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1100000007

第7章 唯物义理故事(7)

“这个秃驴太无礼了!”要抓来治罪。各寺住持劝解道:“此僧乃古佛出世,在竹林峰修行已五十二年。望相公宽恕他。”柳宣教只好作罢,可心中仍气忿难平,于是定下一计:就让一个叫红莲的艳色女子去同玉通禅师私通,并取得证物,想借此加害于玉通禅师。

玉通禅师上了红莲的当,却识破了柳宣教的阴谋,索性坐在禅椅上圆寂了。

他死后,投胎于柳宣教家,柳宣教的妻子高民生下一女,叫柳翠,就是玉通禅师的化身,柳翠不守妇道,干尽风流韵事。佛家认为,这是玉通禅师对柳宣教的报复。

玉通禅师有一个好友,即月明和尚。月明和尚认为玉通禅师堕落风尘已久,于是想找个机会度他出世。也就是说,要使玉通禅师的化身——柳翠皈依佛门。所以,月明和尚委派法空长老点化柳翠。

有一天,柳翠在西湖游耍完毕,刚回家门,看见一个和尚在门外化缘,说话不俗,心中似有所悟,于是他便叫丫鬟把和尚唤入中堂,问道:“师父,你有何本事,来此化缘?”法空长老说:“贫僧没有什么本事,只会说些因果之事。”柳翠问道:“什么是因果?”法空长老说:“前为因,后为果;作者为因,受者为果。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是因,得是果。没有播种,哪里会有收成?好因得好果,恶因得恶果。”一番话,说得柳翠一下子明白了,她死后,人们都说是活佛显化,很多人都赶来送葬。

水涨船高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此典出自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九》:

“眼中无肄,空中无依,水涨船高,泥多佛大,莫将问我,我也无答。”

章丘人耿崧生,家里非常贫穷,只能靠他的妻子织布卖过日子,妻子织布不停机,耿崧生读书不敢放松。慢慢的,生活宽裕了,他的学问也长进了。偶然有朋友来访,他的妻必定在房内偷听他们谈话,如果是谈论文章,则马上好茶好饭款待来客;如果谈笑说闲话,他的妻就恶声恶气的赶客人走。每次考试,考得个中等,耿崧生就不敢回家,回家必定挨顿痛骂;如果考得超等,则妻子就笑脸相迎,关怀备至。

后来,他岳父请他去教妻弟,年终岳父送了他一些礼品和十两银子。耿崧生不好意思拿,就收了礼物不收银子。这事被妻子知道了,就要求他去把银子要来,说:

“不要因为他是我父亲就不要银子,你教书的报酬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不拿?”耿崧生觉得十分不好意思,于是每年教书就私下留下一点不让妻子知道,积蓄三年才得十两银子,还了岳父。

后来,耿崧生中了进士,做了官,一旦有一点不对,妻子依旧责骂他。耿说:

“我都做了官了,你为什么还这样管我?”其妻说:“常言道,‘水涨则船亦高’,不要说现在只是一个小官,就是你当了宰相,难道就比我大了么?”

顺者昌,逆者亡

“顺者昌,逆者亡”比喻不可抗拒。

此典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逃亡)。”

在我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就规定了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称之为礼。并认为,“齐之以礼”是维护其统治的手段。所以,以“礼”

为重点,尤其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成了权威的维护封建等级制的道德教科书。《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封建社会的史官,所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鼓吹伦理纲常是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世界观所决定了的。

司马迁指出,遵循这些“纪纲”是“天道之大经”,就像要遵循阴阳四时一样,顺从就生存,违抗就会灭亡。

万马齐喑

“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已沉默、不再表述意见。

此典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公元1792~1841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进士出身,官至礼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辞官回家,后来又北上接家眷,在往返的途中,写成一组《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杂述见闻、感想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有不少作品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性。

《己亥杂诗》第一百二十五首写道:“中国若要有生气,一定要靠风雷激荡的社会变动。

全国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这真是太悲哀了。

我劝天子要重新抖擞精神振作起来,不拘泥于以往森严的等级制度造就任用大批人才。”

亡戟得矛

“亡戟得矛”比喻得失相当,或得失并不当。也用来比喻众说不一。

此典出自《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齐国与晋国打仗,平阿的余子丢失了戟拾得了矛想回去,又害怕回去,因此徘徊不定,接着他便问路人:“亡戟得矛,可以回去吗?”路上的人对他说:

“你太机械了,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了兵器,又拾得兵器,怎么就不可以回去?”余子走了几步,又犹豫起来,不知到底是回去的好,还是不回去的好。这时正遇上叔无孙骑着马走来,他便上前拦着马问道:“今天我出战,丢了戟,拾得矛,可不可以回去?”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也不是矛,丢了戟,拾得矛,怎么能以拾矛来抵消失戟的责任呢?”他听了这话后就又不敢回去了。

