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300000019

第19章 理论篇(3)

只有王劭、宋孝王所著的《齐志》、《关东风俗传》,叙述北魏、北齐当时的事情,直言不讳,秉笔直书,各求保存正直之道,当世地方口语,由此完全显露。而现在的学者,都责难这两个人言词不洁净,语言太浅俗。其实语言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却偏把过失推给史臣,犹如照镜子的人看见嫫母很丑,反而责怪镜子不好了。

世间又有议论的人,都认为在北朝的许多著作中,《周史》是最好的。大概是赏识它记言的体裁,大多同于古史的缘故吧!像这样以曲意装饰的空话,完全不顾真实事迹,便称它为正直的良史,把他当成模范来学习,那么董狐、南史,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班固、华峤,肩挨肩的到处都是了。

近时有敦煌张太素、中山郎余令,都以著述并称,自恃有史家的才能。郎余令著《孝德传》,张太素著《隋后略》。凡是编写当今的语言,都模仿古旧的文辞。如果选择语言可以仿效古语来记载,其中难于找到类似的辞语,就忽略而不取用。想来因此而废弃的素材一定很多,记得完吗?

【原文】

盖江芊骂商臣曰:“呼!役夫,宜君王废汝而立职。”汉王怒郦生曰:“竖儒,几败乃公事。”单固谓杨康曰:“老奴,汝死自其分。”乐广叹卫玠曰:“谁家生得宁馨儿!”斯并当时侮嫚之词,流人鄙俚之说。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而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殊为鲁朴者,何哉?盖楚、汉世隔,事已成古;魏、晋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夫天地长久,风俗无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作者皆怯书今语,勇效昔言,不其惑乎!苟记事则约附《五经》,载语则依凭《三史》,是春秋之俗,战国之风,与两仪而并存,经千载而如一,奚以今来古往,质文之屡变者哉?

盖善为政者,不择人而理,故俗无精粗,成被其化;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居,何止得其糟粕而已。

【译文】

江芊骂商臣说:“贱人,你父王想废你而立王子职。”汉王对郦生发怒说:“这小子,几乎把你老子的事弄糟了!”单固对杨康说:“老家伙!你死是自有应得。”乐广赞叹卫玠说:“谁家生出这样的孩儿!”这些一都是当时轻慢的词语,鄙俗的言谈,定可在口头流传,直至于背诵;但是世上的人都以为上面两句话,不失清雅,而下面两句话,极为粗鲁质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楚、汉时代相隔久远,事情已成为古事;魏、晋年代相近,语言还与现在相同。已经久远的就称它为文采,还与现在相同的就惊诧它的质朴。天地能永远存在,风俗不能固定不变,后代的人看现在,也犹如现在的人看过去。但作者都不敢写作今语,却勇于仿效以往的言词,那不是糊涂吗?如果记事就要遵从《五经》,记言就要依靠拿《三史》,那么春秋时代的风俗,战国时代的风气,将与天地一同并存,经过千年仍旧一样,为什么古往今来,质朴与文采屡次变化呢?

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的人,各种人才都用就能治好。所以风俗无论精粗,都能使人受到感化;擅长著作史书的人,美恶的事情都要记载,无论语言美丑,都要传于后代。如果所记载的事情都不谬误,言辞就一定接近真实,几乎可以和古人处于同样的地位,岂止只得到古人遗留的记载而已。

叙事

【原文】

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王,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简之时义大矣哉!历观自古,作者权舆,《尚书》发踪,所载务于寡事;《春秋》变体,其言贵于省文。斯盖浇淳殊致,前后异迹。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始自两汉,迄乎三国,国史之文,日伤烦富。逮晋已降,流宕逾远。寻其冗句,摘其烦词,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费数行。夫聚蚊成雷,群轻折轴,况于章句不节,言词莫限,载之兼两,曷足道哉?

盖叙事之体,其别有四:有直纪其才行者,有唯书其事迹者,有因言语而可知者,有假赞论而自见者。至如《古文尚书》称帝尧之德,标以“允恭克让”;《春秋左传》言子太叔之状,目以“美秀而文。”所称如此,更无他说,所谓直纪其才行者。又如《左氏》载申生为骊姬所谮,自缢而亡;班史称纪信为项籍所围,代君而死。此则不言其节操,而忠孝自彰,所谓唯书其事迹者。又如《尚书》称武王之罪纣也,其誓曰:“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左传》记隋会之论楚也,其词曰:“荜路蓝缕,以启山林。”此则才行事迹,莫不阙如;而言有关涉,事便显露,所谓因言语而可知者。又如《史记·卫青传》后,太史公曰:“苏建尝责大将军不荐贤待士。”《汉书·孝文纪》末,其赞曰:“吴王诈病不朝,赐以戟杖。”此则传之与纪,并所不书,而史臣发言,别出其事,所谓假赞论而自见者。然则才行、事迹、言语、赞论,凡此四者,皆不相须。若兼而毕书,则其费尤广。但自古经史,通多此类。能获免者,盖十无一二。

