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0800000024

第24章 主考认错

外国人常挂在嘴边的Sorry,透出一种礼貌。上电梯,他碰了你一下,sorry;你碰了他一下,他也会sorry。中国人到外国去,若是三人行,走在马路上,势必一字排开,做闲庭信步状。可外国人走路,两腿倒腾的频率,比中国人快得多,噔噔噔,发现这三位眼睛不够用的中国大爷,正在摄政大道上东张西望,挡住他的去路,他应该生气;要是我,我就会不开心。但是,绕过去之后,这位洋人为自己的强行超越,还是要说一声Sorry。

古代的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但现代的夷人,却比中国人肯说sorry。

说Sorry和认错是两回事,但一个人连抱歉的意思都没有,指望他承认错误,就更谈不到了。认错,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虽然谁都有犯错的可能,但是认识到错了,向那个由于你的错误决策、错误判断,以及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吃了苦头,受到冤枉,挨到惩罚,乃至一劫不复的人,说一声对不起,却往往不容易做到。

中国人之很少抱歉,很少认错,因为比较缺乏悔过意识。所以,现在很多文人在写回忆录,没有一个人写忏悔录,都在想法美化自己,或者膨化自己,或者努力一笔勾掉自己所做过的狗屁倒灶的事情,给自己那只没少整人的爪子戴上白手套,以为大家都得了健忘症。

另外,不肯抱歉和不肯认错的重要原因,往好里说,关乎面子问题。中国人,面子很要紧,面子上挂不住,比失眠,比消化不良,比走路不小心跌一跤,还要严重。身份越高、权势越大、资格越老、年纪越长的人,越在意面子。因为他们已经正确惯了,而一贯正确的有身份、有权势、有资格、有年纪的人物,也越不习惯认错。他们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只有风让草低头,哪有草让风认错的道理。尤其要这些大人物、老人家,向那些身份比自己低、权势比自己小、资格比自己浅、年纪比自己轻的人认错,谈何容易,也太没有面子了吧!

所以,他们通常不肯认错。即使迫不得已,承认错了,也要留一条尾巴,无论如何,要给对方派些不是,或二一添作五,或三一三十一,我错,你也有错;正因为你错,才害我犯了错;想方设法,找寻理由给自己台阶下。

能够认错,能够向由于决策上的错、判断上的错、听信了谗言的错、一时感情冲动的错,而遭致误解、受到冤枉、忍受屈辱、饱尝痛苦的对方,说一声你没有错,错的是我。这种光明磊落的胸襟、真诚坦率的态度、有错必纠的精神、知耻近乎勇的表现,其实,是更令人尊敬的。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向在整风运动中受到错误对待的同志,摘下帽子,鞠过一躬,表示道歉。一位领袖,都能有这种“过则勿惮改”的精神,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肯认错呢?!

最近读到一部《寄园所寄》笔记小说,其中有一则主考官向考生认错的故事,实在是值得后人好好学习的。

旧时的读书人都得由乡试、省试、殿试,一级一级考上去,才能获得一个官职,这就叫作科举取士。在考的过程中,一篇八股文最为重要,必须做得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引经据典,滴水不漏,才具备了考中的可能。但能不能取中,很大程度上决定在主考大人。如果这位大人心情好,就有门了。如果还比较赏识中意,说不定三甲就有望了。如果他那天不高兴,挑出来疵病,考生就可能有麻烦了。

《儒林外史》里的那个范进,所以一直名落孙山,被那杀猪的老丈人耻笑,就是主考大人嫌他文字悖谬的缘故。范进从二十多岁,考到五十多岁,总是铩羽而归。后来终于考中了,就是主考官反复看了好几遍他的考卷,最后看出了他八股文的好处,才榜上有名的。《寄园所寄》里所说的这个徐存斋,不知为明翰林还是清翰林,一介书生,不到三十岁,就进了翰林院当编修。朝廷派他到浙江来主持通考,可想而知,该是何等的年少气盛了。

阅卷中间,发现一名士子在八股文中用了“颜若孔之卓”这个典,他眉头一皱,拿起笔来,画了个黑杠,批上两个字:“杜撰”。然后,“置四等”,等于是不及格,等着“发落”后,卷铺盖回家。凡有主考的不佳评语,考生照例要到堂上“领责”,也就是去受训斥。这位士子捧着卷子上去,一看这位年轻的主考大人满面愠色,吓得不知该如何应对,但又不得不为自己申辩:“大宗师见教诚当,但此语出《杨子法言》,实非生员杜撰也。”

在人们心目中,领导是不会出错的,而主考官尤其不会出错。皇帝把他派来主考,他出错,岂不说明皇帝也有了错吗?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威严,即使为了皇上的英明正确,也不能认错。但这位年纪轻轻的徐存斋先生,却颇有一点肯于道歉、敢于认错的作风,连忙从太师椅上站起来,“本道侥幸太早,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然后,“改置一等”。

如果换了我坐在那张主考官的位置上,我保证做不到他那样虚怀若谷。我也许和这位考生打个官腔,好吧,我再研究研究。也许找他个别谈话一次,私下了结,也无不可。面子总是要保全的。其实,“文革”期间被押上台批斗,唾骂自己为人类所不齿的狗屎堆,前面提到的四类大人物,谁没低头认过罪?但不是在那种被喷气式的状态下,在大庭广众之下,承认自己不行。用上海话形容,那就很“坍台”的了。对这位年轻翰林,我服了。他的行径,可算是中国科举史上的一次特例。

读了这则主考认错的故事,真是感到惭愧呢!

