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2600000018

第18章 评论研讨(18)

2012年的中国散文,以“闲适、闲情、闲愁”为主的题材稍占上风。李存葆《渐行渐远的滋味》、梁晓声《父亲与茶》、余秋雨《中国文脉》、鲍尔吉·原野《井》、林清玄《佛鼓》、唐兴顺《双河物事》、安谅《那一些晶莹的泪花》等散文作品,分别从地方小吃、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等不同角度入手,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字字句句里动了真情。

一、散文的闲适之美。

李存葆的《渐行渐远的滋味》,一改以往的宏大叙事特点,通过描写作者不同年代与山东小吃的故事,比如煎饼、饼子、馒头、山东大米、山东小米、粽子、月饼、年糕、烟台苹果、莱阳梨、沾化冬枣、夏津桑葚、青州蜜桃、乐陵金丝小枣、中国对虾等,原汁原味,热气腾腾,再现了“我”和这些小吃的故事,强调了我们的“味觉是拒绝遗忘的”。作者历数了山东犄角旮旯里的小吃,通过散文的形式来怀念山东小吃,究其缘由,是人们必需的猪鸡鸭、五谷杂粮,如今有许多都是被“速成了”的,罪魁祸首原来是人为使用“化肥和农药”、“瘦肉精”、“漂白粉”之类。

梁晓声在《父亲与茶》中,讲述了“我”四次送茶、“父亲”对“我”从怨到怒到爱的包容、“我们全家”以“茶”对“一个好人”再三报恩未果的往事。显然,作者在文字当中强压住个人汹涌澎湃的情感,不做过多抒情、感叹、心理活动之类的描摹,始终有节制、有次序地进行着自己的叙事。梁晓声所描写的这四个送茶的故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道出了人与茶、事与茶、历史与茶、感恩与茶等诸多哲理。读完此作,我们对于苦难、对于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也便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青年作家范晓波在《追赶草原》里,竟然是这样一番初衷:“早听说呼伦贝尔是中国最美的大草原,也清楚它正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这使得我对它的首次朝觐就变成了一次日月兼程的告别。”作者满怀忧虑,风尘仆仆地前往那里,一头扑入了绿莽莽的大草原,看到了久违而又美丽的绿草山坡、牛羊群、鹅、赛马,以及骑着摩托的牧马人……作者的更大担心是,如果某个民族的风俗和天性失传之后,整个地球会不会同化成一个村落?写到这里,“追赶”成了对即将消失的呼伦贝尔草原、一种民族文化和天性、地域语言被趋向大同化的痛心疾首,发人深思。

二、散文的人性微光。

周亚鹰的长篇散文《我是城管》,坦露出一个城管局长的心声。《我是城管》是一部树立“新城管”形象、拷问“好官员”良心的振聋发聩之作,我猜测,读到这篇散文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悟的,当然,也希望像他这样的“八品官”能越来越多。该作品首次发表后,被几十家媒体连载、重点报道,在全国读者当中引起强烈反响。

赵钧海的《蛰伏在旧照片上的父亲》,从没有赶上父亲出殡说起,语言内敛而又节制,且充满了一点点黑色幽默。作品通过一张张黄旧的照片,回忆了父亲之于我们全家人、之于他所有工作生活过的小地方的爱恨怒骂的故事。“我翻出了父亲遗存的照片——那些被称为遗像的东西。它们被父亲用报纸包裹在一个隐秘的空间里。它们是一叠伴随我出生、学步、启蒙的照片,它们隐匿着我五十年的幸福与欢悦,也隐匿着我肉体生长与灵魂洗练的微妙过程”,平静下面,隐藏了一颗怎样激动、感恩、愧疚的心啊!打开这些老照片,我们仿佛听得到父辈熟悉的一些声音,感受到亲情像春水一样漫过。

李泽光的《命运是一张洁白的纸》,标题十分抢眼。作者描述了只有小学文化的“弟弟”单身一人闯荡江湖,由于没文化,在香港这个大都市里难以生存,只好两手空空地回乡成亲,“在那个花花世界里打拼了15年,结果空手而回,我真替弟弟汗颜。弟弟对我们说,此次回乡扎根,他曾犹豫过,他真的不敢面对众乡亲,在无奈之下,选择回乡才是唯一的出路。一个人在外面闯荡,在遇到绝境时,便会想起家。”弟弟开始自卑了,“他常常低着头,不言不语,他在想什么呢?明理的人都会明白他的内心世界”,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为他弟弟这类“掘金人”的命运喟叹。人生真的像炒股票一样,有赔有赚的。