【译文】

好的国史,要善于叙事,而善于叙事的,又以简要为,王。这简要的意义是很大的呀!普遍察看自古以来最早的著作,《尚书》开始记事,所记务必精减事实;《春秋》变了体裁,记言又重视省略文字。这大概是风气厚薄不同所造成的,前后风格不一样。尽管这样,但是文辞简约而事迹丰富,才是特剐好的著作。从两汉开始,直到三国,国史的文辞,逐渐受到多而杂的影响。到晋朝以下,又有更大的发展。假如寻找它的多余句子,摘取它的琐碎词语,一行之中,一定有几个字是误加上的;一篇之内,常常有几行是空费笔墨。聚集(千万只)蚊子的声音就会形成振耳的雷声,堆积过多的轻物就可以压断车轴。何况章句不加节省,言词不加限制,就是能装它几大车,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叙事的体裁,可分别为四种:有直接记载才能品行的,有只记录事迹的,有凭言语就可以了解的,有借赞论而自然明白的。至于像《古文尚书》介绍帝尧的德行,就用“允恭克让”来表示;《春秋左传》说太子叔的状貌,就用“美秀而文”来示意。像这样的叙述,再没有加上其它说法,这就是所谓直记才行的例子。又如左丘明记载申生被骊姬所诬陷,上吊而死;班固记载的被项籍所围时纪信代君而死,这些就谈他们的节操,而忠孝自然明显,这也就是只书写事迹的例子。又如《尚书》叙述武王历数纣王的罪恶,在誓词中说:“焚炙忠良,刳剔孕妇。”《左传》记载隋会论说楚国,他说:“荜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些是一概不写他们的才行事迹,只录相关的言辞,事情便显露出来了,这也就是凭言语就可以了解的例子。又如《史书·卫青传》后面,太史公说:“苏建曾经责备大将军不推荐贤才不以礼待士。《汉书·孝文纪》结尾,班目的赞语说:“吴王濞装病不来朝见天子,文帝反而给他戟杖。”这些是列传和本纪都并没有记载的,而由史臣发表议论引出那些事情,这也就是借赞语就自然明白的例子。而且才行、事迹、言语、赞论,所有这四个方面,都不互相重叠。如果都要完全写出来,那就有更多的繁琐言辞。但是自古经史,一般多有这种缺点,能够避免的,大概不过十分之一二。

【原文】

又叙事之省,其流有二焉:一日省句,二日省字。《左传》宋华耦来盟,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人以为敏。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祥,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其反于是者,若《公羊》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者。”必事皆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汉书·张苍传》云:“年老,口中无齿。”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然则省句为易,省字为难,洞识此心,始可言史矣。苟句尽余剩,字皆重复,史之烦芜,职由于此。

自兹已降,史道陵夷,作者芜音累句,云蒸泉涌。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故应以一言蔽者,辄足为二言;应以三句成文者,必分为四句。弥漫重沓,不知所裁。是以处道受责于少期,非不幸也。

【译文】

还有叙事的省略,可分为两类:一叫省句,二叫省字。《左传》记宋国华耦来鲁国盟公,说他的先人得罪宋国,迟钝的人认为他很聪敏。用迟钝的人称赞聪敏来衬托,被贤达所讥笑,这就是省句。《春秋经》说:“陨石于宋五。”那就是先听到陨石落下的声音,然后才看见是陨石,数一下才知道五个。增加一个字就太详,减少一个字就太略。要求适中,简要合理。这是省字。与此相反的。如《公羊传》说郄克独眼,季孙行父秃头,孙良夫跛足,齐国用跛足的迎接跛足的,秃头的迎接秃头的,独眼的迎接独眼的。恐怕应该删除“跛者”以下句子,只说“分别用同类的人去迎接。”如果定要把事情说两遍,那就很费文辞,这就是烦句了。《汉书·张苍传》说:“年老,口中无齿。”在这一句之内省去“年”及“口中”就可以了。这六字成句,而有三字妄加,这是烦字。那么省句容易,省字困难,透彻认识这种思想,才可以开始谈史。有时句意已完还有多余的字,文字都重复,史书的繁琐杂乱,常常是由于这个原因。

从此以后,编史的正道日趋衰微,字句烦杂累赘的作者,不断出现。他们作文的时候,大都组织文词不用片言只字,锤炼句子都要成双,长短要均匀,单双相配合。本来应该用一个字概括的,常常要凑成两个字;应该用三句成文的,一定要分为四句。到处都是重迭拖沓,不知有所删裁。因此王沈撰《魏书》受到裴松之的责难,温子升撰《水安记》被王劭所讥笑,便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不幸的事。

