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0400000063

第63章

儿子田心现在成了田壮惟一的寄托。

田心八岁了,已经上二年级了。田心似乎明白了母亲和父亲的离婚,对母亲的离去,他非常地冷静。

田壮有意隐瞒和庞巧妹的离婚,他只对儿子说:你妈出国了,过两年就回来。

田心不说话,审视地望着父亲。田心从那一刻起,特别的懂事。在生活上,他从来不让父亲对自己进行过多的照料。每天早晨不等父亲叫,便起床了。晚上回来,做完作业,便安安静静地看电视。他把写好的作业本,放在桌子上,等着父亲下班回来检查。

有一天,田壮正和田心吃饭,田心突然说:爸,我知道,你和妈妈离婚了。

田壮听到这里一愣,他呆呆地望着八岁的儿子,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他没有告诉孩子自己和庞巧妹离婚,怕伤了孩子的心,他想等过两年之后,儿子大一些再告诉他。可儿子还是知道了。

田心说:没人告诉我,我看出来了,前两天妈妈到学校看我,她走时哭了。你们一定是离婚了。

田壮半响说:儿子,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

田心还说:爸,我知道你当初为什么和妈妈结婚,因为姥爷是师长。

田壮被儿子的话彻底震惊了,他似乎第一次发现儿子的早熟。

儿子又说:去年夏天,妈妈带我到公园划船时,她对一个叔叔说的。

面对儿子这番话,他已经没有心思吃饭了,有些事他觉得没有必要再隐瞒儿子了,他想,有一天要静下心来和儿子好好谈一谈。

儿子又说:爸,我不恨你,我恨我妈!

为什么?他吃惊地问。

因为她抛弃了咱们俩。儿子一本正经地说。

田壮吃惊儿子用了“抛弃”的字眼。他不想人为地在儿子和庞巧妹之间筑起一道墙。他们之间的关系完结了,可她和儿子还是母子关系,他知道,庞巧妹是爱儿子的。如果没有儿子,也许他们的关系早就结束了。

庞巧妹生下田心不久,也就是她去了公司以后,她便另有所爱了。这一切他心里很清楚。他也是为了田心,才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和庞巧妹离婚。他怕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隐患。他想到了自己灰暗的童年。

以后我也不理姥爷了,他也是个坏蛋。田心又说。

他忙说:胡说!

我没胡说,是姥爷没有管好他的女儿。儿子按照这个逻辑说下去。

他望着儿子,突然眼里一热,他怕儿子看见他流出的眼泪,忙转身走进了厨房。他想,儿子真的是“大”了,他决定和儿子谈一谈。

那天晚上,他陪儿子睡在了儿子的房间,他向儿子讲了一个“阿姨”的故事,阿姨的故事就是张芳。儿子一直在用心地听着,他讲完了,儿子说:爸,你去找那个阿姨吧!

他一下子搂紧了怀里的儿子,他不知怎么回答儿子的话。

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张芳,他也不可能忘记。那是他的初恋。当他发现自己和庞巧妹是一次错误的结合后,他曾背地里忏悔地抽过自己的嘴巴,他为自己也为张芳流过眼泪。

母亲去世后,他曾回过山镇。这是他当兵以后第一次回山镇。母亲终于去世了。母亲去世后,惟一陪伴母亲的就是父亲那张惟一保留下来的照片,父亲的照片陪伴着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刻,他才真正地了解了母亲,母亲一直在深爱着父亲。他想起了童年艰辛的生活,他只怪母亲给他丢了脸,可他却没有想到母亲在怎样艰难地来维系着这个家。他又想到了童年那些灰暗的夜晚。母亲没有工作、没有文化。母亲靠糊火柴盒维系不了自己和供养他上学。老莫是父亲的战友,如今老莫还是厂长。老莫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那时他不仅恨母亲更恨老莫,少年的他,曾无数次在梦里杀了老莫。在母亲去世之后,他一切都理解了,母亲太平凡了,平凡得需要依傍着另外一个男人维系着这个家。母亲也太伟大了,生活的艰难使母亲一声不吭,忍辱负重。邻人的议论,儿子的不解,她都默默地忍受着。这么多年了,母亲曾求别人给他写过无数封信,那时的母亲多么希望能接到他的片言只字啊!母亲每到邮递员来胡同的时间,便出门张望着,她多么希望邮递员突然敲响自己家的门呀,可她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母亲一直等到灰白了头发,最后一病不起,住进了医院。

