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800000014

第14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13)

1525年2月,闵采尔来到图林根,3月在缪尔豪森城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城市贵族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永久议会”,闵采尔被选为主席。从此,缪尔豪森成为德意志中部的起义中心。在它周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525年5月中,农民起义军与封建主军队决战,不幸失败。闵采尔被俘,壮烈就义。

欧洲宗教改革的扩大

德意志正进行宗教改革的时候,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同样反映在宗教改革的问题上,王权的加强也同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宗教上的势力发生矛盾,因而各国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各国的历史背景有别,因而各国宗教改革的参加者、进程、特点和结果也不尽相同。

加尔文教的创立

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创始人。1541年起,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教会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中心,加尔文教传播到欧洲各国。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教教会组织既不受教皇统治,也不归国家政权管辖,在教派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将其他新兴教派斥为“异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按照共和制原则,把教会的管理权置于由教徒选举产生的长老和牧师的手中,对人民实行严厉的统治;浮华的教仪被取消,许多宗教节日被废除,甚至连跳舞、演戏等娱乐活动也被禁止。加尔文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形式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北欧诸国的宗教改革

16世纪20至30年代,路德教已传入北欧各国。1527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召开了规模最大、参会成员最广泛的国家议会会议,宣布按路德教派的教义改革瑞典教会,决定修道院统归国王,教士讲道必须以《圣经》为依据。自此,瑞典宗教开始国家化。1541年,受瑞典管辖的芬兰亦改信路德教。丹麦在国王腓特烈一世时期进行宗教改革。1536年10月,丹麦国民大会正式宣布建立路德教的国家教会,国王为教会最高领袖,旧主教丧失了在政府中的特权。

挪威及冰岛也服从丹麦法律。1554年,路德教在北欧大获全胜。

反宗教改革活动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为了解除教权危机,加紧对天主教会自身的改革,阻挠、镇压新教宗教改革,积极整顿教会内部的弊端,惩办贪污腐化分子,停止兜售赎罪券,并组成“九人委员会”审查教会,商议改革措施,力图提高教会威信。

此外,保罗三世还成立了“异端法庭”、耶稣会、神学院,培训神职人员,加强对天主教的控制。尽管天主凭借这措施获得过暂时的成功,但最终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中古末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诸国普遍建立。旧的封建贵族阶级虽然还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被雇佣的工人阶级已经产生,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当时既有封建制度下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又有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也发生了。

在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专制君主制逐渐确立,国家机器日益完备,政治上进入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成熟的尼德兰,16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荷兰共和国,成为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的“标本”国家。17世纪初爆发了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冲突——三十年战争,德国被肢解,法国夺得欧洲霸权。

英国

早在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经济实际上已经瓦解。到了15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出现了经营养羊业或农业的富裕农民,他们和富有的手工工场场主、商人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自亨利八世16世纪末起,英国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这些财富源源不断地被运回英国转化为资本,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

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一方面在英国建立起专制统治,另一方面保护和鼓励工商业及海外殖民活动。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实施的各项政策极具时代特色。它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振兴了英国的民族工业,为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腾飞提供了前提条件,对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

16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工业特别是传统的毛纺织业迅速发展,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各大城市出现,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形成。

英国呢绒业成为“民族工业”。采矿、冶金业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煤炭以纽卡斯尔为集散中心,销往欧洲大陆各地。西南部各地的钢铁、造船、造纸、酿酒及玻璃制造、肥皂、火药等工业,也都有所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伦敦发展迅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自16世纪末起,英国将从殖民地掠回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进一步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

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种种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其中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强行把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因此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劳动力。

“血腥立法”

圈地运动开始后,大批农民的破产和逃亡,不但影响了英国的税收和兵源,而且使社会动荡不安。对因丧失家园而流浪的农民,英国政府不但没有给予安抚,反而发布了一系列野蛮的法令,把他们视同罪犯。

破产农民们有的被鞭打、受烙印,有的被割耳,有的被处以死刑。马克思把这些立法称为“血腥立法”。血腥立法把农民变成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变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被剥削的雇佣工人。

罗伯特·凯特起义

英国农民反对圈地的起义风起云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549年6月罗伯特·凯特兄弟领导的诺福克郡农民起义。他们提出《二十九条纲领》,要求停止圈地、恢复农民使用公有地的权利、减租、废除庄园法庭、消灭农奴制残余等。7月22日,起义军占领诺里季。由于内部分裂,且缺乏作战经验,8月27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中,农民勇敢地捍卫自己对土地的权利,使诺福克一带保存了许多自耕农,他们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军的主力。

