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4100000010

第10章 风雨飘摇豆花香

1939年,奉名县城虽然已经被日本兵占领,但是在城南门一代经营小吃的摊贩们依旧在忙碌着他们各自的生意。卖花生糊的、烤地瓜的、卖火烧的,一家挨着一家。

在城门洞子最中间位置上摆放着几张小矮桌,一根竹竿上挂着面绣花的小黄旗,上面写着“飞碗豆花香”。经营豆花生意的是一户姓赵的爷俩,老爷子有六十来岁的样子,叫赵老根;儿子看样子二十五、六岁,名叫赵二宝。

这赵氏爷俩卖豆花有套绝活,每当有客人在小矮桌前坐下后,赵老根便左手托起白瓷碗,右手拿起大铁勺。先是在盛热豆花的铁桶里慢慢撇出几勺豆花倒入白瓷碗中,然后再从盛热香汤的铁锅里盛满一大勺香汤浇在豆花上。放下大铁勺,赵老根嘴里喊着:“热豆花出锅!”手也不闲着,右手将虾皮、小碎葱、蒜末、白糖、香油一一洒进白瓷碗里,左手一个旋抖,白瓷碗便脱手而出。白瓷碗像是一架飞机样地落在客人入座的小矮桌上,白瓷碗的碗底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便稳稳地滑到了客人的面前。就是这手飞碗绝活和那香气四溢的豆花,使赵氏爷俩摊前的生意明显比其他摊位上的生意要好的多。

这天中午,一个腰间挎着东洋武士刀的日本浪人带着一个涂着大白脸,抹着红嘴唇的日本小娘们从城门洞子下路过。显然,那个日本浪人也被赵氏爷俩的飞碗绝活和豆花的香味给吸引住了。日本浪人一把推开在一张小矮桌前吃豆花的几个食客,便和那个日本小娘们面对面坐在了小矮桌前。赵老根最看不惯日本人像螃蟹一样的横行霸道,但是他也没有吭声。赵老根将豆花、香汤和配料熟练地一一盛入碗中后,嘴里喊着:“热豆花出锅!”左手一个旋抖,白瓷碗便飞向日本浪人他们坐的那张小矮桌。日本浪人嘴里的“要西”还没有落音,白瓷碗已经重重地落在日本小娘们的面前。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白瓷碗不是滑行到日本小娘们面前,而是直接落在她面前的。白瓷碗里的热豆花由于受到桌面的撞击和惯性,瞬时间从白瓷碗里飞溅了出来,滚烫的豆花溅了日本小娘们一脸,把她烫得是“吱哇”乱叫。

日本浪人正要发火,赵老根忙取下肩头的白毛巾,陪着笑脸将白毛巾递给日本小娘们儿。日本小娘们儿此时也顾不得装斯文了,忙接过白毛巾去擦脸上的豆花。刚才,那个日本小娘们被豆花烫伤了脸的时候,旁边的客人们就想笑,但大家又都不敢笑,只能是忍着在心里偷乐。可是等白毛巾从她脸上拿开时,大家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日本小娘们化妆后的脸被热豆花这么一洗,再用白毛巾这么一擦,变得黑一块、白一块、红一块的,活像个京剧里的“大花脸”。日本浪人见到自己的女人被如此的戏弄,气得从长板凳上跳了起来。他嘴里骂道:“八嘎”,手里已经抽出挂在腰间的武士刀,冲着赵老根的脖子就砍了下去。

旁边的人都被吓得惊呼一声,胆子小的已经闭上了眼睛。就听得一声惨叫,大家再定眼一看,赵老根啥事没有,那个日本浪人却已经倒在了地上。原来,就在刚才日本浪人挥刀的那一瞬间,赵二宝已经抡起一条长板凳重重地砸在了日本浪人的脸上。日本浪人从地上爬起来后,用手在自己脸上抹了一把。这一抹可好,从鼻子和嘴角里流出来的鲜血被他抹了一脸,变成个“大关公”。好嘛!刚才还牛气十足的日本浪人和他的日本小娘们儿,变成了活脱脱的两个京剧脸谱。气急败坏的日本浪人捡起掉在地上的东洋刀冲着赵二宝就砍了过去。再看赵二宝,他忙退后一步躲过东洋刀,又顺手拿起盛豆花的大铁勺竟然跟日本浪人比划了起来。两个人刀光勺影的混打了有十几分钟,日本浪人硬是没有砍到赵二宝的一根汗毛。就在日本浪人累得直喘粗气时,赵二宝猛的将大铁勺伸进盛热豆花的铁桶里,然后他快速地抖动了一下勺子柄,大铁勺里的热豆花就飞向了日本浪人的嘴里。顿时,日本浪人被烫得怪叫一声,狼狈不堪。

