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天:讲孔子,那是孔子的学说,那是历史上的文献,都是传统的一部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文化和传统是存在于一个民族千千万万人的日常实践中的。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中国这30年来变得实在是太快了。我1978年到复旦大学,全班61个学生中,只有一人有一台卡式放音机,而且拥有这台卡式放音机的同学还是一个高干子弟;20年前我买的第一台电视机,黑白的;40年前我在农村天天拿着锄头,这种大概一千年前人们就在使用的工具。但是现在,我开着汽车到复旦大学来教书,这是我连做梦都没想到过的事。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问题还在于我们如何去解读变化、解读这个世界。这30年来,从在你们身边的你们的父母们、你们的亲戚们的行为去看,包括从今天他们是如何做为的去看,也许你会有另外一种感叹。
假如说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跟传统紧密相关,许许多多人才的出现跟传统相关,那么这就让我们感受到,传统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力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传统要有自信,这种自信也许可以被称为文化的自信。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很好地理解传统,同时也要把它看成是一代又一代人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创造他们生存世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会用一个词,叫做“传统的创造”。传统的创造每天都在发生,传统的创造是传统当中变和不变的统一。
我也一直期待着我们的年轻朋友,不仅要对中国的传统和文化有自信,还要善于从传统中汲取智慧,通过我们的身体力行,把中国的传统和文化打造得更坚实,更让人羡慕。当然这使命本身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和快速变化的世界,都对中国的传统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会说,中国这个民族,像一棵古老的大树面临着大风大雨。我不知道这棵大树能否变成枝叶繁茂的一棵大树,是否能够引领世界的民族自由,但我们需要让这棵大树深深地扎根于传统的土地上。唯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充满希望,才永远充满着活力和魅力。
主持人李亚:刚才张教授提到,翻开传统的背面,我们看到的是力量、自信、智慧和变化。我的一个理解就是,在30年之前的那段日子里,传统被无情地革命。演进到今天,传统的价值在这种理想和智慧之后,是不是也有很多束缚?毕竟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在近代变成了落后的挨打对象。我们怎么能够更全面地看待传统的力量和智慧?先请教张教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乐天: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传统被破坏得很厉害。破坏到什么程度?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自己检查。但这是问题的一个侧面。而且当时打击传统打击得那么厉害,但中国当年能够保持稳定,社会能够保持稳定,这恰恰跟传统相关。我特别强调,传统的智慧在于它让我们关注人们传统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核心价值;传统的智慧更在于我们的创造——能够应对新的环境,做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