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7100000032

第32章 走进新生活(8)

邱世福承包了60亩,由原任乡扶贫办主任杜永旭为技术指导,进行精心管理,2005年种植,2007年试果,2008年开始进入丰产期,今年产果7万余斤,全部销往山东,产值达到10万余元。此外,从2008年开始,他还办起了家庭养猪场,自繁自养,每年出栏瘦肉型猪40多头,今年养猪碰上了好价钱,产值可达7万余元。

在发展脐橙产业和养猪的同时,邱世福2008年建起了3个立方米的沼气池,大搞猪——沼——果生态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迈进,难怪大门上挂着一块“科技示范户”的牌子,乡领导说,全乡果业方面的科技示范户总共10户,移民户就占了3户。

那年和邱世福一起来葫芦垇安居的温雄洲喜孜孜地告诉我们,他包了50亩脐橙,从2008年开始进入丰产期,今年收获脐橙8万余斤,由山东老板订购,已销往各地,产值12万元。此外,从2008年开始大搞养鸡、养猪,今年已出栏成年猪38头,出笼土鸡3万余只,养殖业纯收入近5万元。温雄洲说,他要把赚得的钱用于再投资,扩大产业规模。目前,他已与四川一老板达成协议,以股份制形式共投资80万元,兴建一个占地4000平米的养蛇场,正在动工建场房。其它3户也承包了4、50亩不等面积的脐橙,同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可以看见,已经上规模,上档次的脐橙种植业和养猪、养鸡、蛇的养殖业已成为了这5户移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依托产业。这些产业在葫芦垇形成了一道道风景,在移民奔向小康社会的壮丽进程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这样的事例,这样的豪情,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怎不让人陶醉?

黄月辉家的喜事儿

爱情,多么甜蜜的字眼!可由于贫穷,许多搬迁前的村庄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那么,移民搬迁之后,这种情况有无改善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且让我们来看看安远县岭背村黄月辉一家的际遇变化吧。

岭背村民小组地处偏僻。从乡镇到村庄,必须翻过几座大山。虽说周遭绿树成荫,山花烂漫,但由于不通公路不通水电,田地又少,村民们的生活非常困难。小小的岭背村,总人口不过6、70人,却有18个光棍,其中黄月辉一家就贡献了5个。70多岁的黄月辉40不到死了老婆,此后虽然一直想再娶,问题是他拖着4个儿子,哪个女人肯嫁给他?黄月辉只得一直打单只过日子。由于生活困顿,4个儿子长大后也无力娶亲,一家5口统统成了光棍。没奈何,两个儿子到别村当了上门女婿,成为远近村民的谈资和笑柄。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客家人而言,当别人的上门女婿就是卖了祖宗的姓氏,因为生的孩子要跟女方姓,这无疑是种难言的耻辱。可耻辱归耻辱,总比打光棍要强吧?再怎么说还有老婆和孩子,还有一个家啊!

然而,剩下的两个儿子却连当上门女婿的机会都没找到,只好继续光棍着。2005年安远县启动岭背村整体搬迁计划时,黄月辉最小的儿子已经33岁了,仍然和父亲、哥哥生活在一起,过着形单影只的独身生活。安远县移民扶贫办黄镜明主任前往他家做工作,说了半天,父子3人默默的谁也不吭声,把黄主任急得嘴上冒泡。连着跑了好几次岭背村,黄月辉给出的回答险些没让他闭过气去:黄主任,我们家太穷了,让他们搬吧。我们命苦就留在岭背好了。

可是,黄叔,这次是全村整体搬迁,机会很难得,你这样留下来不划算啊!

黄月辉的回答其实在黄镜明的意料之中,让他生气的其实不是这个答案,而是隐藏在答案中的那份绝望与放弃。黄镜明苦口婆心地给黄月辉父子几个做工作,告诉他这次的整体搬迁政府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第二呢,给了他一个远景目标,说明白搬出去以后他们有什么好处,能够怎样发展;第三招是黄镜明的杀手锏,他说:黄叔,你还是搬吧,搬出去就够帮儿子找到老婆了!

黄镜明记得,当自己说起前二项时,黄月辉父子仍旧无动于衷,可说到第三项了,父子3人的眼中顿时光芒闪烁。黄月辉抖嗦着嗓子道:黄主任,你这话当真?

