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0500000003

第3章 嬴政称帝

秦朝以前,中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时候,全国各地同时存在着许多诸侯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秦、齐、燕、楚、韩、赵、魏等,号称“战国七雄”。秦王朝就是秦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嬴政建立的。

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他即位的时候,只有13岁,还是一个小孩儿,秦国的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他母亲赵太后和丞相吕不韦的手里。吕不韦不仅在朝廷上专权,而且还和赵太后勾勾搭搭的,名声很不好。嬴政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自然对吕不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他暗暗下了决心,到自己亲自执掌朝政的时候,一定除掉吕不韦,把秦国的朝政大权夺回来。

公元前238年,嬴政已经22岁了。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他在这一年的春天里,到旧都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南)举行了加冕典礼。从此,他就算正式做了国王,可以亲自处理政务了。这对吕不韦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知道,嬴政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国王,并不甘心做傀儡。从前,嬴政年龄小,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由自己做决定;如今,嬴政亲自掌握了朝政大权,可就由不得自己了。他想来想去,总觉得已经陷入了绝境,难以再继续保持以往的地位和权势了。于是,吕不韦便怂恿一个叫做嫪毐的宦官发动武装叛乱,让他除掉嬴政,再另立一个公子做国王。

嬴政得到情报,马上出兵反击。双方的军队在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大战了一场。结果,国王的军队打败了叛军,缪毐和他的死党吓得仓皇出逃。嬴政立即向全国发布了一道命令:“生擒缪毐者,赏钱100万,杀死缪毐者,赏钱五十万!”没过几天的功夫,嫪毐和他的20多个死党,就被逮住押解到咸阳来了。嬴政下令“车裂”了嫪毐,灭了他的宗族。同时,还杀了他那二十多个死党,把他们的人头悬挂在大街上示众。

事后,嬴政派人进行调查,发现吕不韦跟嫪毐的叛乱有牵连。本来,嬴政想杀掉吕不韦,但觉得他过去对秦国还有一些功劳,就只罢免了他的相职,打发他回自己的封地洛阳去。可是,吕不韦并不想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到了洛阳,不断派人去拉拢六国的诸侯,企图借助外国的力量东山再起。嬴政听说各国的使者和宾客不断到洛阳去和吕不韦打交道,恐怕他再闹什么乱子,马上下了一道命令,强迫他带着家小迁到蜀郡(今四川成都)去居住。吕不韦眼看着自己大势已去,即便是到了蜀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便喝了一杯毒酒,自杀了。

在嬴政除掉嫪毐、吕不韦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最进步的国家。秦国统治的地方,占据了西半部的大半个中国,包括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四川和湖北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等广大地区。象韩、魏两国,实际上已经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嬴政决心凭借秦国的有利条件,消灭东方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嬴政调集千军万马,向东方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首先,他派内史腾率领一支军队灭了韩国,俘虏了韩王安。公元前228年,又派老将王翦率领三路大军会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俘虏了赵王迁。公元前227年,再命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军队占领了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俘虏了魏王假。公元前223年,复令王翦灭楚,俘虏了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又令王贲灭燕,俘虏了燕王喜。公元前221年,王贲又挥师南下,攻破齐国的都城临淄,俘虏了齐王建。就这样,嬴政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等东方六国,结束了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王朝。

嬴政统一了天下,马上提出了更改名号的事。所谓名号,就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早先,不论是夏、商、周三代的“天子”。还是战国后期的诸侯,一般都称作“王”,如夏桀王、商纣王、周武王、齐威王、魏惠王、赵武灵王等等。秦国的最后几代国君,亦不例外。如今,赢政统一了全国,总觉得自己干出了一番空前绝后的大事业,因而在称谓上就应该同原来的国王有所区别。于是,他便召集文武百官上朝,对他们说:“寡人如今翦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也应该更换一个名号了。若不更换名号,同原先六国的诸侯没有区别,这怎么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啊?请众大臣议论一下,寡人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号才好啊?”

