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对家人、对朋友,觉得有许多话不得不说,可要是说了,却又担心伤感情,怕把事情弄糟了。于是你就引用前面提过的中国古谚,替自己解释,说什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一、忠言未必逆耳
其实,有时候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把良药弄成苦口,以致病人怕吃,是医学不发达时代的现象,把忠言弄成逆耳,以致使犯错误的人不能接受,是说话的人之过。
我们都有这种经历,我们并不是不愿意听别人批评,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评。有时,我们还真希望有人来指点指点,我们看书请教别人,我们做了事情、说了话、写了文章、自己不会或不敢下判断,这时候我们何尝不希望有人能出来告诉我们哪点好,哪点坏。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别人能够忠实地、大胆地指出我们许多错误而对他感激涕零,永世不忘。可是,有些批评我们听了却觉得难受、委屈和气愤,感到自尊心、自信心都大受打击。
同样是批评,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效果呢?其原因,关键是别人对我们的同情与了解的程度深刻与否。我们始终欢迎的是那些了解和非常同情我们的人,对我们进行坦诚而又充满热忱的批评。
二、同情与了解是忠言的核心
苦口的良药和不苦口的良药放在一起,每个人都会选择不苦口的良药。
逆耳的忠言和悦耳的忠言比较起来,悦耳的忠言也许永远占上风。
近年来医学发达,大部分苦口的良药渐渐被淘汰了,虽然有些仍然是苦的,但在苦口的良药外面,大多加了一层“糖衣”。
而我们的逆耳忠言外面,一样也需要加一层“糖衣”:这就是同情和了解,坦诚和热忱。其实,用糖衣来比喻同情和了解不太恰当。糖衣虽然是甜的,但糖衣底下仍然是苦的,把苦药放在口里多嚼一会儿,糖衣被口水溶化了,下面仍然是苦得使你要把它吐出来的良药。
而对人的同情与了解和我们的忠言的关系,绝不同于糖衣和苦药的关系。糖衣与苦药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而同情与了解,和我们的忠言,却是交融在一起的。同情与了解是我们忠言的核心。
忠言,是建立在对人的同情与了解的基础上,你的忠言,被人听进耳,记入心,咀嚼得越透,领会得越深,别人就觉得你对他的了解非常透彻,觉得你对他的同情非常深厚。
可以这么概括来说:对别人的忠言,我们不必计较它“苦不苦”,“逆耳不逆耳”,只要它的确是“忠言”。对我们自己讲给别人的忠言,还是尽可能地包上一层“糖衣”,因为在沟通中,很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