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果把沙子、水泥和石头堆在一起,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这些东西是相互分隔的,它们只是混合物。但如果在这三样东西里加入水,搅拌成混凝土后,本质就会发生变化,它们之间就会实现充分的融合,坚不可摧。这也正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米格—25效应。这一定理所说的是,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十分落后,但因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其整体性能,因此米格—25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战斗机。因此,最佳整体不是最佳个体的集合,而是通过个体有机的搭配组合,才产生出的最大、最佳效能。
合理的人才搭配可以使人才个体在总体协调下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从而产生出良好的组织效应。一个组织的效能,固然决定于各个人才的素质,但更有赖于人才整体结构的合理。结构的残缺会影响组织的运转;能力的多余或不协调会增加内耗。合理的人才结构,能够使人才各扬其长、互补其短,由此,发生质的飞跃,诞生一种“集体力”,一种超过个人能力总和的新的合力。
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注意与其他人的配合和相互取长补短,达到绝对的默契。在一个团队中,既要有盟主,又要有智囊,还要有执行的人。在执行的人中也不是清一色,也要尽量做到才能、性格不一样,有刚有柔,这样才能达到性格上的互补。只有不同类型的人才组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形成最佳团队。在这样的团队中。成员之间既和谐又兼容。因此,一个最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人才组合最和谐的团队,一个合理的人才群体结构,成员之间的才能、才干是充分协调互补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曾有位博士颇有感慨地对朋友说:“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什么人都不能忽视。”的确,在一个大集体里,干好一项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关键是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配合。团结大家就是提升自己,因为别人会心甘情愿地教会你很多有用的东西。毕业生刚从校园里出来,不可能独自承担一个项目,特别是在程序化、标准化极强的行业里,每个人只能完成一部分的工作,团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命脉。无法想象一个只会自己工作,平时独来独往的人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广州有位人事经理曾直截了当地说:“我从不录用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毕业生。”
在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是处处要胜人一头,还是合作互助呢?这实际上不单是人际关系问题,而且还是道德修养问题。同事之间关系和睦融洽,办公室氛围健康向上,对你个人来说,是莫大的好事,对企业的运转也会产生良性影响。
二战时期,美军司令部就是这样一个优秀团队,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等人性情各异,个性鲜明,但又和谐互补,从而组成一支所向披靡的联合舰队。
艾森豪威尔注重大局、运筹帷幄、富有远见,性格又和蔼可亲,是一位一流的协调者,但却缺乏具体执行的能力。巴顿性情暴躁、雷厉风行、爱出风头,这种个性非常适合领导作战和进攻部队,他是一个战争天才,随时准备去冒险,他以率领坦克军大胆突进,攻城掠寨而闻名。他生动活泼的个性能够感染士兵们的想象力。但他却个性极强,常常凭借自己的意愿办事。如果只是艾森豪威尔与巴顿组合,那么,局势就会因巴顿的个性而失去控制。于是,布莱德雷加入到了这个组合之中。布莱德雷性格沉着稳重、爱护部下、注重小节,虽然在战争中缺少创意,但却能坚决贯彻上级的命令。当诺曼底登陆最初阶段的地面部队指挥权问题提出来的时候,马歇尔对约翰·埃德温·赫尔将军说:“巴顿当然是领导这次登陆战役的最理想人选,但是他过于急躁,需要有一个能够对他起制约作用的人来限制他的速度,因为炽烈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会使他追求冒险的高速。他上面总要有一个人管着,这就是我把指挥权交给布莱德雷的原因。”
合作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手段。因为随着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
10.以管理者的心态对待团队
以管理者的心态对待企业,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领导乐于任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领导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若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工作,一定会心安理得。
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奠定自己的事业生涯。只要你还是某一机构中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身心彻底融入企业,尽职尽责,处处为企业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管理者的压力,那么任何一位领导都会视你为企业的支柱。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应该永远同时从事两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件则是真正想做的工作。如果你能将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一定会成功,因为你正在为未来做准备,你正在学习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职位,甚至成为领导的技巧。当时机成熟时,你已准备就绪了。
当你精熟了某一项工作,千万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就,而应该想一想未来,想一想现在所做的事有没有改进的余地?这些都能使你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尽管有些问题属于领导考虑的范畴,但是如果你考虑了,说明你正朝领导的位置迈进。
如果你是领导,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如果你是领导,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领导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不要拒绝他。
一个将企业视为己有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许多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正在创造机会使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因为人们发现,当员工成为企业所有者时,他们表现得更加忠诚,更具创造力,也会更加努力工作。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当你像领导一样思考时,你就成为了一名领导。
以管理者的心态对待企业,为企业节省花费,企业也会按比例给你报酬。奖励可能不是今天、下星期甚至明年就会兑现,但它一定会来,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你养成习惯,将企业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一样爱护,那么你的领导和同事都会心知肚明的,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你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然而,在当今这种狂热而高度竞争的经济环境下,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下一次,当你感到工作过度却得不到理想工资、未能获得领导赏识时,记得提醒自己:你是在自己的企业里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假设你是领导,试想一想你自己是那种你喜欢雇用的员工吗?当你正考虑一项困难的决策,或者你正思考着如何避免一份讨厌的差事时反问自己:如果这是我自己的企业,我会如何处理?当你所采取的行动与你身为员工时所做的完全相同的话,你已经具有处理更重要事物的能力了,那么你很快就会成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