日本小娘们儿一看势头不对,她慌忙冲上前去,嘴里嘀咕着谁都听不懂的日语,双手拦住了还要跟赵二宝拼命的日本浪人。谁都不知道日本小娘们儿嘴里都说了些什么,反正是那个日本浪人气呼呼地把东洋刀插进腰间,狠狠地瞪了赵老根和赵二宝两眼,转身离开了。

日本浪人他们刚一走,旁边的人们都围上前来劝赵氏爷俩赶紧收拾东西走。等日本浪人回去喊来了日本宪兵队,再走可就来不及了。赵老根想了想也是,好汉还不吃眼前亏呢。他们父子在大家的帮助下,匆忙收拾好东西,推着小推车离开了城门洞子。

赵氏父子在家里躲了几天后,并没有消息说那个日本浪人带人去城门洞子里找过他们爷俩算账。赵老根悄悄地跑到城门洞子附近转了一圈,发现自己卖豆花的地方倒是被旁边卖羊汤的老汉给占去了。赵老根在那城门洞子里面卖豆花有些年头了,如今眼看着自己的地方被别人给占去了,心里说不上是个什么滋味。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赵老根爷俩便推着小推车又回到了城门洞子里。爷俩摆开了桌子、板凳、大铁锅,插上了小黄旗,“飞碗豆花香”就算是又开张啦。

在城门洞子周围经营小吃的小摊贩们再次见到赵氏爷俩时都惊呆了。大家纷纷说道:“你们还敢在这里摆摊。你们不要命啦!”赵老根“呵呵”一笑,说道:“我们爷俩天天躲家里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没有了收入进项,还不得饿死在家。反正是个死,豁出去了。”大家看赵老根话说到这份上了,也只得叹叹气,各忙各的去了。

一晃又是半个多月过去了。这天,一辆挂着“膏药旗”的小轿车突然停在了城南门外。从小轿车里走出来一个日军军官和一个身穿西装的男人,这两个人走到赵氏爷俩的摊子前停了下来。周围卖小吃的小商贩们仔细一看那个西装男,忍不住大惊失色,此人正是不久前被赵二宝打成“大关公”的那个日本浪人。赵老根和赵二宝当然也认出那个日本浪人来了。赵老根看了日本浪人一眼,不动声色地喊道:“热豆花出锅”一碗热豆花便又从他的手中飞出,稳稳地落在了小矮桌上。日本军官看着赵老根这“飞碗绝活”,忍不住拍手称好,用汉语说道:“赵老先生果然是厉害!”赵老根还是不说话,低着头干自己的活。赵二宝却已经把手伸向腰间,这么多天来,赵二宝腰里一直藏着一把锋利的匕首。赵二宝早就想好了,如果日本人不给自己活路,就跟他们拼了。

此时,原本很热闹的南城门洞子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看着日本军官、日本浪人和赵氏爷俩的一举一动,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突然,身穿西装的日本浪人“忽地冲着赵老根敬了个九十度的日本礼。日本浪人嘴里用绕口的汉语说道:藤田次郎初来贵地,得罪之处还望赵老先生多多原谅。”这一下,可让围在周围的人们大跌眼镜。日本军官不仅没有帮着日本浪人前来滋事报复,反倒是领着日本浪人来给赵氏爷俩赔礼道歉来了。显然,日本人的态度也让赵老根爷俩吃惊不小。一时间,赵老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有道是抬手不打笑脸人,赵老根连忙摆了摆手说道:“过去的事了……都过去了……”日本军官这才笑了笑,跟那个藤田次郎一起找了个小矮桌坐下来,然后又让赵老根给他们“飞”了两碗豆花香。两个日本慢慢品尝过喷香的豆花香后,往小矮桌上放下一块银元,不等赵老根给他们找钱,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一下子,赵氏爷俩可算是出了大名。大家纷纷传说,说是赵老爷子的一身正气和赵二宝的一手好功夫把日本人都给治服了。还有人传的更神,说赵老根那“飞碗”绝活实际上是一门深藏不漏的绝世武功,日本人根本不敢得罪赵老根。反正是赵氏爷俩的名气是越传越大,南城门洞子里每天都挤满了慕名来吃“飞碗豆花香”的食客。就连那个被赵二宝打成“大关公”的藤田次郎,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说话间,就到了1945年8月。街上的人都在纷纷议论,说是小日本投降了。赵氏爷俩边听着大家从不同渠道收集来的有关日本投降的新闻,便继续经营着他们小摊子。

