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4200000014

第14章 川端康成(2)

我有两位朋友是优秀的艺术家,我早已同他们幽明异处。那就是井基次郎井基次郎(1901-1932),日本小说家。和古贺春江。同女性之间纵令有生离,可是同艺术界的朋友之间却没有生离,而净是死别。我同许多旧友即使中断来往,杳无音讯,或者就是闹翻了,但作为朋友,我从不曾感到失去了他们。我想写悼念井和古贺的文章,但我很健忘,若不向故人身边的人或向我的妻子一一探询,就刻画不出他们的具体形象来。尽管是写已故的友人的回忆录,人们也会容易相信,其实有许多事情是难以令人置信的。我倒是对小穴隆一小穴隆一(1894-1966),日本的西洋画家。那篇企图阐明芥川龙之介的死的文章《两张画》的内容之激烈,感到惊奇。芥川也曾经这样写过:“我对两三位朋友就算是没有讲过真心话,但也没有说过一次假话,因为他们也从没有说谎。”(《侏儒的话》)我并不是认为《两张画》是虚伪的,不过,从典型小说来看,作者越努力写真实就越是徒劳,反而距离典型越遥远,这种说法也不算是诡辩吧。安东·契诃夫的创作手法、詹姆斯·乔伊斯的创作手法,在不写典型这点上是毫无二致的。

瓦莱里瓦莱里(1871-1945),法国诗人。在《普鲁斯特》一文中曾这样说过:“所有文学种类,似乎都是从特殊运用语言产生的。为了告诉我们一个或几个虚构的‘生命’,小说则可以广泛地运用语言的真谛。而且小说的使命,是拟定这些虚构的生命,规定时间和地点,叙述事情的发生经过。总之,是用十足的因果关系把这些东西联结起来的。

“诗,可以直接活跃我们的感官机能,在发挥听觉、拟声以及有节奏的表现过程中,准确而层次分明地把诗意联结起来。就是说,把歌作为它的极限。与此相反,小说则是要使那些普遍的不规则的期待——也就是把我们对现实所发生的事情的期待,持续地耸立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就是说,作家们的技巧在于表现现实奇妙的演绎以及现实发生的事情,或者再现事物的普遍的演变顺序。诗的世界语言精练,形象性强,是属于纯真的体系,其本质是锁在自身的思维境界里,是非常完美的。与此相反,小说的世界,则是连幻想的东西也要连接着现实的世界,就如同接连实物绘画所装饰的图画,或者游人往来附近所接触的事物一样。

“小说家雄心勃勃地探索的对象,是‘生命’和‘真实’。它们的外观,是小说家的观察对象。小说家不断地把它们吸收到自己的探索中——即小说家致力于不断引用能够认识的各种因素,通过真实的、任意的细节纬线,把读者的现实的存在,同作品中各种人物的虚构的存在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这些模拟物往往带着奇怪的生命力。它通过这种生命力,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同真正的人物相比较。不知不觉间我们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把所有的人都变成这些模拟物,因为我们生存的能力,就包含着能使他人也生存的能力。我们赋予这些模拟人物越多的生命力,作品的价值也就越大。”(中岛健藏、佐藤正彰译)

井基次郎逝世已经三周年了,明后天是古贺春江的四七,我还不能写这两位人物,但我绝不因此而认为他们是坏朋友。芥川在《给一个旧友的手记》里这样写道:“我说不定会自杀,就像病死那样。”可以想像,假使他仔细地反复考虑有关死的问题,那么最好的结局就是病死。一个人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佛语,开智悟理的意思。见法华经序品:“照光佛法,开悟众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想要达到圣境也是遥远的。井和古贺虽然隐遁度世,其实他们是雄心勃勃的,是无与伦比的好人。但他们两人,尤其是井,或许被恶魔附体,他们都明显地带有东方味,或者带有日本味。他们大概不希望我在他们死后,写悼念他们的文章。古贺自杀已经有好几年。他平日像口头禅似地说,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不过,这不是西方式的对死的赞美。他生于寺院,出身于宗教学校,我认为那是佛教思想深深渗入他身心的表现。古贺最后也认为病死是最好的死法。简直是返老还童,他是经过连续二十多天高烧,神志不清后才断气的,好像安息了似的。也许这是他的本愿呢。