【原文】

盖作者言虽简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遗,俭而无阙。譬如用奇兵者,持一当百,能全克敌之功也。若才乏俊颖,思多昏滞,费词既甚,叙事才周;亦犹售铁钱者,以两当一,方成贸迁之价也。然则《史》、《汉》已前,省要如彼;《国》、《晋》已降,烦碎如此。必定其妍媸,甄其善恶。夫读古史者,明其章句,皆可咏歌;观近史者,悦其绪言,直求事意而已。是则一贵一贱,不言可知,无假榷扬,而其理自见矣。右隐晦。

昔文章既作,比兴由生;鸟兽以媲贤愚,草木以方男女;诗人骚客,言之备矣。而史臣撰录,亦同彼文章,假托古词,翻易今语。润色之滥,萌于此矣。

降及近古,弥见其甚。夫以吴征鲁赋,禹计涂山,持彼往事,用为今说,置于文章则可,施于简册则否矣。

昔夫子有云:“文胜质则史。”故知史之为务,必藉于文。自《五经》已降,三史而往,以文叙事,可得言焉。而今之所作,有异于是。其立言也,或虚加练饰,轻事雕彩;或体兼赋颂,词类俳优。文非文,史非史,譬夫乌孙造室,杂以汉仪,而刻鹄不成,反类于鹜者也。右妄饰。

【译文】

作者的言辞虽然简略,事理都很重要,所以能够疏略而不遗漏,节约而不亏省。譬如用奇兵的人,用一当百,能够起到全部战胜敌人的作用。如果缺少突出的才能,思想又很不敏锐,费词已经很多,叙事方才周详,犹如卖铁钱的,用两个当一个,才能成为买卖的价钱。这样看来《史记》、《汉书》以前,是那样的简要;《三国志》、《晋书》以下,又是这样的繁琐。必须认定它们的美丑,分清它们的好坏。读古代史书,清楚它的章句,都可讽诵;看近代史书,语句虽有可喜欢的,但不含蓄,只能直接得到叙事的意义罢了。这就是一贵一贱一高一低,不说可以知道,用不着什么讨论,它的道理就自然明白了。

有了文章著述以后,比喻寄托就由此而生。用鸟兽比贤愚,用草木比男女,尤其是诗人骚客,使用得很普遍了。而史臣撰入史书,也同样用那些文辞,假借古代言词,翻成当今用语。修饰之滥,就从此开始了。

到了近古,更加表现突出。用吴国征收鲁国的赋税,夏禹在涂山会合诸侯的典故,拿那些以往的事情,来充今天的言语,放在一般文章中还可以,用在史书里就不行了。

从前孔子有这样的话:“文饰胜过朴质就像史官。”所以知道从事史书著述,必定借助于文辞。自《五经》以后,三史以前,用文辞叙事,是可以谈论的。可是现在的著述,与这些不同。他们的著述,有的虚加修饰,随意彩画;有的文体如同赋颂,言词类似优伶。文章不像文章,史书不像史书。譬如龟兹王建造宫室,杂用汉家礼仪,这就是雕刻天鹅不成,倒成野鸭了。

直书

【原文】

同类推荐
  • 幻中游

    幻中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玉娇梨

    玉娇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热门推荐
  • 妃常嚣张:冰山王爷宠妻无度

    妃常嚣张:冰山王爷宠妻无度

    颜奈觉得,自己此生最倒霉的事,应该莫过于洗个澡也能在自家浴缸里溺毙然后狗血重生到小说里;最幸运的事,兴许就是穿越重生后不是变成了小说里常写的什么废柴小姐。可要让她扮演个白莲花啥的还真是让心理素质一向很好的颜女汉子想一巴掌招呼到作者脸上。不过不得不承认,自知免费得了个软萌的妹妹,颜奈的心还是被稍稍的安慰了。虽然还附送渣姐渣妹渣父渣继母,可腹黑狡诈的她怎么可能会搞不定这些?**“我有没有和你说过,我亲爱的三妹。伤我,可以。但是如果伤我在意的人,我会让他们……”颜奈眸中闪过一丝杀意,嘴角却噙着一抹淡淡的,恍人眼的笑,说出的话冰冷至极,“统、统、下、地、狱。”
  • 树慕安何夏

    树慕安何夏

    匆匆那年,我们相遇相知,却没想过还未把心中的感情说出口,我们即将离别……“江慕橙,你就没别的想说的了,不说我可走了。”“你……路上小心。”夏常安的眸子黯淡了些,望着江慕橙,一个拥抱后,夏常安拖着行李走进机场。看着那消失在人海里的身影,江慕橙喃喃道“常安,我等你回来”……“安思莞,我们结婚吧”已经交往很久的何莞再次发起了主动攻势。(何莞os:我们怎么办,我也不想的。谁让我追了他那么多年。)安思莞望着面前羞红脸的女孩,嘴角微扬“好。”“啊……不用来个考验啥的,不用见家长啥的么?”“你已经见过了。”……
  • 她的第一百零一次分手

