纳妾,那么女人也可以多招夫了。”辜鸿铭频频地摇着头,堂而皇之地说:“不可,不可,女子招夫,于事有悖,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于法有违。”那位德国贵夫人正要开口,辜鸿铭立即打手势制止住,紧接着便问道:“请问夫人是以何物代步?”贵夫人答道:“是汽车。”辜鸿铭又问道:“汽车有四只轮子,请问府上有几副打气筒?”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辜鸿铭不但坚决主张男子可以纳妾,且付诸行动。他在有了原配夫人淑姑之后,于日本讲学期间,又娶了一名名叫吉田贞子的日本姑娘当姨太太,以作“扶手”之用。自此后,辜鸿铭一夜无贞子陪伴,就怎么也难以入睡,在床上辗转反侧,通宵达旦合不拢眼。相反,只要吉田贞子在身旁,从来没有失眠过。这样,吉田贞子便成了辜鸿铭的安眠药。某日,不知何故,辜鸿铭得罪了这位洋夫人,吉田贞子便与他闹起别扭来,知道他的怪癖,故意不理他,一到夜晚,立即紧闭房门,不让他进房睡觉。一连两天,辜鸿铭未合眼,两眼布满了血丝,白天无精打采,无心提笔写作。第四天的晚上,吉田贞子照例又早早关了房门。辜鸿铭终于忍耐不住,他急中生智,找来一根竹子,做成鱼竿,爬上凳子,推开窗户,将钓鱼竿从窗户里伸进吉田的房里,煞有介事地对着其桌上的金鱼缸,钓起里面的金鱼来。开始贞子不理他,当她看到辜鸿铭真的钓起金鱼来,便着急了。因为鱼缸里的几条金鱼,是贞子从日本娘家带来的珍奇品种,并视为心肝宝贝,怎能钓起来呢?于是,她不顾自己还在生辜鸿铭的气,便大声嚷了起来,说:“喂,你别捣乱好不好?金鱼能钓吗?”辜鸿铭见贞子开口说话,便知气已消了,当然也就万事皆休了,便收回钓鱼竿,满脸堆笑地说:“好夫人,你终于开了金口,我怎敢与你捣乱,钓鱼不是我的目的,只不过是要钓出你的话来。这下你不会再生我的气了吧……”吉田贞子给弄得哭笑不得,便打开房门,辜鸿铭像小孩子一样一溜烟跳下凳子,竹竿一甩,跑进了姨太太的房里。安眠药又发挥了效用,辜鸿铭再也不会失眠了。

辜鸿铭与吉田贞子结合十八载。贞子病逝时,辜鸿铭悲痛欲绝,好似大病一场。亲自盛殓,将爱妾葬于上海外国人公墓。墓碑上刻上辜鸿铭亲笔所书的“日本之孝女”几个字,比之于传说中天降孝感董永为妻之仙女。并有诗一首:

此恨人人有,百年能有几?

痛哉长江水,同渡不同归。

辜鸿铭于1928年4月30日病逝,终年72岁。

蔡元培的三次婚姻

谷小水

作者简介:

谷小水,男,1973年生。2000年9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该系副教授,发表有多篇学术论文。

蔡元培(1868—1940)

浙江绍兴人,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而辞职,再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3年辞北大校长一职,由于师生挽留,校长一职保留至1927年7月大学区试行。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大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等数职。1940年3月5日病逝。毛泽东同志曾发电,称“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户商人世家。绍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乃人文荟萃之地,不知涌现过多少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拓荒者,当然也得以跻身其列。蔡元培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他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位置之重,众所皆知。他曾先后出任过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重要职务,用蒋梦麟先生的话来说,蔡元培是“以一身兼与东西两文化之长的中国一完人”。

