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800000005

第5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4)

8世纪初,教会和寺院占有拜占庭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又享有免税特权,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政府与教会之间的矛盾由此加深。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先后下令禁止供奉圣像,封闭寺院,没收教会土地,强迫僧倡还俗。这场斗争经过三个阶段,历时百余年,被称为“破坏圣像运动”。它是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社会斗争。通过破坏圣像运动,封建军事贵族的势力更加强大,自由农民农奴化的步伐也加快了。

巴西尔的政绩

马其顿王朝是拜占庭帝国的繁荣强盛时期,有“黄金时代”之称。867年巴西尔篡位称王,因其祖届马其顿,故名。此时封建关系已经确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批自由农民沦为农奴,农民起义多次爆发。为了保证税源和兵源,政府不得不限制大封建主侵占农民土地,以缓和矛盾。巴西尔为此颁布新法典,改建军队,特别是海军,努力提高战斗力。内政巩固后,巴西尔开始向外扩张。将东部边境推进到幼发拉底河,向西占据意大利南部,1018年灭保加利亚第一王国。通过征服和传教活动,拜占庭的文化渗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等斯拉夫人国家。

拜占庭的衰亡

11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受到突厥部落的侵袭,领土不断缩小。

13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侵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侵略者建立了拉丁帝国。虽然后来拜占庭帝国又复国,但经过十字军的破坏,国势衰微,难振以往声威。从14世纪30年代起,奥斯曼土耳其不断蚕食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和欧洲的领土。到15世纪30年代,土耳其最终兼并了除君士坦丁堡以外的所有拜占庭土地。1453年4月,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并于5月29日攻陷该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土耳其人随后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东正教”的诞生

罗马帝国在4世纪末分裂之后,东西两部分在经济、政治、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促成了基督教说拉丁语的西部派别和说希腊语的东部派别之间的分化。西部的罗马教会自认为是耶稣门徒彼得的继承者,坚持认为他们在各宗主教区佣有首席地位;而东部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在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与罗马教廷争夺势力范围。加上东西两部在教义方面的分歧,双方终于在1054年相互开除教籍,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由于该事件的起因与当时的君士坦丁堡主教阿卡西乌有关,故又称“阿卡西乌分裂”。

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帝国融合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希腊文化和东正教于一体,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文化,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过重要作用。在哲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新柏拉图主义,其代表人物普洛科尔·迪亚尔赫还是一位数学家。建筑艺术方面,著名学者、建筑家依西多尔和安提密阿设计建造了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结晶。

在地理和史学著述方面,西姆·印吉科普的《东方各国旅行记》、君士坦丁七世编著的《拜占庭帝国及其邻近各国记》都是具有参考价值的珍贵地理历史资料。

1045年成立的君士坦丁堡大学是当时东欧著名的学术中心。拜占庭帝国所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起了一定的作用。

俄罗斯

斯拉夫人是东欧和巴尔干半岛上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民族中最强大的一支。东斯拉夫人的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绵延600余年,在俄罗斯及东欧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斯拉夫社会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而受到邻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奴隶制的剥削形态尚未普遍的情况下,便形成了封建制度。

俄罗斯的统一

6世纪,居住在第聂伯河两岸的斯拉夫部落在罗斯部落的领导下联合起来。这个部落因居住在第聂伯河的支流罗斯河而得名。加入这个联盟的所有斯拉夫人逐渐都被称为罗斯人。149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后来,其子瓦西里三世继续扩张,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大业。

基辅罗斯的建立

古罗斯国建于9世纪中叶,第一个王朝是留里克王朝,最初几代王公都是瓦良格人。当时东斯拉夫人各部落内部矛盾激化,社会混乱。为了维持统治秩序,留里克应邀来到诺夫哥罗德,862年做了罗斯国第一任王公。从此,古罗斯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的统治。留里克即位后,遭到当地保守贵族的反对,反对者掀起了“瓦丁姆暴动”。留里克迅速镇压了反对派,保住了新兴国家政权。另一支瓦良格人商队的首领阿斯科德和迪尔占领基辅,建立了基辅国家。879年留里克逝世,其子伊戈尔正值冲龄,由其亲属奥列格摄政。奥列格决定沿“瓦希商路”南征,直逼基辅城下。在杀死阿斯科德和迪尔之后,奥列格于882年占领基辅,并将首都迁到这里。基辅遂被称为“罗斯诸城之母”。从此,基辅罗斯的统治开始了。