三、炽热的军旅情怀。

王宗仁先生的《大地与坟茔》,依然保持和延续了他宏阔的、震撼的“青藏高原军人”散文特征,作品描写了当年牺牲在青藏高原上战友们的坟,回忆了他们把生命献给西藏和平事业、献给伟大祖国的感人故事,其中的“一个人的陵园”一章,回忆了1959年亲历的一次歼灭西藏叛匪的小战斗,而作者的年轻战友王治江就牺牲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我们”把王治江的血肉之躯埋在那里,然而,几十年后却再也找不到他的坟茔了,从此,战友们的灵魂飘在了他乡。更加令人不安的是,随着战友们后来的各奔东西,他的坟茔竟然被大家遗忘了,但是,作者一直没有忘:“好几次我曾想写信给治江家里,告诉他二老儿子安葬的地方,却始终没有勇气写出巴颜喀拉山这五个字。这五个字为什么这么沉重?据我所知,家乡的政府告诉治江的父亲,儿子牺牲后安葬在烈士陵园里。老人哪里知道那个陵园只有儿子一个烈士!”读来,令人眼泪纷飞。

田华的《兵》,所表现的却是新时期基层战士的心声。这篇散文分为“大豁口”、“司机老杨”、“吴大队长”、“开荒种菜”四个部分,从刚刚入伍后的困惑和委屈,到后来的扎根部队、献身国防,作者发生了很大的心理变化,也反映了战士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几个故事,可读性强,语言也很有个性。

贾凤山先生的《走近防川,走近土字牌》,保持了作者一贯刚硬、豪放的文风。作者回忆了一次防川之行,记录了身为一位军人面对国门那一刹那的激动,这份激动,显然对于军人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神圣使命,“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国土”绝不是一句空话。透过短短的两千多字,我们看到的不是苍白无力的歌吟,而是沉甸甸的战士的心!

四、短文的玲珑之美。

李国文先生的《楼与人的记忆》,令人难忘。作者深情回忆了一栋名叫“朝内大街166号”的老楼,写了自己怀揣着代表作《冬天里的春天》投稿和出书的前前后后,作者之于那栋老楼,或惶恐不安,或万丈豪情,或激愤,或回望,更多是感恩。楼和人如此,何况人和人呢?

安谅是一名援疆干部,具有强烈的作家情怀,他的长篇散文《援疆日记》影响甚广,而《那一些晶莹的泪花》系列短文(原载《散文选刊·下半月》2012年第1至12期)呈现出一片原汁原味的大美新疆来。作品由12章组成,分别描写了红柳、胡杨林、沙漠、戈壁滩、石头城、香妃墓、巴扎等新疆文化元素,朴实真挚的文字里,或写景,或抒情,或激情,或浪漫,始终跳动着一颗援建新疆、奉献青春的心。作者从大上海出发,行进到新疆喀什,一路汗水,一路歌吟,却毫无倦意,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伟大的家国情怀。

注:本文系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主任蒋建伟先生在2012年度“中国散文年会颁奖大会”上所作的年度报告——《2012中国散文漫谈》,改为现题后刊发于《解施日报》(2013年1月14日),被《社会科学网》、《求是理论网》、《中国作家网》、《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理论评论网》、《上海作家网》、《散文吧》等众多媒体转载。

43、为城管“正名”,写书呐喊外更需行动

刘西洋

近日,江西省广丰县城管局局长周亚鹰,携带其20万字纪实性长篇散文《我是城管》,在江西南昌举办新书发布会。他表示,著书的原因是为了还原城管的真正面目,站出来为中国城管呐喊。据本人介绍,此书是根据他自己的经历、理解和认知,把城管之所以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背后不为人知的东西说出来,借此还原城管的本来面目。(11月18日,人民网)

当今,我国城管之所以被很多民众误解,被“妖魔化”,诚然其中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隐情。但是,古话说得好“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城管与民众之所以会产生今天这样的矛盾,我想这和部分城管平日的行为是分不开的。

