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0800000009

第9章 答客问

你好!我是《南方都市报》副刊编辑余少镭,因最近比较忙,没看您的书之前不敢乱发问,所以拖到现在才把这个采访提纲拟出来。您看一下,如有什么地方问得不妥,您多指教。我们整版文字需要四千五左右,下周见报,能否麻烦您在周六晚上把您的回答给我,有什么补充的地方,咱们也有时间商量。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1.您在发表授奖致词的时候,曾提到家人劝您不要在这个“非典型时间”到广州来,可后来您还是决定戴着四个口罩来了。您提到这个奖项在您心中的分量。您还说到您几乎获得了中国所有的文学奖,由媒体颁发的是不是第一次?您认为,由媒体主办的文学大奖,对文坛来说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答:人到老年,一切就应该看得淡了。正如一年有四季的分别,人的一生,也是有着季节变化的。对我来讲,春天已是遥远的记忆,夏天和秋天也成为过客。到了冬天的人,就要好好理解《千字文》中,那“秋收冬藏”的“藏”字含义所在了。那就意味着:退出闹市,离开喧哗,回避镜头,减少接触。于是,一杯清茶,半盏浊酒,闭门读书,信笔涂鸦,便是我这几年来的基本生活状态。然而,我还是到广州来领奖了。正如你所说,我看重的是,我第一次领到了由媒体而不是文学圈主办的文学奖。

我认为,文学奖走出象牙之塔,对于作品的评断,对于作家的评断,由拥有更多受众的媒体来做这本是专门家的事情,这是中国文学生活中一个崭新的事物,是应该得到喝彩,并给予支持的事物。我从来主张文学,应该发生各式各样的变化。只有变,文学才会有生气,有活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变则活,不变则死。评奖也是到了应该有所变化的时候了。二十多年来,举行过许多文学评奖,基本上都是在圈子内进行的,这一次,走到了圈子外边来,我想我不应该缺席。

“非典”是会过去的,但这次媒体主办文学奖的意义,却会长远发生影响。

2.您一直是写小说的,什么时候开始写散文了?《从严嵩到海瑞》是不是您的第一篇历史散文?现在您的创作重点在小说还是散文?能透露一些创作计划吗?

答:我在文体的变换上,不主张从一而终,更不主张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可。不拘泥一格,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难为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所以,过去一直写小说的时候,也写过散文。这些年,散文写得多些,小说确实写得少了。因为现在写好小说的人,和写坏小说的人,实在太多了,多如过江之鲫。我既不能与写好小说的人比美,也不愿与写坏小说的人为伍,就只好写散文为稻粱谋了。

好在当代散文家们不怎么爱读文言文的古籍,我就得以钻故纸堆,拾遗补缺,作文自娱了。

3.在当代文坛上,“历史大散文”曾经流行一时,可过了一段时间后,读者除了对几个大而无当的标题和几句煽情的语句还有点印象之外,对那些书里写什么几乎都忘了。请问您怎么看待那些“历史大散文”(我是指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散文)?

答:一位讲究口腹享受的人,到菜市场去买猪肉,他会注意到前腿和后腿的区别,“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我,只能分得清猪肉和牛肉,属于爱吃但对食物不甚考究的吃客。也许这样的粗疏习惯,对于文学的分类,也甚不精到。譬如在散文这个名目下,还要再细分若干品类,我就把它当作专门家的事情,通常就不会那么关切的。若是有谁出个试题,考我散文和随笔的同与不同,我肯定交白卷。

文学,是变化中的文学,文学各个门类的疆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写过不少小说,长中短都写过,还曾经主编过《小说选刊》,按说,我该对小说有发言权了吧?其实未必。如今,小说的发展,已经突破传统,走出框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很难以早先的尺度来衡量的了。

我是好作品主义者,只要有内容,有情感,有见解,语言文字说得过去,也就是佳作了。你夹进嘴里的这筷子肉,是美味佳肴,吃下去就是,大可不必细考究是什么肉,是什么部位的肉,还是赶紧再夹下一筷子为好。

4.能否介绍一下《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的创作过程?您是从什么时候想起要写这么一本书的?在很多散文家都在拼命地煽情拼命地风花雪月的时候,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写一部有可能“吃力不讨好”的书?

答:前面已经说过了,一个人到了他生命的冬季,是该将自己藏起来的。既不宜张扬,更不应卖弄,尤其不要挤入“现在进行时”的行列之中,秀那一把老骨头。第一,很累人;第二,很难看;第三,人家要喝倒彩的。所以,杜门谢客,闭门索居,便是冬藏的上上策了。

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里,读些闲书,聊补往日之疏惰;写些闲文,宣泄心中之块垒,便是我这些年里最好的自娱。一台电脑,几本旧书,朋友电话,街头踱步,倒也怡然自乐。到了我这把年纪,不是不想“拼命地煽情拼命地风花雪月”。或许,一个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干得成什么,干不成什么,是天定的。写“裤裆文学”虽然赚钱,但上帝不给你这份“才华”,你也无能为力。

不过,做了一辈子文人,经受过那种“非正常”生活。而且,到了人生的冬天,谁也免不了要接触到“死亡”的命题,于是,便想起来写这本书的主意。

5.刚听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知道这肯定是一部很沉重的书,所以,在开始拜读之前,我已做好了“啃”的准备。可没想到的是,您竟然是以这种通俗、轻松而且琅琅上口不乏节奏感的语言来进行叙述。您在触及那些黑暗历史中文人的悲惨遭遇时,引人发笑的黑色幽默随处可见。虽然那种笑是苦笑,但这种内容和语言的“冰火两重天”,使您的文章成了本世纪初最为特立独行的历史散文。这种语言特色,是您豁达的人生观使然,还是因为您觉得荒诞历史必须用荒诞的笔调来描述,才会达到一种反常的和谐?