金帐汗国的统治

1237年,拔都率领蒙古军队大举侵入罗斯,先后占领东北部的里亚赞、弗拉基米尔等城,继而夺取整个东北地区,然后转向南部,于1240年占领了基辅。1243年,拔都由中欧折回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又名钦察汗国),以萨莱为都城,其统治地区包括整个东北罗斯。蒙古的统治使东北罗斯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金帐汗唆使罗斯诸王公相互攻讦,然后分而治之,要他们分别接受册封和诏令,称臣纳贡,承担军役。于是,基辅罗斯彻底解体,以后逐渐由日益强盛的莫斯科公国取代。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14至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其统治者伊凡一世通过贿赂从金帐汗那里获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封号。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则在库利科夫战役中确立了莫斯科公国在罗斯各公国的领导地位。伊凡三世结束了蒙古人对罗斯人历时两个多世纪的统治,之后,开始采用“全罗斯大公”的称号。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最终完成了东北罗斯的统一。16世纪30年代,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统一集权国家开始形成。

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

伊凡四世于1550至1556年在司法、行政、军事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王权,削弱了大贵族权力。1565年,他又推行新政策,将全国划分为由“杜马”管理的普通区和由沙皇直接管理的特辖区,还从中小贵族中挑选亲信组成特辖军团,以镇压大贵族的反抗。这些措施,摧毁了大贵族抗拒沙皇的军事基础,沉重打击了大贵族的割据势力,确定了沙皇专制政体。伊凡四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使封建割据的残余势力受到约束,有利于俄罗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农奴制的加强

俄罗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完全建立在对农奴、自由农民剥削压迫的基础之上。为了保证地主的劳动人手,沙皇政府制定了种种法规以防农奴逃走。伊凡三世颁布限定农民离开地主的时间以及条件的法令;伊凡四世在1581年实施所谓的“禁年制”,规定凡宣布为“禁年”的年份,农民不准出走;1592至1593年,沙皇政府重新调查土地和人口,一经登记,农民就永远不准离开地主,成为固定农奴,甚至自由人只要为主人做工半年以上就沦为对方的农奴。当时农奴制在西欧各国已经解体,而俄国却加强了农奴制。

沙皇俄国的早期扩张

沙皇俄国对西伯利亚的扩张开始于1581年。它最先吞并伏尔加河流域,逐步控制了伏尔加河中下游和乌拉尔山以西的广大地区。1586年初,沙俄以控制河流、步步为营的方式,两次派兵进犯失必儿汗国,1598年占领其领地。

1560年,伊凡四世以援助为名,派兵进驻卡巴达尔,对高加索地区长达300多年的扩张史从此开始。1638至1685年,沙俄又对中国黑龙江流域不断侵略骚扰,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反击而一再失败后不得不同意签订《尼布楚条约》。俄国在东西两线的侵略扩张,重点在欧洲,并由沙皇政府亲自完成;对亚洲的侵略,前期主要由民间力量完成,后期由沙皇政府接手。

东南欧其他国家

中世纪东南欧的历史,在西方研究得还不是很透彻。这个区域经常被简单地认为是十字军去往圣地路过的地方,在奥斯曼土耳其入侵之前就已经分崩离析了。其实,中世纪的东南欧,已经建立了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等一度非常强大的国家。

捷克

捷克人属于西斯拉夫人的一支。居住在易北河上游一带。5至8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开始形成。9世纪初,以莫伊米尔大公为首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国家,成为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9世纪末,捷克从大摩拉维亚分离出来,逐渐形成独立的国家。996年,捷克大公依靠教会的支持,打败对手,统一了捷克各部,建立起普舍美斯王朝。捷克的封建化开始于大摩拉维亚时期,发展于10世纪,基本完成于12世纪末。农业、手工业、采矿业和冶金业快速发展,出现了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对外贸易也有较大的发展。14世纪初,捷克开始了卢森堡王朝的统治。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捷克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不断提高。