罔与勿耨草

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就会把事情办糟。

此典出自刘基《郁离子》:“罔与勿析土而农,耨不胜其草。罔并以焚之,禾灭而草生如初。勿两存焉,粟则化而为稂,稻化为稗。胥顾以馁。”

罔和勿两个人一起开荒种庄稼。地里的杂草总是锄不完。罔把禾苗同野草一起焚烧掉,最后禾苗被烧死了,而野草又像以前一样又生长起来。勿让禾苗和野草一同生长,最终谷子变成了狼尾草,稻子变成了稗子。

他们两人都只好干瞪着眼饿肚子。

未分香臭

比喻光有良好的愿望,而对实际缺乏了解,仍得不到如期的效果。

此典出自《金楼子》:“昔玉池国有民,婿面大丑,妇国色鼻。婿求媚,此妇终不回家,遂买西域无价名香而熏之,还人其室。

妇既矣,岂分香臭哉?世有不适物而变通求进,尽皆此类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从前,玉池国有一户人家,丈夫长得非常丑陋,妻子却长得倾国倾城,但是她患有鼻塞病。

丈夫向妻子讨好,但这妇人一直不愿回家。

丈夫就买了西域出产的名贵熏香拿回来点燃,把妻子接回家来。可是妻子鼻塞不通,怎么可能分辨出香臭来呢?

世上凡是用不适当的办法去求得变通的,都是这一类人呀!

未始知味

知味是根据食物的品尝而判定其好坏,不知味者是根据主观的概念而评定,世界上尚有多少并不知味的主观唯心者。

此典出自《淮南子·修务训》:“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以为狗羹也,而甘之,后闻其猴也,据地而吐之,尽写其食。

此未始知味者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楚国有一个人烹煮了一只猴子,请他的邻居来吃。邻居还以为是狗肉汤,一直称赞味道很鲜美,后来听说是猴子肉,便趴在地上呕吐起来,把吃的肉汤全都呕吐出去了。

这就是根本不曾知道狗肉汤味道的人呀!

问牛知马

“问牛知马”的意思是说,为了弄清马的价钱而先问牛的价钱。人们用它比喻对同类的事物进行研究、推理,以辨事物的真相。

此典出自《汉书·赵广汉传》:“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同“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汉代有一个人叫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他当过郡吏、州从事、京兆尹。汉昭帝去世后,赵广汉与大将军霍光等决定,尊立刘询为帝(即汉宣帝)。汉宣帝赐给赵广汉关内侯爵位,又任他为颍川太守。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朝廷派五将军出击匈奴,赵广汉以太守的身份领兵前往前线。回来以后,又任京兆尹,食禄二千石。

赵广汉为人聪明、能干,他天性善于管理政事。接见官吏、百姓,有时彻夜不眠,一直谈到天亮。他的办事特点是,遇到事情善于寻根问底,以便把事情的真相弄明白。

他怎样盘问呢?比如说,他想要了解马的价钱,就先问狗的价钱,已经问清了羊的价钱,又去问牛的价钱,直到最后才回到马的价钱。参考各种牲畜的价钱,互相加以比较验证,才确定马的价钱高低,比较符合实际。只有赵广汉精于此道,能够做到这一点,有些人仿效他,但却都做不到。

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程度不同,本质一样。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战国时,梁惠王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和别的国家打仗。有一天,他问孟轲:“我对于国家大事,已经是做到尽心尽力了。河内(古代总称黄河以北为河内)年成不好,有了灾荒,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同时还把河东的粮食调剂给河内,如果河东的年成不好,遭了灾荒,我也照样办理,在我看来,邻近各国的国君,没有哪一个能够像我这样爱护百姓,然而邻近各国的百姓却不见减少,我国的百姓也不见得增多,这是到底什么原因昵?”

孟轲回答说:“大王,你是喜欢打仗的,就拿打仗做个比方吧。双方军队到了战场上,战鼓一响,兵刃相接,一场厮杀的结果,打败了的免不了要丢盔弃甲飞跑逃命。在那些逃命的士兵当中,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如果一个士兵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看见前边一个士兵跑得快,已经跑了一百步,所以就嘲笑那人‘贪生怕死’,算不得英雄,而说自己胆量大,对敌人追击并不害怕,这样对不对呢?”梁惠王听了说:“当然不对,那兵士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跑的慢而落后五十步罢了。”

孟轲接着说:“对了,大王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你的问题又有什么不明白呢?你虽然在小的方面比别的国家多照顾了一点老百姓,可是你爱好打仗,一打起仗来老百姓成千上万的死亡,这和邻国比起来,不也像‘五十步笑百步’吗?”