古贺对我为什么多少怀有好感呢?我不甚明白。可能是他认为我经常追求文学的新倾向、新形式,或者认为我是个求索者。他爱好新奇,关心新人,为此甚至有“魔术师”的光荣称号。若是如此,这点同古贺的画家生活是相通的。古贺立志不断以先锋派手法作画,努力完成进步的使命。他的作风,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变幻无常。可能也有人把我同他都称作“魔术师”。然而我们果真能成为“魔术师”吗?也许对方是出于蔑视吧。我被称为“魔术师”,不禁沾沾自喜。因为我这种心中的哀叹,没有反映在不明事理的人的印象里。假使他认真想想这些事,那么他就会被我迷惑了,他是一个天真的糊涂虫,尽管如此,我并不是为了想迷惑人才玩弄“魔术”的。我太软弱了,这只不过是我在同心中的哀叹作斗争的一种表现罢了。我不知道人家会给取什么名字。猛兽般的洋鬼子、巴甫罗·毕加索巴甫罗·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姑且不说,同我一样身心都衰弱的古贺,与我不同的是,他不断完成大作、力作。不过,他难道不像我,没有悲叹掠过他的心间吗?

我不能理解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我觉得,如果古贺那幅超现实主义的画具有古老的传统,那么大概可以认为是由于带有东方古典诗情的毛病吧。遥远的憧憬的云霞从理智的镜面飘逸而过。所谓理智的构成,理智的论理或哲学什么的,一般外行人从画面上是很难领略到的。面对古贺的画,不知怎的,我首先感到有一种遥远的憧憬,以及不断增加的隐约的空虚感。这是超越虚无的肯定。这是与童心相通的。他的画充满童话情趣的居多。这不是简单的童话,而是令童心惊愕的鲜艳的梦。这是十足的佛法。今年在二科会二科会,日本美术团体之一。上展出的作品《深海情景》等,其妖艳而令人生畏的气派,抓住了人们的心,作者似乎要探索那玄妙而华丽的佛法的“深海”。同时展出的另一幅作品《马戏团一景》中的虎,看上去像猫。据说,作为这幅画的素材的哈根伯库马戏团德国汉堡的马戏团。里的虎,实际上也是那样驯服的。这样的虎,反而能抓住人们的心。虽然要根据虎群的数学式排列组合。但是作者就自己那张画不是这样说过的吗:自己不由得想要绘出那种万籁俱寂而朦朦胧胧的气氛。尽管古贺想大量吸收西欧近代的文化精神,把它融汇到作品中去,但是佛法的儿歌总是在他内心底里旋荡。在充满爽朗而美丽的童话情趣的水彩画里,也富有温柔而寂寞的情调。那古老的儿歌和我的心也是相通的。总之,我们两人也许是靠时髦的画面背后蕴含着的古典诗情亲近起来的。对我来说,对他受波尔·克莱埃波尔·克莱埃(1870-1940),瑞士画家,擅长抽象画,代表作《砂上之花》。影响的那些年月所作的画理解得最快。高田力藏长期以来密切注视古贺的绘画,他在水彩画遗作展览会上说,古贺是从运用西欧的色彩开始,逐渐转到运用东方的色彩,然后又回到西欧的色彩,据说现在又企图回到东方的色彩,就像《马戏团一景》等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样。《马戏团一景》是他的绝笔。后来他在岛兰内科的病房里,大概也只画在纸笺上了。

