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1000000012

第12章 品德懿行故事(2)

宋朝有个大宋和小宋,同时登上制科第,并一起在京都做官。正碰上元宵佳节,小宋准备了丰盛的灯火筵席,极其奢侈。

大宋见了,就批评小宋说道:“兄弟忘记前年在山寺里读书时的寂寞时光了吗?”

小宋笑着说:“就是想着今天,当年才甘愿忍受寂寞。”

小宋也算是一个人杰了,他竟然也说出这样的话。如此看来,人在走运时而不改变志向,真是不容易啊!

肝脑涂地

“肝脑涂地”的意思是人死得很惨。现用来表示竭尽忠诚,不怕作出任何牺牲。

此典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正月,诸侯将相拥戴刘邦为皇帝。刘邦经过一番谦让、推辞,最终正式即位称帝,国号为汉,并定都洛阳。不久,齐人娄敬特意从山东赶到洛阳求见刘邦,建议刘邦把国都迁到关中。他认为,周朝的天下太平安定,在洛阳建都是可以的。如果汉朝在洛阳建都,却不如在关中建都。

娄敬说:“高祖您在丰沛起兵,带领三千人,一直打到蜀汉之地,平定三秦(故在地今陕西省)一带,与楚霸王项羽一直争战在荥阳、成皋等战略要地,大战七十余场,小战四十多次,使天下的老百姓死得很惨,父老子弟的尸骨都暴露在野外,不可胜数。直到现在,哭泣之声还不绝于耳,遭受伤病的人还没有养好身体,而您却要同周朝的成康盛世比排扬,我认为二者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

刘邦犹豫不决,就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许多人都认为还是在洛阳建都好,只有张良同意娄敬的意见,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攻守都很方便。刘邦听了,十分赞成。立即西迁关中,建都长安。并封娄敬为郎中,号奉春君,又把他的姓“娄”改成“刘”,以表示对他的恩宠。所以,“娄敬”就变成了“刘敬”。

羹污朝衣

“羹污朝衣”形容气量大,有修养。

此典出自《后汉书·刘宽传》:“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父亲刘崎,在顺帝(刘保)年间当司徒官。刘宽自幼学习儒术,从不和别人计较。一次,有人丢了牛,就把刘宽用来驾车的牛牵走了,说是自己的牛。刘宽什么也没说,下车走回了家。不一会儿,那个牵牛的人又把牛送回来了,叩头谢罪说:“我的牛找到了。请您处罚我吧。”刘宽说:“这两头牛模样相似,认错了也并不奇怪。谢谢您把牛送了回来,何必谢罪呢?”灵帝(刘弘)初年,刘宽被征拜为太中大夫,在洛阳华光殿为皇上讲经,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刘宽取代许训担任了太尉的职务。

有一次,刘宽宴请宾客,就让仆人去买酒,等了大半天,仆人喝得大醉回来了。客人忍耐不住了,骂道:“畜生!”过了一会儿,刘宽悄悄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担心他会自杀。刘宽对身边的人说:“这位客人骂仆隶是畜生,太污辱人了!我害怕仆人会自杀。”又有一次,夫人想试探刘宽,让他生气,于是就等他准备去朝见君主、已经装束停当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弄翻肉汤碗,弄脏了刘宽的朝服。侍女急忙收拾,刘宽却从容问道:“肉汤有没有烫坏你的手?”他的性情、气度就是这样富有修养,天下人都赞扬他是有道德的人。

公而忘私

“公而忘私”意思是为了公事而忘了私事。现在人们多用这句成语形容全心全意为革命的崇高精神。

此典出自《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在我国周朝的一系列统治手段中,最突出的是“礼”和“刑”。“礼”只适用于奴隶主阶级,“刑”则专门用来对付老百姓。所以《礼记·曲礼上》中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也基本上继承和鼓吹这套统治手段。但在威胁到统治阶级利益时,有些君王也公开处罚犯罪的大臣。