波兰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966年,皮亚斯特家族的梅什科一世皈依基督教,其长子博莱斯瓦夫一世于1025年加冕为波兰国王。1138年博菜斯瓦夫三世死后,波兰进入分裂时期。14世纪初,弗瓦迪斯瓦夫一世重新统一波兰。

1385年,波兰与立陶宛王朝合并,立陶宛大公亚盖洛成为波兰国王,称弗瓦迪斯瓦夫二世。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组成由波兰贵族统治的国家。

波兰的政治制度比较奇特:过分的民主使得王权比较疲软,一次次的王室更迭造成了前后政策的不连续性;而新上任的国王为了争取贵族们的支持,又不断给予贵族们新的特权,其结果是贵族(主要是大贵族)的权力越来越大,贵族会议的效率越来越低,陷入恶性循环。这种制度在波兰的统一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弊病,最终导致这个欧洲大国在18世纪被瓜分。

保加利亚

色雷斯人是保加利亚地区最古老的居民。395年,保加利亚被并入拜占庭帝国。6至7世纪,自多瑙河北岸南下的斯拉夫人和自高加索北部西迁的古保加利亚人在阿斯巴鲁赫率领下战胜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四世,于681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史称“保加利亚第一王国”。1018年,保加利亚再次被拜占庭占领,1186年又建立保加利亚第二王国,1396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占。

罗马尼亚

公元前70年,布雷比斯塔在罗马尼亚的土地上建立起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达契亚国,106年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逐斩融合形成罗马—达契亚人。14世纪,东部的摩尔多瓦公国和南部的瓦拉几亚公国形成封建国家。15世纪,这两个封建国家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59年,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合并为一个国家,称罗马尼亚,但仍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告独立,1881年改称罗马尼亚王国。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人是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在7世纪时来到巴尔干半岛,9世纪处于拜占庭统治下,在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下改信东正教。12世纪时,尼曼雅王朝崛起,14世纪中叶沙皇(塞尔维亚早期的皇帝和保加利亚国王也自称“沙皇”)斯特凡·杜山在位期间更是把塞尔维亚国家发展到巅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于此时开始征服巴尔干半岛,并于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击溃塞尔维亚人(该战役的结果现在尚有争议)。到15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完全征服了塞尔维亚,开始了长达5个世纪的统治。1829年,塞尔维亚成为在土耳其宗主国和俄国保护下国际承认的自治公国。

1878年独立,1882年建立塞尔维亚王国。

匈牙利

匈牙利国家起源于东方游牧民族马扎尔部落。9世纪时,他们从乌拉尔山西麓和伏尔加河湾一带向西迁徙,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来。1000年,圣·伊斯特万加冕为国王,正式建立封建国家。15世纪下半叶马嘉什国王统治时期是匈牙利历史上较为辉煌的时期。1526年土耳其入侵,封建国家解体。从1699年开始,全境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利亚人的后裔。9世纪以后,阿尔巴尼亚分别受到拜与庭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1190年建立独立的封建公国,1415年遭到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后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了近500年。

亚洲

中古时代,西亚和中亚的游牧部族崛起,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地辖西亚、中亚、南欧和北非。而在远东地区,中国唐朝疆域也扩张到了中亚,朝鲜、日本成为统一的国家;13世纪强大起来的蒙古征服了欧亚的广大地域,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沟通,使得丝绸之路更为畅通。这一时期,许多封建帝国仍长期保留奴隶制的残余。

伊朗

中世纪,伊朗已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从7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伊朗先后处于阿拉伯、塞尔柱土耳其、蒙古伊儿汗国、帖木儿帝国等外族国家的统治之下。在丧失独立的800多年里,伊朗人民进行了反抗外族统治的斗争。

