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游山东泰山时写下的一首生气勃勃的遥望东岳泰山的诗。
杜甫3岁那年母亲便过世了,他被寄养在洛阳的二姑母家里,姑母一家人都非常喜欢他,他们不但从生活上关心照料杜甫,对他的读书学习也要求非常严格。
在姑母一家人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下,杜甫从小便养成了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好习惯,而且进步很快,他7岁便能做诗。
有一天,杜甫坐在家里的小板凳上大声读诗,在屋外做活的二姑母听到这悦耳动听的诗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大声问:“侄儿,今天你在读哪位诗人的诗呢?”杜甫高兴地说:“二姑母,我在读自己做的诗。” 二姑母忙走进屋里,拿过杜甫的诗稿,见是一首叫《凤凰》的诗。二姑母也高兴地大声朗读起来。读完后,她满心欢喜地说:“凤凰是百鸟之王,嗓子清脆,唱出的歌最动听了,你将来一定能做诗国中的凤凰,比任何诗人唱得都好听!”杜甫受到了夸奖,读书的兴趣更浓了,写诗的劲头也更大了,他每天写呀读呀从不停息。
14岁那年,二姑夫把他推荐给了当时洛阳城里诗文非常有名望的地方官崔尚和魏启心。杜甫经常登门求教,同他们往来谈论诗文,崔尚和魏启心虽年龄比杜甫大二三十岁,但他们都非常赞赏杜甫的才华,尊重这位有才华的小诗人,并同他结成了忘年之交。
杜甫从不骄傲,学习写诗非常刻苦。他通过自己刻苦读书的感受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绝句。他决心像汉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那样,行 万里路去开阔眼界,增长 见识,提高文学修养。从20岁起,他便漫游祖国的大好河山,24岁那年他来到齐鲁大地上,刚一到泰山,便远远望见莽莽苍苍一眼望不到头的群峰峻岭,诗兴大发。第二天,当他兴致勃勃气喘吁吁 地登上山顶,高兴得不知如何形容才好。他擦净满脸的汗水,又认真地观察了片刻,便 大声地吟出了那两句流传至今的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