西汉文帝初年,政治家贾谊对当时大臣获罪受刑的做法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体罚大臣不合古代“刑不上大夫”的规定,要求对有罪的大臣待之以礼,不上刑罚,令其自裁。贾谊对汉文帝说:“这样做了,大臣们就能做到为国忘家、为公忘私,见利不随便谋取,见害不苟且逃避,反而忠心耿耿的以节义回报君王的礼遇之恩。”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

攻苦食淡

“攻苦食淡”意思是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刻苦自励。

此典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淡,其可背哉!”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立吕后所生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刘盈懦弱无能,为人处事老实巴交的。刘邦担心他将来继承不了自己的事业,就想废掉他,另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

在封建社会里,废、立太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因为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按照当时的规矩,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赵王如意不是嫡长子,刘邦担心立他为太子,大臣们会引经据典地起来反对,便召集大臣们来讨论这件事。果然,大臣们果然都不赞成。有一个叫叔孙通的太子太傅更是坚决反对。他对刘邦说:“春秋时,晋献公就是因为宠幸骊姬,改立太子,使晋国乱了数十年,被天下人所嘲笑。秦朝时,也是因为没有早立扶苏为太子,致使赵高等伪造诏书,立了胡亥,使秦王朝二世灭亡了。太子刘盈既仁慈又孝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吕后和陛下攻苦食淡,怎么能违背常理,另立太子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坚持废掉太子,另立如意,我情愿先死一步。”刘邦见大臣们都持反对意见,便说:“算了,算了,我只是和你们开开玩笑罢了。”

郭生自满

“郭生自满”用以告诫人们,做人要谦虚谨慎,切不可骄傲自满。

此典出自《聊斋志异·郭生》。

郭生是本县东山人,从小酷爱读书,但是由于在偏僻的山村得不到老师指教,所以到了二十多岁,连写字都写不好。

先前,郭生家中有狐狸精作祟,衣服食物家俱器皿,经常大量丢失,他深感忧虑,万分苦恼。一天夜晚,他把读过的书卷放在案头边,竟被狐狸精涂得一塌糊涂,最厉害的地方,勾画得乱七八糟,已分辨不出字行。于是,他把那些稍微干净的收集到一起,仅得六七十篇,心中无比气愤,却又无可奈何。还有一回,他把平素的二十多篇习作,整理到一块,准备请教名人。早晨起来,发现资料已被翻过,摊了一桌子,并且几乎都被墨笔删改了,他愈加恼恨。

这时,有个名叫王生的人,因有事来到东山,他平素与郭生友善,顺便登门拜访,见到污损了的书本就问起原因,郭生就详细告诉了他。王生仔细品味,发现狐狸精所作的修改,似乎很有《春秋》笔法,又看涂改过的书卷,那些被涂抹掉的词句确实如同水中污泥杂质一样,应该删掉。王生惊讶地说:“狐狸精似乎是有意指正,不但不必担忧,反而可以让他做个老师呢?”

过了几个月,郭生回过头来翻看自己的旧作,顿时觉得涂改十分正确。于是,又另作了两个题目,放在桌上,以便察看它的奥秘,等到天亮,果然又被涂改了。

过了一年多,狐狸精不再涂改了,可是又用浓墨加以圈点,密密麻麻,满纸都是。郭生感到奇怪,就拿着这些东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过后说:“狐狸精真是你的老师啊,你有这样的佳作,完全可以考中了!”这一年郭生终于考入了县学。

为此郭生非常感激狐狸精,经常放置鸡、谷等食物,以备狐精食用,每逢购买书籍和名人文稿,自己不加选择,完全由狐狸精决定。因此两次乡试,他都在前几名,中了副榜贡生。当时,叶、缪等人的文章,风格高雅,词藻华丽,家家流传,户户诵读。郭生也有抄本,非常爱惜。有一天,上面突然被泼了一碗墨汁,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字迹。另外,郭生自己拟题构思的得意之作,也全部被随意地涂掉,所以,郭生渐渐不怎么信服狐狸精了。