蔡家虽世代经商,但多属小本经营。蔡元培祖父是一位从事典当业的经理,父曜山,“性极宽厚亦复慷慨”,苦心经营祖辈传承下来的一爿钱庄。母亲周氏知书识礼,精明慈爱。故乡的人文气息,家庭的宽松氛围,涵育着幼小的元培,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蔡元培的早期教育是在私塾中完成的,这一方面造就了他扎实的古文功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封建影响的烙印。割臂肉疗母伤的做法就是明证。蔡元培9岁那年,父撒手西去,家庭重担全落到母亲一人孱弱的肩头。寡母周氏茹苦含辛,积劳成疾,于蔡元培19岁时终至一病不起。蔡元培从小就听过叔父割肉治愈祖母之疾的故事,“我想母亲病得不得了,我要试一试这个法子,于是把左臂上的肉割了一小片,放在药罐里面,母亲的药,本来是我煎的,所以没有别人知道。”(蔡元培:《自写年谱》)但这一次特别的药引并未发挥神奇的功效,母亲还是于次年与世长辞了。蔡元培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心情十分阴郁。

当时蔡元培年纪不大,刚届弱冠之年,但已是山阴一带远近闻名的才子,只是在世人眼中稍嫌“迂腐”。母亲逝后,长兄蔡元分就担起了全家的重任,眼见元培一天天地长大,做哥哥的开始为弟弟的婚事操心。母逝两年后,元分就托弟弟儿时的同学薛炳把自己的姨妹王昭介绍给了元培。王昭,浙江会稽人,家有姊妹三人,她排行老二,知书达理,能识诗文,在当地也算是一位才女。听到兄长为自己订婚的消息,蔡元培“痛哭,要求取消,自以为大不孝”,但未能如愿。次年,在兄长的一手操持下,蔡元培与王昭结了婚,时为光绪十五年。

同类推荐
  • 所惧何处

    所惧何处

    如梭的爱情穿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径线里,密密麻麻地织就了诡谲的图谱。一生的积累全在那儿,却总也寻不到灵魂的立足点。爱情在危险中绽放,她所爱的男人偷走了她的心,谁又窃取了男人的命运?《所惧何处》有关时代、战争、亲情、权势,有关浮躁、金钱、梦想、爱情……悲喜交替,没有终点。小说讲述了发展于洪界凡、洪界平姐妹和高顿、崔总之间长达几十年、跨过世纪之交的复杂恋情。通过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描述了时代变迁的史实,以及造成他们坎坷命运的时代原因。
  •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正式成书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尚友堂书坊于翌年1628年刊行。《初刻拍案惊奇》是模仿话本小说而创造的小说集,其题材大多取自前人。书的内容比较繁杂,思想倾向前后不尽相同,主要有描写商人思想行径、命运遭际的作品和描写婚恋的作品。其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经过凌濛初的再创作,也一定程度表现出晚明社会现实与时代气息,浸含着凌氏本人的思想观念和愤世不平之气。常与《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二拍,加上冯梦龙的“三言”,则为“三言二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
  • 风流悟

    风流悟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西三旗:赵大年短篇小说选

    西三旗:赵大年短篇小说选

    本书包括:《五百里路呀》、《怪圈儿》、《活鱼》、《西三旗》等21篇小说和一篇报告文学。
  • 天使的信仰2

    天使的信仰2

    中国最好的急救专家龙天一番降龙伏虎、拳打脚踢,终于在一家民营医院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重症医学科,并成功把白望、顾沅、杨振羽、天南、夏荷依等一干绯闻男女招致麾下,于是天使2的CP线正式进入战国时代……而另一条打怪升级的剧情线上,有“怪物”严沐雨不断对龙天施加毁灭性打击,有车祸重伤患者引发的生与死的绝境考验,有烈性传染性疾病威胁医者生命的危急关头……
热门推荐
  • 异界传道人

