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某先生不作声时,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人对他领座讲的事快讲完了……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把揪住她的长头发,她尖声地叫唤,哀求着,他把她的脖子按在他的膝盖上,然后用刺刀可怕的猛然一划……”
到这时候,马克·吐温的叽叽咕咕声已经达到了目的,餐厅里一片寂静。马克·吐温见时机已到,便开口说明为什么他要玩这个游戏,是请他们讲些礼貌,顾念大家,不要一大伙人同声尖叫,让一个人好好地讲话,其余的人好生听着。
他们同意了马克·吐温的意见,晚上其余时间里,大家都过得高高兴兴的。
看天吃饭,察脸说话
【原文】“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大意】不观察对方的表情而与他交谈,这叫做眼瞎。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领导面前很吃得开,就在于其能够轻易察觉领导的情绪反应。而有的人却老是得罪领导,就因为其不会看领导脸色说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话也要认这个理。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晚辈怪长辈偏心;下属怪领导只心疼心腹;业务员怪老板只看重主管……一味地认定是对方不能一碗水端平,似乎很少有人会检讨一下,为什么那些人会讨人喜欢,让人疼。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那些人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才会受到不一样的对待,没优势的!又何必愤愤不平地嚷嚷呢?
与其让不平衡的心态跟着自己走一生,何不尝试改变一下,看看是否也像别人一样找着了春天!
说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上到神情,下至肢体语言的交流,因此,说话的时候就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措词,还得看看对方脸色,尤其是在跟领导说话的当儿,细心地观察其脸色,再适当地表达,才不会出错。当别人烦躁的时候,却凑上去嘀嘀咕咕;或是人家正兴高采烈,却一不小心浇他一头冷水,都是太不知趣了。当然,如果要让对方同意自己的想法,更是要看看对方的脸色,再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所以,看人脸色过日子没什么不对,反而是那些从来不去管别人感觉的人,才需要好好反省一下。
乾隆时期,腰杆子一向颇直的宰相刘墉就是一个例子,他的能力强、有原则,可是沟通起来机灵得很,让乾隆皇帝不宠爱他都不行。
有一回刘墉陪乾隆皇帝聊天,乾隆很感慨地说:“唉!时光过得真快,就快成了老人家喽!”
刘墉看看皇帝一脸的感伤,于是说:“皇上您还年轻哩!”
“我今年45岁,属马的,不年轻啦!”乾隆摇摇头,接着看了一眼刘墉问:“你今年多大岁数啦?”
刘墉毕恭毕敬地回答:“回皇上,我今年45岁,是属驴的。”
乾隆听了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我45岁属马,你45岁怎么会属驴呢?”
“回皇上,皇上属了马,为臣怎敢也属马呢?只好属驴喽!”刘墉似笑非笑地回答。
“好个伶牙俐齿的刘罗锅!”皇上抚掌大笑,一脸的阴霾尽失。
通过观察,可以洞察先机,知道对方的想法,就算觉察对方有不同的意见,心里也有数,可以在心里有所准备,事先化解;也可以针对别人的反应,妥善安排自己的进退应对;依照对方的反应,适时给予鼓励赞美,把话说在适当时机,刚好说进对方的心坎里;发现对方不悦,临时刹车,避免沟通恶化,见风转舵随机应变,事情就不会搞砸了;随时留心对方的脸色,适可而止地指责,让对方有个台阶下。这样子的沟通,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还能不顺畅吗?
那么,如何根据对方的情绪来说顺耳话呢?