这天,突然城南门外开过来几辆军车。军车在城门洞子前停下后,从为首的一辆吉普车里走下来一个神情憔悴的伪治安军高级军官。伪军官走到赵老根爷俩的豆花摊子前,看了赵老根和赵二宝几眼后,对赵老根说道:“爹,我得走了。日本人投降了,国军很快就会来接管这里。你多保重吧!”说完,伪军官从口袋里掏出来两根金条,放在赵老根面前的作料案子上。旁边那些经营小吃的摊贩们顿时都傻了眼,他们从来也不知道赵老根还有这么一个当“大官”的儿子,怪不得连日本人都要给赵老根那么大的面子。赵老根盯着伪军官看了一阵子,说道:“我早就跟你说过,我没有当汉奸的儿子,你也不用喊我爹。”伪军官长叹了一口气,转过脸对赵二宝说道:“我以后就照顾不了你们了,爹就拜托给你了。”说完,伪军官突然俯下身子,冲着赵老根“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随后,他起身,头也不回地坐上吉普车,逃命去了。看着伪军官远去的背影,赵老根也忍不住地掉下两滴眼泪。那个伪军官正是他的大儿子,原名叫赵大宝,后来为了讨好他的日本主子改名叫了赵共荣。

赵共荣带着他的人马头脚刚走,国军的部队随后就开进了奉名县城。

国军的部队开进奉名县城一个来月后的一天下午,一个麻脸的国军连长突然带着一队持枪的士兵冲进城南门洞子。麻脸连长瞪着眼睛问赵老根:“你就是大汉奸赵共荣的爹吧?”赵老根摇了摇头说:“我不认识什么赵共荣。我只有一个儿子,他叫赵二宝。”喧闹的城门洞子里再一次变得鸦雀无声。麻脸连长扭过头看了一眼在赵老根旁边卖羊汤的老汉,羊汤老汉马上低下了头,不敢正眼去看麻脸连长和赵老根。麻脸连长指着赵老根,对羊汤老汉说:“你说实话,他到底是不是大汉奸赵共荣的爹?”羊汤老汉脸憋得通红,吭哧了一阵子后,为了掩饰心虚地提高了嗓门喊道:“他就是大汉奸的亲爹老子,我亲眼看见大汉奸逃走前给他送来了两根金条。那个大汉奸,还给他磕了三个响头。这事……这事大家都看见了的,大家说,是吧?”羊汤老汉边说,边环视四周,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给他作证。城门洞子里静悄悄的,除了羊汤老汉再没有任何人插嘴说话。

赵二宝一看竟然是羊汤老汉跑去告发的,顿时气得双眼通红,大骂道:“你这个老混蛋,平时我们都待你不错。你为什么要陷害俺爹!”羊汤老汉怕赵二宝冲过来揍自己,边心虚地后退边嘟囔着说道:“就是嘛,就是嘛……你哥本来就是个大汉奸嘛。”麻脸连长冷笑一下,一挥手,站在他身后的士兵们便一拥而上,用绳子将赵老根爷俩捆绑了个结结实实带走了。原来,那羊汤老汉早就相中了赵老根卖豆花的那块地盘。那块地盘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可是这城门洞子里最好的“宝地”了。羊汤老汉听说进城的国军在搜捕汉奸、卖国贼,认为赶走赵老根爷俩,抢占“宝地”的机会到了,他便悄悄地跑去向国军告发了赵老根爷俩。

