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500000010

第10章 那里走(3)

新文学的诞生,引起了思想的革命;这是近十年来这新时代的起头——所以特别有着广大长远的势力。直到两三年前,社会革命的火焰渐渐燃烧起来,一般青年都预想着革命的趣味;这时候所有的是忙碌和紧张,欣赏的闲情,只好暂时搁起。他们要的是实行的参考书;社会革命的书籍的流行,一时超过了文学;直到这时候,文学的风起云涌的声势,才被盖了下去。记得前年夏天在上海,《我们的六月》刚在亚东出版。郢有一天问我销得如何?他接着说,现在怕没有多少人要看这种东西了吧?这可见当时风气的一斑了。但是很奇怪,在革命后的这一年间,文学却不但没有更加衰落下去,反像有了复兴的样子。只看一看北新,开明等几书店新出版的书籍目录,你就知道我的话不是无稽之谈。更奇怪的,社会革命烧起了火焰以后,文学因为是非革命的,是不急之务,所以被搁置着;但一面便有人提倡革命文学。革命文学的呼声一天比一天高,同着热情与切望。直到现在,算已是革命的时代,这种文学在理在势,都该出现了;而我们何以还没有看见呢?我的见闻浅陋,是不用说的;但有熟悉近年文坛的朋友与我说起,也以千呼万唤的革命文学还不出来为奇。一面文学的复兴却已成了事实;这复兴后的文学又如何呢?据说还是跟着从前PettyBourgeoisie的系统,一贯地发展着的。直到最近,才有了描写,分析这时代革命生活的小说;但似乎也只能算是所谓同行者的情调罢了。真正的革命文学是,还没有一些影儿,不,还没有一些信儿呢!

这自然也有辩解。真正革命的阶级是只知道革命的:他们的眼,见的是革命,他们的手,做的是革命;他们忙碌着,紧张着,革命是他们的全世界。文学在现在的他们,还只是不相干的东西。再则,他们将来虽势所必至地需要一种文学——许是一种宣传的文学——,但现在的他们的趣味还浮浅得很,他们的喉舌也还笨拙得很,他们是不能创作出什么来的。因此,在这上面暂时留下了一段空白。而PettyBourgeoisie,在革命的前夜,原有很多人甘心丢了他们的学术,文学,艺术,想去一试身手的;但到了革命开始以后,真正去的是那些有充足的力量,有浓厚的兴趣的。此外的大概观望一些时,感到自己的缺乏,便废然而返了。他们的精神既无所依据,自然只有回到学术,文学,艺术的老路上去,以避免那惶惶然的袭来。所以文学的复兴,也是一种当然。一面革命的书籍似乎已不如前几年的流行;这大约因为革命的已去革命,不革命的也已不革命了的缘故吧。因而文学书的需要的增加,也正是意中事。但时代潮流所激荡,加以文坛上革命文学的绝叫,描写革命气氛的作品,现在虽然才有端倪,此后总该渐渐地多起来的吧。至于真正的革命文学,怕不到革命成功时,不会成为风气。在相反的方向,因期待过切,忍耐过久而失望,绝望,因而诅咒革命的文学,我想也不免会有的,虽然不至于太多。总之,无论怎样发展,这时代的文学里以惶惶然的心情做骨子的,PettyBourgeoisie的气氛,是将愈过愈显然的。

胡适之先生真是个开风气的人;他提倡了新文学,又提倡新国学。陈西滢先生在他的《闲话》里,深以他正向前走着,忽又走了回去为可惜。但我以为这不过是思想解放的两面,都是疑古与贵我的精神的表现。国学成为一个新运动,是在文学后一两年。但这原是我们这爿老店里最富裕的货色,而且一向就有许多人捧着;现在虽加入些西法,但国学到底是国法,所以极合一般人的脾胃。我说“一般人”,因为从前的国学还只是一部分人的专业,这一来却成为普遍的风气,青年们也纷纷加入,算是时髦的东西了。这一层胡先生后来似颇不以为然。他前年在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恳亲会的席上,曾说研究国学,只是要知道“此路不通”,并不是要找出新路;而一般青年丢了要紧的工夫不做,都来拥挤在这条死路上,真是很可惜的。但直到现在,我们知道,研究学术原不必计较什么死活的;所以胡先生虽是不以为然,风气还是一直推移下去。这种新国学运动的方向,我想可以胡先生的“历史癖与考据癖”一语括之。不过现在这种“历史癖与考据癖”要用在一切国故上,决不容许前人尊经重史的偏见。顾颉刚先生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的《一九二六始刊词》里,说这个意思最是明白。这是一个大解放,大扩展。参加者之多,这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运动盛于北京,但在上海也有不小的势力。它虽然比新文学运动起来得晚些,而因了固有的优势与新增的范围,不久也就赶上前去,乎与后者并驾齐驱了。新文学销沉的时候,它也以相同的理由销沉着;但现在似乎又同样地复兴起来了——看年来新出版的书目,也就可以知道的。国学比文学更远于现实;担心着政治风的袭来的,这是个更安全的逃避所。所以我猜,此后的参加者或者还要多起来的。