    她的第一百零一次分手

    晚上11点,她猛力掼开书房的门。“我要分手。”她冲到他面前。“你说什么?”他耳朵好像没听清楚。“我——要——分——手!”她声嘶力竭、歇斯里地。“理由。”他还是好脾气的问。“周先生,我觉得我们不合适,还是早点分开吧。”“谢小姐,你在我的床上睡了三年,你现在跟我说不合适,你不觉得太晚了点吗?”他用“你有毛病吧”的眼光扫她一眼,低头继续看财务报表。她郁闷的躺在床上用小号发微博,“深更半夜男朋友断网不让我追韩剧欧巴,想分手分不了怎么办?在线等o(╯□╰)o”可怜兮兮的灰姑娘遇上霸道总裁。
  • 易少独宠:夫人,别跑

    易少独宠:夫人,别跑

    “颜希……颜希你等等我……”跟在颜希后面跑的是追了她五年的男人——易漠言,准确的来说,现在应该是她的老公。“漠言,你跟我跑了这么些年,怎么还是没有长进啊?”“我亲爱的老婆大人,你在大学的时候就有事没事往操场跑,生气去跑步,开心去跑步,没事也去跑步,就连我把你追到手也是用跑的……”话音未落,颜希双手叉腰,看着这个差点连气都喘不过来却依旧貌美的男人,“你后悔了是不是?不愿意追着我跑一辈子了?”易漠言诧异的看着自己的老婆,想当初他的老婆超级酷,根本不会说这种……额……在颜希嘴里说出这种话,应该算的上是甜言蜜语了吧!虽然听上去更像威胁……“愿意愿意,当然愿意,谢谢老婆!”说完便腻歪在颜希怀里,还不忘先偷偷亲一下老婆大人的脸……“这个女人必须来软的,来硬的谁知道她会腹黑成什么样,那就让我来宠着你,谁叫你是我辛辛苦苦追来的老婆大人呢!”当然,这些话易漠言只能偷偷在心里说……
  • 毒妃倾城:王爷别嚣张

    毒妃倾城:王爷别嚣张

    “爱妃,春宵一刻值千金……”红纱帐暖,鸾烛星动,他暧昧说完,就欲对她上下其手。她乘其不备翻身而上,将他压下欲警告他,她不是他要找的那个人。“咦,爱妃喜欢在上?”某人笑得一脸魅惑,“我不介意在下……”她从天而降,凭借一张与他心爱之人一模一样的面容,被他强抢为妃。原以为他只是暂时认错人,可没想到,他却将她娶为王妃,新婚第一晚就被吃干抹净。更是对她深宠入骨,夜夜拥她入怀,唇贴着她耳畔,温热的气息带着坚定:“本王会宠你,一生一世一双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花样女军人

    重生之花样女军人

    她莫名其妙的重生,却成全了她踏上军旅的梦想。且看她如何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转变成一名职业女军人。在军校,他与她初遇,他是她的教导员,也是她的师兄;在军营,他与她重逢,他是她的副队长;当他被选派国外军校留学时,她毅然参加特战连的选拔;当他被选派驻外使馆去往动乱国时,她所在的特战队正在边境执行秘密任务;当他成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前往战乱国时,她却在另一个国家参加维和任务;他与她总是相遇、相聚又分离,分离又相聚。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是军人的信仰,也是爱情的信仰在支撑的他们。
  • 青春未迟

    青春未迟

    梁凡:“请允许我用我的下半生去弥补你。”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 EXO之青春路上我有你

    EXO之青春路上我有你

    我不是你你口中所说清纯型,但是在你说喜欢我的那一刻起,我便与你同进退,无论结局如何,我还是那个在跆拳道赛场上威风凛凛的顾雨菲。本书以宠为主,喜欢投个票,发个评,点个分,不喜欢也不强求,只要不口出脏言。我是《EXO之青春路上我有你》的作者顾晗墨,有我塑造的女主顾雨菲将会与众不同,请多支持:)
  • 何优秀在北京

    何优秀在北京

    我是北京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还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临近毕业,人就矫情,就想写点东西,是关于四年来在校内校外认识的人、见过的人、经历的事、听闻的事,既是一种自我纪念,也能与大家分享。写点东西的想法是美好的,怎奈自己写的能力太糟,初次动笔,不免文笔差、水平低、见识浅。如果大家只一眼就看不下去,关了即可,免得影响心情;倘若觉得差强人意,看看无妨,也可聊做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