“以邪治邪”、“暴力执法”等这些过多的关于城管的负面新闻充斥在公众的耳边,致使公众对城管的印象越来越差。这些关于城管的不文明执法行为一点一滴的在公众心中积累到今天,使得城管在公众眼中被“妖魔化”,如同“过街老鼠”。在当今情形之下,要想重塑城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仅仅靠写书“呐喊”恐怕是不够的。要想获得公众对对城管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城管们还要有实际的行动。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城市秩序的维护者,肩负的是为市民服务,代表的是社会正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象征。城市的和谐,市民生活环境的舒适、有序,都离不开城市管理者,也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自觉遵守。城管与公众之间的“积怨”也必须要得到化解,城管与公众之间必须要趋于和谐。

要化解公众与城管之间的深厚“积怨”,政府必须加强对城管的规范和管理,提升城管的个人素质。城管在今后的执法过程中,也要规范自身的行为,文明执法,态度和善,人性化执法,以一个文明执法者的全新姿态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公众也需要自觉维护和遵守城市秩序,理解城管,支持城管的工作。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公同维护好城市的秩序,建立优美的生活环境。

注:本文为《长江网》时政评论,从评论内容看,作者在写此评时显然还未看过《我是城管》,但其观点是中允的、态度是诚恳的、批评是节制的、建议也是中肯的,因此,作为当事者,我很愿意接受刘西洋先生这篇批评文章,故编入本书。

44、著书立说岂能“挽回城管形象”?

舒朗秋

江西省广丰县城市管理局局长周亚鹰,17日携其20万字纪实性长篇散文《我是城管》,在江西南昌举办新书发布会。他表示,著书的原因旨在还原城管的真正面目,为中国城管呐喊。(11月18日中国新闻网)

身为事务繁杂的城管局长,能够将日常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写成文字,周亚鹰无疑是个有理性思维的学者型领导。像很多城管局长一样,他也想改变世人对城管的“误解”、“偏见”,也想“挽救城管形象”,所以才出版《中国城管》来为城管“呐喊”。只是这一初衷未必能博得人们理解和信服,有网友就直截了当“拍砖”,说这是“黄婆卖瓜”、“自己给脸上贴金”。

首先我们要厘清的是,一直以来城管在社会上口碑不好、形象不佳,到底是公众误会的原因,还是其自身存在问题?只要我们搜索一下城管野蛮执法之类的关键词,就会发现海量的负面信息,虽然不能说都是事实,但至少也不都是“空穴来风”。何况主流媒体也曾大量报道了诸如“城管打人”、“城管踢摊”、“城管强扣”之类的新闻,其中有些行为的确是够“妖魔”的,岂能怪罪公众栽赃和诬陷?

既然城管自身存在问题,作为一个有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城管局长,应该带头进行客观反思,多从城管自身寻找原因和发现不足,并认真研究分析可以解决的有效办法和举措,这或许显得更有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但事实上,周亚鹰局长的文章,更多的是在“还原城管的本来面目”,急于证明“城管并不是这样的”,其实质就是无视自身问题的存在,只是利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来为城管撇清责任、鸣冤叫屈,显然不是真正想“挽回城管形象”,反倒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让人更加反感。

作为转型期的城管部门的确很特殊,总处在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他们也需要社会理解、公众支持和管理对象的配合。但是,这丝毫不能成为其管理粗暴、执法随意、忽视服务、放松要求的借口。城管局长真要是想“挽回城管形象”,与其著书“呐喊”,不如身体力行,带头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思想、倾注民生情感、规范自身行为、强化内部管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细致入微的服务来赢得社会的认可。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注:此文是《中国江苏网》时政评论员舒朗秋先生所作评论文章,同《长江网》评论员刘西洋先生一样,从文章内容看,舒先生在作此评时显然还未看过《我是城管》一书,他带着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对《我是城管》及我的城管工作进行了否定与讽刺,作为当事者,我虽然难以接受,但是,我相信舒先生的出发点是好的,本意是阳光的,因此,本着“开放作文虚心学习”的创作态度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处事准则,将此文编入本书,作为一面镜子,时刻警省自我。