物腐虫生

天地间的万物,必先从自己内部起了变化,才会表象于外。这是真理。

此典出自《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蠢,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这段话意思是说:

这句话最初见于“荀子”的“勤学篇”:“肉腐生虫,鱼枯生蠹。蠹:蛀虫也。但后来成为一句能广泛地应用的成语,却是因为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范增论》

而开始的。

范增是秦朝末年反抗暴秦的许多英雄中之一,他是项梁的谋士,项梁战死后,他侄子项羽继承了抗秦的事业。项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凭着勇武和范增的策划,取得了诸侯的领导权。那时候,范增以为能和项羽相争的只有刘邦,所以主张先将刘邦消灭,在有名的鸿门宴中,范增虽已安排好了杀刘邦之计,可是因为项羽没有决心,最终被刘邦逃脱。从那以后,刘邦便从各方面造谣中伤范增,来离间项羽和范增的感情,项羽是个有勇无谋的人,果然中了刘邦的奸计,慢慢疏远范增,范增愤而离开项羽,不久便病死。项羽最后也被刘邦从那以后。

苏轼在《范增论》中谈到这事情时,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人必先也,而后谗人。”意思是说:一件物体(指有机物)一定是先腐烂了,接着才生出虫来;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先有了疑心,才会听信关于他的谣言和毁谤。

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说明,凡事不可过分。

此典出自《冠子·环流》:“美恶相饰,命曰复周;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武则天是唐太宗才人,太宗死后,高宗就位,选武则天为皇后,高宗死后,中宗年幼,武则天自己就临朝听政,没过多久就废了中宗,改国号叫周,自称为则天皇帝,当她临朝听政的时候,太子中宗已经懂事,可以处理国家大事,但武后总不肯放手。当时大臣苏安恒上了一篇秦疏,谏劝武后,文中有一段说:“太子现在年纪已大,才德也很出众,你还贪恋着皇帝的宝座,而忘记了母子的情份,我认为上天的意思和百姓们的心里,都是倾向李氏的。你现在虽然还平安地坐在皇位上,但是要知道物极必反,器满则倾呀!我不惜冒着死亡的危险向你劝谏,也不过是为着唐朝的天下着想啊?”

又曷冠子:“物极必反,命曰环流。”

就是说一件事到了极端,一定会变化而全部逆转过来。

喜获玄珠

比喻强不知以为知,随心所欲地评论,可谓瞎子摸象。此典出自《叔苴子》:“昔人闻赤水中有玄珠也,相与泳而探之。维时,有控得螺者,有控得蚌者,有控得石卵与瓦砾者,各自喜为获玄珠也。象罔闻之,掩口失声而笑。

人攻象罔,象罔逃匿黄帝所,三年不敢出。

呈!今学士之测经索理,皆是类也。”

从前,人们听说在赤水河里有一颗闪着黑光的明珠,于是便一道潜到水底去摸取。

当时,有的摸到了螺蛳,有的摸到了蚌蛤,有的摸到了鹅卵石和碎瓦片,大家都非常高兴,还自以为获得明珠了。

象罔听说了这件事,很嘲笑这些人。人们都十分气愤地攻击象罔,象罔就逃到黄帝那里躲藏起来,有三年的时间没敢出头露面。

显者禄数

“显者禄数”意思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此典出自《聊斋志异·禄数》:“某显者,多为不道。夫人每以果报劝谏之,殊不听信。

适有方士,能知人禄数,诣之。”

有一个达官贵人,一直为非作歹,干了很多坏事。他的妻子常常用因果报应的话劝谏他,可是他一点也不听从。

这时正好有个方士,能预知人的禄命寿数,他便前去请教。方士注目细看了他一阵,就说:“您再吃二十石米,二十石麦,上天赐给您的禄数就结束了。”他回去对妻子说:“估计一人一年到头不过才吃二石粮食,这样一算,我还有二十多年的寿数,那里就会因为不行善而遭报应呢?”于是,他照样横行霸道,为非作歹。

过了一年,这个达官贵人忽然得了消渴病,吃得特别多却很快又饿了。一昼夜居然要吃十几顿饭,不到一年就死了。

相提并论

“相提并论”的意思是,把两件不同的人和事摆在一起来谈论和看待。

此典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将亲将军者,太后也。

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西汉时期,窦婴(字王孙)因为有功被封于魏其(今山东临沂县南)为列侯。