答:我是崇尚幽默的。我也认为能不能幽默,会不会幽默,是一个人的境界高或者低的分野。但是,中国人之缺乏幽默,是我们忍受了太多的沉重、太多的历史积淀,太多的完全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认为你害了什么病,一定要你张嘴吞下去的药丸。这是命运。这时候,如果你没有幽默感的话,恐怕活下来就比较的累了。

也许,我有过太多的笑不起来的光景,有过更多的欲哭无泪的光景。因此,我无论为人,还是为文,守住力所能及的幽默心态,并尽量保持着快乐每一天的精神。这可能是身心健康的一个秘诀。

我愿把这个秘诀,无偿地奉献给我的读者,诸君不妨一试。

6.不知为什么,我在读《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时,虽然您写的是历史,但我总是觉得很多历史人物的性格、命运仿佛就在我身边(或者说又重演了)。这是不是说,中国文人的厄运,总是逃不出历史的怪圈?(如果这个问题太敏感,就不用回答了。不好意思,但我忍不住要问。)

答:这个你忍不住要问的问题,我不认为多么敏感。历史,从来就是一个无限反复的长河。河水会发生大小快慢的差别变化,或排山倒海,或涓滴细流,但是,绝不能,也无法隔断的。前人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这就是历史辩证法。

7.您在书中提到,知识分子的“非正常死亡”,很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对权力的亲和力。可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是不可能不对权力产生欲望的。因为,没有一个满腹经纶的人不希望学以致用的。《论语》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种解释说,孔子认为,学问要能被时世所沿袭,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在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除了出仕,似乎没有别的道路可以让自己的学问应用于社会,哪怕是当一个自由撰稿人。您认为呢?

答:有一位伟人说到中国知识分子时,用了一句古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士”的全部悲剧,其根源就在这里。

8.造成历史上众多文人非正常死亡,既有来自当权者为维护统治需要而戕害文人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于文人本身弱点造成的主观原因。这本书中,既有对那些造成文人非正常死亡的当权者毫不留情的批判和鞭挞,也有对文人自身阴暗面人木三分的刻画。而且,我觉得对书中文人的剖析是最生动的。这是不是因为您本身就是一个文人之故?您在写作的时候,有时候有没有一种也在解剖自己的感觉?

答:谢谢你对于我这部作品的解读。再没有比听到一位高明者对作品的准确剖析,更有知己之感了。

你说得很对,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既有这个群体外部的原因,也有这个群体内部的原因。我一直认为,自有曹丕的“文人相轻”的说法以来,文人们如果仅仅局限在“相轻”上,或许是文学之福。因为轻同行的时候,必须要知道自己之长和他人之短,才能从容地以长轻短。同样,有出息的作家,更要了解自己之短和他人之长。取长补短,方不至于在轻人的同时被人所轻。

然而,“文人相轻”,总是要发展到“文人相嫉”的。休看这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造成文人非正常死亡悲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些在文学上无法取得超过他人优势的人,便利用非文学手段,诸如权力、金钱、舆论、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试想,一个经常在帝王耳边咬舌头的文人,会给他同行带来什么福音吗?

9.1957年您因在《人民文学》上发了一篇反对官僚主义的小说《改选》而被打成右派。按您书中所写,您也曾经一度接近了“非正常死亡”的边缘,那么,您认为是什么原因最有可能使一个文人放弃自己的生命?又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文人愿意忍辱偷生?

10.跟您接触不多,但我能感觉到您是一个非常豁达乐观的长者,这从您的书中也能看出来。您受的那些非人的打击,似乎在您身上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我想知道,是什么能使一个人达到这样的精神高度?

答:对以上两个涉及我个人命运的提问,说来话就长了。我不是借机推销我的书,如果你赏光购买一册《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或许对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和中国作家的沧桑史,稍稍能有一点皮毛的了解。

11.我总觉得您的书还有一种没被评论家所提及的美,那就是残缺美。您在书中似乎有欲言未尽的感觉。众所周知,还有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文人未被您列入书中,为什么?您是否准备再写下去?