此外还有一件比较小的事,这两年住在北京的人,不论留心与否,总该觉着的。这就是绘画展览会,特别是国画展览会。你只要常看报,或常走过中山公园,就会一次两次地看见这种展览会的记载或广告的。由一而再,再而三的展览,我推想高兴去看的人大约很多。而国画的售值不断地增高,也是另一面的证据。上海虽不及北京热闹,但似乎也常有这种展览会,不过不偏重国画罢了。最近我知道,就有陶元庆先生,刘海粟先生两个展览会,可以作例。艺术与文学,可以说同是象牙塔中的货色;而艺术对于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更为间接些,因之,更为安静些。所以这条路将来也不会冷落的。但是艺术中的绘画何以独盛?国画又何以比洋画盛?

我想,国画与国学一样,在社会里是有根柢的,是合于一般人脾胃的。可是洋画经多年的提倡与传习,现在也渐能引起人的注意。所以这回“海粟画展”,竟有人买他的洋画去收藏的(见北京《晨报·星期画报》)。至于同是艺术的音乐,戏剧,则因人才,设备都欠缺,故无甚进展可言。国乐,国剧虽有多大的势力,但当作艺术而加以研究的,直到现在,也还极少。这或者等待着比较的研究,也未可知。

这是我所知的,上海,北京的Bourgeoisie,与PettyBourgeoisie里的非革命者——特别是这种人——现在所走的路。

自然,学术,艺术的范围极广,将来的路也许会多起来。不过在这样扰攘的时代,那些在我们社会里根柢较浅,又需要浩大的设备的,如自然科学,戏剧等,怕暂时总还难成为风气吧?——我说的虽是上海,北京,但相信可以代表这时代精神的一面——文化。我们若可以说广州,汉口是偏在革命的一面,上海,北京便偏在非革命的一面了。这种大都市的生活样式,正如高屋建瓴水,它的影响会迅速地伸张到各处。你若承认从前京式的靴鞋,现在上海式装束的势力,你就明白现在上海,北京的风气,将会并且已经怎样弥漫到别的地方了。

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惭愧自己是个“爱博而情不专”的人;虽老想着只选定一条路,却总丢不下别的。

我从前本是学哲学的,而同时舍不下文学。后来因为自己的科学根柢太差,索性丢开了哲学,走向文学方面来。但是文学的范围又怎样大!我是一直随随便便,零零碎碎地读些,写些,不曾认真做过什么工夫。结果是只有一点儿——一点儿都没有!

驳杂与因循是我的大敌人。现在年龄是加长了,又遇着这样“动摇”的时代,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望“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不过我又是个乐意弄弄笔头的人;虽是当此危局,还不能认真地严格地专走一条路——我还得要写些,写些我自己的阶级,我自己的过,现,未三时代。一劲儿闷着,我是活不了的。胡适之先生在《我的歧路》里说,“哲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我想套着他的调子说:“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这便是现在我走着的路。至于究竟能够走到何处,是全然不知道,全然没有把握的。我的才力短,那不过走得近些罢了;但革命期的破坏若积极进行,报纸所载的远方可怕的事实,若由运命的指挥,渐渐地逼到我住的所在,那么,我的身家性命还不知是谁的,还说什么路不路!即使身家性命保全了,而因生计窘迫的关系,也许让你不得不把全部的精力专用在衣食住上,那却是真的“死路”,实在也说不上什么路不路!此外,革命若出乎意表地迅速地成了功,我们全阶级的没落就将开始,那是更用不着说什么路的!但这一层究竟还是“出乎意表”的事,暂可不论;以上两层却并不是渺茫不可把捉的,浪漫的将来,是从现在的事实看,说来就“来了”的。所以我虽定下了自己好走的路,却依旧要虑到“那里走?”“那里走!”两个问题上去!我也知道这种忧虑没有一点用,但禁不住它时时地袭来;只要有些馀暇,它就来盘据心头,挥也挥不去。若许我用一个过了时的名字,这大约就是所谓“烦闷”吧。不过前几年的烦闷是理想的,浪漫的,多少可以温馨着的;这时代的是,加以我的年龄,更为实际的,纠纷的。我说过阴影,这也就是我的阴影。我想,便是这个,也该是向着灭亡走的我们的运命吧?