同类推荐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 花开花落都是缘

    花开花落都是缘

    月华如练,照我在戏中。我在没有观众的舞台甩长袖潸然起舞,舞尽我人生的悲凉,舞尽广寒宫无边的孤独,任凄泪长流。疼,如茧,将我的心紧紧束缚,愈收愈紧,万般挣扎都已是枉然。《花开花落》是散文作家林纾英(笔名月转妆楼)的散文集。林纾英擅长以妍美幽约的文笔抒写侠骨柔情。如果说诗性唯美的文化散文为其创作之一翼,那么素朴本真的生活散文则是另一翼。徜佯林纾英精心营构的文苑,一花一世界,争妍斗艳,摇曳生姿,让人留连忘返。其柔婉的笔致,本真的言说,深情的发抒,波动着读者的心湖,让读者陶醉,深思,或扼腕浩叹。
  •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本书选取了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在各个方面大力纠“左”、批判极左思潮的不懈努力和艰难历程。围绕这一主线,全面地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后期周恩来的主要活动、思想轨迹和历史贡献。
  • 巴桐煮字

    巴桐煮字

    本书作者承袭一贯的幽默洒脱的文风,处处蕴含哲理睿智的机锋。不少篇章充满了浓郁的异域色彩,闪烁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诗意与精致的文字,带给读者美妙的悦读感受。作者以“煮字”为标的,凸显他对文字的苛求。他试图颠覆惯性的便词常语,殚精竭虑地将方块字“煮”化、激活。
热门推荐
  • 盗墓狂少

    盗墓狂少

    一首诗“陕西红木棺,七巧玲珑锁,韩城一枯荣,七彩人头花。”让我下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中,幕后人是我完全想不到的那个人。一束夺命的七彩花,内含一颗令无数人不顾亲情、友情、仁义、道德的珠子。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却又带着残忍,人性在那一刻变得微不足道。
  • 异神国度

    异神国度

    传说世上有三面天,一面居住着漫天仙佛与无数的凡俗生灵,一面被魔气笼罩,终年回荡阴森的厉吼,最后一面沉沦在滔天的妖海中,为罪地,承接苦难。星海起源之地,殁神大陆!
  • 天鉴大陆

    天鉴大陆

    墨傲天,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十三岁那年不小心掉下山崖得到一快奇怪的镜子
  •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

    本书选取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精辟有趣的引导,让青少年在软弱的时候变得勇敢,在骄傲的时候变得谦虚,在颓废的时候变得积极,在痛苦的时候变得乐观。
  • 浮生未安

    浮生未安

    原本只是普通的现代医科女,竟被选中去了明宫……以为是穿越,高人却说:“这里的时间与外界无异。”这个世界并不简单,她要自己去寻找答案……而她却遇上了有同样想法的他……当理科女碰上文科男。浮生若梦,萍踪未安。
  • 神之视角

    神之视角

    作者原笔名:惜墨源。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神,这个世界是否有神?是男是女?是否与人类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我们所处这个世界有没有神我不知道,但在这里,我想写一个神,一个真真正正的神。一个第一人称,第一视角的神。掌控宇宙,主宰因果.生死轮回,因我颤动.
  • 你是我生命中的最不可能

    你是我生命中的最不可能

    她尚年少他却已阅尽沧桑他们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年龄
  • 嫡女逆袭夫君太凶残

    嫡女逆袭夫君太凶残

    因为小时候的一个愿望,把21岁的宋青禾带到古代,开始了她的逆袭!原主爹爹的小妾陷害是嘛,没关系我有的是招对付你!没魔兽是嘛,战!沈初阳是吧,打不过我还跑不过吗?!“娘子别跑了,你看你都出了这么多汗了”沈初阳脚下轻松一点,便蹦到了宋青禾身边,拿出一块小手绢帮宋青禾擦汗“沈初阳!!!!!!”……
  • 魂弄九天

    魂弄九天

    人出生以来就存在着“魂”。而在这个大陆上人们的“魂”却不止于人之本源的“人魂”更有着赖于生存的“战魂”。而战魂在这个名为“魂陆”的地方就是强者的代名词。“魂陆”上有着一个传说,那就是——天生拥双战魂者,非王即尊。主角又如何在这个强者如云的大陆上展现光芒呢?
  • 高中生奇遇记

    高中生奇遇记

    我叫刘梦,有着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一个很普通的家庭,过着很普通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普普通通,就好像从现在17岁的我就已经可以看到71岁的我一样。但,我万万没想到,从那天的下午,一切都被彻底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