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科是法国银行大王,每当他向年轻人回忆过去时,他的经历常会令闻者沉思起敬。人们在羡慕他的机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银行家身上散发出来的特有精神:
还在读书期间,恰科就有志于在银行界谋职,一开始,他就去一家最好的银行求职。一个毛头小伙子的到来,对这家银行的官员来说太不起眼了,恰科的求职接二连三地碰壁:后来,他又去了其他银行,结果也是令人沮丧。但恰科要在银行里谋职的决心一点儿也没受到影响。他一如既往地向银行求职。有一天,恰科再一次来到那家最好的银行,“胆大妄为”地直接找到了董事长,希望董事长能雇佣他。然而,他与董事长一见面,就被拒绝了。对恰科来说,这已是第52次遭到拒绝了。当恰科失魂落魄地走出银行时,看见银行大门前的地面有一根大头针,他弯腰把大头针拾了起来,以免伤人。
回到家里,恰科仰卧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直发愣,心想命运对他为何如此不公平,连让他试一试的机会也没给,在伤心中,他睡着了。第二天,恰科又准备出门求职,在关门的一瞬间,他看见信箱里有一封信,拆开一看,恰科欣喜若狂,甚至有些怀疑这是否在做梦——他手里的那张纸是录用通知。
原来,昨天就在恰科蹲下身子去抬大头针时,被董事长看见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小心的人,很适合当银行职员,所以,改变主意决定雇佣他。恰科是一个对一根针也不会粗心大意的人,因此他才得以在法国银行界平步青云,终于有了功成名就的一天。
于细处可见不凡,于瞬间可见永恒,于滴水可见太阳,于小草可见春天。上面说的都是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但不一定人人都愿“举手”,或者有人偶尔为之却不能持之以恒。可见,“举手之劳”中足以折射出入的崇高与卑微。难怪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