赵老根爷俩被关押在一个大院子的小黑屋里,门外面有两个国军的士兵持枪把守着。他们爷俩在小黑屋里被关押了整整两天两夜,除了中间一个士兵给他们递进来一桶凉水和几个玉米饼子,再没有人搭理过他们。夜里,赵二宝小声地问赵老根:“爹,他们会不会枪毙了咱们?”赵老根强笑了一下,安慰儿子说:“不会的,咱爷俩又没给小日本扛枪卖过命。你就放心睡吧,说不定明后天就把咱们放回去了。”

一直到了第三天的上午,小黑屋的门被人从外面打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大肚子的国军营长,前两天把赵老根爷俩抓来的那个麻脸连长紧跟在大肚子营长的屁股后面。大肚子营长一进屋就陪着笑脸对赵老根爷俩拱手说道:“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了。都怪我部下莽撞不懂事,冒犯了赵老太爷。我老黄这里给您老赔不是啦!”原来,这个大肚子营长姓黄。黄营长话音刚落,那个麻脸连长也慌忙向赵老根和赵二宝鞠躬赔罪。黄营长继续说道:“我备下了些酒席,算是给赵老太爷和二兄弟赔罪。还希望您二位能赏给我个面子。”黄营长和麻脸连长一唱一和的,倒把赵老根爷俩给整迷糊了,不知道他们这到底是想要干什么。赵老根爷俩跟随着黄营长他们来到了一间房子里。果然,房间中央的餐桌上已经准备好丰盛的酒宴。

黄营长边给赵老根和赵二宝敬酒边说道:“这次的事情都怪我安排不周,我先自罚一杯!还望赵老太爷和二兄弟以后能在赵共荣特派员面前替我多多美言几句。”说完,黄营长一仰脖把酒喝了下去。紧接着,麻脸连长也慌忙自罚了三杯酒,又把责任都推到了羊汤老汉的头上,大骂羊汤老汉见利忘义不是个东西。酒是喝进肚子里了,可赵老根还是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啊,赵大宝从小就不务正业,后来因为打架伤了人,一口气跑到山里当了土匪,日本人打进来后,他就卖国求荣地参加了日本人的治安军,怎么现在赵大宝又摇身一变成了什么特派员。

实际上,日军投降后,国民政府为了扩充自己的部队,一边喊着要清剿汉奸、卖国贼,一边又对成规模的伪军部队进行收编。所以,赵共荣摇身一变,就又成了国军的特派员了。这里面的事情赵老根当然是搞不清楚了。

酒宴过后,黄营长亲自开着车又把赵老根爷俩送回到了城南门。麻脸连长为了讨好赵老根,当着赵老根爷俩的面狠狠地抽了羊汤老汉几个大嘴巴,又让士兵砸烂了羊汤老汉的炖羊骨头的大铁锅。从此之后,羊汤老汉便从城南门洞子里消失了,赵老根再也没有遇见过他。而赵老根爷俩呢,就继续守着他们的豆花摊子,经营着他们的“飞碗豆花香”。

194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正在家里炕上睡觉的赵老根突然听到县城外传来一阵密集的枪炮声。赵老根忙喊醒了赵二宝,让他出门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了半个来时辰,出门打探消息的赵二宝慌慌张张地跑回家来,对赵老根说:“是八路军跟国军打起来了,看样子是国军吃了败仗准备要逃走了。”赵老根听完儿子的话,愣了好一会,才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道大宝这回又要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唉!”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赵老根爷俩收拾好东西推着车子走出门后,才知道八路军已经进城了。八路军进城后,远不像上次国军进城那样飞扬跋扈,他们只是把各种宣传政策的标语贴的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但对于赵老根爷俩来说,谁打进城来了,谁又被打出城去了,他们都不关心。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豆花生意,毕竟那是他们爷俩赖以糊口的生计。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200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奉名县委书记开会要求重修城南门洞子,作为对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重建后的城南门洞子剪裁仪式结束后,县委书记看着门洞子下面冷冷清清的,总感觉像是少了点什么。就有人跑去拿来县志,翻给县委书记看。县委书记看过县志才知道,敢情解放前在这门洞子附近聚集着全县城的特色小吃,县志上还特别提到了赵家的“飞碗豆花香”。县委书记高兴地说道:“好啊!我们就恢复城南门洞子的原貌,把这里变成我们县的特色小吃城。为我们县开发旅游资源和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很快,县里就成立了“奉名县特色小吃城筹备工作组”,并且由专人负责寻找赵家“飞碗豆花香”的传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工作人员费尽周折,还真是找到了赵家“飞碗豆花香”的后人,赵二宝的孙子赵立伟。赵立伟有三十多岁,在自家门前经营着一家书报亭。当工作人员找到赵立伟,并说明来意后,不想赵立伟竟把脑袋摇成个拨浪鼓。据赵立伟所讲,动乱年代他爷爷赵二宝因为大哥赵共荣的事情被批斗成汉奸特务,因为卖豆花的事情又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几经折腾差点把命都丢了。赵二宝怕儿孙们跟着自己遭罪,根本没有把“飞碗豆花香”的手艺传给后人,也就是说赵家的这门手艺已经失传了。再说,现在赵立伟摆个书报亭虽说赚钱不多,但也图个轻松自在,卖豆花起早贪黑的他也懒得去做了。