母亲住院是陈平和张芳在照料着,这一切他当时并不知道,她只收到了一封张芳的信,张芳在信中说:母亲住院了,希望他能回去一趟,信中没有落款,但他一眼就认出了是张芳的笔迹,他对她太熟悉了,也太了解了。就是自己在准备和庞巧妹结婚时,他也没有勇气写信告诉张芳,那时张芳仍被蒙在鼓里,仍在热情地一封又一封地给他写信,她在给他写的那些信里,仍提到要告诉他一个惊喜。可他还是和庞巧妹结婚了。

后来是李胜明委婉地把田壮结婚的事告诉了张芳。一切才宣告结束。张芳没有来部队找他哭闹,甚至连一封咒骂他的信也没有。仿佛张芳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无声无息,那些日子,他的心一直在悬着,直到有一天,李胜明来告诉他,张芳和陈平结婚了,他的心才踏实些。

接到母亲住院的消息,他仍没有下定决心回去,他只给母亲寄了一些钱。他希望母亲的病能够好起来。

不久,他就接到了母亲病逝的电报。

母亲终于去了,母亲临去前也没有再看到他一眼。母亲在接到他的钱后,曾给他来过一封信,告诉他钱收到了。母亲还说:壮壮,妈多想看你一眼呐,我知道你恨妈,妈这辈子对不起你和你爸,妈没有别的念头了,妈只想看你一眼……

他接到这封信时,还是哭了。那时田心已经三岁了。他也是做父亲的人了,他似乎比以前更多地理解了父母的含意。那一阵子,他已经开始思索母亲这一辈子所做的一切了。他接到信后,还是犹豫了,他不知自己该回去,还是不回去。正在犹豫间,他便接到了母亲病逝的电报。

母亲终于没能再看他一眼。他想起十几年前,当兵走的那一天,母亲躲在检票口铁栏杆外眼巴巴望着列车远去的身影,风吹起母亲花白的头发,母亲的身影一点点地在缩小。

妈——他在心里试着喊了一声。

终于,他喊了一声:妈——

他接下来便扑在了母亲的遗体上,放声大哭起来。那时,他还没有彻底谅解母亲,他在哭母亲的亲情,母亲的悲凉……直到现在他才真正理解母亲,可是已经晚了。对于他和庞巧妹离婚,他觉得这是老天对自己的报应。他对不住母亲,对不住张芳。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他很想见一见张芳,可他又没有去见张芳的勇气。他在荣军院门前徘徊着,荣军院里的一切对他来说太熟悉了,整个童年和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此时他却没有勇气走进去。高聋子死了,许多荣军院的老人都相继去了,此时的荣军院已显得有些冷清了,惟有吴疯子坐在树下,呆呆地望着渐渐西去的日头。物是人非,一切都变得离他遥远起来。他的眼前似乎又回到了童年,他坐在高聋子叔叔的腿上,听高聋子大声地给他讲打仗的故事,老兵们坐在一周,有的在笑,有的在沉思或回忆往事……

想到这,他泪眼模糊了。

他终于看见了张芳,张芳匆匆地从荣军院里走出来,他忙躲在一旁。张芳还是以前的样子,她先是走过一条街,他随在后面,后来他看见张芳在胡同口的一家幼儿园门前停住了。一个小男孩跑了出来,一直跑到张芳的怀里,张芳在孩子脸上亲了一下,说:想妈妈了么?男孩说:想。

张芳便抱着孩子向前走去。

他终于没有勇气走过去。张芳渐渐地远去了,她不时地在和小男孩说着什么,那个男孩比田心大一些。他想,那就是张芳和陈平的儿子了。

后来,他又偷偷地来到荣军院门前,他希望再碰上张芳,哪怕就那么看上一眼也行,结果他再也没有看到。

那次回山镇,他想陈平和张芳一定知道自己回去了,陈平没有见他,他想,陈平一定是恨他的。

这次他终于在儿子田心面前,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也说不清,用这种方式和儿子说这些,是对张芳的忏悔还是想求得儿子的“理解”。

