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百年之后,读梁任公这段雄文,依旧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凤凰博报据此文稍加改动,以“青年中国说”为题邀名家校园演讲,虽略有盗版之嫌,但纯为公益,无私心,且精神上继承任公之衣钵,亦无不可。
回首这30场活动,可谓步步艰辛,而今结集出版,作为操盘手,我百感交集。
活动缘起2011。时任凤凰网核心项目部总监李小鸣、博报主编吴德强提出邀请凤凰名家到高校演讲,并大力推动,冥思苦想、激烈讨论后,决定以“青年中国说”为主题,启动这个项目。
我们所做,是携手最顶尖凤凰名博,走进全国各大高校讲堂。听中国青年最真实的声音,谈中国青年最想知道的话题。凤凰名博与青年学子面对面,探讨中国未来一代最关注的热点,分享青年一代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于凤凰网而言,进校园固然有推广自身品牌的目的,但更多是践行社会责任,传播理想与价值。凤凰的理念,是有风骨、敢担当,凤凰的定位是中华情怀、全球视野,以此为纲,传播的必然是有利于青年成长的正能量,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理性建议。
“青年中国说”系列演讲的进行,遭遇了种种波折。我们受到了来自多方的压力和阻挠,活动几次险些被叫停。
正因为波折,才有了坚守;正因为坚守,才有了今天的这本书。
这30场活动的嘉宾,有闾丘露薇、马鼎盛、邱震海等凤凰名嘴,有朱大可、贺卫方、章立凡、马勇、秦晖等著述甚丰的学者,有杨恒均、鄢烈山、章文、笑蜀等思想活跃、有锐气的名博,也有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前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等外国驻华使节。可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演讲的话题,涉及政治、国际、军事、历史、文化、教育,和凤凰博报的家国情怀别无二致。我们不追求绚丽的舞台,也不追求轰动效应,只是希望让高校的同学们认真地听两个小时,有思考,有启迪,有互动。
这些演讲,每场上座率都是90%以上,多数场次挤得水泄不通;平均每场都有400条以上的微博互动,平均每场活动的线上专题有100万独立用户访问。毫不夸张地说,这30场活动影响了数千万人。
整个活动下来,我们的演讲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南京、澳门等城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等高校都留下了青年中国说的印记。
整个系列活动,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一个个活力四射的青年学子,他们求知的目光,他们睿智的提问,他们对时局的关切,都让我们感到不虚此行,从中受益良多。例如:
中山大学学子问凤凰卫视主持人邱震海先生:“您认为中国的外交,在钓鱼岛问题还有南海问题上,如何才能在软弱和咄咄逼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南开大学学子问历史学者马勇先生:“什么是宪政时代?您认为北洋是宪政时代,那您认为现在是宪政时代吗?”
深圳大学学子问历史学者章立凡先生:“我们在场坐的这些,现在听了这些讲座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话,现在坐的这些人,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又是站在中国的权力位置上面,他们会不会又陷入这个循环,又使得这个社会变成这样,这个根源在哪里?”
是啊,根源在哪里?我们总说一切为了孩子,总说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可是,如果孩子不能自由成长,如果青年不能独立思考,如果梦想的翅膀还很软弱就被暴风雨所打烂,一切都将沦为虚幻。
我们活动的主题是“青年中国说”,副题为“你可以改变世界”。然而,我们无法估量,两年30场校园演讲可以改变多少人,我们也从不敢奢望通过几场讲座就可以改变世界。或许,一场演讲只是让某几位同学精神振奋,第二天又一切如常。但我们相信,一定有人从中受到启迪,把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的种子播撒在自己心灵深处。而随着更多类似校园公益活动的开展,将有利于高校的学术自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或许,我们真的无法改变世界,我们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其实是最难的。
凤凰博报总监王冲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