工作人员只好把赵家传人的情况向“筹备组”的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想了想后,说道:“这做豆花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不会可以学嘛!如果他嫌累嫌赚钱少的话,我们可以按月发些补贴给他嘛。‘飞碗豆花’是书记点名的项目,必须要落实的。”有了领导的话,工作人员于是再一次找到了赵立伟。赵立伟也不是个傻子,他一听说卖豆花还能按月拿到政府的补贴,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所以,很快赵立伟便痛快地答应下来。

赵立伟回到家后,上网搜索到了豆花的加工制作方法。随后,赵立伟买来了各种工具和原材料,按照网上说的豆花加工方法,在家里忙碌了两、三天。功夫不负有心人,赵立伟还真是把雪白嫩滑的豆花给做出来了。

不久后,“奉名县特色小吃城”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开张营业了。聚集到南城门洞子附近的特色小吃,比解放前的还要多、还要全。那四溢飘香的各种小吃,让途经这里的路人们都忍不住的要流口水。

奉名县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做得好,自然也引来了各地前来旅游的游人。这天,小吃城里迎来了一队来自日本的游客,很显然这些日本游客们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特色小吃,一个个吃得是津津有味。这群游客中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当他看到赵立伟豆花摊前那顶随风摆动的小黄旗后,显得格外感兴趣。年轻人于是在赵立伟的豆花摊前坐下来,要了一碗豆花。当赵立伟把一碗喷香的豆花放到年轻人面前后,年轻人并没有马上就吃,而是盯着碗里的豆花和那顶写着“飞碗豆花香”的小黄旗左瞧右看了一阵子后,才低下头仔细地品尝了几口,随后年轻人便皱起了眉头。

年轻人走到赵立伟跟前,用绕口的中国话问道:“这里有卖正宗‘飞碗豆花香’的么?”赵立伟愣了一下,不高兴地说道:“我这就是正宗的,祖传的!”年轻人看到赵立伟不太高兴,忙解释说:“请你不要误会,因为我家在名古屋也经营着一家卖豆花的店铺。我祖父曾说过,他做豆花的手艺就是在中国的奉名县偷偷学来的。我这次来,就是想尝一尝正宗的‘飞碗豆花香’。”赵立伟一听敢情这个日本年轻人和自己是同行,顿时有了兴趣,他问道:“这么说你也会卖豆花?”年轻人笑着说道:“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卖豆花,当然会卖了。”年轻人说完,走上前去接过赵立伟手里的大铁勺,熟练地将豆花、香汤和配料一一放入碗中。突然,年轻人左手一个旋抖,白瓷碗便脱手而出。白瓷碗像个滑翔机,稳稳地降落在客人的桌子上,赢得客人一片叫好声。赵立伟惊讶地看着这个年轻人,他从来都不知道豆花还能这样卖。年轻人转过头对赵立伟说:“你做的豆花虽然也很好吃,但是豆花爽滑的程度还是不够,配料也少。我叫藤田丸山,如果你有机会到名古屋,欢迎你去品尝一下我做的豆花。”

藤田丸山跟随着他们的日本旅游团一起走了。赵立伟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藤田丸山的祖父在几十年前曾经被自己的爷爷一顿爆揍,打成了个“红脸关公”。

同类推荐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讲述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 莱辛寓言

    莱辛寓言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古希取材于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
  • 诗人李晨曦的再婚生活