他住院后,几乎每天都在纸笺上作画。多时,一天竟能画十张,连大夫也都感到难以想像,他那样的身心怎么能画得这么多呢?我感到奇怪的是,他为什么要画呢?中村武罗夫中村武罗夫(1866-1949),编辑、小说家、评论家、崎勤崎勤(1901-),编辑、小说家。和我三人到佐佐木俊郎佐佐木俊郎(1900-1933),小说家。的家里去吊唁的时候,看见他的骨灰盒上摞着四五册他的作品集。我情不自禁地长叹了一声。古贺春江本来就是一位水彩画家,他的水彩画具和画笔都被收入棺内了。东乡青儿东乡青儿(1897-),画家。看到这个就说:“古贺到那个世界去,还要让他作画吗?真可怜啊。”古贺是个文学家。尤其是个诗人。他每月都把主要的同人杂志买齐来阅读。首先,在文人学士当中,就不曾有人买过同人杂志。我相信古贺的遗诗总有一天会被世人所爱读。古贺本人爱好文学,给他带去他爱读的书,作为他在冥府的旅伴,他大概不会有意见吧。可是把画笔给他带去,对他来说或许是痛苦的。我回答东乡说:“他那样爱好画画,倘使身边没有画具,他就会闲得无聊,感到寂寞的。”

东乡青儿再三写道:古贺春江也预感到死了。据说今秋他在二科会上展出的作品,阴气逼人,令人望而生畏,可见他早已预感到死亡了。我是个外行人,搞不清那样的事情,可我听到他画好了以后,就前去观赏。由于我知道古贺的病情,当我一站在一百零三号力作前面,就把我吓得目瞪口呆了。霎时间,我甚至不敢相信了。例如,听说他画最后那副《马戏团一景》时,就已经无力涂底彩,他的手也几乎不能握住画具,身体好像撞在画布上要同画布格斗似的,用手掌疯狂地涂抹起来,连日画了长颈鹿的一条腿他也没有发现,而且还泰然自若。那么,画出来的画为什么竟那样地静寂呢?还有,画《深海情景》时,他使用了精细的笔,可是手颤抖,不能写出工整的罗马字,名字则是由高田力藏代署的。绘画,他的手能够精细地动作;写字,他竟连粗糙的动作也活动不了。也许,这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听说,与这幅画同一期间写的文章,也是语言支离破碎,颠三倒四的了。仿佛一作完画就要和这个人世间告别似的。他探望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回来后就住院了。他从故乡写来的信,也让人莫名其妙。就是在医院里,除了在纸笺上画画之外,还赋诗作歌。我曾劝他的夫人把这些诗歌誊清拿去发表。夫人虽熟悉自己丈夫的字体,此时也难辨认了。据说一凝视它,想解开谜底,便会涌上一股可怜的思绪,她也就头痛了。另一方面,他在纸笺上画的画却是工整的。即使笔法渐渐零乱起来,也是规规矩矩的。后来他越来越衰弱了,在纸笺上画的名副其实的绝笔,只是涂抹了几笔色彩而已。没有成形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了这个地步,古贺仍然想手执画笔。就这样,在他整个生命力中,绘画的能力寿命最长,直到最后才消失。不,这种能力在遗体里也许会继续存在下去,追悼会上,有人建议是不是把他那幅绝笔的纸笺装饰起来;也有人反对,说这就像嘲笑故人的悲痛。这才作罢。就是把画具和画笔收进棺内,或许这也不算是罪过吧。对于古贺来说,绘画无疑是他摆脱苦恼的道路,说不定又是他堕入地狱的通途。所谓天赐的艺术才能,就像善恶的报应一样。

