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7400000033

第33章 学会慎于独处

临死前两年,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曾纪鸿提出了全面的修身养性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慎独。曾国藩说,能够做到慎独,就可以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可以泰然处之,可以快乐、满足、欣慰、平静。慎独就是真诚,真诚就是快乐。难怪孟子说,反问自己是真诚的,就是最大的快乐;难怪荀子说,没有比真诚更好的养心方法了。因此,在他看来,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慎独,是宋明理学家最重要的修养方法。《礼记·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无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检束。

曾国藩把大学三大纲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看作分内事。他说:“若看作分外事,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虽能文能诗,亦只算得识字的牧猪奴,不得谓为明理有用之人,不能整躬率物,任官莅民。朝廷若用此等人作官,无异于牧猪奴。”说得何等透彻!曾国藩主张“立志以植基,居敬以养德,穷理以致知,克己以为行,成物以致用”,也正是古往儒者诚正修齐以迄开物成务的一贯作风,把学问事功,凑成了合拍的节奏。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十六字,是他自订的严格课程,也就是诚意慎独的极端表现。在他的日记中,有不少痛自劾责力求改过的自讼之言,如:“闻誉则心忡,几不自持,何可鄙一至于是,此岂后得为载道之器乎?凡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夷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艰打不破,则一切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矣!”“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怦然欲动,真可谓下流矣!”见己过而内自讼,便是曾国藩大过人处,故能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更于受之以虚之外,将之以动,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归之以诚,其勇猛精进、卓绝艰苦的伟大精神,实足为后人所师法。

曾国藩在他的《金陵节署中日记里》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平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这一番关于“慎独”的宏论可谓透彻而精彩。

除了慎独之外,曾国藩还把每日三省作为每天必行的修身方法。

荀子《劝学篇》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如果一个人广泛地学习,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他就会变得聪明,而且行为也没有过错。这里最难的不是“博学”,也不是“省乎己”,而是“日”和“参”,不仅“每天”,而且“多次”反省自己。

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比荀子还严格,要求也更具体。在道光二十二年正月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凡事之须逐日检点,一旦姑待,后日补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汤)海秋言:人处德我者不足观心术,处相怨者而能平情,必君子也。”

曾国藩不仅逐日检点,而且事事检点,曾国藩的这种检点思想,并不是他心血来潮的奇思异想,实在是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的自然秉承。孔子就说过“见贤思齐(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别人有毛病就反省自己,孟子大概是中国第一个善于反省的大师,曾国藩最服膺于他,表示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也愿“须臾不离”。而孟子是从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中来反省的,他最著名的方法就是“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反问自己的仁德);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曾国藩认真钻研过的程朱理学也强调“正己为先”。曾国藩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来“逐日检点”的,由于认为检点是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所以他才对自己要求得那样严格,不许自己有一天的怠慢。

至于如何检点,曾国藩很赞赏汤海秋的话,那就是与怨恨自己的人相处,因为怨恨自己的人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或过错最敏感的人,也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能给予无情抨击的人。然而接受他人的批评是需要勇气和胸襟的,尤其是接受那些与自己有矛盾的人的批评;有人总是怀疑他人的批评怀有敌意,不管正确或错误一概拒绝,这种人没有气量不说,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次检点自己的机会。

曾国藩的这两条修身要诀,可以说极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他后来人格的发展看,这两条是很有用的。但是,“五四”以来,中国人这种修身传统几乎断绝,连讲修身的经典也很少有人去读,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扬雄说,学是为了行,其次是著书立说,其次是教育别人,最后是学了等于没有学。这其中的“学”,就是传统文化,这种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修养,而不能仅仅作为知识来看,而其中的“行”,就是修养、修炼,就是传统文化在修养和行动上的体现。可惜今人很难有人这样理解了。