没过多久,叶公在整肃文体中犯禁,被逮捕下狱,郭生又开始佩服狐狸精的先见之明。然而由于每写一篇文章,花费很多心血,却往往被涂抹,加上他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心气正高,因此更加怀疑狐狸精狂妄。于是,他把过去被加过圈点的文章再抄录出来,进行考验。结果,狐狸精又把它们全部涂改了。郭生便大笑着说:“这下说明狐狸精是真的狂妄,为什么以前给以肯定的如今又加以否定呢?”从此便不再给狐狸精准备饭食,又把所读的书锁入箱子里。第二天早上,箱子依然锁得严严实实,但打开一看,发现封面上被涂了比指头还粗的四画。第一章上涂了五画,第二章也涂了五画,后来就没有涂了。从此以后狐狸精就销声匿迹了。后来,郭生参加岁试,一次考了四等,两次考了五等。这时他才醒悟到狐狸精早已预言了自己的考试结果。

厚颜无耻

“厚颜无耻”比喻脸皮厚,不知羞耻。

此典出自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一作无)耻。”

南北朝时,南齐有一个叫周颙的人,他最初很孤傲,隐居在北山中,不愿做官。当时,人们有一种偏见,以为隐居之士必然都是些有才能的人。而周颙却是有隐居之名而无其实。他隐居只不过是待价而贾,以此换取更高的官职。后来,周颙出来做官了,任海盐令。职满后入京(南齐的京城在建康,即今南京市),将要路经北山,孔稚珪就写了这篇《北山移文》来讽刺周颙,同时,也对那些追名逐利、热衷往上爬的封建士大夫文人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有力的鞭笞。

《北山移文》的最后一段说:周颙现在急急忙忙在海盐县邑整顿行装,鼓着船桨向京都急驰。虽然他心早已投向朝廷,但还要装模作样地再游北山,以示自己的清高。如果要看周颙的这种行径,连芳杜也得厚着脸皮,薜荔也得不顾羞耻,苍翠的山岭要再受污辱,朱红的山崖要重蒙污秽。周颙来北山后,听到他的谈话就得洗耳,连清池都要被弄脏了。

疾风知劲草

“疾风知劲草”这个典故比喻危难的时候,才显出人的意志坚强,经得起考验。

此典出自《后汉书·王霸传》:“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公元1世纪初,各地农民纷纷发动起义,反抗王莽的统治。汉朝皇族刘秀趁机招兵买马,积聚力量准备夺取政权。当刘秀带着军队经过颍川的时候,当地一个叫王霸的青年和他的许多朋友一起投靠了刘秀。后来王霸帮助刘秀南征北战,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刘秀的信任。当刘秀进入河北以后,战事不太顺利,甚至连脚跟都站不稳,原来和王霸一起投靠刘秀的几十人看到这种局面,都偷偷地逃跑了,只有王霸一人仍忠心耿耿地跟着刘秀。见此情景,刘秀感动万分,便对他说:从前在颍川跟随我的人都跑光了,你却独自留在这里帮助我,只有在暴风雨中才能看出哪种草最强劲啊!

季札挂剑

“季札挂剑”形容守诺重信,始终不渝;也用此表现悼念亡友等。

此典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是个讲信义、重友情的人。

一次,季札出使晋国,路经徐国,便去拜见徐君。两人闲谈时,徐君很喜欢季札所佩的宝剑,就拿过来欣赏了很久。他虽然没有开口向季札索要,但却流露出想要的神情。季札很明白徐君的心思,但因为出使晋国,必须带上佩剑,所以没有送给徐君。