和对方说话的时候,要慢半拍,仔细看看对方的表情,判断一下自己的这句话会引起什么反应。
传递坏消息时:“我们似乎碰到一些状况……”你刚刚才得知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出了问题,此时,你应该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千万别慌慌张张,也别使用“问题”或“麻烦”等字眼,要让对方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
领导传唤时说:“我马上处理。”冷静、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回答,会令领导直觉地认为你是有效率听话的好下属。
表现出团队精神时说:“莎拉的主意真不错!”莎拉想出了一个连领导都赞赏的绝妙点子,趁着领导听到的时刻说上一句,做一个不忌妒同事的下属,会让领导觉得你本性善良、富有团队精神,因而另眼看待。
闪避你不知道的事时说:“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三点以前给你答复好吗?”当领导问了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不知该如何做答时,千万不可以说“不知道”,可利用本句型暂时解危,不过事后可得做足功课,按时交出你的答复。
啰嗦唠叨招人烦
【原文】“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口赞,傲、非出;囋,非也。”
【大意】别人不问,自己却去告诉别人,这叫做急躁;别人只问一件事而却回答两件事,这叫啰嗦。急躁不对,啰嗦也不对。
啰嗦、唠叨是每个人都会犯的毛病,尤其是女人,也许是天生语言神经比较发达,逮着一件事就喋喋不休,搞疲劳轰炸。尽管唠叨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祸害,但过多,也会让别人烦不胜烦,惟恐避之不及。
哼哼叽叽叽叽歪歪,嗡嗡嗡……每当女人的唠叨交响曲响起在男人的耳边,男人痛苦地知道,这回又惨了,这一劫是躲不过了,罢罢罢,“任它狂轰滥炸,我自岿然不动”,由它去吧。
女人的啰嗦,几乎是每个男人心中的痛!啰嗦的女人是许多男人难以忍受的。女人为什么这样啰嗦?过嘴瘾?不是,女人有语言天赋,是能说会道,女人多的地方事也多,三个女人一台戏,无不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女人的那一张利嘴一旦打开,“喀嚓喀嚓……”保准让每个男人心惊胆战。
如果女人啰嗦是为倾诉为发泄,比如对外界的人与事看不惯,这好理解,对男人来说,那就硬着头皮坐下来当回听众也无妨,牺牲一把,换得她欢笑,值。
问题是,大多时候女人啰嗦、唠叨是因为对他人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实在是因为女人的期望值太高或按自己的标准约束他人。如今的女人虽然同男性一样接受教育,也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但在实现理想这一点上比男人要难,原因很多,于是她们把自己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内心的愿望投射到他人的身上,以此获得一种心理的满足。很多女人习惯责骂自己的男人无用,正是源于自己心中无法抑制的失败感。她们不能容忍自己的愿望就此泡汤,她们转而在他人身上寻求补偿,就必然对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在且不说女人这种心理是否恰当,就算出于好心提出这般那般要求,也用不着这样啰嗦呀。
啰嗦要适量。啰嗦既然是女人的天性,一点不让发挥也不合适。如果是倾诉,一次足够了,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絮叨个没完。提出要求,两次足够了吧。说多了,不但让人心烦,弄不好,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你越说我偏不做,那不是适得其反吗,想必这样的结果不是女人所想看到的。你这样说个没完,说重一点是对人的不尊重不信任。
啰嗦要聪明。聪明的女人常常把聪明用在了小事上,而在一些最需要聪明的事上,却十分愚蠢,真让人遗憾。女人不就是想让男人实现自己的要求与愿望吗,那也没必要一味地说呀,其实,在这一点上,如果女人真聪明的话,应该明白,少说比多说强,不说比少说好,无声胜有声。
男人的心也不是铁石,都是软的,没有那个男人(一些人渣除外)愿意让自己心爱的女人不快乐,如果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你不说也会满足,如果女人足够聪明足够温柔足够体贴足够善解人意,你越不说,男人反而觉得对你不起,反而加倍努力满足你的愿望。
所以,女人没必要那样啰嗦个没完,省省劲儿吧,这年头大家都不易,拜托,女同胞们,行行好,别再“轰”也别再“炸”了,让自己也清静清静吧。荀子特别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良师益友为伴,你的德行会受到他们的感染而提高;与小人为伍,他们只会陷你与不义之地。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怎样交往?人际关系实在是一门奥妙深邃的学问。我们不妨从荀子的智慧中揣摩个中滋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