同类推荐
  • 金口才全书·好口才好主持人

    金口才全书·好口才好主持人

    本书内容包括:“主持人口才的六字心诀”,“加减口才术的基本模式”,“口才的六大加法”,“加减平横术”等。
  •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宗教泰斗,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和文学于一身的全才,更能找到获得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李叔同,法号弘一大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也是温暖人生的智慧之光。弘一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其品格、处世之道、为人之道、学习之道、人生态度等,皆是智慧的光芒,能让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
  • 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为什么有人能接住天上的馅饼,有人却掉进地上的陷阱

    天上掉馅饼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天上掉馅饼的事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可现实是,馅饼似乎只往某些人身上掉,抓住机遇的似乎总是极少数人;机遇似乎也喜欢回头客,幸运的人总是那么幸运,而有些人却终其一生都看不见天上掉馅饼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平凡且继续平凡着。
  • 一本书学会礼仪

    一本书学会礼仪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不懂礼仪的人不至于因此而失去性命,但是,不懂礼仪却能够使一个人失去事业发展的机会、失去工作、失去人缘……
  • 逼自己一把,你就优秀了

    逼自己一把,你就优秀了

    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多优秀、拥有多大潜能。本书立意于此,从意识、指导和行动三个方面出发,说明如何才能在职场上练出一身真本领,引导人们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将自认为的“不可能”发展为“可能”,并学会向他人展现自己,奔向自己事业成功的巅峰。
热门推荐
  • 关于我们的美好时光

    关于我们的美好时光

    生无所息,生有所息。光影婉转,时过境迁。只愿我最亲爱的你们,仍旧浓墨重彩
  • 妖孽都市修仙传

    妖孽都市修仙传

    泡妞高手萧瑞,重生在15年前的高考结束当晚。与之一起重生的是,存在于萧瑞脑海里的一个修仙者,丹符,一个专研炼丹和制符到疯癫的猥琐老头。且看一个修仙的妖孽如何利用丹药和符箓玩转都市。
  • 极品二货

    极品二货

    是命运的作弄,还是生死的轮回。一切尽在此书中!
  • 施公案(中)(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中)(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都市诡话(合集)

    都市诡话(合集)

    无论伊氏兄妹搬到哪个城市,死亡诅咒总是如影随行,他们能预知哪些人将会在诡异事件中死去,却也将自己拖入了死咒包围的深渊。画中恶鬼索命、随意扭曲的变形人、吃人的五角怪屋、海中爬出的灵瞳恶女、能把活人拉进去杀死的恐怖片、让人一梦不醒的恶灵、迷失的异次元公寓,惊悚恐怖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他们用脆弱的身体拼命抵抗,这些无助的人们惊声尖叫,他们想要活下去!然而,眼睛会欺骗他们,环境会迷惑他们,头脑会误导他们。人怕鬼,鬼玩人,他们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被诅咒的人坠入死亡深渊。到底怎样才能活下去!
  • 三生不幸遇见你:恶魔

    三生不幸遇见你:恶魔

    他的来临,对她来说无非是一种折磨。两人从对对方的讨厌,到达爱到无法自拔......
  • 封天之宗

    封天之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一个东胜大地中偏僻小国走出来之人的故事。他曾背负血海深仇,一朝得报,灭人满门。他踏入修真界的那日起,便注定要风起云涌。他经历仙魔乱战,他经历诸天护道争锋,他一路走来他是何人?他又做了什么?最后以至于他要封天!封天之宗书友交流群:273602268。让我们一起讨论他的故事。
  • 雨过下雪

    雨过下雪

    木三,一个不三不四的人。意外的得到了一个很强大的异能.....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都市天才杀手

    都市天才杀手

    我叫叶枫,天生精神力大圆满,这个平凡的世界因为我的不平凡而变得多姿多彩。一所豪华的普通大学,当我跨入学院大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 佣兵之战

    佣兵之战

    在军队受冷落的杨正,毅然接受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到非洲做佣兵。没有国籍,没有后援,也没有军功章。也许在非洲唯一的好处就是死后不用别人收尸......是兵,无论身在何处,都得发挥兵的作用。藏龙卧虎的世界佣兵界,是被利欲熏心,还是龙腾九天?杨正一步一步又能成长到怎样的高度?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