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500000089

第89章 论白话

陆志韦先生在《目前所需要的文字改革》那篇文里(本刊《观察》四卷九期)说到“风行一时的是‘八不像”的白话文”。“八不像”是:

不死不活的,不文不白的,不南不北的,不中不西的。

他教我们学白话文“必得跟说白话的老百姓学”,“得学京油子的北平话”。抗战期间陈梦家先生有《怎样写白话》一篇文(昆明《中央日报》,二十八年十一月一日),反对“伪白话文”或“假欧化语”,主张用旧小说“和活人的白话做我们写白话的范本”,跟陆先生的意思差不多,只是没有确定“得学京油子的北平话”。陆先生的文章发表后,刘学氵睿先生又有一篇《汉字的改革》(本刊四卷十六期),写的是道地的北平话,前大半篇是对陆先生的意见的讨论。他说:

白话文这东西是个工具。他得受使唤才行。眼下白话文用在说不清有多少方面。如果光拿京油子那一套辞汇去对付,那那能够办得到。

他“觉得白话应当是‘北平话教育化’”。

这些讨论教我们想到英语的类似的动向。蔡士侯先生介绍过美国弗来希的《白话艺术》(Rudolfglesh,ph.D.TheArtofplariJalk)(本刊二卷四期《英文的中国化》)。弗来希说,现在要找寻那明白晓畅的言谈,是不容易了。他所谓“白话”,就是说得最清楚、最容易使人了解的那种语言。他说:

“白话”是人民的语言。正如同我们中国的白话文从旧式的文言文中解放出来一样,它能够使文字简洁明白,为大众所接受。

一方面金阝是先生提到英国绅士近年来也为“语”与“文”的问题伤脑筋(《当世作家》,书评,三十七年七月十一日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但是他提到的《当世作家》的编者费尔泼斯(Gilbestphelps)的问题,“跟我们的问题刚刚相反”:

我们是努力要把“文”拉近“语”,他却是责备有些无线电工作者把无线电上的语言——因此就是一般的口语——演化成另一种语言,跟“文”脱节;他希望无线电能起十八世纪伦敦咖啡馆的作用,润饰口语,使它接近文体,或者不如说,两头拉,使“语”与“文”糅合。

金先生紧接着说:这一点值得我们参考:

文字迂腐固然与现实脱节,失了它的价值,而完全迁就口语,甚至迁就它的模糊与拖沓,也未免矫枉过正。

“白话运动”应该是两方面动的,一方面笔下的“文”力求近于口中的“话”,另一方面“话”也该尽量取得精确、生动与“文”中一切优良的品质。

笔者也有过类似的“两头拉”或“两方面动”生的主张,但是现在最感兴趣的是英语的口语化或白话化的动向。还有,金先生介绍的费尔泼斯的讨论简直跟陆、刘两位先生的讨论一模一样似的。

不过仔细一看,到底不同。金先生说得明白,《当世作家》里面的:

十二篇论文原先都是不列颠广播公司办的无线电演讲词。口语的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每次演讲约占二十分钟),拨开了冗长的可能性——一篇篇都小巧可喜,读来绝不令人心烦。

英语的口语化或白话化的要求或动向,看来是跟着无线电广播的发达和普及来的。这是高度工业化或机械化的结果,跟中国的情形绝非一模一样。笔者曾经在一位朋友那里见到美国的自动记音机,还亲自试用过。那真方便,当下就能够听到自己刚才说过的话。这位朋友带回这个和手提打字机差不多大小的记音机,是预备给病着的太太做诗做文章用的,她只要嘴说,别人可以照抄下来。他想这样做出来或说出来的诗文一定会另有一种新的风格的。但是从“写”文章改到“说”文章,需要很大的努力和长久的练习,她暂时还不能利用这个机器。

不过有人告诉笔者,美国已经有人拿这种音片代替通信,当然受信人也得备有记音机才成。记音机得美金三百元左右,但是音片很便宜,小的只要美金四分钱一张。这种东西将来不久在美国也许会普及到像打字机那样,可是在中国无线电广播的收听还只限于极少数玩得起收音机的人,这种记音机通行的日子更是渺茫了。我们的白话文口语化或白话化的要求是另有契机的。

同类推荐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真话自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本书主要研究百年中国文学的“传统”,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的创造机制及其现代意义,外来文化资源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塑形、现代体验与中国新传统的形成、被误读的新文学传统。
  • 慕尼黑之恋