儿子大人似地说:爸,你去找那个阿姨吧。

他听了儿子的话想哭。

儿子终于不再理姥爷了。

以前他和庞巧妹没离婚时,每个星期天他都要带着田心去庞师长家坐一坐,有时星期天在那里还要吃上一顿饭。但从他和庞巧妹离婚后,他再也没有带田心去过。他并不想因和庞巧妹的关系而影响孩子和姥爷的亲近。他只恨自己,如果当初庞巧妹不是师长的女儿,他绝不会抛弃张芳而娶庞巧妹。这些年来这么平坦地走到今天,他不怀疑这是庞师长的影响在起作用。虽然,庞师长没有关照过什么,但仅靠他和庞师长这层关系已经足够了。他现在不去庞师长家,他是在有意疏远这层关系,也使自己的心变得更平静一些。

庞师长每天早晨都要到班车前,来看一看自己的外孙,每天孩子们上学都要坐班车去市区上学。

田心不再理姥爷了,他躲着姥爷。

突然有一天,田心从庞师长的怀里挣扎出来说:你不是我的姥爷,你坏,我妈也坏。

田壮远远看到庞师长一脸尴尬。儿子头也不回地走上了班车。他似乎听见庞师长重重地叹息了一声。庞师长走了,他望着师长的背影,一下子觉得庞师长苍老了许多。

同类推荐
  • 穿云鸟

    穿云鸟

    本书字行间泣血溅泪:开花不结果的爱情,付出不计回报的友谊,兽蹄踏碎的文明,凋零异乡的生命,报国无门的长啸,南辕北辙的寻觅,它既是一支反差强烈的青春年华的祭歌,也是一支荡气回肠的青春追寻的颂歌。这部小说文字优美极富张力,叙述犹如一组组精美浮雕,尤其是作品具有十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扣人心弦的理想主义色彩,并对“文革”民间文化有原貌展示与深层解读,使人享受到一份超越物欲横流的喧嚣与流俗的涤心清纯与热血激励,它对于众多饱经磨难的下乡知青是一幅掩卷难忘的写实画卷,对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是一份滋养心志的精神养料。
  • 轰天雷

    轰天雷

    戊戌政变后,沈鹏给朝廷上书,强烈要求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帝并诛除荣禄、刚毅、李莲英这"三凶",因无人肯替他代奏,他就把这封奏稿送到外国人所办的天津《国闻报》发表,一时轰动全国。这是近代一桩著名政事件。作者以此事件为题材,情节多与事实相符,可视为传记性纪实小说。
  • 电话里的歌声

    电话里的歌声

    邢庆杰有着丰厚的生活经验,他的微型小说创作既立足于这一点,又不仅仅拘泥于个体生命体验,而是充分运用丰富活跃的民间经验和地域文化,调动丰富的想象力,把流传于民间生活和文化中的鲜活语言和朴素的审美结合起来,使小说充满原生态的温暖、幽默、生鲜,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传奇性,可读性强,给人以震撼和深思。 邢庆杰的微型小说写作题材十分丰富,展示的生活面也非常广阔,笔触在古代和现代、农村和城市之间任意纵横,已经进入一种成熟状态,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图景。
  • 宅男生活大爆炸

    宅男生活大爆炸

    《宅男生活大爆炸》讲述了搞怪的销售导购周星星、乐天派的“麦当当”快餐店员工老K、酷酷的“肯得得”快餐店员工祥林、精明的小技术员条子、爱钻牛角尖的酒吧调酒师阿叉和娘娘腔的实习生大头,合租在一起的六个可爱年轻人,宅出了无数笑话。桩桩日常琐事,恶搞残酷现实,都市宅男传说,爆笑乐翻天。
  •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为《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小说着力刻画了信仰基督教、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黑奴汤姆,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遭受的悲惨命运,借此揭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本质。《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人民的反奴隶制情绪,从而成为导致美国内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热门推荐
  • 江山谋:绝品女医

    江山谋:绝品女医

    权利追逐的风云中,古千灵食指指天:“我一定要做天下第一女医!”出山第一天,正是皇朝谋权颠覆之日,遇到个萌萌哒的落难皇子还不完,又机缘巧合碰上温柔衷心的王爷。从此以后,她的生活再也不能平静。高台之上的王者,俯身看着她:“成为朕的妃,从今以后朕只听你一个人的话。”温柔的笑迷醉了她的心:“阿灵,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君臣之别,爱情对错,扑朔迷离的身份,却不知那一笑究为何人……
  • 爱特伯爵家族之暴力女