但丁写了《神曲》,他度过了悲剧的一生。据说瓦尔特·惠特曼让来客看了但丁的肖像之后说:“这张脸摆脱了世俗的污秽。他变成这样一张脸,所得很多,所失也很多。”话扯得太远了。竹久梦二为了绘出个性鲜明的画,“所得很多,所失也很多。”随着联想的飞跃,不妨还提出另一个人,即石井柏亭石井柏亭(1882-1958),西洋画家,诗人。来谈谈。在祝贺柏亭五十大寿的宴席上,有岛生马有岛生马(1882-1974),小说家,画家。致辞时,一个劲地开玩笑说:“石井二十不惑、三十不惑、四十不惑、五十也不惑,恐怕从呱呱坠地的瞬间起就不惑了。”如果柏亭的画法是不惑的话,那么梦二几十年如一日的画法也是不惑吧。也许有人会笑话这种比较的突然飞跃。然而梦二的情况是,他的画风就仿佛是他前世的报应。假使把青年时代的梦二的画看作是“漂泊的少女”,那么现在的梦二的画也许就是“无家可归的老人”了。这又是作家应该悟到的命运。虽说梦二的乐观毁灭了梦二,但是也挽救了梦二。我在伊香保见到的梦二已是白发苍苍,肌肉也松弛了。看上去他是个颓唐早衰的人,同时看他的眼睛又觉得他确实是很年轻。

就是这位梦二偕同女学生到高原去摘花草,快乐地尽情游玩。还为少女绘制画册。这不愧是梦二的风格。我看到这位禀性难移的、显得年轻的老人,这位幸福而又不幸的画家,很是高兴,内心又像是充满悲伤——不论梦二的画有多少真正的价值,我也不禁为他的艺术风韵所打动。梦二的画对社会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同时也极大地消耗了画家自己的精力。

在伊香保会见之前数年,大概是芥川龙之介的弟子渡边库辅吧,他曾拉我去访问梦二的家。梦二不在家,有个妇女端坐在镜前,姿态简直跟梦二的画中人一模一样,我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了。不一会儿,她站起来,一边抓着正门的拉门,一边目送着我们。她的动作,一举手一投足,简直像是从梦二的画中跳出来,使我惊愕不已,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惯例是,画家变换了恋人的话,他画的女人的脸也会变换的。就小说家来说,也是同样的。即使不是艺术家,夫妇不仅相貌相似,连想法也都一致,这是不足为奇的。由于梦二画中的女性具有明显的特点,这点就更为突出了。那不是荒唐无稽之谈。梦二描绘妇女形体的画最完善,这可能是艺术的胜利,也可能是一种失败。在伊香保,我不禁回想起这件事,从梦二的龙钟老态中,我不由地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个性和孤单。

尔后我又一次为女性不可思议的人工美所牵索,那就是在文化学院的同窗会上,我看到了宫川曼鱼的千金的时候。在不愧是那所学校的近代式的千金小姐们的聚会中,我看到她,大吃了一惊,以为她是装饰的风俗画中的玩偶呢。她不是东京的雏妓,也不是京都的舞娘;不是江户商业区的俏皮姑娘,也不是风俗画中的女子;不是歌舞伎的男扮女角,更不是净琉璃的木偶。她好像是多少都兼而有之。这是曼鱼的很有生气的创作,充满了江户时代的情趣。当今世界上,恐怕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姑娘了。鳗鱼是怎样精心尽力才创作出这样的姑娘的啊?!这简直是艳美极了。

以上本来打算只是作为这篇文章的序言,可是竟写得这样的长。起初是以《稿纸之事》为题的。后来见了龙胆寺雄龙胆寺雄(1901-),日本小说家。——我初次见到龙胆寺雄差不多是在与梦二相会的同一时间,也是在伊香保会面的——也就想介绍一下他的稿纸和原稿笔迹,还涉及几位作家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试图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不料这篇前言竟写得比原计划长了十倍。如果一开始就有意写《临终的眼》,我可能早就亲自准备好另一种材料并作好思想准备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染笔于《小说创作方法》,我突然捡起桌边的《创作》十月号,将申特·J·阿宾的《戏曲创作方法》浏览了一遍。文章是这样写的:

“几年前,英国出版了一本题为《文学成功之道》。几个月后,这本书的作者,作为作家没有获得成功而自杀了。”

(叶渭渠译)