季札完成使命归国时,又经过徐国,但此时徐君已经死去。于是,季札将宝剑赠送给徐君的继承人。季札的随从急忙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贝,不该用来送人,何况人都死了,何必一定要送呢?”季札说:“上次徐君看上了我的剑,我因为出使需要,没有送给他。但是,当时我心里是下了决心,要将宝剑送给徐君。如今他死了我就不愿给他,是违背良心,是廉洁的人不允许做的。”他坚持取下佩剑送给徐国嗣君。但嗣君说:“先君没有遗命,我不敢接受您的剑。”

季札见嗣君坚辞不受,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方回国去了。为此徐国人作歌称赞他道:“延陵季子呵不忘故旧,千金之剑呵挂于陵墓。”

见危授命

“见危授命”表示看到国家有危难时,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此典出自《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时期,孔子收了许多学生。有一次,他的一个名叫子路的学生问他:怎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回答:“如果具有臧武仲(即臧孙纥,鲁国的大夫)的智慧,孟公绰(鲁国大夫)的克制,卞庄子(鲁国大夫)的勇敢,冉求(孔子的学生)的才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孔子又说:“如今何必要求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呢?如今的人,只要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或君主有危急时而愿付出生命,长久处在困境中也不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

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这句话,在当时主要是指研究学问必须刻苦努力,切切实实的下番工夫;后来沿用为成语,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此典出自《邵氏闻见录》:“司马温公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司马光是宋代有名的历史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年轻时,司马光就喜欢历史,博览群书;后来他奉宋英宗的命令编撰《资治通鉴》,在十九年中,他时时刻刻都在刻苦研究,努力写作。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天没亮就起床了,他怕自己睡得太多,特用圆木做了个“警枕”,睡了一会后,枕一转动就惊醒了,于是他又起来继续工作。在编撰过程中,他先是收集和选择材料,再把材料串成长编,最后再加以剪裁润色,写成定稿;其中唐代部分,原有长编六百卷,定稿时只剩下了八十卷。书成之后,在洛阳存放的残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司马光认真踏实的治学态度,受到当时和后代人们的称赞。有一次,司马光问邵雍:“你看我是怎样一个人?”邵雍答:“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洁身自好

“洁身自好”比喻一个正直的人不受污浊环境的影响。

此典出自《晏子春秋》:“洁身守道,不与世陷乎邪。”

战国时,屈原被楚国释放后,流浪在湘江一带。他常常一边走,一边吟唱楚国的诗歌,想到楚国的政局每况愈下,万分忧虑。长期的流放,使得他面容憔悴,面黄肌瘦。

一天,屈原来到湘江边上。一个渔父见到他后,非常惊讶地说:“你不就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魄成这个样子呀?”屈原长长地叹息道:“整个世道都像这泛滥的江水一样浑浊,而我却像山泉一样清澈见底;所有的人都像喝醉了酒一样失去了理智,而我却保持着异常清醒的头脑。所以,我被流放了。”

渔父听后嘲笑他说:“完美的人是不会受外在事物的约束的,而是掌握它的特征并加以运用。例如,世道浑浊,为什么不搅动泥沙,推波助澜呢?众人皆醉,为什么不仿效他们也喝个酩酊大醉呢?何苦洁身自好,遭受到流放呢?”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开宗立派写春秋、艺坛舵手朱怡堂、耿忠义与耿家脸谱、话剧奏响时代强音、《在康布尔草原上》、兰州舞台变奏曲等。
  • 中华姓氏大探源

    中华姓氏大探源

    本书集丰富有力资料性、充满趣味的娱乐性、论证严密的学术性和文采斐然的文学性于一炉,给读者朋友们烹制出了一份美味无比的姓氏大餐,能让你在入口之后,犹入时空隧道,遨游于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身监其境地感受姓氏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一次趣味非常的寻根之旅。
  •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热门推荐
  • 委屈成就伟大:商界精英给年轻人的12个忠告