    慕尼黑之恋

    走出弗雷德里克街,能听到隐隐的涛声,这是绕城的因河在夜色中奔流。河畔灯光幽暗看不到人影,河面范动着白色的波光,河对岸山影绰约,一派寂寥神秘的景象,与弗雷德里克街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人间的繁华和冷寂,在一个小城里,就展现得如此鲜明。
  • 世界上最优美的感恩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感恩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感恩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世界上最优美的感恩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邪王宠妻王妃快到碗里来

    邪王宠妻王妃快到碗里来

    21世纪的混世女特警,一朝穿越,成了丞相府里不受宠的草包大小姐,还和风流成性的渣太子有婚约?他,是权倾朝野的七王爷,传闻视女人如毒药。当腹黑王爷遇上无良似混混的她,就不能再用正常人的思维来理解了。“王爷,咱家未来王妃去逛青楼被抓了”,“欠收拾,去叫人封了青楼,敢抓本王的女人,找死”!某天,某女在街头相亲。“快来看看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本人相亲,条件很简单,有钱有貌能和面瘫七王爷抗衡的就能免费把我带回家,快来看看啦”。“是吗”某男突然冒了出来。“呵呵,那个,小七,咱有话好好说,那个……好好说,呵呵……”,“欠收拾”,“啊,混蛋,快放老娘下来……”。后来某女直接被扛着进了房间……
  • 绅士自我修养

    绅士自我修养

    ——这就是绅士吗?——不!这是鬼畜法师(笑)!
  • TFBOYS之红衣白

    TFBOYS之红衣白

    “你若还喜欢我那请你…将我两断”“不。”“这样…你就可以…逃脱了啊…”“钟情于你,认真而怂,从一至终,明白吗?”
  • 天使之院

    天使之院

    作品的主要内容为:一位13岁的美丽少女林璎若和她的同伴紫阴不小心搭乘了通往天使之院的校车,并因此可以和天使们一起学习。然而,璎若却意外认识了一位帅气冷漠的少年羽飞,而且,璎若手上的粉色羽毛印记正和羽飞有关,所以,她恳求校长,让她和羽飞一起住,好解开封印。不过,她和羽飞总是吵嘴,像仇人一样。她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对方。。一场疯狂又奇葩的爱情便拉开了帷幕。。
  • 太极拳小序

    太极拳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倒霉小姐活常记

    倒霉小姐活常记

    倒霉的罗宝怡在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在曾经一起玩耍的玩伴,因一些事故而交上的男朋友,分手后发现的美好,她该何去何从呢?......(介绍朕写的不是很详细,请多多包涵,本作品是按照作者是真实经历写的,你看了绝对会觉得我的生活怎么会这么丰富呢?嘘!认真看哦!)
  • 天灵神逆

    天灵神逆

    混沌初开,盘古开天,天分三界,灵界,阴界,人界,其中灵界最强,人界最弱。灵界一代邪尊逆星宇因探寻因果不得不进入人界,然而当进入人界之后才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所谓的因果,所谓的天命,到底谁才是真?谁才是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虚中妄之,妄言虚无。
  • 涩食尽果

    涩食尽果

    辛蕾遇上施博文,她以为他只是个纨绔子弟,不曾想,他还是一个未婚妻死于非命的受害者。好友的死,未婚妻的死,‘死’将两人纠缠在一起。辛蕾爱上施博文,她害怕他是个玩弄感情于手掌间的人,不曾想,她于他,不是命,却跨越了生死。面对她,他愿用性命,去换取她一生安乐。前尘已逝,只愿此生会有一人,死生契阔,白头到老。
  • 墨剑行

    墨剑行

    墨文府从创立到至今已有悠久历史,墨文府创始人墨由子埋下一份宝藏,乃世间稀有,但想得到这份宝藏必须拥有墨由子传下来的龙文剑来开启。鬼阎教,五行馆,玄音殿,等各大江湖势力闻等闻风而动!因各派互相损伤更结下深仇大恨,问诸王,谁能扬刀立马号令天下。天机难测,世人为棋。讲述浪漫而辉煌的中国传统武侠。
  • 末世残暴

    末世残暴

    【女强+无男主】其实这只是一脑残作者的脑残作品,里面除了女主和跑龙套外,严重拒绝男主,因为末世不是用来谈恋爱的时代,而是黑暗的面孔。→_→矮油,我居然能这么正经,我真是被自己帅晕了!文章不规定时间更新,介意观看时间于每日晚上十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