王绾、冯劫、李斯等大臣听说赢政要更改名号,先召集博士(秦汉宫名,掌管图籍,通晓古今史事,充当皇帝的顾问)商议了一番,然后便一块儿提议说:“从前五帝在位的时候,地方不过一千里,各地的诸侯,有的都不来上朝,作为天子也难统辖。如今陛下兴义兵,除暴乱,平定了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这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即便是五帝也比不上陛下的功德。臣下跟众博士商议:‘古时候的三皇,有天皇、地皇、人皇,其中人皇最为尊贵’。陛下要是想更换名号的话,请改称‘人皇’好了。另外,凡是陛下作的批示可以称作‘制’,命令可以称作‘诏’,陛下的自称可以称作‘朕’。臣等不揣冒昧,谨请陛下裁择而行。”

赢政听了,不由得心中大喜,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人皇”虽说是贵称,但毕竟是因袭旧名,也并不怎么稀奇;我既然功德无量,远远超过了三皇五帝,为什么不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合成名号,岂不比单称“人皇”更美呢?于是,他便对众大臣说:“可以去掉‘人’字,留下‘皇’字,再采用‘五帝’中的‘帝’字,把‘皇’字和‘帝’字合起来,就称作‘皇帝’好了。其他各项,可以按照众大臣说的办。”他还说:“朕是第一个皇帝,就称作‘始皇帝’。今后,朕的子孙做皇帝,可以按照世数排下去,叫做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千世万世,传之无穷。”从此,嬴政就取消了国王的称号,改称为始皇帝,人们都叫他秦始皇。

在更改名号的同时,秦始皇还确定了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主要有廷尉、治粟内史、郎中令、少府等等。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纠察百官和掌管国家的重要文书;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财政;郎中令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和传达皇帝的命令;少府掌管皇帝和整个皇室的财务。这些官员,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全部由皇帝任命,一律不能世袭。这样,皇帝也就成了文武百官的总头目,一手独揽了全国的最高统治权。

但是,对于实行什么样的地方行政制度,朝臣之间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的人说,应该继续实行分封制;有的人说,应该实行新兴的郡县制。秦始皇一时拿不定主意,便专门召集宫廷会议,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

丞相王绾是保守派,主张实行分封制。他说:“依我看,还是实行分封制好。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原先齐国、楚国、燕国的许多地方,离都城太远,若不分封诸侯,恐怕很难镇压住那里的老百姓。要是分封几个皇子到那里去做诸侯,事情就好办多了。”廷尉李斯不同意王绾的看法,他说:“依臣下之见,实行分封制不如实行郡县制好。周朝初年,周天子曾经分封了一大批子弟、功臣做诸侯,指望依靠他们来辅助王室,统治天下。可到后来,各国诸侯彼此之间视若仇敌,互相残杀,即便是周天子也禁止不住。如今统一了天下,正应该普遍设立郡县。对于那些皇子和功臣,多赏赐一些钱财也就可以了。如果再分封他们做诸侯,将来恐怕就不容易控制啦!”秦始皇仔细一琢磨,感到还是李斯说得有道理,不由得点了点头,说:“从前天下为什么苦战不休,就是因为分封诸侯的缘故。如今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再分封诸侯,就会重新引起战乱。到那个时候,再想天下安定,可就不容易了。所以,李廷尉的意见是对的。”大臣们见秦始皇也主张实行郡县制,也就不再发表什么意见了。

于是,秦始皇便委派李斯等人制定规划,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郡设郡守一人,负责全郡的政务。另外,还设有郡尉和郡监,辅助郡守,分管全郡的军事、治安和司法工作。一郡之内,又划分为若干个县。大县设县令,小县设县长,负责全县的政务。另外还设有县尉和县丞,辅助县令或县长分管全县的军事和司法工作。一县之内,又划分若干个乡。乡官设三老,掌管一乡的事务。另外,还设有亭长,负责乡村的治安。从郡守到亭长,全部由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任免,也不能世袭。

针对原先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的种种差异,秦始皇还采取了许多统一措施。第一,是统一文字,规定以一种叫做小篆的文字作为标准,通行全国。第二,是统一货币,规定全国只能使用两种货币,一种以黄金作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重20两;另一种以铜钱作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第三,是规定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要求全国实行同一的尺寸、斤两、斗升等等,并且还颁发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另外,秦始皇还下令拆除了战国时代遍布各地的堡垒和关塞,统一了“车轨”,兴修了驰道。原先,各国的车辆有大有小,道路也有宽有窄。秦始皇规定,车轨一律为6尺,驰道一律宽50步。路旁,每隔3丈种1棵青松。这样的驰道有两条,一条由咸阳往东,直达燕齐地区,另一条由咸阳往南,直达吴楚地区。后来,又兴修了直道、新道和五尺道,分别由咸阳通向北方、西南和岭南等广大边远地区。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往来,也就大大地密切和便利了。