1928年2月7日。

同类推荐
  •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远去的书声

    远去的书声

    本书为散文集。作品分三部分,以“书肆书语”“书人书语”“书外偶记”三个篇名辑录了作家的64篇散文作品。散文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作者不为喧嚣的市声所动,过着行则书肆,卧对半床书的简朴生活,宣扬了读书“是吾辈常事”的高贵品质。
  •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著名的外国诗人,译笔一流。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国内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 康藏谜境

    康藏谜境

    青藏高原从西往东,横断山从北朝南。两大自然实体相遇,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康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再加上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南来北往,东去西迁的走廊。于是,留下了无数与自然有关的、与人文有关的众多谜一样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都在努力解释、回答,但是,依然有好多谜团期望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康藏谜境集中了几十个人们接触到的、或没有接触到的问题,希望引起人们的兴趣,让这些谜一样的问题能够有人站出来给出答案。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魔王的野望

    魔王的野望

    来自各个不同位面的天之骄女们,全部集合在魔王的旗下成为夏魔王的11吧!这便是夏魔王的野望!(也许吧···)本人不会按照剧情走,会加入自己的情节,想法。如果觉得好看,喝声彩便可。推荐票什么的无所谓,反正同人小说不需要那玩意。本书纯属自娱自乐而已···
  • 暗恋的这些年

    暗恋的这些年

    处于人生低谷的女孩林清然,遇到了她以前暗恋的男子齐欣明,而与此同时,也发现偶然相遇的豪车车主,出众的男子叶远辉,她不知道他是以前喜欢她的人。在这场交错的长长的暗恋中,几个呆板不会表达爱的人,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不会恋爱心里却认真地爱着,默默地关注,默默地对对方好,躲避又期待的行为,尽现暗恋中那些细腻而微妙的感情。那些深藏又暴露的内心情感,都表现了心中深深的爱。最后经历种种积极的努力,逐渐成长成熟。故事在表现和探讨暗恋和爱情的种种心理和可爱行为,以及一些人对待感情的种种方式,表现徘徊与深情,守望与痴缠,敏感与宽容,是一部幽默浪漫的小说。
  • 爱情嫁到

    爱情嫁到

    婚礼当天丈夫失踪,她顶着所有人的嘲讽嫁进陆家。豪门里,公公对她虎视眈眈,小姑子冷嘲热讽不断,落魄至极她遇到了他。亲眼目睹丈夫的背叛,却反被要求净身出户。离婚当天。“嫁给我,你能做你想做的一切。”“包括让她进不了陆家门?”“当然。”“好,我嫁!”慕言欢一气之下答应他的求婚,跃身成了前夫的小婶婶。婚后虐渣撕婊,老公一路护航,受尽万千宠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魔鬼

    红魔鬼

    我是魔鬼,我不只是魔鬼,百年救赎,不负此身红衣,在我之下,皆为蝼蚁,在我之上,亦为蝼蚁
  • 梦回稀夏

    梦回稀夏

    倾世怡佳梦回古代,与古代的稀夏朝王子有着剪不断的情缘,转序至今。
  • 兄弟一起走

    兄弟一起走

    墙角下的青苔,它苦涩梗喉,因为我尝过。脚下的烂泥,它肮脏丑陋,因为我曾经就在哪里。一滩烂泥也可以面对浩瀚的天空了吗?
  • TFBOYS之重拾记忆

    TFBOYS之重拾记忆

    第一次见面,他想起了她,但她却忘了他,伤心的他决定让她重新爱上他,过程中她究竟会不会想起他,又或者重新爱上他??
  • 纯情千金的纯爱恋

    纯情千金的纯爱恋

    “尹泽熙,我不能没有你,我爱你,我爱你啊。”小晰大声地吼着,紧紧抱着尹泽熙不肯松手。大雨毫不留情的砸在两人身上,痛的彻骨,冷的麻木。尹泽熙就那么麻木的让她抱着,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在少年俊逸的脸上放肆的滑落。你有没有试过爱一个人爱到撕心裂肺,你有没有试过思念一个人思念到痛彻心扉,你有没有试着领悟过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真谛。少年时期的爱最能让人刻骨铭心,铭心到入骨。【封面:猫爷】
  • 林子深处

    林子深处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少年与海》《寻找鱼王》后一本少年小说作品。《林子深处》以少年的眼光构建出一幅广阔的海边生活图景,谱写一曲献给自然的壮丽颂歌。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3年开始小说和诗歌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等19部;散文《张炜散文年编》20部;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张炜文集》。
  • 超级神皇

    超级神皇

    (热血玄幻,火爆新书,强烈推荐)上古年间,神圣大战,打破三界,另立诸天。天庭崩塌,灵山沉陷,地狱破碎,人间紊乱,一场风暴悄然席卷。一个不甘平凡的杂役少年,偶得神秘玉佩,修神功,炼真身,闯秘境,夺造化,强势崛起。诸天万族,统统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