海外掠夺

中世纪晚期,英国的海外贸易是与走私和赤裸裸的海盗行为结合在一起的。英国商人成立了一些经政府特许的贸易公司,专门进行殖民掠夺活动。如1555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司,以俄国、中亚、波斯为目标;1579年成立的伊斯特兰公司,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以地中海东岸一带为目标;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以劫运非洲黑人、黄金为目标。规模最大和存在时间最长的是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它独占好望角以东地区的贸易,特别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贸易垄断,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的有力工具。后来,英国击败海上劲敌西班牙,建立起海上霸权,殖民势力逐渐向美洲渗透。

和西班牙的斗争

英国的海上抢劫活动和插手美洲殖民事务的行为,严重威胁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而称霸海上、垄断美洲殖民地贸易、掌握欧美之间制海权的西班牙也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加上英西之间的宗教分歧,两国的矛盾日益尖锐。1586年,谋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行动失败后,腓力二世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两国公开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

“无敌舰队”的覆灭

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遣由130艘巨型战舰组成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英国则派出更为灵活的舰队,由海盗出身的德雷克等人指挥出海迎击。7月下旬,双方舰队在英吉利海峡相遇。西班牙兵舰体大笨重,运转不灵;英国舰队则利用自身战船轻便高速等优势,采取机动战术,用远射程大炮攻击“无敌舰队”。经过两周左右的海战,英军重创“无敌舰队”。

西班牙残余战舰在回港途中,遭风暴袭击,几乎全军覆没。“无敌舰队”的覆灭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此后,英国开始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晚期,新兴资产阶级和专制王权的关系逐渐恶化。伊丽莎白经常向大臣、亲信及少数工商业者授予制造或销售某种商品的专利权,严重损害了大多数资本家和商人的利益。资产阶级“清教徒”对女王的宗教政策非常不满,他们要求按照加尔文教教义彻底改革英国国教,以摆脱王权的控制。

伊丽莎白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开始残酷地迫害清教徒,以加强专制统治。但清教徒的势力却不断壮大,并逐渐把宗教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17世纪40年代,英国终于在清教徒克伦威尔的领导下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主义的发展

16世纪,虽然法国的经济尤其是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呢绒、印刷、玻璃、制陶等工业中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里昂的丝绸纺织业和马赛的对外贸易都十分发达,但资本主义成分渗入农业的过程却非常缓慢,而且规模很小,因而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15世纪末,法国政治统一的完成,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16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经济已有明显的发展,呢绒、纺织等行业中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商业和对外贸易也很兴盛。不过,法国人口的90%从事农业生产,封建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农业生产是国家财富和统治阶级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资本主义成分渗入农业的过程非常缓慢,而且规模很小,基本没有出现变耕地为牧场和暴力驱逐农民的现象。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法国的阶级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

君主专制的形成

随着城乡劳动人民仅对封建剥削和残酷掠夺的斗争不断高涨,封建贵族需要强大的王权来维护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特权。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抑制贵族、镇压人民反抗,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拥护强化君主的权力。封建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都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矛盾的,双方斗争不可避免。路易十一在位时基本统一了法国各地。1515年,弗朗西斯成为国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国王集大权于一身,拥有绝对的专制统治权力。

与意大利的战争

15世纪末期,意大利经济富庶,但政治上四分五裂,一度成为西欧列强争夺的对象。1494至1559年,法国统治者为了巩固本国商人在地中海的商业地位和攫取土地,对意大利发动了长期的侵略战争。

1494年10月,法王查理八世应米兰之请,率军长驱直入,于次年2月占领那不勒斯,意大利战争正式爆发。法国的胜利引起意大利各邦以及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的不安,因而,法国于1503年底被西班牙逐出了意大利。

宗教改革

16世纪初,宗教改革思潮开始在法国传播,路德教和加尔文教接踵而至,各阶层都迫切要求进行宗教改革,许多城市纷纷出现加尔文教团体。在胡格诺(加尔文教徒在法国被称为“胡格诺”)贵族同国王、天主教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两个互相敌视的集团:一个是以东北部贵族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集团;另一个是以中部贵族波旁家族的安东(那瓦尔国王)和海军大将科里尼等人为首的胡格诺派。

胡格诺战争

1562至1594年法国天主教同新教胡格诺派之间展开了一场长期战争。

1562年3月,吉斯公爵率领侍从路经瓦西镇时,袭击了正在做礼拜的胡格诺教徒,当场死伤200余人。

这个事件成了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不久,胡格诺战争爆发了。胡格诺战争体现了王权同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使法国经历了一段无政府时期。战争的结果是天主教、胡格诺教派各有所得,有助于王权的重新振兴和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克洛堪”起义

胡格诺战争期间,双方军队的烧杀掠夺,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包税商的贪暴更逼得农民倾家荡产。农民把这些令人痛恨的税吏和包税商叫做“克洛堪”

