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攸之晚年喜好读书,手不释卷,《史记》、《汉书》中记载的史实,他都烂熟于心,他常常感叹地说:“早知贫穷和发达是上天安排的,为什么不长期埋头经典、认真钻研学问呢?”
十行俱下
“十行俱下”形容读书十分聪敏。
此典出自《梁书·简文帝纪》:“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喜。方颊丰下,须发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
南朝时期,梁简文帝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衍死后,萧纲被立为皇帝。萧纲死后被追尊为简文皇帝,史称太宗。
萧纲幼年聪明睿智,见识过人,六岁便会写文章,父亲萧衍觉得诧异: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写出文章来?他不相信这件事,于是就把儿子叫到面前测试。结果,儿子萧纲不仅写出了文章,而且辞藻华丽。萧衍感叹道:“我这个三儿子,真是我家的东阿王曹植啊。”萧纲长大后,气度恢弘,喜怒不形于色。须发黑漆、整齐,两眼炯炯有神,左右顾盼的时候光彩照人。他读书十分聪敏,凡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著作和诸子百家的书籍,他都过目不忘,牢记在心;各类文章辞赋,挥笔即成。
食古不化
“食古不化”比喻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亦作不能融会贯通。
此典出自《西轩客谈》:“前辈说作诗文记事虽多,亦恐不化,余意亦然。谓如人之善饮食者,肴蔌脯醢,酒茗果物,虽是食尽,须得其化,则清者为脂膏,人只见肥美而已;若是不化,少闲吐出,物物俱在,为父亦然。”
《玉几山房画外绿》: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有一本叫《西轩客谈》的书,里面阐述读书和写文章的问题时,用了一个很好的譬喻,说;“前辈们说,一般人作诗作文,所记的事情虽然很多,但未必都能理解。……譬如喜欢饮食的人,鲜肉呀咸肉呀蔬菜呀,美酒呀名菜呀水果呀,虽然能大吃大喝,但也要能够消化才行,把有营养的物质吸收进去,人才能变得脂润健美。如果是吃了却不能消化,没过多久就全都吐了出来,肉蔬菜果物呀,仍是原样不变,就相当于没吃过这些东西。写文章,也和饮食的这种情况一样。”
食古,意即读古书;不化,即是不消化,也就是不理解。食古不化,是说虽然多读古书,但不能理解和使用。这是个很好的譬喻,读书一定要能“化”(理解),“化”了之后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使用;否则,将读过的东西原封不动的搬出来,自己既不会运用,别人也不会弄懂你的意思。正如后来有一本讲绘画的书《玉几山房画外绿》所说:作画贵能自成风格,如果一定要照着古人的作品来画而“食古不化”,结果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食肉寝皮
“食肉寝皮”表示仇恨极深。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晋国有个名叫州绰的人,此人聪敏、勇敢而又善战。有一次,齐晋两国在平阴打仗,州绰取得了胜利,并生擒了齐国勇士殖绰和郭最。后来,州绰的好友栾盈与晋国当权的范宣子产生了矛盾,栾盈被囚,州绰因此出奔齐国。
有一天早朝,齐庄公指着殖绰、郭最说:“他们是我的勇士啊!”州绰心中不服,便说:“大王认为他们是勇士,大家也都会承认的,不过在平阴一战中,他们曾是我的手下败将。”
不久,庄公打算晋封一批勇士,名单上有殖绰、郭最,但却没有州绰。为此,州绰愤怒地对庄公说:“齐晋之战,我从平阴打到了齐国的都城,在都城的东门从容不迫地数点过东门的门板,难道我还不算勇敢吗?”庄公解释说:“你那时是替晋国打我们齐国啊!并且你到我们齐国的时间也不长啊!”州绰气愤地说:“我在齐国虽是新仆,但殖绰、郭最被我生擒时,他们和禽兽差不多,我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意思是:吃他们的肉,把他们的皮剥下来垫着睡觉),那算什么英雄!”然而,齐庄公不管州绰如何恼怒,最终也没有封他为勇士。
探骊得珠
“探骊得珠”形容作文章善于抓住精蕴、要害。
此典出自《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战国时期,有一个俗人去游说宋襄王,他使用甜言蜜语逗乐了宋襄王,于是宋襄王赐给他十辆车子。那个人用这十辆车子在庄子面前夸耀,嘲笑庄子落伍。
庄子对他说:“河边上有一个贫困的人家,以织芦席谋生。这户人家的儿子潜入深渊,得到价值千金的珍珠。父亲对儿子说:‘拿石头来砸碎它!价值千金的珍珠,必在九重深渊中黑龙的领下,你能得到这颗珍珠,一定是碰到黑龙睡着了。如果黑龙醒来,你还能活着回来吗?’如今宋国之深,超过九重之渊;宋王之猛,超过黑龙;你能得到宋王的车,一定是碰到他睡着了。如果宋王醒来,你早就化为齑粉了!”