    异界传道人

    在这个穿越成风的年代,都市小白领张宇很幸运的成为穿越者大队中的一员。别人穿越,金手指大开。要啥有啥,登高一呼。王八骚气飞舞,四方英雄来投。坐拥美人,立指江山。而张宇穿越只有一个除了中二点以外没啥明显特点的系统。还背负任务,要冒着被宗教狂绑在火刑柱上烧烤的风险去传播九州道统。心里极度不平衡的张宇除了哀嚎一声苦逼以外就只有更加努力的传道,修炼。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重回九州。虽然,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 你是我的过客

    你是我的过客

    林茵是一位重点中学的教师,一家三口的日子平凡而甜蜜,但是丈夫李昭的意外去世,使得林茵的生陷入痛苦的深渊。迟伟健校长的周到关怀使她慢慢振作起来,并渐生情愫...然而二人终究没有逾越道德底线。几经纠结,林茵最终将做何选择......
  • 洪荒之魔神龙溟

    洪荒之魔神龙溟

    国者,无民不立,无王不兴,王本就是民献给国的祭品,领受民之膏血,是为以王之牺牲换取国之昌盛。高高在上接受众生崇拜而无作为,守着所谓天道不放,所谓神界,也不过是一群腐朽的存在而已。纵是人心如海,但见世事如潮,一般不得风平浪静,天意流转,不遂人意却是常道,倒不如说,世事为潮,人为舟船,我等是在风浪之中,争一线生机。正式自我介绍一下,孤乃魔界夜叉族之王,龙溟,对你,我有隐瞒,但不会欺骗,给我一个保护心爱女子的机会。在我心里,你永远不会比夜叉族更重要,但一定比我的性命更重要,这种无瑕的白色,和你一样。孤这一生,无怨无悔,只是,有少许遗憾啊!哈哈……哈哈哈!。
  • 人界散仙

    人界散仙

    北国第一修士韩啸天,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叱咤整个北国修仙界,可有一天却突然消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其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至于他最后是否能得道飞升,且听门主大人细细道来。
  • 诸世行者

    诸世行者

    少年偶得破界石在无尽时空中旅行奇幻的西方魔法瑰丽的蜀山世界古老相传的仙侠故事动人心魄热血激昂的武侠世界无数英雄儿女天骄美人都在等待着岳鹏去探索去征服去超越
  • 盛世宠婚:天价少夫人

    盛世宠婚:天价少夫人

    他外表冷酷,实际上内心火热。”老公,该歇一歇了,我浑身都好痛。“她外表坚强,实际上内心柔弱。”老公,又打雷了,我怕。“他倾尽一切为她撑起一片天,”想要什么直接告诉我,只要你想要就算是太阳我也给你射下来。“而她任性又爱撒娇。”老公,这个不好吃,不吃了。”“老公,这个不好看,不要了。”
  • 将夜之白

    将夜之白

    (看过好多著名网文大神的同人小说,却发现从来没有猫大的小说同人的,这真是一件令人哀伤的事实啊……既然如此,我就来一发吧。)普通简介: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恰好重生到那人最落魄的时刻。没有宁缺的小侍女,没有叶红鱼的剽悍兄长,没有大师兄的天赋,没有二师兄的骄傲,没有观主的逆天,没有夫子的无敌。他所有的,只是那个原来名为隆庆的青年看似辉煌却一文不值的前半生。那么那个男人该如何做,才能在自己注定沦亡的命运长河中奋起,持剑朝天?
  • 网游之终极统治1

    网游之终极统治1

    沉寂的神器,被罪恶所控制的神兽,在这个危险的世界,谁才能拯救它,统治它?
  •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本书从历史到现实,对什刹海的发展变迁作了描述,包括什刹海三海的形成与北京城的联系;什刹三海的秀美景色、人文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进行清理、整顿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政府为推广什刹海景区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什刹海在21世纪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比翼劫

    比翼劫

    你我相遇得比他早不知多少光年,却生生的不知错过了多少光年。若是你我不曾错过,那么现在会不会有个不一样的结局。你我忘记了不知多少光年的记忆,到最后······也只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