    爱特伯爵家族之暴力女

    毒舌男遇上暴力女,两人真可谓半斤八两,臭味相投,同样的说一不二,同样的表里不一。不过,绾正好掌握了唐琪致命的弱点:怕老爹。于是绾犹如绅士般被唐琪的父亲唐祖德当成了贵宾迎进唐家小住,从而发生了一段令旁人不敢置信的恋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她的夏城

    她的夏城

    一个出身卑微的叛逆少女和一个条件优越的三好女生,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她们的这七年,又会随着时间发生怎样的改变?从小镇到都市,从青涩到成熟。也许我们都猜中了这开头,却没有猜中这结局。
  • 剑动青云

    剑动青云

    一人一剑一江湖,一生一世一佳人。身负天下苍生,我踏剑而行,一曲侠客行斩尽天下。途遇千秋佳人,我持琴而歌,一曲凤求凰携美而归。三年追思,我为一袭白衣仗剑天涯;千里奔袭,我以一剑青莲剑动青云。江湖险恶,情路坎坷,唯我坦荡不惧。长路漫漫,看我斩尽荆棘,剑指天下。
  • 魄罗

    魄罗

    上古一战,毁天灭地。无数大能者在战场之上陨落。修身,练魂,继而气动一方山河,雄霸一方天下的修炼方式已然随着那个时代的终结而不复存在。好在百年沉寂之后。终有能人创这修魄之法,比拟上古魂修。此般修炼法门一出,世人纷纷效仿推崇修炼。时至今日终演变为修魄一门。如今,这般大陆已然将这修魄的法门钻研至极限。炼魄,冰魄,各种副职令人眼花缭乱,魄修强者更是层出不穷。而作为一只能拥有三等人魄的林夕,生在这般魄修鼎盛的时代,真不知是福气还是点背。魄驭修罗,主宰大陆,难道只是个梦?至少现在看来,这梦不怎么切实际。注明一下:魄罗是个修炼等级,很凶残,分分钟毁天灭地的那种,不是某联盟的那个萌物,切记啊各位!
  • 碎天剑神

    碎天剑神

    这是一个剑的世界。这里有一剑斩出无上火焰的剑,这里有召唤灵魂的宝剑,这里有九天雷动的宝剑。当然这些剑都跟叶枫没有关系。他只有一把铁剑……
  • 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

    民事执行难及相关制度研究

    执行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理性而客观地认识执行难,是解决执行难的前提。民事执行制度是执行程序正常运行与债权人债权实现的保障,建立完善的执行制度,可促使执行功能的发挥,为解决执行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本书共分六章,分别对解决民事执行难、民事执行权、民事执行机关、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再执行凭证制度以及民事执行竞合等进行了探讨研究,为民事立法提供建议,对坚持依法治国、促进改革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可操作性,可供法学理论与实务工作者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花开花落,物是人非

    花开花落,物是人非

    三年后。。。她回归了,她要那些对她以及她的家人做出伤害的人统统收到惩罚.....途中她遇到了另一个他,他的温柔让她着迷,他的残忍让她震惊,但她还是依旧爱着他,哪怕为彼此付出一切
  • 真名的魔法师

    真名的魔法师

    真名,接近真理之名。只有魔法师们才能得到的专属之名。魔法师们称其为造物主最大的恩赐。真名,不能被人知道的名字,说出真名就将进行死斗是魔法师的礼节。他是有着骑士之名的魔法师,她是作为神器灵体的皇女。原本生活在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在某个安排下相遇。一百年前的因缘,一百年后的宿命。“我们是魔法师,我们是最敬畏神的无神论者”——————————魔法大革命的发起者·圣魔导师·麦德瑞拉·波尔。
  • 吸血鬼殿下的专属宠儿

    吸血鬼殿下的专属宠儿

    她,是上帝的宠儿,而,因为‘情’,而被上帝打下凡间,却不知打下的是吸血鬼的家,又因为‘情’给变成X市X氏的千金,却又因为‘情’变成杀手她的一生会不会因为‘情’这个坎坷给终此一生?(请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