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还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打败了匈奴,收复了战国末期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区。与此同时,又调集大军征服了百越(我国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在那里增设了桂林(今广西桂平西南)、南海(今广东广州)、象郡(今广西崇左境内)三个郡。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御,秦始皇还下令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民工,让蒙恬指挥着修筑了一道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今辽宁辽阳)的长达五千多里的长城,号称万里长城。修筑长城,虽然耗费了无数的钱财,加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起到了阻挡匈奴人南侵的作用。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高度智慧的结晶。一直到今天,万里长城仍被人们看做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以及修筑万里长城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和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是秦始皇的巨大历史贡献。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阅读中华国粹)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相当长的历史内,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现在皮影戏被誉为“最中国”的卡通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 小学生英文幽默故事:林克妈妈的自然拼音快乐读本

    小学生英文幽默故事:林克妈妈的自然拼音快乐读本

    本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孩子可以巩固自然拼音,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60个故事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配有游戏题,提供给孩子和妈妈共同参与。
  •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一本通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一本通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一定法律关系中,因此,法律知识是我们每个公民特别是青年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生存知识之一。
  • 小学生成语接龙天天读

    小学生成语接龙天天读

    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熟记成语对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进行日常对话大有裨益。成语接龙形式活泼,好玩有趣,是小学生掌握成语的最佳形式之一。本书精选了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记忆的成语接龙,每组成语接龙附加了有趣的拓展栏目,并配有激发想象力的插图,让小学生在玩接龙、做游戏中轻松掌握成语,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积累课外知识。
  • 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书以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并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通过本书的学习,能知道与身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热门推荐
  • 阡陌途

    阡陌途

    辉煌终须臾,遗世为人心。纵横千古八荒,忘不了的是伴随轮回的史歌。
  • 长安城下

    长安城下

    长安城下,血流成河愿用我的长情,换你一世长安。
  • 医生在末世

    医生在末世

    医生行走于末世之中,到底会在末世中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我是新来的,请多多关照。
  • 斩风

    斩风

    五百年前,冥界败于仙、人、鬼三界的联合大军之下,并签订了让冥界人口严重雕零的《四界和议》;五百年后,跳进冥河的斩风,带着前世被残杀的仇恨与记忆,走进了冥界。斩风不为别的,只为习得强大的冥武技,好回到人界为自己、也为亲人报仇……他那复仇的烈焰,将宛如死水的冥界烧的沸腾,冥皇惊喜的发现,冥界的翻身之日,也许就掌握在这个冷漠少年的手上了!
  • 萧小传

    萧小传

    周星驰《喜剧之王》片头的一句话,“努力奋斗”让我很感动。关于小人物的有理想不做咸鱼是难能可贵的题材,我的作品中白千寻就是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小人物,但她并不是主角,但她的儿子将继承她的意志,“努力奋斗”。我的故事里,没有说“等明天这个词。”主角是一个想到就做的人,因为明天他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天,整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灵魂升华,而读者“想要了解一个灵魂必须深入一个灵魂的内部。”
  • 异能者之绝世高手

    异能者之绝世高手

    一次学校郊游,他却误入一个玄月洞。得到了玄月洞的肯定成为了玄月洞的主人,洞内的秘籍和法宝让人数不胜数,从此学渣的逆袭就开始了。
  • 重生提督舰娘

    重生提督舰娘

    响是不死鸟,不是不死喵,你们要记住!那边的金刚,不要在蠢萌了!
  • 傀儡的爱

    傀儡的爱

    这是一部关于在校园所发生的奇幻爱情,主角冰心沐代领的“最强爱情战队”将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在等待着他们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仙魔凡修路

    仙魔凡修路

    生来平凡,不会永远平凡。生来不凡,也可坠落尘埃。其间差别,只在信念。成仙化魔一念之间。且看一介凡人,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强者之路。
  • 无悔人生:七夫九子一生孤

    无悔人生:七夫九子一生孤

    “七夫九子一生孤?怎么会有这种命格?”紫虚眉头微皱“七夫九子一生孤?那又如何?”玉子易大手一挥“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