(即鼠类),并不断掀起反抗斗争的浪潮,“打鼠”成了起义的口号。1593年,“克洛堪”起义大规模爆发,1594至1596年席卷了法国西南部各省。起义农民攻打贵族的庄园,严惩税吏和包税商,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南特敕令》

1598年4月13日,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为结束胡格诺战争,在南特城颁布敕令。敕令保证不追究胡格诺战争中的一切行为;胡格诺派获得信仰自由,有权建造教堂和召集教务会议;胡格诺派在法律上享有公彼得大帝民的一切权利;在审讯新教徒时,组成新旧教法官混合法庭;新教徒在政治上与天主教徒一样,有权担任各种官职和向国王进谏;在军事上,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100座城堡,拥有军队和武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明文规定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的文献。

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

农民起义的不断扩大和城市贫民的骚动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到法国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新旧教贵族和富有的资产阶级都感到只有建立强大的专制王权,才能有效地镇压人民的反抗。在16世纪90年代初,他们先后转向拥护王权,从而结束了长期的混战。亨利四世为重振法国雄风、巩固王权、稳定封建秩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财政上节约开支和降低部分税额、鼓励农业生产、奖励工商业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7世纪前期,路易十三在位时,枢机主教黎塞留出任首相,实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借以增加财富,巩固专制政权。政府保护新成立的贸易公司,鼓励航海和殖民活动,对外以打击德国、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势力为目标。法国专制王权获得进一步加强,为以后法国建立欧洲霸权打下了基础。

俄国

同类推荐
  •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

    《明清时期的“官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从日记到作文

    从日记到作文

    日记主要记录一天内发生的事或思想变化 比较随意 可以是一个主题 也可以是多个主题 甚至是没有主题的自已对自己的唠叨 结构松散 有想到哪说到哪的随便 口水话比较多。作文不一样。作文就是做文章,有固定的主题,与主题相适应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行文严谨。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热门推荐
  • 来年花开再相见

    来年花开再相见

    那年盛夏初遇,缘起不灭。我们曾一起在樱花树下许诺每个人都要好好的。没有痛苦没有伤。却也不曾想到最后我们会成为对方心里最深的伤。两个人的友情很简单,三个人的友情很舒服,四个人的友情怎么就让我们迷茫了。青春若已逝,愿来年花开再相遇。
  • 恋玲珑

    恋玲珑

    儿时的回忆,童言无忌,而他却记在心里。十八岁的校园相遇,相遇不相识,当错过后可会遗憾终生?那个小时的身影,最终是否会回归到他的怀中……
  • 仙魔茧

    仙魔茧

    命运?身世?实力才能决定一切!看一个坎坷少年,如何挣脱命运,一步步揭开,这传承无数年的仙魔阴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为规范企业破产程序,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 天骄战纪

    天骄战纪

    大千世界中,一个名叫林寻的少年,独自从矿山牢狱中走出,掌御灵纹,心通万古,踏上了一条古今未有的传奇之路。
  • 替身新娘

    替身新娘

    她因为感激他送她一份高贵礼物去参加她前男朋友的婚礼,所以想要报答他,可是没有想到报答的代价竟是她的婚姻,她嫁给了他,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他,以为她也有机会让他爱上她,岂知,他对她的好全是因为她跟他曾深爱过的女人有着同一张脸,原来她只是一个替身……他知道她们两个有着同一张脸,可是他分得清谁是谁,喝醉了酒,模糊的要了她之后,他其实很后悔的,可是两人日后的婚姻生活,她却逐渐的走进了他的心里,比另一个她还要深入,在他终于知道他爱的是谁,要的是谁的时候,她竟然来了一招失踪,而这一次,他绝对不会轻易放手……
  • 永恒邪尊

    永恒邪尊

    笑看苍生我为皇红尘万物做衣裳斗转星移傲寰宇地老天荒任我狂
  • 情深不寿,莫许白头

    情深不寿,莫许白头

    多年后,我的人生彻底颠覆。曾经消失的学长莫名成了我的上司。一向沉默寡言的却父母行踪诡异,矛盾频频,莫名出现的儿子打乱了我的生活轨迹,我被封存永久的记忆全部再现。我父母与江家在多年前私下约定的秘密被揭穿再次掀起波澜,而牵扯出隐藏了十二年前黎晰父母离奇身亡,黎晰被部队开除的真相轰动了整个江城,而我被莫名卷入这场阴谋里,身后似乎有一双黑手把我推向深渊。我跟黎晰的感情该何去何从?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我想有个梦想

    我想有个梦想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三维的,这是个四维的世界。时间、人、空间,时空。从远古的探索到现在的科技,使得我们的世界有着规律可循。而四维空间同样如此。但规律不会恒定不变,它也会出错。.金小可,一个十足的宅男..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梦想师,开始了与梦想的神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