同类推荐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两情久长时·浓情卷

    亲情是与生俱来、恒久不变的一种情感,也是人世间最无私、最崇高的情感,更是人们渴求无偿付出的一种高尚品质。本书精选了包括许地山、郁达夫、庐隐、柔石、梁遇春以及托尔斯泰、萧伯纳、罗素、尼采、泰戈尔等二十多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所选作家都以自己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够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情实感,并将他们的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章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内容更加艺术化和人性化。
  • 康藏行吟

    康藏行吟

    一本散文集,一本美文集。作者在康藏高原上行走,缤纷的高原给行走者灵感,边走边吟,赞美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叹这块沃土所蕴藏的神奇历史文化。屏住呼吸,把康藏高原的一切尽收心底,放飞心境,把真诚奉献给这方水土。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热门推荐
  • 许你一世暖阳

    许你一世暖阳

    顾熙强势的把孟苒晴搂进怀里,低吼道"我是不会放手的,七年前让你溜走,这次我绝不放手。"
  • 最强源种

    最强源种

    世界变得如此陌生!源种爆发!各种生物变异,何处为安?人族初代源种该如何抵抗?是的俯身为奴还是热血一战。跟随一个时常犯二的宅男主角带你进入这个变异后的世界
  • 众仙乱

    众仙乱

    “好端端的天元大陆怎么突然间分崩离析...?”“号称仙器的棺材又为何一拍就碎......?”“天地宗的弟子为何一个接一个神秘消失.....?”“五师兄鬼鬼祟祟在后方到底在.....干些什么?”一切的一切是巧合?还是阴谋?在这个世界,活着...便是胜利!!
  • 混沌开窍

    混沌开窍

    他人说我是魔,灭仙庭,屠冥府,杀尽三十六天诸神,七十二冥鬼王,三界崩坏。他人说我是圣,传仙道,诛妖魔,传授天地两卷万法,人卷平定心魔,渡化世人。残封九狱,身溺红尘,千年之后,再临世间。这次,不为其它;只为,拯救自己……敬请关注《混沌开窍》!(咳咳,如果你能忍受我的的烂文笔……故事还是可以凑合着看……)
  • 恶灵寝室

    恶灵寝室

    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源于它本身还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无能为力?
  • 嫁人不难 幸福不远

    嫁人不难 幸福不远

    剩下并不可怕,离婚也不可怕,不懂得“婚商”才是真的可怕。淑鸿所著的《嫁人不难,幸福不远》是一本教女人如何掌握婚姻和恋爱智慧的书,是女人定制老公、打造幸福婚姻的范本。
  • 暖相伴:缘依缘尽

    暖相伴:缘依缘尽

    他说:“我只要护你周全,纵使粉身碎骨。”她说:“我只想愿你安好,哪怕万劫不复。”沧海桑田,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你不再强大,我就陪你一起成长;你若安好,我就和你一起看遍风花雪月。我要和你一起面对流言蜚语,我要和你一起抵抗世态炎凉,只要有你。“你相信永远,还是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我只知道,当你迷路,我就去寻。”
  • 荒古神纪

    荒古神纪

    一个人独断了万古,斩断了神话,消失于世间只为寻找唯一的真相。历史中消失的岁月在哪里可以再见?再现荒天帝的创奇!
  • 翟少专宠小娇妻

    翟少专宠小娇妻

    唐唐翟少竟然被一只老狐狸算计到了床上,很好,那我就收下你送给我的“礼物”,没想到倾城的容颜到她这儿竟成了“我不会嫁给你的!!”我翟少叱咤商场,还搞不定你-立马扑倒!!!她的耳垂怎么会有记忆里那个小女孩的一模一样,十三年了,我遇见了你,你还记得我吗?“你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退不掉的!”他一脸兴奋的说,“可是上天让我回去”,他的脸瞬间又黑了...
  • 忘不了的青春,放不下的你

    忘不了的青春,放不下的你

    陆雨霏一直暗暗崇拜的“青梅竹马”林京帆告白了他们清晟高中的校花后,陆雨霏心情极差,与隔壁班的梁浩昌发生摩擦,正因为如此,两人得以相识,并成为知己。但毕业之际两人因为一些纠纷与对方疏远,陆雨霏默认接受了林京帆的告白。梁浩昌则对陆雨霏的闺蜜孙茜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