    委屈成就伟大:商界精英给年轻人的12个忠告

    本书向读者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成功都是委屈成就的,你承受的委屈越多越大,你抗风险的、受打击的意志越强,你才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不会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 伪装天使戏校草

    伪装天使戏校草

    再次遇到同一张脸,是机缘巧合另有其人,还是他的归来?一场戏吗,是他中了她的圈套,还是她中了他的毒?突兀而来的落幕,让她分不清现实与戏场,在这场纠纷之中到底是谁落了谁陷阱?选择面对真实,让他们形同陌路。他的回归,又变成了他们之间的尴尬;他的死,又建立了他们之间的仇恨……“你终究没有他了解我。”紫音转身离去,留给他一个愈渐愈远的背影。“是啊,现在我你让我感到陌生。”南宫羽抱起另一个女人与她背道而驰……仇恨与爱一样会改变人,到底是改变了还是他曾经没有看清楚她的真面目?“呵呵,相对于我,你唯一的不足……就是心不够狠啊!”紫音勾起唇角,妩媚的月光洒在她身上,无比神圣,又无比邪魅。“千寒紫音,为什么你一定要逼我!”南宫羽紧握着拳,背对着远处爆炸的大楼,她已乘车飞驰而去,留一兰博基尼离去荡起从树上落下的枯叶,在空中飘转下沉……
  •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佛说庄严菩提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海弥天

    血海弥天

    天为九重,旷古至今,吾破九天,独力擎起第十天。天道不仁,打破恒古定律,吾当自定天律法则。人定胜天,再续辉煌,演绎异样修真,创出血海苍穹。
  • 帝色:扑上美貌王夫

    帝色:扑上美貌王夫

    西泠王朝,陛下突甍,后测得三年无帝。她以祭司的身份到来,最终为了收归天下,与他并肩。——出场悲剧是这样的——“擦!姐啥时候答应当这破祭司?你个小人欺我压我,不干!”“你说的是本君?”御大神冷艳斜睨。“我说的是某个恶毒貌美白莲花!怪我抢了他风头,他一定很想揍死我!”“以后将你关押打包。噢,不用感谢我对你的爱护。”爱护你个叉叉!!未来女帝陛下惹上毒舌美男,气得冒烟……
  • 魔法圣婴

    魔法圣婴

    一个睡个觉也不安生的家伙和他亲人朋友们的奇异经历。chua~
  • 魂武天道

    魂武天道

    上古世纪,众神之殇,神位陨落,天地法则再次回归天地。无数的武者开始崛起,所有人都渴望寻找到一丝天道法则,总而成就一方神位。一个落魄世家的小子,一个从小饱受冷眼的废物,一切的一切,从他不小心摔进一个黑泥巴坑内后,就开始变了……
  • 万妖宫

    万妖宫

    第一次出门就被山贼绑架,第一次进宫就被太后责罚,好不容易抱了个大腿还是只不靠谱的笨老虎,毓微本来只想进城找个人来着,结果就莫名其妙地把自己给赔了进去……万妖宫里群妖乱舞,万妖宫里无奇不有~~(本书慢热,但故事一定精彩,可以放心入坑)
  • 徐福之子之日本帝国

    徐福之子之日本帝国

    221年,秦灭齐,一名贼头贼脑的方士找到秦始皇:”陛下,我能为您找到长生不老药。“于是,方士徐福打着鬼谷子弟子的旗号,骗了皇帝三千童男童女和一大批物资,跑到蓬莱仙岛,九年后继续东渡日本。而我,不知道怎么成了他儿子。他在在日本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建立东洋汉人帝国。他在彭城协助项羽斩刘邦,实行岛国政策。他自称天皇,在太平洋的每个角落插上他的大旗!
  • 都市最强雇佣兵

    都市最强雇佣兵

    三年前,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之王死神镰刀,三年后,他回归都市,依然霸气凌天。这个世界太危险,既然选择要做强者,他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狼性。而事实上,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是一匹吃肉的狼,他无所不能,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