同类推荐
  •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多元化发展,不能一味地以欧洲为中心,就像我们评论一个作家是否伟大时,不能以他是否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一样,西方殖民主义者硬说黑非洲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企图轻轻一笔,把非洲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勾销掉,这当然是痴心妄想。由俞灏东、杨秀琴、俞任远合理变化组的《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辑录了非洲大陆上最富盛名的文学家的作品并加以评析,为你娓娓道来非洲大陆的文明历程。《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一套五册,并向全国各高校内部发行。
  •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李国文说人情世态

    本书精选作者主题散文,分别包括《拾叶者言》、《大浪淘沙》、《寻找快乐》、《卖书记》、《母亲的酒》、《耕耘者说》等。
  • 历代名赋

    历代名赋

    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 初恋记忆

    初恋记忆

    钟跃民:“陕北这块地方很奇特,从表面上看,这是块贫瘠的土地,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表象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深奥的东西。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热门推荐
  • 魔武废材机械帝

    魔武废材机械帝

    身在魔法和武技盛行的世界,可是却偏偏天生和魔武绝缘!为此,霍佑一度想要轻生。然而穿越自带的机械基地在他最低落的时候,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走上了一条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道路。不是只有魔法和武技才能铸就传说,机械一样可以!这是一个魔物废材一步步成为大陆救星的传奇经历。
  • 站在树下的少女

    站在树下的少女

    记忆中的少女拥有月牙眼明朗笑容会站在树下等待少年的到来,少年少女因父母所在地不同而分开。转眼多年,二人再次遇见,年少的悸动能否变成爱情。
  • 青春夏令营

    青春夏令营

    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少年少女为了一千万奖励金在这个夏季参加夏令营的故事,他们的参赛目的各不相同,有的纯粹为了金钱,有的为了收获爱情,有的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也有的寻求刺激与冒险。然而故事究竟会如何发展下去呢?让我们尽情期待少年的勇敢,少女的柔情吧。
  • 宝贝201哭过之后要坚强

    宝贝201哭过之后要坚强

    八月的雨季,我们在不同的学校,上着同样的课,在不同的地方,撑着伞,闻着同样的花香、、、、、
  • 胭脂残泪 爱上你给的痛

    胭脂残泪 爱上你给的痛

    宿命,轮回。前世,抑或,今生。看到他的第一眼,她竟轻易沦陷,只是因为,他眼中那永世不灭的伤痛。却从未想过,她和前一生的自己,抢夺着同一个男人。记忆中的她,真实存在的她,有着不同的容貌,却有着太过相似的灵魂,相同的眼眸。仿佛沉淀了千年的伤痛,却依旧执着坚定。他要,如何选择……
  • 末世之戒灵系统

    末世之戒灵系统

    一股来自宇宙深处的魔力,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临。一夜之间,恐怖布满整个地星球。丧尸、异能、灵力,各种谜团纷至沓来。而谁又曾料,这场空前的浩劫竟关乎宇宙的安危……人类能否在这毁灭性的打击下顽强生存?敬请走入这个扑朔迷离的——末世
  • 是谁开了作弊器

    是谁开了作弊器

    不管你是飞扬跋扈的×二代也好还是无恶不作的黑老大也罢,我通通都不放在眼里,因为,我开了挂……《是谁开了作弊器》——且看中二少年如何挥霍他的开挂人生……本故事纯属歪歪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素和言熙

    素和言熙

    ”苏小哥,我饿了。“”走,出去。“”不要,我要吃你煮的。“”没材料。“”我不嘛。“”十分钟。“”你干嘛?“”我去买东西。“
  • 废土纪元

    废土纪元

    生化时代降临,新的纪元开启。变异体横行,世界满目疮痍。
  • 浪够了就回来,我依旧等你

    浪够了就回来,我依旧等你

    她是一个看着小小的女生,他是一个比她高出一个头还不只的男生,每天总会有那么多无聊的琐事伴随着他们,无意间感情培养了起来。不料这时,男二来了,一个留着齐刘海皮肤白身材好的男生成了小女生的关注对象渐渐的女生不再和他有那么多交集而他,还是一味地对他好即使看着女孩渐行渐远...