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800000039

第39章 科技人物(7)

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詹天佑被聘为工程师。他第一次参加修建的铁路是塘沽到天津的铁路。在修建过程中,詹天佑显示了他非凡的才能,仅用80天时间就指挥完成了铺筑工程。

1890年,中国铁路总局计划把关内铁路延伸到关外的沈阳和吉林。当铁路铺至滦河时,由于河深水急,美、日、德三国的工程师在给桥打桩时都失败了。英国总工程师只好把詹天佑找来试试。詹天佑经过认真探测和调查,利用压气沉箱法克服流动层厚的闲难,按期完成了滦河铁路桥的全部修筑工程。他的成功使那些自命清高的外国工程师万分惊奇,为中国人长了志气。

1894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举他为会员,他是该学会的第一位中国会员。

1902年10月到1903年2月,詹天佑负责建成了京汉铁路高碑店至易县梁格庄长45千米的西陵支线,这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铁路。

1905-1909年,詹天佑又成功主持修建了中国铁道史上第一条独自设计施工的重要铁路——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总长不过200千米,但沿途横跨崇山峻岭,施工极其艰险。当时国内外冷嘲热讽声四起:“能修出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50年!”詹天佑听后非常气愤,决定用创造性的劳动给予迎头回击。面对厚厚的岩层,詹天佑在中国第一次使用了炸药爆破开山法;在开凿号称“天险”的八达岭隧道工程中,他精心设计出从两端向中间同时开凿和中距离凿进的方法。为使列车安全地爬上八达岭,他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顺着山势设汁出一段“之”

字形线路,缩小了坡度。詹天佑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工程提前两年竣工,创造了奇迹。

1909年4月,京张铁路正式通车。当天有上万的中外嘉宾到场参加典礼。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詹天佑发表了演说,他通过诉说工程的艰难,高度评价了铁路工人的贡献,给在场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京张铁路的建成,不仅为詹天佑赢得了世界声誉,更为整个中国工程技术界在世界上取得了相应的地位。当时,有人把京张铁路与万里长城并列为中国伟大的工程。

詹天佑从1887-1919年,主持修建了津塘、京张、西陵支线、潮汕、沪宁、川汉、粤汉、萍醴、道清等铁路工程,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19年,詹天佑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中国工程师学会基于他在铁路建设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特地在青龙桥建立了一尊铜像,来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

钱学森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岁时随家人迁居北京。自幼天资聪慧的他后来进入北京师大附中学习。少年钱学森喜欢自然科学、音乐、绘画,学习成绩优异,于1931年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

在大学期间,钱学森刻苦攻读,做学问一丝不苟。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大毕业,远赴美国留学。第二年,他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航天系,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获得硕士学位。

1936年,钱学森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师从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三年后他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其间,在应用力学领域,他与冯·卡门合作,对飞机金属薄壳结构非线性理论进行的研究,解决了薄壳结构理论的重大难题;在空气动力学领域,他对发展与高速航空器相关的空气流动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到1949年,钱学森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物理学界权威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际,在美国的钱学森希望回到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时美国国内正掀起了一阵反共反华的恶浪,五角大楼海军部一位副部长得知钱学森要离美回国,便想尽办法阻止他成行。为此,美国政府吊销了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并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下令逮捕了钱学森,扣压了他所有的行李。作为要犯,钱学森被关在一间昏暗的单人牢房里,接触不到一个人,也没有一个人能跟他说话。更令人不能忍受的是,每天晚上,看守每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他喊醒一次。钱学森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在被拘留的15天里,他不但体重减轻了近15千克,还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钱学森加州理工学院的朋友们经多方努力,两周后以重金将其保释出狱。钱学森出狱后的日子并不好过,他的工作、生活处处受到限制和监视,他与家人都曾遭受到多次折磨和迫害。但是,钱学森没有因此被吓倒,相反更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1955年,经过5年不屈的抗争以及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钱学森终于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6年,钱学森向新中国政府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并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在他的指导和参与下,196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火箭,1964年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5年钱学森建议制订的人造卫星研制计划被列入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最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升入太空,钱学森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和“火箭之王”。

1962年,钱学森的《物理力学讲义》和《星际航行概论》

先后出版,稿酬有几千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那时还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人都吃不饱肚子,钱学森及其家人也同样如此。但是,当他拿到这两笔稿费时,连包都没打开就作为党费,交给了党小组长。

1991年,钱学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4年,钱学森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的资深院士。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作为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袁隆平