封建制度的建立

5世纪末至6世纪初,萨珊帝国的马资达克起义动摇了僧俗显贵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萨珊帝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马资达克起义失败后,萨珊国王科斯洛埃靳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实行新的土地制度,军事贵族私有土也随之出现。农村公社被保留下来,但大部分都依附于新兴的军事贵族。他还进行赋税改革,按土地面积、土质好坏、灌溉条件和收成多少核定土地税额,一年两次征收,用货币交纳,并征收人头税。赋税改革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耕作效率,保证政府税收的稳定,加强王权。

科斯洛埃斯一世还实行了军事改革和行政改革,把全国划为四大区,均由总督管辖,总督直接对国王负责,使中央政令易于在地方推行。上述土地制度和赋税改革、军事改革,明显具有封建性质,经过这些改革,萨珊帝国的封建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萨珊帝国灭亡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热门推荐
  • 强者的游戏

    强者的游戏

    这是一场强者的游戏,弱者只能被操控。作为一个来到异界大陆的人,林帆只想说,这一场游戏开始了就别在停止,弱者是没有发言权的。
  • 阴官鬼录

    阴官鬼录

    齐非是阴官的孙子,在他十七岁尚在青春冲动的年纪,竟然被爷爷交代了一件神秘的大事。从此,他的世界里多了一个相互平行光怪陆奇的世界,各种离奇的妖鬼、道术高人、阴兵煞星进了他的生活之中……此书便是记录一些令人震惊、无法解释的妖鬼之事。
  • 生死交接的血域花

    生死交接的血域花

    现代玄幻小说,内带有言情,等魔幻的小说,讲述主人公的奇妙生活
  • 威尼斯没有悲伤

    威尼斯没有悲伤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力作,时间的回忆。
  • 大清贞妃传

    大清贞妃传

    她是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的掌上明珠,她是蒋尚昭青梅竹马的挚爱,她是顺治帝宠冠六宫的贞妃,她是襄亲王愿意付出生命去守护的女人!十二岁的她,天真纯稚,湖边泛舟、草原赛马、临窗执卷,都是她的最爱,她常爱把李易安的词挂在嘴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十三岁的她,无奈入宫,从默默无闻的庶妃到宠冠后宫的贞妃,她本无意争宠,却被形势所逼,为了自保,她步步为营,不料百密一疏......她看透人情冷暖,为保董鄂氏满门,她甘愿殉葬......绝处逢生,原来,人世间当真还有这样一方净土......
  • 美女变霉女:横冲直撞浪古代
  • 中国记忆·小说卷二

    中国记忆·小说卷二

    时光在一成不变地飞逝,人类以文学的睿智记录下时间瞬间的步履。许多许多年以后,再寻觅这些丝缕的痕迹时,在茫茫的时间之海中才得以找到消弭了的历史回声。
  • 鬼域之长生门

    鬼域之长生门

    罗布泊,曾今是个美丽的地方,而现在已经成了生命的禁地。十余年前,吴文清不顾同僚的反对,依然决然的进入了罗布泊,却没想到十余年后,他的弟子罗坤会为了探寻他的死亡和完成他的遗愿再次进入这片死域。那个地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所在?为什么吴文清要让罗坤再回罗布泊?而且还让他杀人……传说中的九龙水晶棺真的就在罗布泊之下吗?在这片黄沙之下到底埋藏了多少神秘又阴悚的传说?
  • 大明英图

    大明英图

    明朝初年,政局不稳,尤其是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将朱允炆赶下帝位,朱允炆下落不明,其子孙也散落江湖。为巩固帝位,明成祖朱棣不惜血染江湖,掀起了江湖无数纷争,引起了武林人士的激烈反抗。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江湖纷争中,权谋,利益,爱情,称霸,爱恨交织,勾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也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胡月儿的千里寻夫,废帝势力的复辟,雪山派的卷土重来,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 幽魂冥域

    幽魂冥域

    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少年郎就在这不幸的时间出生了。天赋平平却屡次遭人陷害。坠崖之后竟有另一番奇遇。这是一个天才真正的觉醒。一把青莲剑。一只菩提笔。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一声长啸碎苍穹。一剑挥舞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