负书而行
这个寓言告诫人们,学不会学问是愚笨;讨厌学问甚至憎恶它,那就是愚顽了。
此典出自《韩非子·喻老》。
王寿背着一大包书走路,在路上遇到了徐冯。
徐冯说:“做事情,是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行为都是在合适的时候中产生的,所以说,智者没有固定不变的行为。书本上所记载的都是人们的言论。言论是由人们的智识而产生的,所以说知者不藏书。现在,你为什么要背着书走路呢?”
听了他的话,王寿便烧掉了那些书。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认真,百读不厌。
此典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晚年的孔子特别喜欢阅读《易经》。司马迁在写《孔子世家》时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意思是说: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翻来覆去地读,把编简册的绳子都翻断了很多次……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自言自语地说:就这样读它几年,那我对《易经》也就学透彻。到那时候,我一言一行都会更加文质彬彬了。
唯业公羊
“唯业公羊”告诉我们,不懂装懂,就会闹出笑话;在知识的问题上不能有半点虚假。
此典出自《笑林》。
有个人打算拜见县令。他提前去问县令的随从:“县令大人喜欢什么呢?”有人告诉他说:“县令特别喜欢《公羊传》这部书!”
后来见到县令,交谈中,县令问他:“先生现在读什么书呢?”这个人立即答道:“一心一意攻读研究《公羊传》。”县令就问他:“谁是杀害陈佗的凶手呢?”因为这个人从来没有读过《公羊传》,听到县令这样问他,以为是谈论一件人命案,目瞪口呆了半天才说:“我这辈子也没有杀过陈佗。”
闻一知十
“闻一知十”的意思是说,听到一点知识就能懂得许多道理。后人常用它来形容聪明过人,能够举一反三。
此典出自《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春秋时期,孔子有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都比较有才能。一个是子贡,能言善辩,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鲁、卫等国当过大官。另一个是颜回,他生活俭朴,聪明好学,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不幸的是,颜回过早地去世了,孔子为此很是悲伤。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两个人相比,谁更好一些?”子贡回答说:“我端木赐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确实是这样,我同意你所说的,你是不如他。”
问一得三
“问一得三”比喻问的少,得的多。
此典出自《论语·季氏》:“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时,孔子有个儿子叫孔鲤,字伯鱼。当时,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些人认为孔子在教学上不一定会把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还有人认为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可能教的更多一些。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陈亢问伯鱼:“您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导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天,他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快步经过庭院。他问我:‘学过《诗》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在官场中)就不会说话。’于是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我从他面前快步经过庭院。他问我:‘学过《礼》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在官场中)就站不住脚。’我回去后就学《礼》。我只知道这两件事。”
陈亢听了孔鲤的回答,心里十分欢喜。他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了三个收获:了解到学《诗》的道理;了解到学《礼》的道理;又了解到君子不偏向自己的儿子。”
无益反损
“无益反损”强调对于经典著作的言论不能寻章摘句,呆板遵循,否则无益而有损。
此典出自《笑禅录》:“颂曰:自有诸佛妙义,莫拘孔子定本;若向言下参求,非徒无益反损。”