    诗人李晨曦的再婚生活

    本书是一部讲述当代都市人恋爱、婚姻、家庭及道德和伦理的情感小说。它通过一个家庭从父亲到三个子女各自的恋爱、离婚、再婚以及家庭生活当中错综复杂的生活、经济和情感矛盾,折射出当今社会人们情感的脆弱和动荡,反映了人们既渴望得到真情,又不甘心真诚奉献、以经济做筹码的情感现状,并通过主人公克服各种磨难不离不弃照顾重病的爱人、最终两人终成正果的故事传递了热爱家庭、甘于奉献、注重责任的正能量。
  • 老秘手记

    老秘手记

    最新现代都市职场小说强势登陆你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看!身处职场,难免遭遇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危机四伏中,本篇小说,让你醍醐灌顶;情景小说式案例诠释,让你身临其境,影视剧版权即将签出,百集网络剧正在筹备中!
  • 我是川军

    我是川军

    一位川北山区普通的农家孩子梁草,虽然生活在落后、贫穷、迷信、麻木的旧时代,但亲情和爱情依然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期望。然而日本的入侵打破了这个穷乡僻壤的宁静,也击碎了这个懵懂少年的梦想。他被抽丁入伍,随川军出川抗战。
热门推荐
  •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权利的世界

    权利的世界

    故事主要发生在一个架空的大陆:维斯特洛上的七大王国。维斯特洛是一片大约有南美洲那么大的大陆,有可以上溯到12000年前的悠久历史。在那里每一个季节通常持续数年。这片大陆的原住民是森林之子。森林之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并且使用魔法。先民们最早期的武士带着青铜武器和骑术,通过维斯特洛与东部大陆相连的陆桥(在随后的战争中被森林之子用魔法摧毁,成为多恩群岛和石阶群岛)登陆维斯特洛,并与森林之子之间展开了一系...
  • 复仇娇妻:恶魔总裁别偷看

    复仇娇妻:恶魔总裁别偷看

    她是白家大小姐,出身高贵美貌无双,举手投足间具是名门淑女风范,即将成为家族继承人的她轻而易举成为人生赢家。完美的人生遭人嫉妒,新婚前夕她被卖到赌船,却遇到她的真命天子,纠纠缠缠,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会一帆风顺吗?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谁抢了她的身份?谁抢了她的未婚夫?谁才是阴谋制造者?她是复仇女神,一步步将属于自己的东西重新夺回来,让心怀不轨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霸道强硬的暗夜之王,深情款款的青梅竹马,温润如玉的蓝颜知己,每一个都对她爱慕至深矢志不渝,兜兜转转,她该如何抉择······骆凌峰微笑着说:“白珍珠,你是我的,逃不掉的”
  • 仙台之战

    仙台之战

    天翼大陆,百族共存,其中人族,妖族,魔族三组最为强大,大大小小的打斗每天都有发生。仙台为最神圣之物,升仙成功与否全靠仙台,天翼大陆一直流传一句谣言:当七颗妖星齐聚之时,仙台便永远不会出现。本人写的第一本书,一定写的不够好,各位大大们多多指教
  • 凤舞鸢飞

    凤舞鸢飞

    情难自禁,又何谓她是谁。不管是莲华还是万(mò)俟(qí)鸢,我都不在意,我只愿我的鸢鸟能带我一起,飞向属于她的那片天。
  • 双世年华同生缘

    双世年华同生缘

    没有资格接受爱和被爱,就算再努力也很难有回报。不过有一个人,是她孩子气的神。一个不该出世的灾星,偏偏老娘舍身为她继命,惊的天下动颤,仙界大乱。飞升之前,怒问:“凭什么?”答曰::“凭我就是这天神的命!”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师

    异师

    异兽称霸世界,人类惨遭屠杀,在这时,人类发现了一种新的力量--尘晶!有些天赋极佳人可以掌握尘晶的力量,拯救世界,终于,人类开始反抗,这些英雄被称为异师.......
  • 迷失九域

    迷失九域

    上古神话,九域之分混沌。世人知六域,三域不知踪影,其秘不为人知。试看懵懂少年,如何揭开三域之秘,而其间又有何传奇经历,迷失于九域之间!
  • 易局

    易局

    星辰群聚就似一把板斧挥舞着运行,人们对它的历程产生无数假说,探险者也不断突破自身具备的能力试图来了解内情。星际世纪的未来英雄找寻到生命星球,然而此地新世界也在时时刻刻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