黄镜明点点头,斩钉截铁地说:叔,你就搬下去吧!不为自己也为儿子想一想。你们要是答应搬下去,我保证会给你最优惠的政策,什么叫最优惠呢?就是扶贫补助款可以提前兑现,宅基地不要钱,还可以得到1万元的补贴。这是最优惠的政策了。

听了黄镜明的话,黄月辉父子3人到隔壁嘀咕了好一阵,然后黄月辉蹒跚着走出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黄主任,我们只会砍树、落烧和做田,我们搬下去了什么也不会干,能挣到饭来吃吗?

黄月辉的这个问题,是深山移民的共同心声。所有的移民在做出搬迁决定时都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黄月辉特别担心而已。黄镜明拉住黄月辉的手,亲切地说:这个你们放心,政府既然让你们搬得出,肯定要让你们住得稳、富得起。你到安置点后,政府会帮你们租好田、租好山场,这样不就可以继续搞种养吗?至于你老人家,如果符合有关条件,我们会给你办低保。再就是我向你保证,只要你家儿子看上的妹子,我们一定给你保媒!

真的吗?黄月辉的两个光棍儿子异口同声地问道,脸上是抑不住的喜气。

那当然!我以扶贫办的名义担保!黄镜明这话在黄月辉父子心中激起了阵阵涟漪。黄月辉激动地说:黄主任,我们还是搬到山下去吧。多谢你为我们本家人着想,翻山爬岭上下跑了这么多趟,难为你了!

老人家的这几句话虽然很平常,落到黄镜明耳中却另有深义。这是乡里百姓掏心掏肺的大实话呀,能听到这话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

做通了岭背村最后一户人家的搬迁工作,黄镜明按说应该通身舒泰才对。可他下山时心却倏忽间沉重起来,因为他刚才的承诺并非张张口就能解决的,还得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行。他立即召开了相关会议,把岭背村整体搬迁的工作计划细细地讨论了一遍,这才动手实施。实施过程中困难不少,但都在政府的协调下迎刃而解了。黄月辉一家如期搬下了山,搬家时黄月辉放了挂长长的炮竹,因为他这次能够搬迁下山,实在是得益于党和政府移民扶贫政策的帮助,否则做梦也不可能实现。

记者同志,你晓得啵,当时我有些故意出难题,建房子挑地皮时我左看不中,右看不中,扶贫办的同志问我什么样的地皮才要,我就说十字路口边上的才要,结果他们就给了我十字路口边上的宅基地啊。再就是啊,我建第一层时的材料钱是政府出面帮我到店里赊的账,当时钱不够啊。对,搬下来的第二年就帮我租了山场和田地,现在已经栽了禾下去了,今年就有收成了。还有啊,政府给我吃低保了,这是很不容易的,感谢党和政府这么看重我,他们真的比菩萨还要好!什么?你问我两个崽有冇找对象?黄主任真的帮他们保了媒,我的落脚崽已经在搞对象了,搞得好热闹哇,听哇今年要结婚了。原先村里的其他光棍啊?有的已经结了婚生了崽,有的像我屋里的崽一样,还在谈呢!他们好哇,赶上了好年代。我?我年纪太大了,不找对象了,享崽和孙子的福吧!记者同志,我冇文化,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你记得在书里一定要替我讲上两句感谢话啊,我黄文辉全家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的关心呐!

黄文辉老人的声音和他的面容一样苍老,但语调、表情中却扑闪出炽热的情怀,让在场的人皆为之动容。

王小东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前文我们曾写到的王小东,因向往幸福生活,咬牙在外头学做泥水匠,不曾想因为家乡人穷,做不起房子,乃至于“勾仔垴的王小东学艺”竟变成了一句歇后语,其后缀是——没有用武之地。那么移民搬迁的政策有没有惠及王小东呢?

这话得从4年前说起。那年遂川县珠田乡政府果断地决定将勾仔垴的村民整体移民至遂井公路旁,年近40的王小东听到这一消息,兴奋得彻夜无眠,次日一早就赶到了乡政府报名搬迁。半年多后,他和父亲、妻子、子女一家5口与所有村民一起来到了新的移民安置地——乡政府旁的珠田明珠社区,开始了他们崭新的生活。

从人迹罕至的老家勾仔垴一脚踏进交通便捷、充满现代气息的山外世界,王小东仿佛刚从云梯上下来,忽然间觉得脚下的土地不踏实了。由于是无土安置,他们得有新的生存手段。他想到了自己的泥水匠手艺。问题是附近的村民早已安居乐业,许多人的房子才做没几年,就是偶尔有做新房的,别人也有相熟的泥水匠,有的还用上了专业的建筑工程队,他草草学就的手艺依然没有用武之地。不过他一点也不懊恼,因为这次的没有用武之地不是没有施展的平台,而是缘于他本人的“武”功不够出类拔萃,能怪谁呢?