袁隆平于1930年9月7日在北京出生。他自幼兴趣广泛,喜爱音乐、体育。他在重庆度过了中学时代,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3年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60年代初期,中国正处于严重的困难时期,老百姓忍饥挨饿,苦不堪言。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袁隆平的心,他下定决心从事人工杂交水稻的研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解决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1960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观察,他偶然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子:共有十余穗,每穗有160~170粒。第二年,他适时将这独特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分离变异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优势没袁隆平有发挥出来。面对这一结果,善于思考的袁隆平受到了启发,他马上想到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理论,顿悟到: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当时,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并且全世界都流传着“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不良基因早已淘汰,既然自交不退化,那么杂交就没有优势”的观点。但袁隆平并没有因这些同有的说法而退缩,他坚信杂交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袁隆平确定自己的目标后,便开始了他漫长的探索过程。夏季骄阳似火,正是南方水稻的扬花季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踏烂泥,手拿放大镜,像猎手搜寻猎物一样,在安江农校农场的稻田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天又一天,每天都毫无收获,两手空空。直到第14天,袁降平才发现了第一株雄蕊退化的水稻不育株。在9个月时间里,他前后检查了一万四千余个稻穗,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并对它们的杂交第一代和第二代进行了研究,向世界吹响了“绿色革命”的号角。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1975年,由袁降平任技术总顾问的试验阳第一次获得成功,为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试种推广杂交水稻培育了大量的种植种子。

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功,引起了国际上的瞩目,有关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始兴起。

1979年4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托举行的国际水稻科研会议上,一个黑瘦的中国人,面对着二十多个国家的水稻育种专家,用英语侃侃而谈,大讲水稻的种植经验,这位黑瘦的中国人就是袁隆平。与会者大多是国际著名专家,对这位中国来的农业学家并不予以重视,但听了袁隆平的论文和即席答辩后,他们被深深地折服了。当幻灯银幕上反复打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字样和他的头像时,全场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一齐起立,向这位来自中国的专家致敬。

从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响彻全世界。

同类推荐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热门推荐
  • 快穿系统,男神,请留步

    快穿系统,男神,请留步

    神马?穿越?重生?逆袭?哈?那个谁!快掐掐我,这是不是真的?哈?做任务?任务全部完成之后,还能许个愿望?还包送一只软萌腹黑的系统?上得天堂,下得暖床是什么鬼?你说什么?让我逆袭女主?没搞错吧!女主的光环那是我一介布衣丫头震慑得住的,什么?你说什么?拽酷校草、病娇欧巴、呆萌暗卫、腹黑国师、高冷学霸、邪魅影帝、网游大神、末世尸王、星际霸主...任君挑选~米凡:嘿嘿,好说好说,系统~好系统~给我个外挂金手指呗!系统不在线,请在“嘟——”的一声后留言。米凡:切,小气鬼。诶诶,这位男神请留步,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 执掌神武

    执掌神武

    这里,是弱肉强食,实力为尊的世界,这里充满了天地赋予的灵气,供人类修炼,这里,魔兽,灵兽无奇不有,只是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强者才能才能活下来,反之,你就是他们的垫脚石……一代魔帝在上古遗迹获得一部《太古魔决》被圣域追杀,陨落当场,却意外重生在隆银大陆灵源城一个家族之中,凭借前世的经验以及功法再次踏上强者之路!
  • 无天剑神

    无天剑神

    青年分手后,在某景区散心时,被从一根从天而降的棍子砸的头破血流。接着,乌云聚顶,从中降下天雷,对着他一顿猛劈,一脸懵的青年就此灰飞烟灭,当场化作一堆焦炭。青年死后,灵魂被棍子带着穿越到异界,附身到某田破碎的废人身上,本以为一生就此终老,却不想峰回路转,从黑色棍子中获得逆天古卷。先修丹田,后炼圣体,悟得无上剑意,一代剑神之路,就此开启!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 兼职司机

    兼职司机

    从企业高管落魄到专车司机,是一蹶不振还是从头再来,懒散纠结的天平男演绎着自己的爱恨情仇。
  • 莫斯科的墨尔本

    莫斯科的墨尔本

    希望这个较为温暖的故事,能让你再次相信爱情。
  • 重生之冲喜新娘

    重生之冲喜新娘

    她本是亚洲黑暗组织龙焰的千金,却被变态的爱着她的哥哥所杀。阴差阳错,一缕幽魂进入到了一户贫穷人家的女儿身上。被豪门选中,要她嫁给病怏怏的聂家二少爷。是她的命也是她的不幸。无所谓,婚姻对于她水贝贝来说,算不了什么。
  • 映霜人

    映霜人

    他,风流倜傥,流连花丛,心中却永远有一抹孤高清冷的背影。她,冷艳无双,无欲无心,却不知那年回眸一瞬,惊艳了天下。
  • 灵魂元素

    灵魂元素

    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林筑,因为一个身份与自己差别巨大的校花两情相悦。被女方家逼迫的家破人亡。被折磨的灵魂都快破散,被杀之后。遇见神界元素之神的灵魂~~~~~~~~~~逆天异界游!!从此开始
  • 玖道问心

    玖道问心

    天生对人心,感应敏感的孤儿——姬玄。从小经历了许多的波折,面对现在来之不易的感情,他非常珍惜;但上天好像与他开了一个玩笑,那唯一的感情都失去了;不知…………站在地球最高的楼顶上,姬玄吹着夜风,看向那无尽的星河,缓缓说道:“得失之间,谁能说得清呢!”“我的目标,是那星辰大海。”画风突转,听着那中二气息十足的话,姬玄身后的众人都习以为常了,‘谁让自家首领,脑子有问题呢’“哈秋!”“有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