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发动叛乱。第二年6月,叛军攻下了军事重 地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7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这时,逃难中的杜甫把家安顿鄜州的羌村,准备去投奔唐肃宗李亨,于是他独自一人向灵武进发。
这天,他正随逃难的百姓匆匆赶路,突然一队叛军迎面赶来,也不知道是叛军们怀疑他们中有唐朝的密探,还是要抓他们补充军队,把他们全都抓了起来,并押往叛军的一个营地,逐个进行审问。
当审问到杜甫时,他被带到一个叛军头目的住处。小头目打量杜甫,厉声问道:“你做过什么官?是什么人派你到这里来的?”
杜甫回答道:“我不是什么官,只不过是个普通的老百姓,是个读书人,没有考中。”
小头目又问明了杜甫的籍贯姓名等情况,看他衣衫破旧,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又不能留在兵营充军打仗,便把他撵出了营地。其实这年杜甫才40多岁。
杜甫回到了自己在杜陵的住处,每天出去找这里的老朋友,想和他们去灵武投奔唐肃宗,可战乱连年,人们漂泊不定,那些老朋友也不知都逃到了何处。因此他打算一个人逃离长安,然而京城的周围都被叛军严密地守卫着。
转眼春天便来了。有一天杜甫终于有机会逃了出来,他望见战乱后的长安城残破不堪,四周都是荒芜的蒿草,听到的是鸟儿的悲鸣,引起他的思乡之情。触景生情。杜甫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词。而后,他找到了大云经寺的和尚赞会,赞会给了杜甫一套僧服穿在身上,由赞会和尚领着他随着人流混出了城外,这样,杜甫才得以脱身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