有一个道学先生教育他的学生说:“只要懂得孔老夫子的一两句言语,就会终生受用不尽。”话刚讲完,有一个学生上前深鞠一躬说:“老师说得太好了,我对孔老先生的两句话觉得非常亲切。”这位先生问:“是哪两句话啊?”学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五行俱下
“五行俱下”形容读书特别神速敏捷。
此典出自《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为郡决曹史,行部四十二县,录囚徒数百千人。及还,太守备问之,奉口说罪系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遗脱,时人奇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人。他从小就很聪明,他从孩提时代起直到长大成人,所经历的任何事情,他都记得一清二楚。读书时五行并读,神速而敏捷。他在郡里当治狱官时,到所属的四十二个县巡视,考核囚徒数百、上千人。回郡以后,太守详细问起时,他都逐一一一说出罪犯的姓名,以及每人所犯罪过的轻重情节,没有一点遗漏,人们都认为他的记忆力太不寻常了。
据说,有一次,应奉和同事许训一起到京师去。从乡里出发以后,许训把一路上见过的长吏、宾客、亭长、吏卒、奴仆等人都暗地里登记下来,要考验一下应奉的记忆力。从京师回到郡里以后,许训把那个长长的姓名登记册拿给应奉看。应奉说:“上次在颍川纶氏都亭吃饭时,一个姓胡的亭长带着一个叫禄的仆人,给我们送水浆喝,为什么没有登记上呢?”听了他的话后,在座的人都惊讶不已,都被他那惊人的记忆力所折服了。
燃烛而行
“燃烛而行”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漫天夸大,否则就会露出破绽来了。
此典出自《赞刘谐》。
有个道学先生,穿着高底大鞋,甩着长袖,拖着宽带,头戴一顶三纲五常的帽子,身穿一件伦理道德的衣裳,从旧纸堆里捡一两句儒家经典,陈词滥调,念诵不已,便自以为是真正仲尼弟子了。
有一次,他正好碰到刘谐。刘谐是个聪明而又有学问的人,看见他这副样子,便嘲笑他说:“你这样其实是不了解仲尼老兄。”道学先生气得脸都青了,站起来说:“‘天下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你算什么人,竟敢直呼夫子的名字,还和他称兄道弟!”刘谐说:“噢,难怪羲皇以前的圣人不分昼夜整天点着灯笼走路啊。”
下笔成章
“下笔成章”形容一动笔就可写出好文章。形容文才聪颖。亦作“下笔千言”。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曹操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曹植,自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十几岁的时候就能诵读诗、论和辞赋几百篇,擅长写文章。众人都称赞他是一个奇才。
曹操虽然很欣赏曹植的才气,但又觉得奇怪。有一天他问曹植说:
“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你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曹植赶紧跪下来禀告说:“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如您不相信,可以当面考我,怎么说我是让别人代写文章呢?”
“哈哈,那就好啊!”于是,曹操对小儿子也更加宠爱。
不久,曹操在邺城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曹操让几个儿子都上去看看,而且每人要写出一篇辞赋来。曹操想试试儿子们的文采。曹植拿笔就写,一会工夫就写成了。曹操心里非常喜欢,想立他为自己的继承人。
曹植虽然在文学上非常有才能,但性情孤傲,我行我素,不注重仪表。穿衣、乘车、骑马极为随便,不注意威严,又喜欢饮酒,对他的这些曹操很不满意。有一天,曹植乘车走在路中间,又开了司马门出来,这些都是违反规定的。曹操大发雷霆,处死了车夫,从此开始讨厌曹植了。
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丕,与他完全相反,曹丕很懂权术,擅长掩盖自己的心思,宫内上下左右的人他都结交,众人都说他好,于是曹操终于决定立他为继承人。后来曹丕做了魏文帝。
曹操死后,曹植遭受曹丕的猜忌和压抑,整天郁郁寡欢,活到四十一岁便死去了。
悬梁刺股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此典出自《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战国时,楚国有一位贤士,名叫孙敬,他到洛阳求学,为了认真学习,避免瞌睡,就把头发悬挂在梁上,如果读书读得困倦,眼睛一闭上,睡着了,头必然要低下来。头一低,那么悬在梁上的头发自然会把他拉醒,他就能够继续读书了。
战国年间,苏秦家境贫寒,他曾拜当时名学者鬼谷先生为师,学得了一套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经论,就想为国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