正当王小东夫妇惶惑无计时,乡里负责移民社区工作的机关干部主动深入民众,为他们分析市场,讲解国家在帮扶方面的有关政策,尤其在了解到王小东家庭的有关情况后,立即与王小东谈心,为王小东夫妻就业问题出谋划策。考虑到王小东资金缺乏,以及他的实力和闯荡市场的风险,政府为王小东夫妇选择了废品回收的这条路子,废品回收这个行业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投入,只要能够吃苦耐劳,可以说是坐等收成的一条发财门路。王小东夫妇也特别要强,他们相信,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肯定能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就这样,王小东拉着收废品的板车,和妻子一边捡废品,一边吆喝,天天起早摸黑、风雨无阻,一年下来,净收入上万元,不用手艺也比原来在山沟里的3、400元不知强多少倍。如今,王小东夫妇的身影不仅穿梭于珠田的乡村、遂川县城,而且还把收废品的生意做到了井冈山。其他的村民也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如今他们家家户户不仅通上了电,接上了自来水,还用上了电话、手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脑、摩托车等现代化高科技产品。

去年冬,王小东家建成了4层小楼,房屋竣工那天,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他在对联中写道:“新住房新生活一派新气象,谢好友谢亲朋合家谢党恩”。他的妻子孩子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周围的人都羡慕地说,这一家人真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啊!

从“山伢仔”到“企业家”

在安远县采访时,县扶贫移民办孙家雨多次提到一个名字:曾光裕。他说曾光裕这个人了不起,很有想法,也做得很有成就,建议我在书中无论如何得带上他一笔,因为他的成功,可以说是移民搬迁扶贫政策的一个有力佐证。换言之,也可以这么说:没有移民搬迁扶贫,就不会有曾光裕从“山伢仔”到“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6年前,曾光裕居住在一个离公路30多里的小山村——安远县车头镇兴地村,兴地村地处安远与信丰交界,邻近定南的大山之中,23平方公里的三条大山沟,稀稀落落分居的68户246人构成了兴地村,上个世纪80年代在3条大山沟的汇合处筑了一座高坝,建成了专用于发电的上丁水库,把本是闭塞的山村彻底地封闭在大山中。兴地海拔730多米,比安远平均海拔高出300米,进出要越过二个又陡又长的高陂,80年代修建水库、后面采伐木材时虽修了一条公路,但天气稍微不好就无法进出,整条路崎岖不平,即使骑摩托,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也怕进去,洪水冲刷的沟坎,裸露的片石,使摩托不断的蹦跳摇摆,曾有2位山民骑摩托进山时坠入山谷而亡,村民们由此谈摩托色变,并戏称兴地人赴圩比出国还难,闭塞使兴地人长期处于“耕了二丘田,清闲休半年。只要不饿死,谁求啥小康。”的困境中。改革开放后外面一天比一天好,而兴地则因山外地裁香菇的兴起和兴地大山中野生香菇的减少,木材的枯竭,生活一天不如一天,时至21世纪,整个兴地还没有一栋“清水墙”房更不用说“钢混”的了,整个村只有2部彩电。因多是陡坡,自行车也很少,倒是有3个在广东的打工仔在搬迁前买了摩托,他们冒着坠崖的危险将摩托从广东骑回来。谁知回家后蹦跳了2天,摩托车便“落落科科”了,该响的地方不响,不该响的地方响个不停。人说住在兴地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没哪里用。读书难、看病难更是兴地人长期的痛……

曾光裕就生活在兴地的3条大沟之一兴地村南坑组,兄弟七人他最小,20刚出头父母便催着曾光裕那几位已成家的兄弟帮着曾光裕成亲,经过众人千方百计的努力,他找了一门亲,“父母疼细仔”,他父母选择和他住在一起。搬迁那年他已有2个小孩,父母东拼西凑借了些钱帮他买了一部手扶拖拉机,在自家山上砍了柴火每天拉到圩上去卖,凭此除了一家4人的花销外还能积下些钱用于还债。因有这部手拖,曾光裕的生活在村里算是比较好的了。但那时的他累得疲惫不堪,时常可以看到他在路上修理那部出了故障的手拖,弄得满身油污,记得有几次修着修着,他居然靠在手拖旁睡着了。手拖又坏了,抢修到半夜仍没见好,他只好将手拖丢在路上自个儿跑回了家。一心想致富的曾光裕说,那时的生活实在太苦了,除了靠山吃山,卖二段木头,做几斤香菇,再没有什么来路了。养猪嘛养大了没谁来买,种果也没有谁来收,山里人窝在山里怎能过上小康日子?