孝景四年(公元前153年),汉景帝立长子(栗姬所生,又称栗太子)为太子,让窦婴做太子太傅之官。

孝景七年(公元前150年),太子又被废黜,窦婴屡次替太子争辩,人家都不听他的话。窦婴称病退职闲居,在蓝田南山之下一住就是几个月,许多宾客辩士去劝说他,让他回来,他都不愿意。梁地有一个叫高遂的人,对窦婴说:“能使你富贵的,是当今皇帝;能亲近你的,是当今皇帝的母亲窦太后(窦婴是窦太后的堂侄)。现今,你当太子的老师,太子被废掉,你不敢去争;即使争了,也无法挽回,你又不肯为太子死谏。反而称病躲避,抱着美女,只知自己享受而不肯入朝。把你的这些行为互相对照着来看,这明明是你自己要暴露皇上的过失,如果太后、景帝动了气要害你,你的妻子也会被诛灭,必然没有幸存者了。”窦婴觉得高遂的话很有道理,于是立即起身,像以前那样上朝办事。

枭将东迁

同类推荐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由戴季陶、蒋百里所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原始信仰、皇权崇拜、社会阶级的演变、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政党的形成、民族主义向军国主义的演变、社会风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一一作了分析。《日本论日本人》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代日本的国际局势、经济困境、政党矛盾、阶级隔阂等,综观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这两部作品被学界视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标杆性的著作,其思想价值经久不衰,在今天天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仍有重要作用。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羽落寒渊

    羽落寒渊

    想当年暗杀榜上韩渊可是排名第二的刺客,如今居然穿越到了一个莫名的未知大陆?问题是原主还是个不能修灵的废物?那这罕见的五属性术师是谁?血脉高贵的灵兽的不驯服于人的?那这凤凰是怎么回事?杀手刺客就一定要冷到没朋友?那她的那些生死之交又是如何来的?什么?你问男主?不好意思,碍于宝宝脖子上某金属物质,还是不说了......1V1,女主毒舌男主更毒(咱的小渊儿就是给他给带坏了啊!),男强女强,人物属性接近现实,也就是说,不会有无脑配角~
  • 爱上总裁:我有最毒之心

    爱上总裁:我有最毒之心

    总裁亲自潜伏却发现了个惊天秘密,自己的老完对手竟然是个女孩,而且还很漂亮!开玩笑,这样的极品怎么能放过呢,抢到就是赚到啊。于是我们大总裁的追婚大业就开始了。但追回来发现是个小巫婆怎么办?没关系,我喜欢就好。
  • 第七森林

    第七森林

    传说存在能实现任何梦想的第七森林,已经久远的神话,万年来无数人的追求目标,在灭世的危机面前,能否再出现并拯救世界,也许,只是一段往而复返的回忆....
  • 拽千金纯恋名门少爷

    拽千金纯恋名门少爷

    大家好,本文是云烟的处女作哦!请大家多多关照,嗯......我是一个初中生,不可能随时随地更文,只会在周末的时候更,抱歉。
  • 丢失的千金

    丢失的千金

    十八年前,小千金被后妈丢弃,被一对家庭普通的夫妇捡到,夫妇看她相貌甜美可爱,看似冰雪聪明,于是收养了她。谁知竟是名门千金,故事由此展开。
  • 情与末凉殇天下

    情与末凉殇天下

    Ⅰ.我情不自禁,爱上你,是因为你的温柔,为什么最后要负我。——皊浠Ⅱ.山崖下,你敢赌的神情那么认真,我不禁动容,最后的放弃是我们的劫数。——南宫璟Ⅲ.我守候你,他负你,你可回头,我一直在等你,你为什么只守他一人,你为何不回头。——顾初凉Ⅳ.你一直追寻她,可你知不知道,你后面,还有我,可回头看我,我一直在你身后。——离殇
  • 寻找被遗忘的王朝

    寻找被遗忘的王朝

    本书包括敦煌三探、黑城一瞥、俄邦二度、塞垣六记、王朝遗梦和寻寻觅觅补新篇六部分。
  • 本源宝石

    本源宝石

    符文之地上世世代代的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传说中符文之地隐藏着六颗宝石,它们代表了最本源的能量。
  • 凤出殷商,绝色贤后倾天下

    凤出殷商,绝色贤后倾天下

    林好,一个普通的军校女学生。她理想的老公,要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进得了卧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他,商王小乙之子武丁。他想要的王后,要震得住朝堂,经得起诱惑,管得了后宫,忍得了母后,让所有人满意。原本,他们之间隔了三千年的距离,但是一场神奇的穿越,让林好穿越到了商朝,成了他唯一的后。
  • 天使翼羽

    天使翼羽

    作者懒虫一只,不知道什么时候更,(手动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