答:我一直这样抱有信心。即使我不写,别人也会接着往下写的。

同类推荐
  • 善良丰富高贵

    善良丰富高贵

    《善良丰富高贵》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的第四个散文结集。历经两年,周国平作了最新修改,增添了并收入了周国平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本书的书名原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这六个字是作者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表达了作者在本书出版时最想说的话。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为自己画月亮

    为自己画月亮

    诗样的华章如夏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旅途中,就让它成为我们青春进军的助推剂,成为一个年轻人可以盛放心事的晾晒场,使人们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履历和财富。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心花集

    心花集

    姜琍敏是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实力作家,著述甚丰,小说散文皆有突出成就。其文学底蕴深厚,思想沉郁不羁,文字则见性见情、生动活泼而可读性强。尤其其读禅笔记,看似说禅,实际上完全有别于一般就禅论禅的文章,而是别出心裁,纵情发挥,畅谈人生哲理及生活感悟,每每有其独到而发人深省的见解,故现实意味浓而特色尤为鲜明。
热门推荐
  • 圣灵大陆之九皇降临

    圣灵大陆之九皇降临

    青木集,据传,是神遗留于人世间唯一的法典。青木集总共分为上下两册,每册五卷,总共十卷内容。在青木集第一卷开编序章中,仅寥寥数笔便已将圣灵大陆的由来勾勒的清清楚楚。青木集序章上有着这样的记载:“天地混沌之初,这世上本无日月,无山川,更无万物!这世界沉浸于一片死寂之中,永无止境!然而,神却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他凝聚混沌,重者,落于地上成为了山川,轻者升至高空便成了蓝天白云。由此,万物苏醒,神的宠儿龙便成了万物的主宰。然而,龙的霸道却打破了世界的平衡。这不是创世神所愿看到的情景,在创世神的眼里,一个平衡的世界,才是他所追求的未来。于是,创世神斩杀众神,屠尽神龙。自此往后,经过千万年的演变,始而出现了人类。而耗尽了神力的创世神却化为命运之轮,永恒的掌控着万物生生世世的命运,保持着他所谓的平衡。。。。。
  • 凤逆九天:至尊狂妃千千岁

    凤逆九天:至尊狂妃千千岁

    本文已弃,请勿入坑~~~~~~~~~~~~~~~~~~~~~~~~~~~~~~~~~~~~~~~~~~~~~~~~~~
  • 狂妄腹黑妃王爷请笑纳

    狂妄腹黑妃王爷请笑纳

    她本是A国令人闻风丧胆的无情冷酷女杀手,但谁又知道令人闻风丧胆的她也不想如此,她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她过够了在刀口上舔血的日子,她向组织提出了退出,她的姐妹也陪着她,但她们几人的实力威胁到了组织,遭到了组织的追杀,她为了姐妹牺牲了自己,但也因为如此她在这个架空的时代遇到了他,“瑶儿,本王为你暖床去了,你也要快点哦。”某人:“。。。。。。”“瑶儿,快点啦。”某人:“我靠你大爷,陌寒羽你给我滚下去。”某男:“。。。。”
  • 一脚泯恩仇

    一脚泯恩仇

    江湖险恶,步步惊心。人心向善,逢凶化吉。奸计再巧,天意难违。日出东方,云消雾散……
  • 水君冥剑

    水君冥剑

    谭云,如潭宁静,如云随意。开天非盘古,传道非鸿钧,神道大昌,仙道不存。谭云顶着漫天神魔的怒火,一步一步,由武入道,开创仙门,传于天下。故神道称之水君天神,仙道尊之冥剑仙人。注:本书的女角色很少,会是一个单女主或无女主的文章,看种马文的道友请转身。
  • 龙血至尊

    龙血至尊

    楚飞,一个富含正义却有些不着调的大学生,在一次随校去少林寺旅游时,得到至宝《易筋经》,没成想最后被老方丈给算计了一把,他的意识穿越到一个奇怪的大陆上,从此开始了高手之路,屠龙伏虎追美猎宝,异界人生也有不一样的精彩。
  • 星际幻想之呼哧星球

    星际幻想之呼哧星球

    呼哧星球——五百年前它没有名字,它的主宰是遍布土地百分之九十的绿色植物。五百年前,这里被一群丧尸占领,他们迅速在这里安家落户,并取名为《呼哧》。直至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座属于丧尸的城池。五百年的时间,呼哧星球从毫无生息的植物王国进化成了其乐融融的动植物合居地。而带领着他们的就是隐夜,人们亲切的称她为祖王。
  • 星际守望者

    星际守望者

    2012年,地球沦陷,异种族以和平而又离奇的方式统治起了人类。直到九百年后,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颗星魂石融入了一个少年的体内……一叶忘秋。
  • 听风寻事:净化篇

    听风寻事:净化篇

    净化师是一个必须舍弃感情的职业,真的有人能舍弃感情吗?
  • 婚外寻情:大叔,别乱动

    婚外寻情:大叔,别乱动

    初入职场的苏凡被上司送进了一个老男人的房,稀里糊涂和他共处一晚,天亮才得知他竟是那只手遮天的大人物。怎么办怎么办?这个男人有权又有势,关键是颜值高身材棒。这哪里是大叔啊?简直比小鲜肉还要生猛!多年后,他将那一身华丽婚纱的她抵在试衣间,冰凉的玻璃冷彻她的骨髓,耳边却是他那魅惑的声音“小宝贝,咱们欠的账,算好了慢慢给我还!”苍天啊,她这小身子骨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