到了2004年,政府号召深山移民到山外与大家共享发展成果。曾光裕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高兴,他立即召集村人讨论想向政府申报搬迁,但却遭到了不少老人的反对,其中他父亲是态度最坚决的。父亲激动地说,自家在兴地有上百亩的山,上10亩的田,虽说不能致富,但起码通过辛勤劳动还能保证有吃。搬出去了,没田没地能否活下去还是个问题呢!曾光裕向他反复介绍了政府为使山里人过上小康生活而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最后父亲和村里的其他老人带着疑问跟着年轻人迁出来了。

同类推荐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旗山脚下

    旗山脚下

    本书五十四篇,分《道路篇》《亲水篇》《田园篇》三辑,收入作者专门写路、写水、写田园的系列文章,形象具体地反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抒写了家乡真实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真切的生活体验。
  • 随园诗话(第一卷)

    随园诗话(第一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迷失的雨季

    迷失的雨季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 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迷失的雨季》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林 锋的作品集。《迷失的雨季》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绮丽唯美的场景,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展现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青春。
热门推荐
  • 逆世求仙

    逆世求仙

    黑莲开万相!至宝显天罡!花死根不死!万年断恒古!昔日,力压三教天尊,创一世雄风!今世,独握灭世黑莲,踏万古长青!
  • FBI侦探推理游戏经典300例(最新升级版)

    FBI侦探推理游戏经典300例(最新升级版)

    本书汲取大量FBI推理精华,精选300个扣人心弦、趣味十足的推理案例,对读者展开10个步骤的思考训练。
  • 倾世毒医:九王爷的娇妻

    倾世毒医:九王爷的娇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特工,第一军医,天才校花……却是个孤儿。一朝穿越,竟成了废材小姐“那些欺我之人,我定会让你们血债血尝!”文,她能出口成章;武,她能熟背兵法;医,她能妙手回春;毒,她能玩于股掌;然而只有他是她不能控制的,倾世毒医,看她玩转皇城。
  • 回望征程:王成忠新闻作品选集

    回望征程:王成忠新闻作品选集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所写的消息、评论、通讯、调研报告等选编成的一个集子,记录了中国铁建中铁二十局集团改革发展变化的足迹。
  • 东胜本纪

    东胜本纪

    三十六天神通震天地,七十二地神通动乾坤,外道法像镇万族,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 公子倾城:呆萌少夫人

    公子倾城:呆萌少夫人

    她,洛语笑,最大的爱好就是就是看着美男流口水,俗称犯花痴,而生平最大的志向就是找个多金帅气的男人……什么,这个男人要娶她?不嫁,不嫁,虽然他的确够酷够帅够多金!本文继续延续小白文路线,以单纯搞怪为主,喜欢的亲还请多多支持!
  • 宫廷复仇虐爱媚青丝

    宫廷复仇虐爱媚青丝

    子曦,一个淡如轻烟清水般澄澈剔透的绝色女子,敏感纤细;柔时若水坚时如玉。出生之际,八月,却天降鹅毛大雪。大翌一智者预言说,她是天罹星转世,红颜祸水,祸及天地,注定孤苦一世。天命如此,不可逆也。七年后,她一夕之间,家破人亡。人说这便是灾难的开始。
  • 战长天

    战长天

    凌弃从小被一个老人抚养长大,被送进了仙国的仙极书院,从此接触到不一样的修行世界。从此走上了一条另一条道路。争权夺位,恩怨情仇,演绎出一段精彩的故事。
  •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2010

    《宁夏文化蓝皮书》是宁夏第一本文化发展的研究报告。以加快宁夏文化发展为研究主题,通过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战略与策略的结合,对五年来宁夏的文化建设作一总结、分析和概括;对任重道远的文化体制改革,以专家的视角,对实践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探索进行理论的指导;对今后我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探索,积极提出思路、途径、对策和建议。
  • 遇见一个最好的我

    遇见一个最好的我

    你喜欢舞台上的万众瞩目,我们就约定,如果你成为了明星,站在了这个舞台上,我会不远千里来找你,可找我找到实现愿望的你后,你却忘了我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